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1000字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是一本由[ 日 ] 佐佐木正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一):家庭与孩子

  伴随着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的开始当爸爸妈妈,我意识到90后的我们也将到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家庭”。从前,我们还是父母的孩子;现在,我们是孩子的父母。

  我开始思考许多问题,也有很多担忧。在这个时候,佐佐木正美的书《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给了我深深的共鸣。

  我的原生家庭过的并不是那么幸福。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也是一种精神折磨。

  我出生在江苏的农村,打小就由外公外婆照顾。从我懂事起,他们就告诉我要“吃苦”要“节约”。就这样,在三年级以前我都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甚至连讨要零食的欲望都没有,因为这些从不被允许,“花钱”就是“罪恶”。三年级以后,我回到了父母身边,但这一切并没有迎来改变。我姨照常给我妈送一些我妹的旧衣服,其中有一件“Adidas”的运动服,她和我妈说我妹就穿了一次,名牌扔了可惜送我穿(我妹比我小2岁,比我高了半个头,我瘦小,我妹那时候就很壮了)。那时候我也不懂,反正都穿了那么多年旧衣服了。结果当天体育课成为了全班的笑柄,宽大的“Abibas”包裹着我,嘲笑着我穿山寨,还山的那么明显。

  “听话”也是伴随着我多年的成长。刚升入一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变态的数学老师。她会让同学们上去黑板做题,做不出来的同学会被她狠狠的用木制三角尺打头,打手心,用污秽的语言进行羞辱。那时候我害怕去学校,每天哭闹不想上学,说老师打人,外公外婆从不相信我说的话,认为是我做错了,才会被老师惩罚。后来外公外婆实在没办法,喊来了我的爸爸妈妈,我就这样被抓着衣领,毫无尊严的被拖到了学校,课间被很多同学都看到了。他们和老师说该打就打,她们相信“严师出高徒”,警告我“听话”。从此后的七年我没交到一个朋友。后来我考上了高中,他们还说多亏当年老师打的好,不然以我怎么可能考上?

  看完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也想到了我自身的经历。将来,我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不想让他(她)重复我的童年。为此,我做出几点总结。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用实际情况辅助孩子进行逻辑思考。

  2.爱孩子。爱一个人是希望他过的更好,而不是用谎言和暴力控制他,索取回报。

  3.反思自己。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乖孩子”就一定是个好孩子吗,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他年龄的成熟,作为父母,是不是更该想想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希望每个孩子都快乐成长。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二):如何阅读我们的孩子

  

刚拿到书看到《我们的孩子》这个书名时,脑袋里响起的是纪伯伦那句“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那么,佐佐木正美先生想表达的“我们的孩子”,是何种意义呢?我是带着这个问题看完这本书的。

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这几乎是每个学习心理学的人,尤其是对儿童心理学感兴趣的人,绕不过去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阐述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面临何种发展任务,会形成何种品质,需要何种亲子关系或人际关系等。而佐佐木正美所著的《我们的孩子》则像是为父母准备的关于这个理论的使用指南,通俗易懂,情真意切。

在解读埃里克森的发展观时,佐佐木正美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观点:

1、关于表扬:“在孩子表现好时过度表扬孩子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表现好时的‘过度表扬’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当他们失败时,父母到底有多么失望。”

父母们听到的最多的育儿建议估计就是去肯定孩子,但是如何肯定才是恰到好处呢?一方面,被肯定的应该是孩子付出的努力和坚持,另一方面肯定需要是适度的,与孩子的行为匹配。孩子是天生的“真诚检测仪”,过度表扬就像是“真诚”里加了点“诱惑”,而孩子会品尝出来。

孩子们会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表现得特别乖巧,但是“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乖巧行为的孩子,内心映射出的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主动性的缺乏”。这种美好的假象会在青春期褪去,像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潜伏期后暴露出它的症状。而逆反,是他们自愈的必经之路,“是孩子们从对大人的无条件信赖走向反抗以确立自我的阶段。”对此,佐佐木正美强烈建议,面对孩子的依赖和反抗,请父母们不要仅仅抱持着“忍忍吧”的想法,而是为孩子们感到欣慰。

