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读后感1000字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一本由[波] 卡普钦斯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精选点评:

  ●卡普西钦斯基唯一的中译本。如果他不是西方捧出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异见分子的话,这本大概就是晚节不保的失败实验,一连串的问号将历史切进现实,显得很生硬做作啊

  ●昨天在读,封底写评语的波兰总统就惨死了,世事无常

  ●1,翻译减色:文字粗糙;希腊人名的翻译应更考究。2,用一本书串起来的旅行,书与路交错,有些部分铆接得有些牵强。3,依旧是一本超越庸常的行旅书,一场超越庸常的行走、一段超越庸常的生命。牵手了历史和空间的人生,夫复何求!

  ●让人想带本史记去旅行

  ●历史的私小说么?

  ●“我们在历史中面对的事情,也正是我们以为能在现实中逃避的事情”

  ●“神话与现实交叉,传说与事实交融。希罗多德试图把它们彼此分开,同时又保持从不偏移哪一方,但也从不冒昧地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他知道,人类思维方式和人所做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心灵、梦想、焦虑和预感。他清楚,如果国王在睡梦中看见幻影,可能会做出关乎国家及其数百万臣民命运的决定。他也十分了解,人在自己的幻觉面前感到恐惧时又是多么脆弱和无能为力。”

  ●从国图的展板上得知这个传奇人物,得知这本书。 看完后,记得书里对历史真实性的否定让我很震撼,对定居和远行的看法让我很有感触,做了一些读书笔记,很好的一本书。

  ●本来想让作者带着一起旅行体会各种战地记者的艰辛,结果成了与作者一起听一个又臭又长没有一点关联的故事,实在是浪漫的不得了~!

  ●只看过几个章节,不看下去了。收获是,不再需要看完,渴望看一大堆书。一本书一些就够了,他不属于那样精华的书。(或他不合我胃口)。但我憧憬你的非洲之行,憧憬。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读后感(一):翻译是硬伤

  总体来说这本两条thread的书值得一读,可能和自己的部分经历有关。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纯粹从语言上翻译这本书是一种硬伤,对基本的历史还是需要补习,而各种书后致谢和校订的人如果不是缺乏历史知识就是敷衍了事未认真阅读,比如波斯的薛西斯(Xerxes)被翻成“克谢尔克谢斯”,温泉关之战(Battle of Thermopylae)被翻成提莫皮莱,居鲁士二世(居鲁氏大帝)和他爷爷居鲁士一士混淆...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读后感(二):又一次为了书名而犯的冲动

  除了翻译的问题之外,作者的“两条线”并未很好的融合连贯起来,所谓“时间上的旅行”大部分都是在复述希罗多德《历史》的情节,自己独特的分析和思考并不多见,有见地的观点更少;“空间上的旅行”着墨不少,但也基本上局限于对当地市井生活场景的基本描写,也缺乏深入的探索。

  也许是和希罗多德写作《历史》的时间相距过于遥远,作者在不熟悉和了解当时历史的情况下,除了大段转述原文、就是大段铺陈设问句,“充分”展示了对当年历史的想象欲——但这对于读者而言,大量的问题一股脑儿堆在面前却没有答案,看这种书就成了折磨和耽误时间。

  总结:作者和翻译者都缺乏希罗多德深入探究和调查的功力(如果确如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并推崇的那样的话)。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读后感(三):尽管印度语和中文的书写方式对我来说都同样难,可是这两个国家人民的行为方式却明显不同。印度人显得很放松,中国人表现得很拘谨,警觉心很强。印度人即使在拥挤不堪时也不会成群结队,他们的人群显得很松散,杂乱无

