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是一本由徐则臣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上人间》精选点评:
●不安分,做一些梦,有一些追求,有错吗?
●底层青年闯北京的众生相,假证贩子艰难经历和那狗血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 好书,推荐吧。
●人们总是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用躲避来保护自己,原来我对满街贴的办证的小广告充满了厌恶的情绪,看了这本书,对这些办假证城市边缘人产生了怜悯心理…每个人在一个陌生城市的打拼总是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也许我们应该从某个方面尊重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现在每到看见地上的办证小广告总是会想,又是一个或艰辛或悲剧的故事啊
●对海淀区熟悉到让人发指
●老徐一本新小说,半章旧故事。 有点狡猾。
●让我想起了我在北京实习的日子,对北京充满了向往,无数次问自己可不可以,在城市大门落幕之时。我见过那么繁华的都市,可是我又听过那么多遗憾的故事,压力和机遇,这是一座非常魔幻的都市。
●诚恳且有佳句,但不是我喜欢的味儿。
●四个有所关联的中篇构成徐则臣的北京故事,语言清爽,看着不累
●社会边缘人的现状,绝望与阳光
●“干完最后一票就收手。老婆,从此我们天上人间。”
大概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都见过小说中描写的那些人,但是说实话,他们的确也是我们习焉不察的、视而不见的、被忽略的人。小说对这些边缘人描写得如此深入,读来让人欷歔动容,徐则臣告诉我们,还有这样一种活生生的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大都市北京。现在的北京的确是新北京了,因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有了很多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向。
王朔、老舍、石康、冯唐、孙睿,都是描写北京的高手。
老王笔下的“大院北京”,老舍笔下的“市井北京”,石康笔下的“时尚(颓废?)北京”,冯唐笔下的“写意北京”,孙睿笔下的“学校北京”都深深吸引着我及外地在京朋友,为什么?你看书中的京片子,北京街巷地名,风土人情冷暖自知,於我心有戚戚焉吧?
本书作者笔下的重点并不是北京,而更像是首都——供所有来京务工人员的圣地!他们优秀(至少在家乡还是香饽饽)、坚韧,盼望着有一天不说出人头地最起码要落地生根。我尊敬他们——哪怕他们干的是违法的事儿,相信他们心里也不愿意吧?作为大部分北京土著,有着很好的包容性,真正让北京人(包括刚转正的所谓新北京人)不爽的是那些在北京享受着便利,吃着葡萄,还甩脸子骂葡萄贵的孙子。
虽然是讲的北京,但是感觉却时常出离。
终究是老舍、王朔的厉害。
因为比较,我选择最好的那一个。
汪峰的一首歌北京,北京,把个漂在北京一簇的人的困顿述写得如此悲壮,北京是一个看不到希望,淹没人的地方。北京是一个没有根的栖息地。
当青春在异乡的车水马龙中挣扎,那些微凉或温暖,是否会保留在记忆深处,北漂,一个幸酸而充满流浪气势的名词,曾经我们都向往过,可是当我们真正开始漂泊,才发现那曾经的向往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因为现实就是现实,现实不是我的想象,曾经状志要改变环境的思想变得如此渺小,有的只是向现实与社会低头.。
然而我们都还有梦,那么就有希望.
