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知中·再认识丰子恺读后感100字

  《知中·再认识丰子恺》是一本由罗威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中·再认识丰子恺》精选点评:

  ●这本介绍丰子恺先生挺全的,包括丰先生的童年,再到他的青年、中年、老年。专题中也放入了很多其他研究者对丰先生的评价。都挺好的,唯独止庵的评价我感觉又是偏颇,或许他是受周作人影响,对丰先生带有太多偏见了。

  ●入门读物 还有旁人看法

  ●图文并茂,浅显与深度齐飞,介绍丰子恺的一本全

  ●我在想 人矫情的浓度在体内沉积得太久了 所以为很多事情贴上了错误的标签

  ●丰子恺专题挺有意思的。

  ●知中的设计排版没得说,只是内容上比较高考作文,周作人研究者止庵那篇访谈感觉最为中立客观。

  ●日月楼中日月长 我好喜欢 丰子恺先生的画 啊

  ●丰先生可以算得上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最接近平民百姓的人。

  ●中信出版社666666

  ●多家之言

  《知中·再认识丰子恺》读后感(一):浅谈丰子恺的影响力,以及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再认识丰子恺》这本书是一本特集,带领我们走进丰子恺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人,即丰子恺的人物关系谱。主要分六大关系:家人、老师、学生、共事、影响丰子恺的人和丰子恺的朋友。

  丰子恺身上的标签很多: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但是《再认识丰子恺》并不是单纯在用作品谈论丰子恺,而是讨论丰子恺的漫画、散文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影响。

  《知中·再认识丰子恺》读后感(二):嗯,的确得再认识本系列的书

  介绍丰子恺本人的几篇,所有素材基本都取材于丰子恺散文,而且只是把原文进行了简单地概括、改写,没读过的读者觉得是“新认识”,读过的(想必占多数)读者只会觉得非常无聊,因为没什么新的东西,丰子恺散文中都有而且更详细,有的地方还煞有其事的弄几个注释显示文章出处,真是有点尴尬,不论杂志还是书,定位是深还是浅,总该以原创为主吧!

  访谈的信息极为有限。

  标题弄成中英双语的有什么深意实在令人费解,画作插图篇幅弄那么大,正文字却很小,标题和空白愈显得大了。。。

  疑似错字处:有篇访谈提到丰的故居,一会儿说棉纱巷,一会儿又是梅纱巷,总有个是错的吧?引用的护生画集插图,画上明明写的“长歌当哭”,图下的字却作“长歌莺哭”。

  《知中·再认识丰子恺》读后感(三):再领略一个时代的风采

  在某一个慵懒的午后,偶尔把思想放空,9月的阳光依然炙热,可树上叶子晃动下的树荫里,空气已不再燥热,秋高气爽的空气,又如我们在这个季节里的心境一般,仿佛是该静一静,想一想这匆匆忙忙的多半年时光从哪里漏了下去。盯着愈加辽阔的蓝色天幕,恍惚有种时间的错落感,不知为何,望着这天蓝色的天空,我总是会想起上个世纪的民国,也许是那时女学生校服的颜色,也许是那种兼容并包的自由气魄,原来,这样的天气适合怀念,也适合翻阅这本《再认识丰子恺》。

  桌上的这本知中8月特辑,是我从上个月开始便引颈企盼了的,作为知中杂志的一贯拥趸,我一直认为知中具备知日和食帖等中信品牌所稍稍欠缺的底蕴,知中品牌背后所代表的不是潮流,也不是猎奇,而是一种对于文化的尊重,从竹林七贤到苏东坡,从孙子兵法到围棋,这里从来不标榜什么主流价值观,也从不以任何文化阵地自居,有的只是出自文化本身的尊重,比如民国的丰子恺

  我从听说到仰慕子恺先生已经好久,从缘缘堂随笔上的文章到丰译版的《源氏物语》,我和子恺先生终究还是隔着无数个百度词条,而正如本期特辑名字《再认识丰子恺》这般,透过这本特辑,我终于可以不再雾里看花。

