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迟到的火车

  多年以前,单位临时通知笔者和同事去北京出差。

  那时候去北京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最快的要将近24个小时,而且一天就那么一趟。如果赶不上,就得再等一天。

  任务比较急,笔者问过列车时间表,和同事商量,简单收拾一下,抱着侥幸心理赶紧去车站。同事担心:再有20分钟火车就到站了,咱们到车站至少得20分钟,根本来不及。笔者心里也直打鼓,但侥幸心理最终占了上风:说不定火车晚点了呢?只管走吧。

  那时候的火车和现在的高铁比,高铁正点是常态,晚点是例外;那时候的火车晚点是常态,正点是例外。笔者的赌博心理正是基于火车经常晚点的这种常态。我们气喘吁吁跑到售票口,已经是火车发车的时间。笔者厚着脸皮问售票员:到北京的某次火车过去了吗?售票员异乎寻常地热情:没有,晚点了。那还有票吗?有有。你们几个人?两个人。要卧铺吗?笔者不敢相信:平时找人开后门都买不到的卧铺这个时候还有?有,两张。要要,当然要。你们赶紧拿钱,火车快进站了。

  笔者如在梦中,高兴的心情无以言表。窗口里边的售票员和笔者一样甚至比笔者更高兴。她边办理手续边和旁边的一位同事交谈:看看,我说不一定吧。这不是卖出去了吗?感情,那时候售票员手中经常留有车票,以备不时之需。也许是这次给哪位朋友留的两张车票,对方临时改变了行程,这两张票压在了售票员手中,我们成了最后的接盘手。

  啥也不说了,交钱取票,与同事飞一样跑进车站,跳进车厢。然后,火车开动了。

  不但能赶上车,还有卧铺。做梦都想不来的好事一下子全来了。

  幸福、激动、陶醉。所有正面的、能够刺激肾上腺素的好词全涌上来了:原来火车晚点还有这样的好处。笔者甚至突发奇想:这趟火车的司机真好!

  笔者和同事无疑是这次火车晚点的受益者。如果火车正点到达,我们无论如何也赶不上。

  可是,如果再晚点一会儿呢?说不定还有比笔者更晚到达车站的呢,甚至已经买过车票因为路上耽搁而错过这趟火车、导致车票作废的也未必没有。

  可是,无疑,准点、乃至提前到达车站的乘客是绝大多数。他们更大的愿望是火车按照设定的时间准点到达、准点发车、准点到目的地。

  铁路部门按照列车时间表准时发车、准时到达,这是对所有乘客的承诺,是给乘客签订的无形的诺承式合同。

  准点。这是每位遵守列车时刻表的旅客所共同希望的。只有如我等晚到的旅客才希望火车也跟着晚点。目的,无非是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果可能,甚至为此给火车司机送点小礼也在所不惜。

  准点。这是每趟火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没有了时间概念,也就没有了信誉。没有了信誉,也就没有了旅客。任何一位旅客都不愿意乘坐一辆没有任何时间准头的车辆。

  这次乘车,笔者有点像木桶效应中贡献短板的那位。

  大家为解决深井吃水的问题,约定要共同参与制作一个木桶。每人按照要求交付一块同样长宽尺寸的木板。笔者做了一个比要求短而窄的木板,一则省工、二则省料,并侥幸蒙混过关。最后制作出的木桶因为笔者提交的木板的缘故,比预定的少盛了一半的水。所有的参与者因为笔者的问题承受了不应有的损失,而笔者个人却比别人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和木料。木桶效应中只要有一个不当得利,其结果必然是众多的人为其付出不应有的代价。当然,假如整个制桶过程中有监工的话,这个监工只要不是无知,就应该明了接收了笔者提供的短板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么笔者的投机取巧就不可能得逞。监工明明知道后果还照收不误,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他自己因为徇私得到了好处。对于监工来说,收到的这点礼物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因此落下大家的埋怨,自有N个理由去应对:他家庭困难、他水平有限,我们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大家要有同情心、待人要宽容等等。

  话题还回到火车上,铁路部门如果每次都能做到让火车准点到达,我们会认为理所当然,不会对他们心存感激,更不会想着给他送个小礼;当然,如果火车司机没有了纪律、规矩的强制,没有了良心道德的制约,他为了得到些许个人的好处,自然也会为他的不准点、不守时找到无数个理由:交通管制、天气不好、道路不畅、安全第一,甚至司机闹肚子等等。

  规矩的确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甚至是强制性的配合,这个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利益而转移,不能搞变通,更不能为一己私利而置规矩于不顾,否则,即使有N多个理由,规矩一旦被破坏,再想重建,就得付出无数倍的代价。当然,一次的火车晚点受益者,再也不能有二次的侥幸心态。

  2018年2月19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迟到的火车  迟到  迟到词条  火车  火车词条  迟到的火车词条  
散文散文随笔

 田间锄草记

 昨天下午四点多钟和爸爸一起下田间锄草,在这个季节里面是种黄豆的一到田间一看那些不知名的野草覆盖在黄豆的两边有的已经把黄豆苗都掐的不成样子了。因为天气比较热唯有...(展开)

散文

 孤独的修行(四)

 1995年7月,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沈阳军区23军某摩步师,驻地就在哈尔滨市。盛夏,走在哈尔滨熟悉的街角,故乡的艳阳、凉爽的微风和熙熙攘攘的人流让我感受到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