《天上人间》读后感(四):带热气儿的文字
徐则臣的小说《跑步经过中关村》以一段英译本的形式进入我的视野。Eric Abrahamsen 的英文里,你能感到主人公,一个盗版碟小贩的一呼一吸。我找来原文,它精确而不花哨,贴着人写,象英文版的孪生兄弟。在活动后的午餐会上,我碰到了徐则臣,周围也没有其它说中文的人,所以尽情聊了一会。他很意外在这塞北偏僻之地还有人读中国小说,充满同情地送了一本书给我,这就是《天上人间》。
封面和名字给我的香艳期望,翻到正文后就破灭了。开篇是一个办假证的诗人的故事,然后我们看到海淀区居民楼里出没的那些人,考研的,媒体编辑,青年老师,无业女青年。北京象一个巨大的恒星,吸引着很多行星。北京不同的部分,又吸引着不同的人。北京的这一部分,吸引来的人,充满希冀地呼吸着这一带泛着文化的学术的味,也呼吸着这一带泛着穷酸的虚伪的味,低廉的房租,口味辛辣的小饭馆,同样漂着的有可能成为弟兄姐妹的人儿,假证件和盗版光碟的目标消费群体聚集地。徐则臣的写作真诚而有控制,清澈又厚重,更重要的是,他写这个城市,通过写这个城市的一角,通过写这个城市一角里的人们,通过写这些人自身的生存,困惑,纠结,渴望。这些描写,对话和内心活动,我觉得可能都经过删减,减掉了任何不可感知触摸的部分,减掉了总结归纳,减掉了任何有可疑文人气息的笔触。最后的结果,有点象德加笔下的舞女,不但让你看见血肉身躯,简直能感到这些身躯呼出的热气,剧烈活动后的体温和蒸腾的汗味。但是不一样的是,徐下的这些小人物是有灵魂,有体面的。他们呼出的热气或者凉气,构成了一种张力,就是这城市一角的气场。
这本书我看了几遍,也许以后还会再看。这就是配称为小说的小说,里面活着人。我在自己写小说的过程中,也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还做不到。写着就飘起来了,没法抓着地写。也许我还是对于要写的东西缺少了解。但是这一种了解,我感觉是通过写作本身达到的。
如果说对小说有不满的地方,是里面的女性人物都不太合我的意。当然这并不是作者的责任了。
最近有一部挺火的片子叫北京青年。喜爱拍现实向的年轻人的生存与理想的导演赵宝刚的又一力作。我看过几眼,不算喜欢,却也隐约记得里面那一句,重走一遭青春的台词。
有一首歌叫北京北京。一度他在所有的北漂中广为传唱。时不时就能从电视的某档节目里听到各式各样的人抱着吉他弹着唱着。他们相貌各异,却是一样地心碎,一样地沧桑,一样地眉头深锁,一样地好像身处谷底看不到希望。
我没有去过北京。小时候的北京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肃穆和庄重的地方,然而同样生活在大都市里的自己自然不会对北京怎样的渴望或是情结。
渐渐成长之后,那些歌,那些流浪的人越发地让我觉得北京是一个看不到希望,淹没人的地方。我曾看过一档关于流浪在北京寻找演艺机会的人节目,那是一群正在吃着盒饭等待拍戏的群众演员,有20出头初来乍到的年轻人,也有已经50,60十岁俨然已老的人,两鬓有些花白,比起年轻人脸有些颓废但还是满怀的期待的神情更多了一份凄楚.在北京飘荡了一辈子,追梦追了一辈子,纵然也许一辈子就将这样怆惶地过去,老婆孩子热炕头,膝下儿孙抱膝的日子他终究无福消受,但他说他并不后悔.
我看过很多档这样的节目,看过很多这样的照片,那些狭促的地下室,那些挤成一堆的打工者,那些抽着烟眼神迷离的音乐人。我也听到过太多次这样忘情地歌唱,西单女孩,旭日阳刚。每个人都好像在用发自肺腑的声音迫不及待地将你的耳朵将你的身体灌满。每个人大城市都有很多外来打工者,可是却从来没有上漂,没有广漂,很少有一档节目一篇文章叙说着他们的故事。
北京就是这样不同,占有着徐则臣笔下之人所说的也许你初次来到这座城市会失望,可是时间久了他会有一种魔力。想起那里的水煮鱼也会不自觉的砸吧砸吧口水,想起那里的儿化音总觉得有股好听的韵味,还有那里的喜欢吃平菇的有些傲气的漂亮姑娘。
也许最初的北京并没有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人们只是渴望出走。就像是夜火车里爬上一辆火车就此出走的陈木年。记得很久以前一个背包客曾说,很多人都说自己没有勇气抛弃世俗的之事出走,其实旅行是一件无关于勇气的事。只要你足够想走,你便就可以走。
只是来北京的人多了,这里的空气也变得浑浊起来,夹杂着理想的味道。于是他变成了代名词,多少人满怀期待地来,最终垂头丧气的走。只是人类却依旧保有着原始的渴望,那便是征服。
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源源不断地来到北京,落脚或者就是居无定所地飘荡着。徐则臣的书里常有主人公问着,北京究竟有什么好。让伪证制造者中的姑父即使冒着吃牢饭的风险也不愿离开,让边红旗宁愿抛弃他温柔娴淑的结发妻子也眷恋着北京这“小三”。他又常这样回答,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可是北京的土就是不一样。眷恋着的并不是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不是繁华的街道和广场。而是一种希冀,想要出走,渴望不平凡的梦。不切实际却摄人心魄。在他的笔下,没有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没有充满文化气息的画廊和咖啡馆。有的只是人们在生活的夹缝中奄奄一息生存的艰难,从卖假证到卖盗版碟再到开小书店,可是他却没有施予的同情也很少有情绪上的愤懑,更多的只是坦然地接受,和生活所必须面临的选择。尽管,往往最后大都只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