  尽管印度语和中文的书写方式对我来说都同样难,可是这两个国家人民的行为方式却明显不同。印度人显得很放松,中国人表现得很拘谨,警觉心很强。印度人即使在拥挤不堪时也不会成群结队,他们的人群显得很松散,杂乱无章,缓缓地流动着;而在中国,人多拥挤时,人群也是成形的,显得纪律性极强,看上去是列队行走的。给我的印象是,在中国,即使人多时,人们的头脑中也总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在领导他们、指挥他们;而当印度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则会像在古希腊法院那样,有一群数不清的松散的神陪伴他们左右。如果说,在印度人中发生了什么令人好奇的事儿,人们就会蜂拥而至,驻足在那个地方,围观,议论纷纷。而在中国人群中如果发生什么事儿,人们会目不斜视,继续前行,显得很恭顺,犹如视而不见。印度人表现得十分墨守成规、神秘而又虔诚;他们似乎生活在一种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令人十分容易感知他们这种精神世界的表征。虔诚的信徒们匆匆行走在每条大街小巷之中,朝圣的队伍纷纷涌进大大小小的寺院和庙宇——在这神的所在地,成群结队的人们集结在神山脚下,在神河中沐浴净身,在神火燃烧的柴堆上举行###。然而中国人给我的印象却是,朴实谨慎、不露声色。他们没有闲暇进寺院寺庙,因为他们得诚恳地去实践毛主席的教导,他们要用严格恪守各种规定的行为代替拜神,要用在生产队辛勤劳动代替朝圣。

  --------------

  关于排队、围观说错了吧~~~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读后感(四):和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Fast Line

  读《和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y Henry/2010.11.10

  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墓志铭。

  作为驻外记者,他的足迹遍及五洲四洋六十多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

  作为一个诗人作家,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有的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波兰作家卡普辛斯基的人生的每一个维度都值得一个人作为毕生的追求,他付出了什么?在如此不平凡的人生中他经历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卡普辛斯基2004年出版的人生最后一部作品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有评论说《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这本书是一份最恰当的遗嘱。

  (1)印度情节

  卡普辛斯基说:“那些令你着迷的国家会激起你对生活的激情,那些刚刚崛起的新大陆,尽管那里还存在着贫困和饥饿,但这一切都与对美好明天的憧憬相随。”

  可以说早在半个世纪前,他就发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的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或是印度人,然后义无反顾得踏上了前往这两个亚洲国度的旅程。他对于印度的热爱,他对于北京的种种描述,常常让我会心一笑,一直到后来尼罗河沿岸的非洲,他眼中观察的国度和自己钟情的地域竟然有这么多的重合,从这一点来说,读《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让人愉悦的。

  几年后,纵使在非洲的土地上,他还是在不停回忆印度,“看着这个服务员,在这样的夜晚,在这种大热天里,听着这里的蝉鸣,吃着香蕉喝着茶,令我触景生情,再次勾起了我对印度的回忆,让我回想起,我在印度度过的那段迷人的时光和迷惘的日日夜夜。如今,我身处此地,所看到的一切都让我强烈感觉到,这里和印度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甚至令我觉得,能闻到来自印度的气味,但这其实是来自阿尼尔身上的一种香味,是他衣服上带着的那种特殊的植物——麒麟草和薄荷草发出的幽幽的香味。”

  有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一种情节,我们姑且叫做“印度情节”。

  (2)魂牵梦绕的要做的事

  从印度回来后,卡普下一站选择了中国,他一边认真学中文一边读《毛泽东选集》,思考孔子和老子,同时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了六十年代北京的长城,以及有着灰色瓦顶的一排排平房和上面的乌鸦。中国在卡普辛斯基看来,是“一个崭新而又陌生的世界”。他在从中国回到波兰的笔记中写道:“我渴望了解它,渴望把自己完全熔化和溶解在这个对我来说仍像是一个外星球的世界之中,并成为它的一员。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就是土生土长在这儿的人,我的生活就在这儿。我十分渴望立即学会中国的语言,能够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它的一切书籍,了解对我来说这块十分陌生的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但同时,“这个国家的文明历史是如此深邃、厚重、丰富、复杂而又呈多样性,即使我能弄懂一点皮毛,即使我可以做到一知半解,也需要耗费我毕生的精力。”

  这种对于陌生文化的好奇心和被拒之千里之外的沮丧,这种对比是那么强烈,是每一个现代人尝试融入某种远古文明时,不可避免碰撞出的一个火花,在卡普看来,但凡要想成为一名印度学学者、中国学学者、阿拉伯学学者或者希伯来学学者,是必须跨过这一个坎的,成为具有渊博知识的专家。

