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丢掉了健康,就丢掉了人生最大的财富,也丢掉了人的尊严,也可以说丢掉了人的一切。所以,要学会向快乐要健康,从运动求长寿。整天愁眉紧锁不言笑,贪图安逸不思动,胸无大志养惰性,四肢懈怠脑不用。饱食终日无所事,软床沙发享安宁。电视电脑任逍遥,乐此不疲度人生。有谁知,此福享得糟透顶,因福得祸引疾病,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人富裕了,钱包鼓、米袋满、菜篮充,吃穿无愁,无忧无虑。所以都在追逐安逸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物质条件变了,意识在变、观念在变、行为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但过度追求安逸,看似享福,实则招祸。营养过剩是其一,求享福者多贪吃。眼一睁到熄灯,鸡鱼蛋肉食不休,美味佳肴不离口。高脂高热高糖物,尽食尽用尽享受。懒走懒动懒劳作,热量收支失平衡。肚皮大、下巴重,脂肪内积体态臃。大汗淋漓喘吁吁,一步路也走不动。智能下降为其二,脑用则进废则退。逸多劳少懒用脑,大脑机能退化急。脑内核糖和啡呔,核酸生物活性低。脑能急退危害巨,反应迟钝判力低。常被骗子紧盯梢,死缠硬磨总不离。免疫力降是其三,等闲视之必吃亏。贪图安逸活动少,体重必然会超标。动脉硬化高血脂,冠心病亦将你找。胃溃疡、糖尿病,心律失常也可能。体质差、抗力低,胆结石症亦趁虚。心理折磨是其四,安居平庸恋闲情。得过且过度日月,能不作为便不做。与人相处失平和,心理晦暗情绪落。忧郁沮丧怨恨生,愤怒烦恼愁绪多。未老先衰为其五,环境适应能力减。内分泌、受影响,多因心理太紧张。不爱动者越不动,猫在家中怕见人。心脏早衰十五年,易患心血管疾病。病若抬头又害怕,求神拜佛瞎折腾。寻偏方,药乱用,反使病情更加重......
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此话讲的很有道理。美国的富兰克林说:懒惰犹如生锈,它对身体的消耗超过了“操劳”。他有个比喻很精彩,“常用的钥匙亮闪闪”,我看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闲置的钥匙锈斑斑。懒于劳作,弊莫大焉。现代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为人之三宝。减少精气神的消耗,是延年益寿的关键。人要保持精气,使其始终充满活力,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运动。药圣孙思邈说: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生。生命的意义重在一个劳字。过去我们常说,劳动创造世界,创造未来,人类本身也是劳动所创造。所以,人体时时得用得动,用和动才能保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互联性,真正增强生命活力。当然,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既不能过动又不能过静,既不能过劳又不能过逸,免使用其极耳!只要动静适度,劳逸结合,则长生无疑。我曾读过一首【劳命歌】:看真假、眼要明;听事非、耳要清;辨香臭、鼻要灵;味道薄、口要紧;论善恶、舌要正;乐山水、腰要动;学书画、手要勤;知冷暖、骨要硬;识美丑、脑要清;泯祸福、心要平。这个歌要求人的腰手骨脑及眼鼻五管都要常动常用,唯此,才可延缓衰老进程。
古人有句话叫做:难生者难死,易生者易死,是很有道理的。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猛吃海喝,贪图安逸的人,无异于尸位素餐,行尸走肉。那就是自我摧残,自我糟践,自我毁灭,自我抛弃。免疫力低,疾病缠身,自身痛苦,举家不安。过度求逸,必然招祸。或许,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