2、关于自立:“自立并不是指‘无论什么都自己做’。”

向外寻求帮助和支持并不等同于依赖,而是意味着对关系的某种信任,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无论什么都自己做的人,其实是拒绝和他人发生连结,对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存在不信任感。而建立基本信任是婴儿期(0~18个月)的发展任务,这个任务的达成取决于婴儿的需求是否能被父母看见并被充分满足。这里所说的需要,不仅仅指食物,还有温暖、抚触、安慰,以及对愉悦的回应等等。父母养育孩子,总是希望他们能自立于这个社会,而“能在社会上边发挥主体性和协调性边生活的人,才是自立的人”。

3、关于爱:“母性之爱是无条件疼爱自己的孩子,父性之爱是教导孩子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活的规则。”

佐佐木正美提出的“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并非指给予者是妈妈或者是爸爸。“母性之爱”可以来源于爸爸,“父性之爱”可以来源于妈妈,它们也都可以来源于重要他人,并非只限于生养的父母。佐佐木正美强调这两种爱的先后顺序:孩子只有先拥有“被充分疼爱”“有人花大量时间倾听自己的愿望”“有人接纳自己的一切”等体验,才会对他人怀有善意和信心,进而与他人产生共鸣。

4、关于父母:“越孤独的父母越依赖孩子。”“越是孤独的父母,越会过度期待孩子。”

当父母把自己的快乐和希望都寄托于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爱,而是控制和压榨。当孩子发现自己是父母唯一的快乐来源、精力所注,会感到不堪重负。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双方都能有自己的空间。“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将父母从孤独中拯救出来。”父母需要把视线和注意力分一部分到孩子之外的生活里。如果父母不能寻找到除孩子之外的快乐,就会更多地从孩子身上索求快乐,其结果可想而知。

除上面所述的观点之外,佐佐木正美关于勤奋、自尊心、优越感的解读也都具有启发性,值得一读。至于我最初的疑问,现在合上书,我觉得佐佐木正美想表达的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身为父母,我们比其他人更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爱;同时,他们也只是我们的“孩子”,而非我们,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每一株树木既会具有自身种群的特性,也同时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模样。我们要尊重孩子身上的差异性,这是爱的基础。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三):《我们的孩子》:孩子永远惯不坏

  

作为一名有两个孩子的已经有十年育龄的母亲,我看过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但是拥有45年儿童心理咨询经验的佐佐木正美老师的这本书真的可以算是一股清流了。其中的很多观点都非常颠覆现在社会的育儿观念以及普通父母的育儿模式。

我认为他最核心的理论就是“孩子永远惯不坏”,这一点跟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非常相似。西尔斯提倡回应孩子的每一个需求。对于难养型气质的孩子,西尔斯简直就是倡导有求必应。而佐佐木老师提出的对孩子“过度保护”,更是让人乍一听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我本人是一个有点“折中”的妈妈,我并不提倡虎妈那一套铁血的教育法,比如对小婴儿采取“哭声免疫”,给上学的孩子拼命施压之类的。我们家的兄弟俩在小婴儿的时期都是“高需求宝宝”,老大必须贴在人身上才能睡觉,老二则是“吃奶狂人”,不管是生气了还是伤心了都要吃一吃奶,所以他直到3岁7个月进幼儿园那天才断奶,但是就像一个仪式一样,我们约定上了幼儿园就是大孩子了,大孩子不吃奶。就这样很自然地断奶了。但是婴儿时期是“龟毛宝宝”的他们长大之后反而比较好带了,去幼儿园从来不哭闹,跟同学交往都很顺利,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着好奇,除了小男孩天生的惊人活力让做母亲的我体力上比较吃力以外并没有什么太闹心的事情。

