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三峡石,遥遥寄相知,劝君惜光阴,莫忘觅石时。”
这首小诗,是我觅得一枚心爱的三峡石时,为了自勉慷慨激昂随感而发的。也许当时正值而立之年,雄心尚在,朝气未泯。虽不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也不甘庸庸碌碌,虚度一生。
然而,我很清楚:任何事情,不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就想获得成功,只等于痴人说梦。
我曾经努力过,奋斗过,但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就像上小学时,我在体育场上百米赛是常胜勇士;但超过四百米我就会支持不住败下阵来。
我了解自己,我并非败在体力不支,而是败在意志不坚强。我怕吃苦,缺乏恒心,这就是我做事半途而废的症结所在。
我试图改变自己。我必须改变自己!
我一直在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中间摇摆徘徊苦苦挣扎……
那年从重庆学习归来,我站在涪陵号江轮上,望着滔滔东去的江水,心潮叠起,久久不能平静……孔子说得好,“逝者如斯”啊!
回想短短几个月来,为怕无颜见江东夫老,也算苦学苦读了。上课记了三大本笔记,考试在三省一市一百多名学员中也名列前茅。
然而,我还是感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使自己不被历史淘汰,就得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我不得不考虑我的未来……
沉思中,不觉船已到了四川万县。船刚靠岸,同伴们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去万县城里挑选三峡石。因为船在万县要停好几个小时,又听说三峡石很美,很有诗情画意,便随大家欣然前往了。
从岸边的沙滩,走向高高耸立的万县城石阶,我们缓缓地拾级而上。我记不清这石阶有多少级,我只感觉它好高好高,高得令人望而生畏。我累得差点儿半途返回。结果咬咬牙,在同伴们连拉带拽下,我终于爬上了万县城。
一进城门,满街都是火辣辣纯正川味、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那些构思精巧、书画雅致、造型各异的三峡石令人目不瑕接:“千里共婵娟”,“知音”,应有尽有。在千挑百选中,我蓦然寻到了我心中久觅的那块精神食粮。
那是三块普通的小小三峡石的简意造型,两块一高一矮的椭圆三峡石,像两个仙人掌站一块椭圆的小石上。高的那块草书着“刻苦”,矮的那块草书着“恒”。落款和印章因太小而无法辩认,但在整个造型中是点眼之笔。
这块小小三峡石令我欣喜万分,如获至宝。这里有谁与我相知如故呢?这三个简单的汉字,就是我生命里缺少的一种精神啊!
回到船上,我转辗难眠,就匆匆提笔写下了前面那首小诗。
我在船上无心顾瑕三峡的美丽,神女的忧愁,我一直在考虑我的未来……
回家后,这块三峡石一直放在我书柜中央的显要位置。我每天都要看看它,读读它,提醒自己,警示自己。我身体虚弱常常生病,但我没有因此而放松自己、放弃学习。在自修《汉语言文学》那段日子里,我每天规定自己看二十页书,再忙再累也要坚持。我的书中密密麻麻写满了注释,那些文字都浸润着我的决心和诺言“刻苦”,“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艰苦磨炼了我的意志,我不再向困难低头。
学习,厚重着我的生命;学习,充实着我的人生。
一块书写着“刻苦”,“恒”的小小三峡石,改变了我生命的内涵,成为我生命的基石。有了这块基石,我相信自己一定不会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