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这个江南古镇凭她特有的“水、桥、校”构筑了凝聚十里八乡的乡土人文;今天,已沦为大队的她湮没于拆迁,劳动力何处就业,在家老人到何处养老,各类生活设施的缺乏加剧了失落的阵痛,何处可解这万千乡愁?明天,靠什么传承人文、寄托乡情……
父母们粗大的手曾牵拉着我们穿过草长莺飞的家乡,如今他们迷茫的眼光里,到处是一样的摩天大楼、水泥大路,住进了单元房,没有红白喜事地,少了乡情交流、亲情沟通,家在何方?金童桥这个小镇的问题,正是城镇化进程中全国所有乡镇的问题。
昨天 记忆中梦幻般的金童桥是个典型的江南古镇。老街自东向西长约五百米。河南有条丁字型的横街长二百余米。东横河水连江通海,日夜流淌,“太平桥”、“染店桥”横跨在东横河上。每年农历三月廿一,廿二日,曾是金童桥的集场。那时商人云集,摩肩接踵。临河而建的街坊栉次鳞比,茶楼、酒肆、小吃店、货摊、剃头店……一应俱全。“万生庄”土布生意名扬四方,太平庵里的东平菩萨深受百姓爱戴,临街傍河的“黄楼”常会飘出说书声、京胡声、滩簧声……
乡谚唱:“最值铜钱的是金童桥,最不值铜钱的是蒲鞋桥。最轻的桥是浮桥,最重的桥是石桥。”道出了当时金童桥是江阴城东政治、经济、教育中心的重要地位。解放后江阴曾经三设金童乡。第一次是1949年10月,江阴县实行解放后新的行政建制,废除保、甲制度,设区建小乡,乡以下设立行政村。要塞区政府所在地为金童桥。辖区为:占文、仓廪、三官、小河、要塞、君山、南沙、石牌、白沙、长安、金童、蒲桥12个小乡。第二次是1956年3月,江阴县进行“撤小乡建大乡”,要塞区政府所在地为金童桥。要塞区辖夏港、金童、三官、南闸、皮弄、小河、蒲桥、花山、通运、石牌12个乡。第三次是1957年9月,蒲桥、小河、君山、贯庄、金童、要塞6个乡合并为金童乡,政府所在地设在蒲桥。
1913年私塾改设的金童学校百年树人,桃李芬芳,巨赞法师从金童小学校长开始了佛学革命,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至今对故校一往情深,还有锡剧皇后姚澄、高级律师金懋鼎、全国肿瘤诊断治疗的国宝级专家文职将军叶玉坤、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复旦大学博士后金萍华、中南重工董事长陈少忠、中国桥梁与结构学会专家江阴大桥(北京)公司董事长任自放、台湾原高雄市江苏同乡会会长金益辉……一代代人书写了家乡的传奇。
乡谚又说金童桥多“手仙”,指的是金童古镇往来活鱼鲜虾,又喻金童人文底蕴。“一手武、一手文”,指金童桥有慷慨出手三抗外侮的光荣历史,又指学校百年树人,培育出了将军、律师、演员、博士、校长、董事长……等大批人才。鸦片战争后期,1842年(道光22年)7月20日,溯江而上的英军舰队停泊在长山滩上,英军驾舢板船数只从白屈港口闯入东横河,在沿岸抢夺牛羊米酒,被金童桥乡民执锄击毙英小股武装数十人,缴获武器多件。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正月初六,金童桥剃头店师傅杨士根等四人见义勇为杀死下乡骚扰的一日本军曹。抗美援朝战争打响,金童桥人金淦生、金玉明、金远香、金道生先后奔赴朝鲜战场,成为新中国最可爱的人。三抗外侮,金童桥人续写了阎应元抗清以来“民性刚”的江阴精神。
1959年,金童初中的首届两个毕业班,有8名同学以三门总分270以上的成绩携手跨入南菁中学……震动了江阴学界。我国肿瘤诊断治疗的国宝级专家、1995年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职将军叶玉坤深情地说:“三年后(1962年)我们中除一人从军,一人身体不好外,六人都进了大学。而这一年,国家进入困难时期,南菁的升学率才百分之30多……我们忘不了金童的老师!”