我想这就是佐佐木老师说的,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而带给了孩子很多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能够十分放心地去应付这个世界。

但是我之所以说自己是个“折中”的妈妈,是因为我并没有做到佐佐木老师对待孩子那样宽容博大的态度,虽然佐佐木老师说,只需要“给孩子世上最接近纯粹的爱”,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些想要得到回报的感觉,反思之下,感觉惭愧。孩子来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带来好多快乐和成长,真的不应该对他们有功利的想法。

佐佐木老师因为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所以看问题非常透彻,他说,所谓的“乖孩子”,只是说能给父母带来方便的孩子。他们要求少哭闹少,但是只是这样而已,“所谓的乖孩子,不一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过分的听话和乖,代表的是不自信和自我意志的薄弱”。读到这里,我想到了《隐秘的角落》里的“数学奇才”朱朝阳。在电视剧第一集中朝阳的爸爸妈妈因为朝阳的成绩而在众人面前趾高气扬。朝阳不仅学习好,自理能力也很棒,母亲一离开就是两三天,他都生活得井井有条。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这样的乖孩子,谁不想要?但是后来事情的发展让人大跌眼镜,原来好孩子朱朝阳的内心里有着深不见底的黑暗角落……

《隐秘的角落》剧照,侵删

此外佐佐木老师关于青春期恋爱的讲解也十分到位。因为我的大儿子十岁,虽然说小男孩可能成熟较晚,但是早晚会来到这一天的。佐佐木老师说,“所谓爱情,即一种爱自己的情感”,“是‘占有欲’的代名词”。这一点太对了,因为爱情而在年轻人之间造成的血案也不在少数。还是要教育孩子打造宽广的胸怀,多多为别人着想。

最后引用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的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成为第一种人。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四):正确地爱,让原生家庭回归原生家庭该有的样子

  1、

  原生家庭本身是个中性词,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贬义词。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可能就是从《为何家会伤人》那本书泛滥起来的吧,因为问了“为何家会伤人”,于是,很多人就记住了“家=伤人”。

  我们认真地想一想,就算我们生长过程中,家庭多多少少伤害过我们,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伤人吗?

  让原生家庭回归中性词吧。

  2、

  我们作为孩子被养育,以及我们作为父母养育孩子,其实都是一种磨练,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需要技巧的事情。而所谓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并不在于父母不爱我们,也不在于我们不爱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有爱,却不会爱。

  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却不知道己所欲也别强施于人。

  然而,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我是为你好”,于是强迫着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吃他们不想吃的东西,却以为自己是爱,孩子是幸福。

  这一切,源于父母的不自知。

  父母的不自知,主要是经济原因和文化水平的原因。

  我们的父母当时不知道,但是,现在我们作为父母了,我们要知道。

  原生家庭不能,也不应该成为伤害的代名词,让原生家庭回归中性词,从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开始。

  所以,我们要知。

  3、

  有所知,才能有所爱。

  有所爱,就是自爱,爱他,他爱。

  除了少数变态,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爱孩子却经常自己烦恼,孩子也不高兴,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会爱。

  怎么才是会爱?

  你爱自己时怎么爱?那就爱别人时怎么爱。这个别人,包括你的孩子

  自爱,就能以己度人,以人类共通的感情为出发点,知道什么是人人都喜欢的,知道什么是人人都舒服的,然后,才能让孩子快乐,自己也快乐。

  于是,这个爱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爱他。

  而他,自然也会本能的反馈为他爱。

  4、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靠本能来交流的。

  怎样在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的时候进行交流?怎样在孩子只有简单的语言能力却没有成熟的思想的时候进行交流?

