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定格青春 收获梦想——原水口公社青、宣、教干部风采文集》,是一部回顾过往青春,记录奋斗历程,承载同事友谊的册子,很有价值。这个册子,既是一群老者对自己年轻时奋斗人生历程的展现,又是对一个地方人文历史、地缘风貌、社会变革的回顾与记录。
我还是在《惠州商报》做总编的时候,与江秉超先生结缘,前后20余年。秉超先生从在职到退休,又进入古稀之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生命的奋斗与再创,先后出版了集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调研文章等一体的书籍7部,开创了他退休后人生事业的第二春。这次,他又牵头,请原水口公社从事过宣传教育的同事联袂登场,出版这本集子,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意义非常。这本册子的出版,无论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社会,都可谓功莫大焉。
江秉超先生的这些同事,很多我都认识。无论是曾经当过惠州市副市长的林惠纯女士,还是任过惠城区政协办公室主任的林金发先生,以及从美国读博士回国在暨南大学任教的刘誉教授等,我都接触过,并且建立了友谊。他们在社会这所大学堂里,学到了真知,练就了本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他们为水口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为水口的今天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先决条件。这批年轻人,后来又分散到各条战线,在不同的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部书里,记录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践所行,所获所得。值得关注的是,本书中的大事记,是对地方文史不可或缺的补充,是研究水口当时社会状况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料。这个册子,就是他们走过人生的一串闪亮脚印,是他们人生奋斗的一个缩影。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这批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现今已步入夕阳暮年,这是人作为生物年龄的自然现象。但是,通过这本册子,我看到他们的心态年龄却是永远不老,这就是贯穿于他们人生的那种孜孜以求、永不言弃、认真执着的精神。这使我想起著名作家徐迟先生一篇文章的标题《生命之树常青》。这个标题恰好也是对这批老同志的人生境界的最好写照。最近,时隔25年的花城文学奖重绽光芒,在第六届花城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在最后的结束语中说:“文学不老”。这话是对文学说的,我想也是对认真经营人生的所有人说的。我以为,人类精神,代代相传,永远不竭。
值得欣慰的是水口党工委书记颜明光先生得知此事后,高兴地说:老同志退休后,还如此关心水口的发展,值得赞赏。并表示,水口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瑰宝,下来要好好挖掘、整理与提炼,为水口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支撑。
在这本集子出版之际,秉超先生嘱我写一篇序。在老同志们面前,我哪敢妄为。出于对江先生和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各位老同志的尊重,我写下以上文字,以表敬意。最后,祝老同志们生命之树常青!
2017年8月12日于闻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