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我有记忆开始,外公外婆家便是我和哥哥每日必去的地方。他们独立生活,居住在老宅巷子的一头,自己独立开伙。使得我们经常可以自由来去,那里离我家不远。出了家门,我们拐进一条巷子,再转入一个废弃的竹园,兄妹俩走走跳跳,很快就到了。我们一天可以去好几趟。吃完晚饭,天快黑了我们都一定要再去一趟才行。
在我们贫瘠的童年里,外公外婆家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去处,充斥着祥和、安宁、慈爱,那里承载了我们儿时很多美好的记忆。花美、酒醇、饭香,因为外公外婆拥有一个闲逸的晚年生活。
2
外婆不仅擅长绣花还会勾花、打毛衣,各种形状的手勾图案、帽子,还有小孩的衣服,外婆不知给自己的孙子、孙女和外孙做了多少衣服,自然也少不了我们的。外婆的手指堪称百灵鸟,而绣花的时光是安宁的、沉醉的、编织着手中的美好。一团团一簇簇斑斓的绣线总会缔结成美好的图案。
母亲绣花是为生计,她竭尽所能、快速地绣花,映现在图案上的常常是她愁苦的面容。而暮年的外婆手中的绣线从容地打发着时光,怡情悦性,她一针一线不苟而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我的注目。夜晚,外婆在炕上的灯泡下做针线,年幼的我总是喜欢静守一旁,感受着外婆灵巧有神的双掌、眯细眼从容不迫的姿仪。如此点滴,潜移默化,在外婆面前的我永远是乖顺的、依从的。
外婆身上有着一种令我眷恋的光辉,直到成年,甚至到了今天,外婆去世多年了,我依然常在梦里与外婆相会,感到外婆并没有远去。
外婆还会做各种年糕,逢年过节,几十年如一日,她定不负佳节,制作各种经典而美味的潮汕糕点,红粿桃、鼠壳粿之类。红红绿绿的、油亮亮的糕粿在蒸腾的热气中出炉,惹人艳羡。但我们并不闹着要吃,或者缠绕着给大人添乱,我们总是乖乖地蹲在一旁看大人做糕点。有时外婆会将剩下的面团顺手捏成一只鸭、一只猪什么的,然后蒸熟了,它就是专属于我们的,热乎乎的可赏可吃,快意无比。
3
外婆是打理生活的能手,她行动轻快,手脚麻利,身体瘦小而硬朗。外公外婆居住着两间较小的房间(大房都给了儿子儿媳居住),一间为日常起居,一间是卧室。房间里整洁、温馨,有一种淡淡的糅合着米香、旧木和旧衣的温和气息。
外婆在一个小小的蜂窝煤炉上为他们老两口煮着清淡的饮食。碎肉瓜汤、蒸鱼、蒸蛋等等,外婆喜蒸煮,不喜煎炸,口味清淡,营养齐全。晚餐前,他们还要给各自倒上一小茶杯长春牌米酒,呲溜一声饮下,然后才开始动筷子。这米酒我们从来只是看不能尝,至今不知是何滋味。米酒颜色较深,外公总是一口饮尽,甚惬意,发出心满意足的咂嘴声,外婆小口慢饮,边吃肉菜,直到喝完。
外公外婆晚餐的餐前酒已成为习惯,每天的这一杯酒以及可心的饭菜总能让人看到生之快意。他们不与我们做过多讲述,也没什么可犯愁,自然自适地迎接着每一天,多么顺其自然,如今看来,又是多么地意味深长。
4
外公虽身为农民,但是出身于有文化的家庭,受到文化教育,不擅务农,重视文教。晚年的外公生活起居受到外婆周全的照顾,生活闲适、含颐弄孙,怡然自得。外公小卧室一角陈设着一个陈年的壁柜,里头锁着祖辈留下的书籍。我父亲去世后的遗物,一个铁书架及藏书也留在了外公那里。我经常翻弄里头已显陈旧的书,扉页处有父亲的笔迹,写明购于某某书店及他的署名,笔迹刚劲端方,颇有气概。
外公笑眯眯地说那些书要等我长大,上了大学才能读懂。那时的我虽然懵懂无知,但外公的这番话却根深蒂固地留在记忆深处,是一番引导,引我翘望?多少年后,我确实成为了外公所有孙辈中少有的上了大学的一个,而且,我热爱阅读、珍爱书籍,立志从文。
外公瘦削、质朴、祥和,颇有志趣。外公经常坐在他的起居室八仙桌的炕边,我萦绕左右,外公总是兴致很高地拿起粉笔粒在一块板上教我写字。我乖顺地看着,很快就能一板一眼地写给他看,外公很是高兴。外公教写字看似随意而为,又颇为在意,我也乖巧,从不违拗,深得外公的喜爱。
外公闲来爱侍弄花草,摆弄盆景。如果说外婆的生活是世俗的,那么外公的生活还是富有雅趣的。小小的起居室不仅有外婆进出的忙碌身影,有外公独坐卷手卷烟的惬意时光,有爷孙教习写字的专注时刻,常日还充斥着一股新鲜的茉莉芳香。八仙桌上总是盛有一碟外公新摘的茉莉花。巷子里的花架上盛开着普通而鲜艳的叶子花,还有一缸新莲。茉莉花盛开在巷头门口小院,那里还有一棵大月季和可供乘凉的龙眼树。树下一旁有一石桌石凳,炎夏的夜晚,外公喜欢坐在那里喝茶纳凉,空气中暗香漂浮,微风徐徐,拿着葵扇缓缓地摇着,偶尔拍拍腿上蚊子。兴来讲讲故事趣谈,抒发人生感慨。
外公有一爱物——一个年头久远的假山盆景,搁置于巷子水井边的花架中。假山约略可见山石嶙峋,梯道错落,显露一副自然山水轮廓,但并没有显著的雕刻和纹饰,比较粗陋,甚至可能本已废弃而被外公保留。平时,外公闲来爱摆弄这个假山盆景,他会将捡来小竹棍、玻璃珠等放置在里头合适的位置,渐渐地假山还装上了一个非常应景的小亭子以及小拇指大的小人,还有一些花草之类的点缀。假山从空无一物到亭台、扶梯、人物、花木等变得熠熠生辉,富有情趣。
外公的生活有内容、有情趣,但一切皆由然而生,并不对我们过多地强调什么,也没有在某方面过于倾注和迷醉,他喜欢文静的孩子,也经常叮嘱后辈:要好好读书,才有未来。
外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是普通的贫民,子女六个,男子种田,女子绣花,与大多数农民一样度过贫困年月,终日营营,只为生计。尽管如此,外公依然注重文化教育,深信读好书才有未来,小儿子爱读书,他们便节衣缩食供其读书,直到走出乡门,接受深造,成为某专业领域的管理人才,也是总多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