  而在这个时候,这个世界更能吸引着他,去接触更多的新人新事,探寻新的道路,发现新的蓝天。去跨越一下国境,探究一下国界的那边究竟能看到什么,卡普看来,这是“魂牵梦绕的要做的事”。

  (3)更遥远的世界

  卡普辛斯基的旅行在中国而印度之后抵达了更遥远的边界,他的笔下出现了六十年代的尼罗河,从开罗到喀土穆的风土人情,到刚果的内战,他描写了纳赛尔时代的埃及社会,自己喝完捷克啤酒后却不知道瓶子该往哪儿扔,好不容易爬上了开罗的宣礼塔却遭到了抢劫。他写非洲的沙漠,沙漠就像一个谜,令人感到不寒而栗。他的文字是简单而独特的,他观察别人忽略的细节,然后写出动人至深的文字。

  卡普辛斯基的注意力一点点转向了非洲,他对这块大陆的了解和爱与日俱增,在这些对于自己全新的国度中发生的一切也带给了他全新的世界观,教会了他写作、历史和记忆的含义。

  在一座叫做“达累斯萨拉姆”的非洲城市的记录中,我找到了这种观念的转变,念了几遍才发现这在阿拉伯语中是“和平之城”的意思,由于不断的移民,这座人口二十万的城市汇聚了各种不同民族的人们,互相交往、共同生活。“他们之间似乎不需要任何调解。”卡普在这里突然发现了一种不同于自己习惯的欧洲中心的世界观。

  这时,卡普意识到在非洲,或者说在欧洲之外,各个民族和社会都能找到自己享受生活的方法,保持自己的传统习惯,当然各种问题也交叉存在。不管怎么样,这个世界,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是陌生的,这里的现实,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现实。

  这是我们为什么值得不断行走的原因,走在我们所处时代的世界边缘。去认识到同住在一个星球上的另外一些人们。这种接触打开了卡普的眼界,改变了他至今未知的世界范围,这让他耳目一新,因为他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比例。

  (4)希罗多德的世界观

  卡普辛斯基纷繁复杂的人生如果有一条主线的话,那就是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卡普辛斯基一生的旅行都带着这位作家留下的著作《历史》,反复的阅读。

  把希罗多德的这本巨著翻译成为历史这个名字实在有些过于简单,那个时代,源于希腊文的这个词“History”,实际上,它的原意是“研究”、“探索”的意思。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希罗多德视为自己的行为榜样。希罗多德游历各地,尽可能的记下他遇到的所有事情,正如希罗多德自己所说,“其目的是防止人类活动的轨迹被岁月所抹去。”

  在希罗多德的时代,人们书写历史没有百科全书,没有图书馆的资料可供查阅,他首先得迈出脚步走出家门去旅行,去求索,而这样的人生的意义对于卡普来说,在希罗多德身上就找到了慰藉,希罗多德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使他渴望去天涯海角,不惜一切代价去观察,去亲身经历。卡普也问自己,“那这不就是我们所有记者本应做的事吗?每每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就是立即打起行装出门旅行吗?旅行就是我们原始资料的来源,就是我们储存财富的宝库,就是我们的财富。记者只有通过旅行,才能像在自己家一样,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5)旅行的奥秘

  书的最后,作者站在四周闪光的暗处,终于发现了旅行的奥秘。

  按照卡普的话说,我们应该走出去探索, 别的文化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自己,为的是使我们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

  这也正是为什么希罗多德发现了这个奥秘之后,每天早上,他一次次振作精神,又一次次踏上旅行的征程。

  《和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作者:雷沙德·卡普辛斯基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读后感(五):四处闪光的暗处

  其实严格说不能叫做一篇书评,太忙了,纯粹就是笔记吧,把觉得不错的东西码在这自己没事儿随便看看就好。

  希罗多德写居鲁士和克洛伊索斯,“人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车轮上转动的,转动的车轮绝不会让一个人永远幸福。”波斯和玛撒该塔伊人战争里头,居鲁士本可以放托米丽思一马的,她哀求他,她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国土,但是她只是想要回她的孩子,她愿意她不受惩罚的离开,但是他已经没有办法收手了,他死在她手里,她把他的头放进沾满血的皮囊里去,但是她同样是那么不幸。

