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是一本由梁启超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年后读来,梁启超先生治学思想之真诚,朴实,细致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其讲到治学方法处,不惜放下架子抖出自家的经验,丝毫不带一点饱学之士的沾沾自喜和玩弄文字的神气。读梁先生的书,方才体会其对古老中国的真挚和深情,以及对未来中国的期盼与寄望。书的末尾以义和拳为例,说明在空间上史迹集团的形成及影响,谁曾想百年后的今天,义和拳的“伪大”精神还如幽灵般潜伏在中国的山陵和村落间,时有复燃之势。WHAZ!
●佩服的五体投地,全面,踏实,谆谆教导!
●對時事的一些論斷已經被證明是階段性的,而且錯了。
●慢慢读,总会读进去,总会读出味道的书。
●清晰严谨易读,并没感到过多冲突点
●二十年代任公既有此史学理论之作,使人敬仰。但我们现在史学很多还只是慢慢开始做任公书中所早已提到的理论和工作,不得不使人反思。
●撮取文言结构之句例,以资翻译;爬梳中国新史学转型之思想流变,以资研究。
●2013.12.16主毕
●再读,更佩服……
●中国史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附录比正文更有价值。
本来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去翻开这本书,但是偶尔有机缘翻开。看了这本书,本来对中国历史、历史研究不了解的我忽然间好像对历史研究的一个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也改变了我认为中国历史研究比较刻板的印象。真是大师手笔!对中国历史研究有兴趣,或者不了解想了解的人都推荐一看。
百年后读来,梁启超先生治学思想之真诚,朴实,细致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其讲到治学方法处,不惜放下架子抖出自家的经验,丝毫不带一点饱学之士的沾沾自喜和玩弄文字的神气。读梁先生的书,方才体会其对古老中国的真挚和深情,以及对未来中国的期盼与寄望。书的末尾以义和拳为例,说明在空间上史迹集团的形成及影响,谁曾想百年后的今天,义和拳的“伪大”精神还如幽灵般潜伏在中国的山陵和村落间,时有复燃之势。WHAZ!
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研究历史,皆是以史为据,或探究事物规律或吸取经验教训用之于今。但研究历史亦有方法,我国历史悠久,史料繁杂,真伪难辨,这本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文笔精妙,用语考究。既有如万里江山美景之形,又好似包含江河湖泊深邃之内涵。其中文意,可解上述史料众多难以摘选的难题,值得读者们去字字详读、细细推敲。
吾国乃史之大国,不读史,不足以知兴替,不足以鉴来者,故国人当读史,然国民读史,绝非饰智矜愚,炫耀博文之事,如此读史,多亦何意?任公此书,乃治史之圭臬,发蒙入门之读物也,非于国史典章,文化兴替有把脉者不可得也,此大家之作也,于有志读史之学者,可谓索骥之图也。
史者,绝非一二权贵帝王之家谱,史者,乃国民之史也,为全社会之缩影,国民共同之记录也。史书浩瀚,吾辈费此精力,所得者何?梁公言,当有历史之人格,以生人为本位之史代替死人本位之史,有信史然后有良史,任公言考据玄奘之出发年代之例子,颇有趣,此学问之乐也。
任公言:“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修生养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而生。”
读史前,当读此书,或可得其要,读其书,想其人。故作此文。
小舟
2015年7月3日星期五
买了一段时间,近期打算专心专题看《史记》和《资治通鉴》,才认真花几天时间读起来。
虽然是研究方法谈论,但并不觉得枯燥难读。因为不是专门做历史学术研究,主要精读前面三章关于历史之意义范围、“过去之史学界”及“史之改造”的通论 。前二章关于历史意义范围及过去的史学界的内容,实应推崇为每一个想要认真读历史的人之必读,无论是否想做历史学术的,均为读史书的基本知识。后面几章则是相对更专业学术性的史料收集、鉴别及史迹的论次,就算不是做历史研究,亦能有很多启发,与其说是研究方法,不如说是学习的方法论。
关于“史的改造”和新史学部分,尤其有足够新思想和启发。对于史料考究之类的,则多次提到学者应该要有一部分人甘于付出巨大努力、劳动而节省大部分人的劳动的治学觉悟。
而对于旧史弊端,新史改造,说到深处,常常感慨万千溢于言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梁启超实在是一个有温情、有时代责任、有学者觉悟的大家。而全篇的内容,则无论是通论还是谈到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要领,各本史书真伪、价值高低、偏正优劣,举例旁征博引,驾驭之熟练,足见一代大学问家之博学与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