  那就是信任。

  信任孩子饿的时候是真的饿,信任孩子喜欢的时候是真喜欢,信任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是真不高兴……

  在信任的基础上,满足他,然后,孩子便会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回馈给你对你的信任感。

  自信,信他,他信。

  相信自己懂孩子,信任孩子能表达他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并得到孩子的信任。

  这才是一个完美的闭环,一个良性的家庭关系循环。

  5、

  每个孩子都是有人格的,所以,父母不要想着孩子会完完全全的听自己的话,那样被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提线木偶。

  有所知的父母,要懂得每个时期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和培养。

  绝对依赖期,要给他绝对的关爱和信赖,以确定他日后立足人类社会的基础。

  探索期要允许他犯一定的错误,以让他自己形成一定的判断力。

  叛逆期要允许他不听话,以形成他独立的人格。

  孝顺,不是说“孝=顺”——这是中国父母最大的认知错误。

  让孩子越早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独立人格,孩子以后就越容易成为强大的自我,当然,这不代表事事都纵容。

  处处都给孩子规划好,让他顺顺当当的听话,只能培养巨婴,那才是害了他。

  6、

  从小太懂事的孩子,都是非正常成长的孩子——正常的孩子就要有正常孩子孩子气,少年老成,小大人,都是过早的承担了大人的义务,会形成敏感、自卑、逃避的性格。

  有所知,并懂得爱的父母,不会让孩子“提前长大”,但很可惜,我们中国的很多父母,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代,通常以孩子“懂事”为荣,这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悲哀。

  希望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时候,引以为戒。

  让孩子只是孩子,让孩子孩子的年纪做纯粹的孩子,才是他们的幸福。

  7、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孩子也天生具有社会性需求。

  所以,不管你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都清尊重我们的本性,尤其,要想孩子从小就正常发育,就正确对待他的社会性。

  自己多融入社会,让他多融入集体,这样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格会更好,长大以后,与人相处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会更好。

  8、

  不要攀比。

  在整个东亚,尤其在中日韩,父母之间,父母以孩子为武器的攀比,比比皆是。

  这会造成,胜,则造成孩子的优越感=自负,败则造成孩子的挫折感=自卑。

  我们应该多称赞孩子,多告诉他们人类有很多分工,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擅长而自豪,但不必为自己的不擅长而自卑,更不该去鄙视别人不擅长的事情。

  孩子要建立的是自豪感,而非优越感。

  自豪感是平行关系,也就是不凌驾于别人之上;优越感是上下关系,即认为自己高于别人。

  我们要建立孩子的这种认知,而这个认知的前提,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先这样要求自己。

  9、

  孩子有了爱的能力,有了平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有了尊重别人的能力,也就有了共情能力。

  能悲他人之所悲,能喜他人之所喜。这样的孩子,是心智、情感都正常的孩子,是能融入任何社会阶段的群体的孩子

  我们成年人正在因为忙碌而疲惫,因为疲惫而冷漠,但越是如此,我们越应该警惕自己,不要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时时注重他们的共情能力,让他们不只是有智商的发展,更要有情商的发展。

  10、

  所有的一切,本质都是爱。

  只是这种爱, 需要技巧,需要更努力,更用心。

  信任他,尊重他,平等地对待他。不因为他不能说话而忽略他的需求,不因为他表达方式不对而夸大他的错误,不应该以我们能做到但他不能做到而苛责他……

  一切以他是个孩子为基点,一切以尊重为基点,一切以爱为基点……

  观察,倾听,感受,然后,以此为基础,正确地去爱。

  这才是养育更好的孩子,以及培养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原生家庭,才是原生家庭该有的样子。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五):《隐秘的角落》:愿孩子都能用童年治愈一生,而非用一生治愈童年

  

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划掉)妈妈,自从有了孩子后,就买了好多育儿书,一旦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也总是去书里找答案。

最近看了一本日本儿童精神科医生佐佐木正美的新书《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书中许多观点都很不错,读着非常有启发。

佐佐木正美先生是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他将全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早期育儿的原则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先有情感上的依恋与满足,而后才有人格上的自信与独立;相比过度保护更应该警惕的是过度干涉;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完整的母性之爱、父性之爱;等等。

