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文章《学霸占据互联网半壁江山》。仔细一想,不对。学校里整个都被学霸主宰,怎么到互联网只有一半?
再一琢磨,学霸和学渣的“战争”,远远不是考个好分数,做个好学生。
还有背后的思维模式。
几年前,我去硅谷,看到很多年轻人,填一张入学申请表,刚入学,就不读了。显得很厉害。我看到硅谷很多成功创业者,越来越不是一个完整学位获得者。比如乔布斯、扎克·伯格等等。
好多创业者,没学位,辍学多次,还干出一番不错的事业。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发生在中国。
我们从小都跟学霸生活在一起。人生极其痛苦。学生时代,身边总会充斥着这帮人——学习好,门门压制性超越你,不管多么努力,总够不上他们。
一个学霸的养成
这张图很多人在网上见过,一个学霸的真实写照:
“为了未来转个毛微博?essay改了没,老娘拼了!他妈的还不赶紧背单词,努力学习找个美国大亨,多背几个单词能怀孕啊?托福一定要考上三位数!还上网,就不能长点记性……”
学霸的生活,总是一种为了学习,永无止境,每天打鸡血的状态。
学霸一周学习表
这张表格学霸们应该做过。高三下半学期,我也做。其实初中以前,我也是个学霸。因为不用看书,总考第一。到初高中后,不行了。不看书,看不懂。快到高考,用这样的学习表,临时抱佛脚。可惜时间太短,来不及了。
一个硬币总有两面。学霸这么努力,似乎每一门成绩都考得很好,但这样会形成一个什么结果?
学霸眼里的世界
这是一个学霸眼里的世界。什么样呢?每一个东西都很重要,没有一个东西我可以失去,因为我是学霸!
那个年代,我们的高中老师总会好心劝诫,不要成为“拐子马”。750的总分,门门不能差。除了语数外,政史也得背。因为在学科评级系统,每一门分数,相差不多。
政治少10分,数学就得做一道极难的题,补回来。把数学从140分,提升到150分,比登天还难。把政治从90分,考到100分,很容易。于是,每一门都得花足够的时间。
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霸:每一门都很强大,每一门都花同样多的时间,每一门对他来说都不可或缺。这就是他们眼中的世界。
当然我不是一个学霸。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我身边很多学霸,就是这样想问题。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这么思考。我总结为追求全面性。这是我们整个教育机制的问题。
与美国不同。他们会把每一门基础课做得极简单,只需花一点时间,随便看看书,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不需要在每一门,花一样多的时间。也不需要非得通过刻苦研读,完成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问题来了,这样看世界,转化为功能模式,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讲个小故事。我有一个学霸同事,各方面都强。但每次汇报,我就是听不懂。她把每一项工作都写得极细,经常听着,我就觉得智商不够用了。各种复杂数据一看,当时就犯晕。
问题就出在,学霸模式转化成工作模式时,你就会把每一件事都看得很重要,每一个点,都花很多时间。
还有个例子。当时,CMsecurity组的同事为一个排版不好看争执不下。讨论了半天,没出结果。事实上,他们在最核心的主界面点击率上所花的时间,远远没有在并不紧急的排版上花的多。
当你把所有东西都变得一样重要时,本质上就是一种学霸模式——追求全面性,贪大求全。
再来说说学渣。
当然,我说的“学渣”,不是什么都差。我们讨论的基础是至少对人生有乐趣,智商比较正常的人。
我经常讲自己的例子。中学之前,成绩还行。高中以后,冰火两重天。大学也没考好,毕业后,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
为什么呢?
那时候不是上网找工作。必须去招聘现场。我在招聘会,简历都递不出去。一递过去,人家就问什么学校。一说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对方连口回绝。那个年代,找工作,认牌子。就这样,我想自己是个学渣了。
话说回来,学渣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学渣眼里的世界
这是学渣眼里的世界。他们眼中,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非常非常重要。这件事情也许是游戏,也许是动漫,也许是谈恋爱,也许就是一门课。在他们的意识里,整个世界,维度是不一样的。
大家都看过《阿甘正传》。阿甘就爱干一件事——跑步。就是跑,从美国东部跑到西部,从西部跑到东部,再跑回来。
虽然这个世界很大,但他眼里只有一件事——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这种重要度超过了此前需要去平衡处理的一切。也正因为这一件事,让阿甘变得与众不同。
猎豹也是这样。我们上市用了大概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做了一件看上去很小的事情——猎豹清理大师,最后在清理大师这个点上构建了整个商业体系。
当你发现这个时代,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时候,学渣就开始有优势了。你只要做好一件小事,就可能改变世界。
这就是与学霸相比,学渣最大的不同。
我们所接受的整套中学教育,极易形成一种学霸模式。那种模式教育出来的人,认为每一门都很重要,喜欢贪大求全。
他们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思考——如果无法保证每门课都考得很好,为什么不把最擅长和最核心的章节学得足够好呢?
只能说,思维模式的这种差距,才是学渣和学霸最本质的区别。
回到文章初始问题:为什么互联网一半还是被学霸主导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叫改变。一个人能不能因为时代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跟以前不一样。能否因时而动,因势而变。
知易行难。学霸也好,学渣也好,真正改变自己,太难。若要改变,先得正视自己。面对外部变化,保持空杯。还得不断学习。
这方面,雷总是榜样。40岁前,雷总是中国最典型的学霸。做金山,没有一样做不好。游戏、办公、安全、词霸,每一领域,每一个都做,都很重要。
40岁后,雷总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做小米,找风口。一上来就从最小的点开始——小米手机。凭一个单品做起来,一个接一个,频频造爆款。就像一张大图,巨大的单点,延伸一套生态体系。单点保证,万事皆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