“一手长、一手短”,指金童人胸怀世界,既有援外援边开枝散叶的金童儿女,也有扎根家乡成就事业的本地人杰。金童桥周家弄的于门一脉多才俊。于味青毕业于江阴南菁中学,任过江阴金童小学校长,调任江阴青阳中学校长,后就任常州市教育局局长。辗转上海后,自己创办大地书店、编写词典,创办工厂生产幻灯机。其间资助新四军物资以及幻灯机等。于味青与江阴籍法师巨赞交情笃深,曾将自己的长子于少青(后来名满江南的评弹名家扬子江)过继给法师。自学成才的扬子江擅说现代书,和现世贴得最近,深受老百姓喜欢。在苏州评弹界,他针砭时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尤其对贪污腐败现象,常加以大声斥骂,引起大家的共鸣,因此被称为“评弹界的鲁迅”。他外甥女华金蕾是原吉林省体工队女子自行车队队员,曾获2002年“捷安特”杯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女子场地3公里团体追逐赛第一名、成年女子组94.5公里个人赛第二名、成年女子组50公里团体赛第三名,全国各类奖项20多项。此外,1972年春,金童桥人陈惠良在铁四局报名参加援建非洲的坦赞铁路,用三年的青春为祖国争光。金杏英随丈夫陈兴宝先到兰州,后到呼和浩特、云南,参加筹建大型化工厂。最后转碾到河北油田,辛苦支边53年。
“一手小气、一手大气”,指金童人精打细算造就古镇繁华,遇难救急又大气仁慈,大方施舍。
今天 春节他们发出了《关于在拆迁过程中改善民生提升人文的呼吁》:
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滨江花园城市的蓝图,让江阴在外游子为家乡的发展倍感自豪。作为金童百年古镇的后人,真切希望金童桥古镇的拆迁的改造能造福一方!但回家所见所闻,令人痛惜。
一是群众蜗居,没有生活设施。目前的金童小区是全市少见的“三无小区”:一无生活设施,没有菜场、商店、浴室、活动室、早餐点等等,造成沿路居民家家车库开店,外来人员处处摆摊。二无文化设施,没有人类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既无绿化园林、也无公园游廊。春节期间,年轻人东串西荡游手好闲,小孩子玩沙弄石形只影单,老年人没有交流环境心情郁闷。三无正常管理,没有基本的工商管理、治安管理、城市管理。春节回家的金童人无不为老家的现状痛惜!
二是拆迁改造,没有留下人文。记忆中的金童桥是典型的江南古镇,东横河连江通海,日夜流淌;金童桥横跨河上,古朴而深沉。百年老宅万生庄诉说着金氏旺族的演变史,“金斗里”、“牛温潭”、“张家泾”……闪烁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两边街道各类南北货店品种齐全,生活极为方便。1913年私塾改设的金童学校百年树人,历届毕业生3万左右。逢时过节回家的国内外游子,只能徘徊于废墟,流泪于故土……
三是古镇历史,没有得到应有尊重。金童桥最晚是明朝中期随着江南水运、纺织行业兴旺而发展起来的五百年古镇,是附近十里八乡农民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由于水运发达,附近各地商人、贩夫云集,盛极一时。1949年成立的金童乡政府辖区南起长安桥、西至江阴现在的朝阳路,北至长江边。1958年前是要塞区政府所在地,巨赞法师任过校长的金童小学是中心校区,学生来自云亭北、肖山南。所以,现在把金童桥设置在双牌社区下面,表现出相关人员对历史的无知,令人莫名惊诧。幸亏百年古镇虽拆,一息人文尚存,国内外的金童桥人已经用多种传媒形式传播乡讯、广结乡情,新浪网上的金童人博客影响日大,《家在金童》已经面世。我们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期盼政府奋力作为。他们认为:拆迁是好事,好事要做精!应重视群众的生活和文化设施,提升保留金童五百年人文积淀!
他们于大年初一发出紧急呼吁:一,完善设施,提升人文。务请政府规划建设金童横河两岸地区的生活设施,保留提升本地区人文标志。请业务部门深入基层、听取群众和历史的声音,把好事做精做好,整合名人贤达资源和本地企业资源,遵守小区建设规范,规划建设一个金童市民中心(包括生活、文化)、乡土博物中心。在全国开创大拆迁过程中提高生活、提升人文的先河。二,尊重历史,设置社区。把金童桥、双牌、团结地区统一设置为金童社区。相信开明大气的市委政府会把金童的五百年人文积淀留下,把海内外游子的心留下!
金童市民中心包括:(1)菜场、医院、浴室、超市、理发店等各类生活设施;(2)文化设施和绿化景点。江阴各镇、街道都有榜样可学。乡土博物中心包括:(1)保留以万生庄红墙门、民国建筑为代表的古建筑。(2)为顾明远、姚澄、金懋鼎、刘鸣华、陈坚男、任自放、金萍华等数十位名人留下个人博物馆,开创我国大拆迁进程中建博物中心的先河,打造社会管理新亮点。
群众需要新房子,也需要生活便利、人文温馨的新小区!我们的祖先在温饱之余创造了文明,我们也能在城市化过程中创造新文明。
我们爱江阴、爱金童,让我们实现海内外家乡人心愿,凝聚海内外家乡人心力,共同为江阴的建设出力流汗。
可惜一年来,既没有干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也没有人认真给予答复,结果渺然。传来的消息说:如果都象你们金童桥一样要完善生活设施、要建设文化设施,其他地方怎么办?摆不平!
清明,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江阴大桥(北京)公司创始人任自放清明回乡,写下诗句:《金童桥,你在哪里----清明感怀》/啊,金童桥,我的母亲/如今你在哪里/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梦里一直呼唤你/没有你,游子的灵魂在哪里安息
锡剧皇后姚澄曾经叹息:现在拆迁这么快,老家都没有了,回来看什么呢?
群众的生活设施可以不建,听说老金童桥地块可能要被拍卖变现。
综观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步伐,无不以关心群众疾苦、方便群众生活为城镇化的第一要义。江阴乡镇也是美丽村庄无数,但在个别地区也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赶百姓上楼、收百姓土地”,置群众的生老病死于不顾,所谓:“只要羊卵子,不顾羊性命”。
拆迁安置小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活便利,更关系到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关系当地人文风情的薪火传承。
2013年3月28日, 李克强总理履新后首次考察小城镇建设来到江阴,就是要包括江阴在内的所有城镇化建设要服务群众。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明,我们也有责任在城镇化过程中创造新的文明。这时地方政府指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