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聊聊我看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1、不要把成绩当唯一

佐佐木正美认为,比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如果父母无条件爱孩子孩子就会有安全感,会有“虽然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但我依然有爸妈对我完整的爱”这样的自我肯定,内心也会阳光普照。

而如果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孩子就只会用“学校的成绩”衡量自己的价值,如果成绩考得不好,心理上就可能会受挫。

看到这里,就想起最近在网上大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剧中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就是只看重孩子的成绩。

家长会之后,班主任找周春红谈话,告诉她朱朝阳在班级不合群,没有朋友,比较内向,而周春红的反应却是:“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其实我还真怕朝阳,跟一些坏小孩瞎玩,耽误了学习。”

事实上,朱朝阳在学校并不是没有朋友这么简单,他的水杯被同学放了橡皮屑,他在操场打篮球时被同学故意挑衅撞倒在地上……可这一切周春红却都一无所知。

孤独的朝阳渴望能有个朋友,因此把剧情早期阶段把严良和普普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如果周春红的妈妈能多关心一点朱朝阳,朱朝阳在班里能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这个暑假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剧中各人的结局是不是也就会不一样了。

2、越孤独的父母越依赖孩子

《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令人窒息的母爱,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议。

周春红是典型的“中国式母亲”,个性清高,生活中省吃俭用,用微薄的薪水含辛茹苦把朱朝阳养大。一切为了孩子,怕对孩子影响不好所以哪怕离异多年,和马主任情投意合,也没想着再嫁。

周春红压抑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身份,把自己先定义成一个母亲,其次才是一个女人。周春红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朱朝阳身上,也因此给朱朝阳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实周春红在剧中表现出的种种行为,与其说她是控制欲强,喜欢控制朱朝阳,倒不如说她是缺乏安全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中,十分依赖朱朝阳。

就如佐佐木正美在《我们的孩子》中指出的那样,人往往是越孤独越不安,当不安越来越强烈时,就会本能地想抓住点什么。

而单亲家庭独自带孩子的父母,能抓住的大概率就是家中那个年幼的孩子了,孤独的父母会把孩子当成唯一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并想要控制孩子。越孤独的父母,越会过度期待,或者说过度干涉孩子,甚至有时会虐待孩子而不自知。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慢慢拓展自己的世界,把自己从孤独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3、让孩子只是孩子

孩子天性就是爱调皮捣蛋的,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那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家里的狗都嫌。

可是《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也不吵不闹,被妹妹踩脏新鞋还大度地表示没关系,过生日时明明已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吃得很饱,回家后还是乖乖吃掉了妈妈煮的面。

周春红十分欣慰自己能有个这么懂事的孩子,却全然不知在朱朝阳心中,罪恶之花已经在悄然生长。

佐佐木正美在《我们的孩子》中说道,所谓“乖孩子”,不一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而可能只是大人认为的能让自己省事的听话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虽然看起来能让大人省心,但这是他们极度压制自主性、主体性和自己的愿望下的结果,到了必须看清自立之路的青春期,他们便找不到自我,可能比那些小时候不那么乖的孩子出现更为严重的叛逆。

佐佐木看来,那些带有与年龄相符的气质的孩子,才是所谓的好孩子、健康的孩子

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在做父母时,都能让孩子在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下,开心地大笑,自由地成长。能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是用一生治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倾听  倾听词条  看见  看见词条  改变  改变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美文

 悲情张爱玲

张爱玲是顶过“汉奸妻”称谓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才华和她的奇特爱情相互观照,让人觉得悲凉。在很多人眼里,流落他乡且孤独死去的张爱玲仿佛死则死矣,并不值得施加更多的同...(展开)

美文

 三月聚温暖 传递正能量

春天着一丝绿意轻轻地走遍了角角落落,三月里阵阵温暖也随之不断来袭,万物都已经开始吐露芬芳,一年一度的雷锋月像老朋友一样守着约定如期而至,走近我们身边,与我们如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