  他通过自己的见闻探索发现,其实希腊的神明们来自比他们更古老的埃及,其实埃及和希腊的神明如出一辙,只是人们开始忘了回溯自己的身世。

  卡普钦斯基写埃及,他写一个维护秩序的人把他骗到一个清真寺里去,抢走了他的钱包,写想要丢一个酒瓶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他说总是有那么一个人,站着或者坐着无所事事,眼睛警惕的搜索着。人们都站在那里彼此交换眼神,一但有任何事情就立刻上报,根本没有必要维持巨大的警察和军队,只需要在混乱的人群中找到一两个想混饭吃的人,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可以利用的人材。突然发现自己身边充斥着这样游手好闲的乌合之众。“每次他看到我都是面无表情,好像从来没有见过我,我也学着他的样子,面无表情,好像没有见过他”,卡普钦斯基在这本书里很少用很宏达的背景和叙事,但是就是这些文字带我去了那个时代的开罗,看到了那些在恐惧和麻木里的人。

  他写阿姆斯特朗在苏丹喀土穆的演出,阿姆斯特朗是来自美国的黑人,而苏丹人是他曾经的同胞,但是这些人已经处于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那些关于奴隶的歌谣对这些苏丹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希罗多德写大流士要攻打巴比伦之前,巴比伦人杀死他们的妇女,他写“这些妇人们能否从他们的面目表情察觉出有些异样,能股从他们的举止言行中看出些迟疑不决,羞愧难当,痛苦不堪,暴跳如雷。”为了不让她们消耗有限的粮食,在希罗多德记叙的历史中至少有千人因此死去。“妇人的本能没有告诉他们什么么?在所有的男人中就没有一个人良心发现么?”卡普钦斯基的追问总是那么有力。

  当时的人和我们是多么的不同又是相同,佐披洛斯因为不堪忍受波斯人被巴比伦人奚落和侮辱割下了自己的鼻子和耳朵,剃光了头发,尽管在当时这也是一种非常疯狂的做法,但是内种人一旦失去了尊严被贬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宁可毁掉容貌也不愿意忍受被别人火烧,宁可在自残和屈辱中得到解脱也不愿意承受巴比伦人带来的讥讽嘲笑和羞辱。

  希罗多德写波斯波利斯的建造,“他们每个人手中拿着讨饭棍,这证明他们是一批来自希腊的人,大多数是中年或者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遭受过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折磨,典型的波斯人惯用的手法,他们的鼻子和耳朵都被割掉了,一些人失去了双手,一些人失去了双脚,每个人额头上头都打着一个被戳伤的不规则的印记,他们是一些心灵手巧的工匠和多才多艺的手工艺品制造者,于是波斯人就把他们的肢体的其他部分砍掉割掉,只留下工作需要使用的部分。”与此对应的是光滑的大理石台阶和阳光普照的宫殿。

  “妥劳所伊斯人的很多风俗习惯都与色雷斯人相同,妇女生了孩子的时候,亲族们就团团围坐在这个孩子周围,历数人世间的一切悲伤和苦难。而埋葬死者的时候,他们反而是欢欣快乐的,死者终于从许多灾难中解脱并彻底脱离了苦海,进入了圆满的幸福境地。”

  卡普钦斯基写非洲的部落,他说“他们发明语言的同事,从一开始就创造了自己敬奉的神灵。每个部落都有自己信奉的不能被别的部落取代的神灵,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了数千年之后,反而想要把人类信仰缩小到只准信奉一个神呢?”

