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湖墩,背靠关阳街,东邻祝家脑村的谷口李,北望向阳湖垦区,隶属于向阳湖奶牛良种场。观湖墩因为地势高(海拔高45.2米),可观向阳湖垦区全景,乃至可远眺斧头湖。它三面环水,一山突出湖中如墩,巍然屹立在斧头湖畔。昔太平年代,富人名流在此设亭观潮。自此,文人学士、社会名流,于闲处常于此地观望湖景,写诗作赋,抒发心中之感。当时,湖面宽阔,烟波浩渺,水天相连,湖水无风三尺潮,有风浪更高。传说有李白曾到西凉观景放歌。由是,观潮者纷至沓来,观湖墩一时名噪。
另有一说。据传,观湖墩亦称“孝女墩”,是当地渔民出湖捕鱼,观察水势,远眺亲人安全回家的处所。很久年以前,湖畔曾有一王姓女孩,名叫英莲,年方十五,生得如芙蓉出水,聪明伶俐,早年丧母,与父相依为命。说媒提亲的人踏破门槛。为了在父亲身边更好尽孝,女孩一概拒绝提亲之事。有一年的五月,湖水大涨,正是渔民们结网捕鱼的好时节。女孩父亲也要出湖了。英莲生怕父亲出事,劝说父亲等大水过后再作考虑。英莲还是劝不住父亲。早饭后,帮父亲备好渔具。
父亲的小船就要离开了。英莲从身上取下一个布袋,双手递给父亲,告诉父亲里面包有莲藕粑,并叮嘱父亲一定要注意安全。
雨水不停地下着,父女俩相互拥抱着,谁也舍不得离开谁。可有什么办法呢?渔民的最好时节就是这个时候。湖面那边掠过一狂阵风,雨下得大更大了。
父亲划着浆,与大伙一起出湖了。英莲挥手作别,泪眼婆娑。
父亲的身影慢慢地融进到湖面的烟波里,直到完全消失在英莲的视线之外。
英莲做好了晚饭,心里老是惦记着父亲。雨停了,太阳总算露出了笑脸。可是父亲还没回来,英莲这样想着。忐忑不安的英莲来到了观湖墩,望着浩渺的湖面,盼望父亲能平安回家。等啊等啊!还不见父亲的身影,桌上做好的饭菜都凉了。她一次几次地跑到墩上眺望,不放过每一批回来的渔民,总想在渔民中问到老父的消息。太阳消失在湖面,黄昏爬到了小渔村。英莲心里更乱了,她沿着湖畔向上走了两里,转身朝下走了五六里,还是没有父亲的踪影。英莲急得拼命叫:“我的爷呀!我的爷呀!你在哪儿……”英莲的喊声惊动了众人。几个捕鱼伙伴指着下游的湖面说,王渔夫的小船给水冲走了,但不知道王渔夫性命怎样。英莲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沿湖哭喊着“我的爷”,急忙朝下游跑去。
众人再三劝她先回去。英莲怎么肯回去?整整一夜,她就在湖边来回撕心裂胆地哭喊着,乡亲们都为之伤心。人们陪着她继续沿湖寻找,仍不见她爷的踪影。英莲不吃不睡,整整哭了五天五夜,哭得眼里流出了血。传说,当地的映山红原来开花是白色的,因为英莲眼泪沾在花上,所以现在的映山红的花是红色的。
英莲的哭声感动了湖神。湖神让一条大鱼驮着王渔夫的尸体来到湖边。英莲望着湖水,忽见一个巨浪托起一个背影,远远望去好像是她爷。英莲一阵欢喜,我的爷还活着。她要帮爷游上来,迫不及待地纵身一跃,跳到湖里。
渔村的人们呼天抢地,纷纷奔去营救。湖水无情,哪还有英莲的影子?
又过了几天,湖水渐渐消退。人们终于在西凉湖的一个湖叉里找到了英莲。大家赶过去一看,女的背着一个男的,正是英莲和她的父亲。人们相传英莲死了还能找回父亲尸首,是因为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后来人们把英莲父女俩葬在观湖墩。英莲被当地人称为孝女。观湖墩因此被称为“孝女墩”。后来渔民们只要出湖,都会来到英莲的坟前烧香,祈求风平浪静,平安无事。
2016.9.24于咸宁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