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足()”旁文字,说明部族中还有一个官名,可称为“路正”。在远古,打猎、经商、通婚、交流交往、寻找水源,都要靠两只脚走路,走什么地方距离最近,那条道爬山涉水最安全,新建部族选址定位,都需要路正先期考察,避免走弯路、险路,也避免迷路。可以说,路正是部族中“规范行止”的官职,地位很重要。
足,族名,姓字,像脚(止)走向目的地(口),另外,“止”、“立”两个族名、姓字,也演变为“行止”含义,因此,“足()、止、立+族名”为路正符号。“各”部族路正为路(官名),路探索的途径也为“路”,完成了由官名到事物名称的演变,功贯古今。由此推理,支部族路正为“歧”,一部族路正为“正”,丿部族路正为“产”,占部族路正为“站”,包部族路正为“跑”,朵部族路正为“跺”,危部族路正为“跪”,交部族路正为“跤”,艮部族路正为“跟”,帝部族路正为“蹄”,舀部族路正为“蹈”,柔部族路正为“蹂”,蔺部族路正为“躏”,迁部族路正为“跹”,部族路正为“蹇”,折部族路正为“踅”,戚部族路正为“蹙”,敝部族路正为“蹩”。
路正是官名,也是分族后族名,姓字。因路正的工作常在陌生的道途走动,所以路正符号多演变为动词或形容词。夸部族路正过一道沟坎,这个动作被称为“跨”;崩部族路正和兆部族路正,都因探路摔伤了腿脚,他们走路的姿势被称为“蹦”、“跳”;皮部族路正摔伤的腿脚长期不愈,他的行动被称为“跛”,可见路正工作非常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