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文德
“美不美,乡中水”。
我村东头,河沿南岸,有块天然的巨石,没有人知道她多么大,或许就是那座山。巨石靠近河沿位置,有个凸起,像极了低垂的龙头,在“脸颊”的中间位置有道像蛙嘴似的缝隙,常年有清水流出。这便是我村的“龙泉”。泉眼离地两米许,水从大山石缝里溜淌出来,然后顺着水槽斜向下溜,水槽是天然形成的,概是冲刷所致。夏季水槽里会生青苔,太阳光照着翠绿绿的,光线暗时黑黢黢的。水流至离地80公分处,水槽往前挑起,形状像极了龙的下颚,因此得名“龙泉”,老百姓喜欢读谐音“老泉”。 老泉算是它的小名。也有人说像蟾蜍的下颚,是聚财的,此泉是我村的聚宝盆。泉水经龙嘴一挑,水流沿水平方向抛出,形成一个宽约40公分,厚15公分左右的白色水柱,然后跌落下面的水潭里,发出清脆的声响,溅起白色的水花。那白色水柱始终给人以稍纵即逝的灵感。从外形看龙泉像极了济南的黑虎泉。龙泉再向东50米,河北边就是我们的学校,在校园里能听到泉水流响,脆脆的,不知疲倦。我在此读到了小学五年级。课间经常去泉里喝水,或趴下喝,或掬起来喝,干净、方便。每回喝完水习惯用手一挡,泉水冲劲十足,溅起晶莹透亮的水柱。现在想来,那应当是我今生喝过的最最清澈透凉甘甜的水了。
我村的龙泉远近闻名。据传,蒲松龄先生到过我村,他号称柳泉居士,对山泉特别感兴趣,为看龙泉不远百里进村,并饮了龙泉的水。与柳泉相比,龙泉确是别样的美。
人们担着水桶去龙泉里挑水,洪水季节一两秒钟就接满一桶,有时还不等放好,水桶已满了。由于有“龙下颚”托着,枯水季节水小了,也能挑起溜来,保证水能全部流入水桶里。春雨贵如油的季节也不曾干涸,只是水小,可以用手掬着喝,接水桶得费些工夫,后面会排起长长的队来。年复一年,我们享受着泉水的滋养,却不曾感受到龙泉的珍贵。泉水似财富,龙泉是我们村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水。
村里关于龙泉的传说不少。小时候我们的山顶——玉王顶是不敢上去的,因为那下面“盘着一条龙”,龙压着水,因此龙泉里常年有水流。过去我们村每年都要敬泉的,因为南峰山、北峰山的山神都要喝龙泉的水,敬泉敬山神也就是祈祷风调雨顺,山里人是靠天吃饭的,没有了水日头就难过了。时间选在农历四五月份,第一次大雨过后,每年泉水第一次喷涌而出的日子,披红挂彩搞个仪式,然后尽量多的接水,再选青壮劳力挑水上山,到达主峰,敬天敬地敬山神,先供神灵们饮用、沐浴,然后每家每户再分享清澈甘甜的泉水。山神喝了护佑,人喝了健康,畜禽喝了兴旺。
我村还有座“虎泉”与龙泉相对应。“虎泉” 因泉口像张开的老虎嘴而得名。在山南面。此泉因地势较高,因此只有夏秋两季有水,经专业人士探测龙泉与虎泉是一路泉脉,龙泉地势低,因此水量小时虎泉便没水了。虎泉在夏季水大时成为汶河的一个毛渠,龙泉却是汇入淄河,一脉泉水,两个婆家。“龙泉”里没有龙,只是养育着龙的传人;“虎泉”里确有小龙,我们叫“长虫”,他们栖居泉边,偷袭蛙类与鸟儿。
村里还有“始大夫”即“第一姓”一说。相传仲姓是我村的“始大夫”。其来历有两个版本:一是最早落脚我村说。看到有人家冒烟了,其他姓氏才陆陆续续聚拢过来;第二种说法是建村后,经历过一次瘟人,仲姓人家居住在龙泉边上,人畜喝着用着清澈甘甜的没被任何污染的龙泉水活了下来,其余的人全部死掉了,仲姓随即变成我村的“始大夫”。不管哪一个版本,不管谁是第一家,选择此地居住的主要吸引力之一,千真万确就是这座“龙泉”,有山有地,汇水避风。
时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人要在龙泉上面盖房子了!准确地说是村里批准他盖的。“唉,可别把泉眼破坏了啊!”多数人都在揪心。他们破坏了部分山体,没有殃及泉眼,龙下颚还在,原风貌不再了。
又过了几年,村里来了个收兔毛、花椒、槐米的人,见到了这个宝泉,眼睛立马就拉直了,反复端详、瞅活,也登山顶多角度睃巡过。过去夸我们村龙泉的人大有人在,平时也显摆惯了,因此人们没往心里去。不曾想他动起了歪脑筋。于是,忽然有一天的早晨,眼尖的人发现,泉水挑不起溜儿来了!咋一看没寻思,再仔细一看,“龙下颚”被人蹔走了!从半夜里开始,就听见了錾子蹔石头的叮当声,天明时候,有人看见过那辆小敞篷车把几百斤重的“龙下颚”拉走了。泉水还在,涛声不再依旧了。
是那个人!说是泉眼即财路,“龙下颚”即是财富的象征。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那个懂风水的人啊,“龙下颚”肯定是放在家里“财神”的位置?或工厂里的某个位置,当神灵供养了吧?“石块的冥顽,草木的无知,都含着玄妙的造化生机”,莎士比亚的话很有魔力。但愿他能发达吧。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一个遭天谴的人活该会成为人上人吗?我们的山神是神通广大的,是会显灵的,她不会答应,更不会放过他吧?因为我们凡人虽然还蒙在鼓里,山神肯定早已知道此贼姓甚名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