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弥渡山歌》《绣荷包》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的广为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我国知名度很高的著名音乐品类,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嘉庆《滇系》所记“山歌九章”生动表明了弥渡民歌的悠久历史。
追本溯源,弥渡彝族的《打歌调》应是弥渡民歌的源。传说,在一次部落战争中,彝族被外族围困在一座山上,头领就让彝族士兵在山顶烧起大火,列队围着火堆,随着有节奏的脚步声和拍打羊皮褂的声响转圈唱歌舞蹈,使对方误以为彝族部落人马众多,不但不敢轻易进攻,反而立即退兵。从此,为了纪念祖先的功绩,这种舞蹈就传承了下来,演变成了后来的打歌调。其实,《打歌调》其渊源可追溯至古代的“滇歌”“西南夷歌”“踏歌”等。
从汉武帝的“有事西南夷”以来至唐南诏之间的两次天宝战争,以及元明清时代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大量的中原民族带来的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与南诏文化相互吸纳融合,使弥渡民歌的萌芽发展有了可能。《蛮书》载:“南诏境内各民族,‘俗好饮酒歌舞’。”《南诏图传》中“铁柱祭天,张乐进求逊位,芦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描绘,证明这一时期,弥渡已是南诏王国的腹心之地,经济文化相对较为发达,民间的歌舞活动广泛普遍。
弥渡民歌的基本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以音乐体裁分类,可以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类型,曲调大多以6音结尾,皆以小调形式出现,它体现了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吸纳的包容心态,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反映了弥渡地区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民俗民歌文化,反映了弥渡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民众的生活情况,使得弥渡民歌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艺术价值。因此,也才可能产生了一批享誉国内外优秀的经典的弥渡民歌。
山歌
词曲的即兴成分很大。主要有《田埂调》《埂子调》《过山调》《放羊调》《山鸽子调》和改编山歌《小河淌水》《弥渡山歌》,以及各地以地名称谓的《蜜滴调》《密祉调》《二里半腔》等。山歌的内容极其广泛,其中婚姻爱情是唱得最多的内容,山歌音调高亢、节奏自由,在两个实词乐句中插入二句或成段的衬词段落(民间称为“垛板”或“垛叶子”)的单三部结构形式,是以《田埂调》为代表的弥渡民歌的典型结构形式。
小调
与山歌相比,小调趋于独立和完整,词曲结构比较规整,群众性更广泛,有本土小调和花灯小调两种类型。本土小调主要形成于弥渡当地的一类民歌,如《赶马调》《小小葫芦开白花》等,这是最富于弥渡本土文化特色的小调品种。花灯小调是明清以来传入弥渡的民歌,这类民歌数量众多,经过长期演变发展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极具弥渡地域特色的弥渡民歌,代表曲目如《绣荷包》《绣香袋》《元宵花鼓》等。其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对唱、齐唱皆可,音域不是很宽,适宜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音区的更多人演唱。民间小调多为羽调式,花灯小调则宫、商、徵、羽调式都有。从曲调结构看,多为上下句结构,或再变化重复第二句作为结束句,其曲式为A+B+B1,说它是三段体式也可以。
舞蹈歌
《打歌调》是最具代表性、最古老的彝族歌种,打歌可在节日、喜庆、婚丧等多种场合举行,歌唱内容广泛,而歌唱天地形成、人类起源以及民族迁徙的长篇史歌,是《打歌调》重要的歌唱内容之一。弥渡彝族的打歌因伴奏的不同,可分为音乐型和节奏型,因步伐的不同分为赞歌和折歌。舞蹈中,男女舞蹈者手挽手或者手搭肩围成圆形,舞蹈的形式有直歌、翻歌、三跺脚、四步歌、全翻、半翻等,动作整齐有力,音乐风格迥异、品种多样。
风俗歌
在婚俗中有《哭嫁歌》《迎亲调》《送亲调》;在丧俗中有《哭亡调》《指路歌》;在祭祀活动中有多种《祭祀歌》。就词曲关系而言,曲调旋律基本不变,仅为唱词差别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