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同事出差顺便从当地的年货市场带回来一大堆年货,吃喝穿用应有尽有。大家在品评之余,感慨生活的便利与商品发展的快速。大部分同事的同感就是一次买到这么多这么全的年货,假如放在数十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一个是没有卖的,一个是有卖的也没钱买。
那时候,我印象中能到商店里购买的年货除了一些奶糖、水果之类平时不舍得吃的食物和鞭炮、年画、煤炭外,其它基本是要买回来原材料,靠自己动手进行加工。最早准备的要数生火用的煤了,一入冬,在大家七手八脚的搬运中,院里的煤垛子高了许多,花脸的孩子们用黑手互相抹着。“过新年、穿新衣”,新衣服从来都是小孩子关心的大件年货,那时候要提前到百货商店买好衣料,由大人领着去裁缝铺量体裁衣,一般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做好。算一算确实比到商场买成衣要便宜不少,现在想想,这种定制算是高端纯手工待遇了。如果家里织毛衣、毛裤还余下一点儿毛线的话,时间来得及,正月初一还可以加顶新帽子或是一双新手套。
吃的东西大多是自己家做的,北方的面食各家基本上都很统一:馒头、包子、油饼、炸糕,还有麻花、馓子,最多加个糖枣。小时候,我一直认为是大人们不想搓麻花了,所以干脆切开做成糖枣。商家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也摆着成盒的点心,那是用来走亲戚时候才能拎在手里的。年货食物里诱人的还要数肉食,肘子、鸡、鸭、鱼,小县城里,家家都养鸡、鸭、兔,挑几只肥的宰杀掉,大厨们各展身手,整条胡同里都飘着浓浓的肉香,做好以后不是当天就能吃到的,要放在搪瓷盆里面冻起来,到大年三十才能端出来享用。水果虽然属于稀罕食品,但是不在小孩子的年货清单之内,蔬菜也可有可无,反正一冬天的土豆、大白菜也不影响过年的心情。买来的几个苹果和橘子非常另类地摆在那里,不会有人去理会,直到过了年在大人们的催促下才勉强尝尝。
能参与到帮大人们干活的一类年货,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压粉条、生豆芽、刷房子,买回来的粉面、绿豆、墙粉在大家聚到一起的热闹中完成。如果不加以评论劳动成果的好坏,包括包饺子在内,小孩子们会乐此不疲。鞭炮是自己家里做不出来的,要到五金店里去买。每次我都颠颠儿地跟在父亲屁股后面,想象着今年增加了什么样的花炮。到了商店,趁着大人们撩起厚厚棉布帘子的档口,从人缝子钻进去,一头扎在柜台前,双手扒住柜台的合金档子,踮起脚尖,隔着玻璃睁大眼睛瞅着,从鞭炮、双响炮和花炮一直要挑挑拣拣到售货员不耐烦。手里捧着零零碎碎的几个“穿天猴”、“二踢脚”和一两挂鞭炮,走出商店,视线才从花炮柜台移开。大人们手里多了几张红纸,拿回去求人写个对联,内容要搜肠刮肚好几天。整挂的鞭炮买回去不能一次响完,要把一个个小炮拆下来,然后回家点着一根香,在院子里、胡同里,一群孩子点着一个,等听完响声之后,再点下一个。数九寒天,有了小鞭炮的陪伴,即使在外面待上一天,也不觉得冷。“二踢脚”则是要留在吃过年夜饭,在北方传统的接神时候才能拿出来放的,保管和存放工作,家里的男孩子做得比照顾自己还要细心。
糖果也是小孩子的主要年货,尽管每家都买不多,但力求花样。花花绿绿的水果糖是一个价钱,图案诱人的奶糖是另一个价钱,后来多了一种介于水果和奶糖之间的杂拌糖,放在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塑料箱子里面,上面插着标有口味的标签,走近以后,先要控制住自己的口水,然后用手眼并用,把每一种糖果熟悉好几遍,最后才按照家人的要求,不论多少个种类,总价是一定要控制的。后来兄弟姊妹们结伴自己去买,也要符合兜里的预算才行。谁家的糖果种类多,就是邻里之间“炫富”的硬指标。如果摆上几块巧克力,那更是“炫”得让人“咂舌”了。
那时的干果,其实只有瓜子、花生,家家户户论斤买来生的,瓜子放在自己家的大铁锅里面煮,放上花椒、茴香调味料和盐,出锅后用布袋子装起来,搭在自家的火炉最远处的筒子上面,或是干脆摊开在自家凉房顶上。花生干脆就在火炉上面支起小锅,大人用铲子不停地翻炒,顺便把前脚儿煮好的瓜子放进去炒干一些,小孩子满满的裤兜里不光有小鞭炮和糖果了。有时候,大人们拗不过小孩的软磨硬泡,把洗过的山楂煮熟,串在竹签子上面,蘸上熬好的糖稀,放在外面冻成冰糖葫芦,刚换牙的孩子需要把头歪在一边,错开嘴里的豁牙子,才能咬下酸甜的山楂果。
最精彩的年货要数年画了,购买的时间是在打扫完家以后,地点一般在市中心的小学校园里,学生放假,操场临时变成了年画、春联市场。因为它要被买回去贴在自家墙上天天看的,一同出来的女孩子吵着要仙女下凡图,男孩子坚持站在“隋唐八大锤”跟前不走,其实大人们想要张生财、有余一类的,还想给老人买一幅福寿的。多次交锋的结果是家里贴了好多张年画,那时候“大火”的年画无论怎样也想不到,数年后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时的印象伴着时代一起成长,年货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热情,记忆中的年货逐渐变得不专属于过年,自己动手制作的吃穿几乎没有了,过年的待遇变成了日常必需。现在的年货除了上下班捎带添加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也不用专门去采购了。倒是偶尔走进源于《京都风俗志》用“星罗棋布”来形容的年货市场,才发现越来越红火的年货概念已经无法界定。美食、海鲜,水果、礼盒、日用品、灯笼和春联应有尽有,品牌服装、数码和家电产品占据了好几层的店面,汽车和楼盘商家也把精美的广告单发到了年货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年货,不由得感叹民俗文化的高度发达,但却不知道该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