  希罗多德写有个人向克谢尔克谢斯求情说,请免除我五个儿子中的一个儿子的兵役,让我和其他四个儿子和你一起去征战吧,克谢尔克谢斯就把他的长子抓来分尸两段,让军队从中间走过。这个人的一个儿子就不用随他征战了。但是卡普钦斯基写,“一眼望不到边的行军队伍还在继续进发,是不是还能听见从远处传来的催促人们快速请走的鞭打声和吆喝声,行军的队伍都亲眼目睹了路两边鲜血淋漓的头颅和身体,这是后他在哪呢?他在守护儿子的尸体么?如果是这样,他站在哪一边?看着战车上孤傲不可一世的克谢尔克谢斯他在想什么?我们都无从得知,因为奴隶那时候都得脸伏地面跪倒在地。”

  希罗多德写,面对波斯人,希腊人说,波斯人的军理比我们强好多倍,没有必要对我们反复强调这些,尽管如此,我们都是渴望自由的人,我们定会竭尽全力保卫我们自己,只要太阳一直按照它自己的轨道继续运行,我们就绝不会与克谢尔克谢斯和解,我们坚信,诸神和天上的英雄一定会祝我们一臂之力,因为,克谢尔克谢斯曾烧毁过我们的神殿和神像。

  无论是希罗多德还是卡普钦斯基,他们都不仅仅是写政治和权力,而是写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普通人的生活,山川河流,写着埃及人和着火的猫,写鳄鱼,“希罗多德的生活非常充实,那是没有电话、飞机,甚至没有自行车。”

  在玛尔多纽斯政府希腊的时候,在民主的希腊有人说希腊人应该接受玛尔多纽斯的建议,震怒的人群用石头打死了他,“如果战争一天不结束,一切民主自由、言论自由只能被束之高阁,战争有自己的法规可循,那就是强制执行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

  “在人类的一切悲哀中,最令人痛苦的莫过于一个人知道的太多又无回天之力”

  “非洲的戏剧是自编自演的即兴演出,有时演员中断对白,开始表演某种仪式的舞蹈,参与集体仪式,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意味深长令人难忘的人生经历。面具只是一种象征,为了表达一种充满感情的东西,向世人展示,除我们的世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警示着我们,表面上看来面具是死的,毫无生气,但是每幅面具的外观可以激励我们的情感,唤起我们的热情,使我们臣服于它,对它顶礼膜拜。”

  “历史的愿意是研究探索,希罗多德写历史的母的是努力寻找,学习,描写历史是怎么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人是怎么创造历史的,可是历史的发展却常常和努力相反,或者说人本身受制于局限性而不能很好地根据性格塑造命运”

  “是出于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所以他渴望去天涯海角,不惜一切代价去观察,去亲身经历。他心里充满了乐观的信念,相信世界上的事情是说的清楚的。希罗多德是通过个人命运来解释历史的,神话与现实,传说和事实,他试图分开,但是也不冒昧地把它们分级,每个人都会在事件过去之后加上个人得色彩,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那些形形色色的 历史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对历史无穷无尽的描写”’

  “那个时候,没有书,作家本人要和读者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当场得到评价,我们应该走出去,别的世界别的文化就是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镜子,通过镜子,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

  “同类人拥有同样特点,他们从不满足于现状,就像吸水的海绵很容易吸收一切,但是也容易失去一些,什么东西都不能久留,他们天生不能忍受空虚,他们总得需要吸收新的东西,去填补,提升,扩展,好像有什么东西推着他,让他不能驻足。”

  “他对昨天很感兴趣,我们是人,我们会叙述历史和神话,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天壤之别,分享共同的历史和传奇故事就嗯呢该加强我们的共同体,而人只能生活在共同体中。”

  我们通常吧地方主义和地理空间联系在一起,但是艾略特提醒我们还有一种时间上的地方主义,历史知识人类发明的唯一记录,当它完成了实名时,就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最后,卡普钦斯基写,当希罗多德熟知的世界成为博物馆里的双耳瓶的时候,它们栩栩如生,色彩斑斓,而我们站在四处闪光的暗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一起  一起词条  旅行  旅行词条  1000  1000词条  
美文

 强者永恒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生命的目的不在于存在而在于燃烧;另一种人,却永远只能看着别人燃烧,让别人的光芒和热量来照耀温暖自己,究竟哪一种人才是聪明人!   于...(展开)

美文

 红尘略过,愿归净好

  人世间,红尘滚滚,谁痛谁心?   烟雨中,波涛阵阵,泪为谁逝?   爱恨情仇生死纠葛。摆脱不了的梦魇。再无完美,还能奢求什么?   十八九岁的少女,幻想憧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