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半个月之前,弄来六只雏鸡,不仅全身羽毛是黑色的,连脚趾、嘴壳都是黑色的。邻居说这是乌鸡。是他们十元一只从老家揭阳买来的,有斑鸠那么大小。刚刚回来的头几天,这些乌鸡就在院子里放养。有一天晚上却只归笼了五只,还有一只不知所踪。他们说常常看见一只黑色的野猫这些天都在院子里溜达闲逛,怀疑有作案之嫌。邻居就回放他家的录像,果真发现那只黑色的野猫在院子里抓鸡,甚至跑到阳光棚鸡舍堵着抓鸡。他们断定,那只丢失的雏鸡,一定是被那只黑色的野猫抓去了。于是,他们决定把幸存下来的五只乌鸡就都关在在笼子里圈养。
开始几天,我每天早晨去放鸡清理鸡笼的时候,那五只乌鸡就拼命地在笼子里窜来窜去,要想方设法钻出笼子。看得出,它们对大自然有种与生俱来的天生的渴望。我只要到后院去,就听到它们叽叽叽地乱叫。我就会走进去看它们的情状:它们在笼子里东奔西投,上窜下跳,毫不安分。时日一久,发现它们的这种愿望与激情越来越弱,半个月下来,它们的情绪几乎就完全平静了。我也发现,它们长势很快,半个月的样子,个头翻了差不多有一倍了。主人告诉我,可能是给它们吃的饲料有激素,所以长得快。可是当它们再看到笼外的同类时,却没有了当初的羡慕之情,也没有要穿越鸡笼,摆脱拘宥的欲望了。
我就想起日本科学家曾经对跳蚤做的一个实验。跳蚤是一种寄生虫,靠寄生在宿主的身上生存。一般它从一个宿主跳到另一个宿主的身上,距离可达三米,高度可达一米五。科学家就把跳蚤放在一个玻璃杯里,上面盖上盖子。时日一久,再取掉盖子,跳蚤就再也跳不出玻璃杯子了。为什么?因为受到杯盖的限制,跳蚤经过无数次的跳跃,都无法跳出杯子后,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习惯性认定,也对杯子的高度产生了习惯性依赖,认为自己就适合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忘记了自己潜在的能力。我把这个实验的结果称之为制度性结果。那是制度对个性压制的结果。联想到我们人类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也是如此吗?
2020.6.13.21:50.散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