孩提时的新年,是闪亮而温暖的。
被母亲打扫得窗明几净的屋内贴上了窗花和年画,俗气而又热烈地摇曳着;父亲在厨房,炒菜出锅一气呵成,餐桌上是话着家常的亲戚们;表哥带着所有孩子们下楼放鞭炮,无论多么害怕,总是因烟花的灿烂夺且而驻足;电视机里是聒躁的春晚,一个段子就能让我们笑上半天……我们总是真切地感受到年的存座,会期盼过年,会期盼那些闪亮的日子。
转眼我上了初中,年的味道却有些寡淡了。屋子里依旧窗明几净,只是没再想把窗花和年画贴上去;父亲依旧在感厨房掌勺,餐桌上却没了欢声笑语,亲戚们低头抢红包,嘴角却没有笑意;表哥在打游戏,窗外的鞭炮声也稀疏了;春晚依旧聆躁,不过没人想看,而我,也只是在零点掏出手机,快速地敲键盘。“
2018请对我好一点”然后点击发送罢了。
过去闪亮的日子,如今已变成索然无味的网络节。
没有一个传统节日离得开烟火气,新年也是这样。少了那点“年味儿”,新年就只是365天中最平常的一天。失去了年少时那份对新年的期盼与悸动,新年便只剩一个空壳了。
我无数次地为这些现象感到迷茫,却不知道自己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幸好,我看见一众“低头族”中,有人放下手机在于旁边的亲戚闲聊;外婆在与舅公视频,说起他们童年的趣事,露出孩子般的笑容;表哥拍了一张全家人的合影,发在家庭群里,顿时引发了全家人的讨论……还好,我们还没有完全失去寻找年味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