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在峻山丛林中掩映的一颗含蓄的明珠,虽然我只在她的山脚仰望,但我已感受到了她散发出的幽深的古韵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登上金顶,只到了报国寺和伏国寺转了一圈。报国寺给我的感觉和一般寺院相差不大,它处在一片喧哗之中,并且商业气氛略重,稍觉浮躁。
从我踏上通向伏国寺的坡路时,七月盛夏的炎热慢慢就似乎被遗忘了。路边的无数种叫不出名的草木和参天巨树充斥着我的眼睛,不断有草叶的香气袭来,还有润湿的泥土的味道,裹着清冽冽的凉风,深深地浸入到肺腑之间,虽然还是有汗水大颗大颗地冒出来,湿了我的额头、前胸和后背,但是此时,惬意在我心里占了上峰。
路上是不见明晃晃的阳光的,抬头只有些许的金线从茂密的树叶间隙渗进来,连绵起伏的远山也被遮挡住了。路边的下方有一条浅浅的河沟,大大小小的石头散乱一地,很想光着脚丫踩在上面玩耍,一定会光滑又凉爽吧!
上坡的路有点累,但我还是一鼓作气向上走。耳畔有高山上流下的细细的泉水的声音,还有那平日里枯燥的蝉声如今听起来像马儿颈上的摇铃一样清脆而悦耳,持久不息。
就这样,汗涔涔气吁吁地就快到了目的地。一种静谧吸引了我。所有能听见的声音到这里便嘎然而止,大马路已经变成了弯弯曲曲的小道,而且,来自深林里的湿气已经让地面变得润滑,台阶上布满淡淡的青苔,脚步变得更轻松,但我无论如何却再也迈不动步子了。在这浓密的浩林深壑里我深深地呼吸,像要吸吮大自然母亲的奶水一般,一次,两次,三次…如果不是周围有人从我身边走来走去,我真想就卧在这草叶之上,亲吻她们叶尖上的水滴,轻抚她们袅娜的身姿,甚至就在她们的怀里长醉不醒。
路面又逐渐变得宽阔,又高又陡的台阶之后,我看到了耸立在天际的伏国寺。
只有昂起头才能看见她的模样,青山绿树掩映着肃穆的庙宇宝刹,葱翠中见古朴,斑驳中现文明,恍惚中显神秘,仿佛一轴历史的长卷由远及近地展开,跨越了年代,跨越了鸿沟,没有人愿意打破这沉默的对望的格局。
人们都在动作着,有次序、无言地、虔诚地膜拜。每个人心中都在呢喃,所有的愿望和期翼此时都可以默默提起,所有的抱怨和不快此刻都可以抛到云外,而那些端坐高处的金碧辉煌的佛像,该有多么宽大的胸襟和心怀去聆听来自世间的低语,该有多么宽厚的双肩去承载世人永不言尽的苦难和灾痛啊!
其实人们就是在努力找寻这样一个放飞希冀舒释自我的过程,在城市喧嚣,有些不能自主的今天,觅一个尘埃远去万簌俱静的妙处,任凭心灵高高飘展,随风、随烟、随落叶、随红土、随流水去遍寻欢娱,重拾儿时记忆并驱散一切凡俗愁绪。
拾级而上,站在大雄宝殿的门口,随着姿态各异的五百罗汉的目光纵眼俯瞰群山众院,我的心中岂止是五百种滋味在涌动?一生的情味自在其中,一世的企盼愀然而生,跋涉的辛苦何曾在意,收获的无常又何曾挂怀?
只要前方还有一条路,我能在路上大而阔步地奔走,有梦,有希望,有遏止不住的源源不断的清思雅欲,我就不会叹息并停下我的脚步。
也许是身体过于轻盈,也许是过滤了太多的杂质,我感觉自己像是漂浮了起来。是融在了清山秀木之间,还是沉在了历史的无尽芬华之中,还是追了未来的梦想而去,我不得而知。当我的身体变得愈加有力俯冲而下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要穿透了一切…
原来站在一个有高度的空间连无边的暇想都可以变得如此美丽。我不知古代那些文人墨客是否也曾在此处停留,是否也曾留下许多感慨:生的艰难,病的折磨,仕的多桀,老的悲哀…
代代新人出,年年后人望。是风景依旧还是依稀改变了模样,是的,什么都不一样了,唯有清风伴山长。或许在这一瞬间,我能猜出古人们心中所想,就是为了那一份淡然的宁静吧:
淡泊而非冷漠,淡雅而非做作,淡定而非怯懦。
那浓重黛青的遥屹的幽林山脉,如同一抹藏绿的丝带,袅绕于我的胸间,偶尔也会拂上我的脸,吻上我的唇,如同一缕淡淡的风,永远不停地向远方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