  我是怀着好多疑问和好奇急迫的翻开这本特辑的,作为弘一大师的弟子,子恺先生自然与佛学也有着非一般的渊源,这一点从他的作品上就可觉察出来,特别是他早期的一些插画作品当中,天真率性的笔触和构图里往往藏有禅机,而子恺先生本人虽一生崇敬弘一大师,却始终身处方外,这可能与他出身儒学世家耳濡目染的兼济天下怀仁四方情怀有关吧。

  缘缘堂,作为子凯先生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行至何方带至何地的书斋,更是作为先生艺术生涯的某种见证和丰碑,从文中我方得知这缘缘堂的由来和曲折身世,如今石门湾的旧址只是它的一个分身而已。

  向来,子恺先生的画都有一种人间的烟火气息,让人兀自觉得亲切非常,而画中所坦露出的率性和真诚,更是无人可比,就连研究周作人的止庵也都坦言:子恺先生的画率性纯真无人出其右者。子恺先生的画从来都不是作为那种书画展上的大作,可这也正是为何他的画广为流传的原因,淡薄亲民的风格也正是他后半生能够在时代变迁和各种漩涡之中,独善其身的原因吧。

  《再认识丰子恺》透过大视野,文章不但为我们还原出了子恺先生,更是勾勒出了民国文化界的大师风范,期待下一特辑西南联大!

  《知中·再认识丰子恺》读后感(四):鲜活的丰子恺

我放佛看见一册极大的大账簿,簿中详细记载着宇宙间世界上一切物类事变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因果果。自原子之细以至大体之巨,自微生虫的行动以至混沌的大劫,无不详细记载其来由、经过与结果,没有万一的遗漏。于是我从来的疑惑与悲哀,都可解除了。 丰子恺

  知中系列为一直在关注的MOOK书,主要提供有关中国人文、地理、科技、艺术等重要议题的内容,每个系列出来都给人以惊喜,对于没有大量时间阅读全面知识的人群以及希望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上上之选。本期关于丰子恺先生的的特辑不啻是解决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认识丰子恺始于弘一大师。

  在一次遇见弘一大师的纪念馆中,观看了大师的生平纪事,然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他与学生丰子恺合作画的《护生画集》。此后便在各类书籍、记事本以及网络中看到丰子恺先生的画都很是欢喜,但了解的却是不多。

  这次透过知中系列的这本《再认识丰子恺》可谓全方位的去为我们讲述了这位充满童心的老人。他不仅仅是一位漫画家,而且同时是音乐家、文学家以及翻译家,在每个头衔的背后,书中都为我们讲述了在中国当时的背景下的生活足迹,出生、求学、工作以及介绍了各种作品。同时也借由当代名人的采访中比如止庵、老树刘树勇、缘缘堂丰子恺纪念馆馆长马永飞以及日本文化学者周以量等等给我们还原了一位立体且鲜活的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先分别生活于清朝、民国直至近代,经历了战争连连以至被迫离开家乡走上了逃难之路,然而特别幸运的是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院就读时认识的几位老师,有单不庵、夏丏尊以及众所周知的弘一大师李叔同,而后在日本的留学生涯中也受到了竹久梦二、蕗谷虹儿、夏目漱石的影响。

  丰子恺先生作品中一直透露出了纯真,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其中对于孩子的喜欢也透露在作品中,在绘画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的孩子的画面便可知一二。或许我们还应该更关注的是他的翻译作品并不限于一种语言,包括有日本《红楼梦》之称的《源氏物语》以及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等。

  读完这本《再认识丰子恺》似乎让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还是一位充满童心的老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丰子恺  丰子恺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记21岁,沉默哑剧

 直到今天,整整活了21年了,好像也没有做了什么,考了个大学算是一件比较成功的事情了。离家也两年了,有时候想回去,有时候又不想,估计暂时是还得在外漂泊了,不过也...(展开)

美文

 悟

 一抹浅笑的离殇,一份淡然的匆忙,摒弃孤独与你同行,倾听年华的畅想。  人生之脉,相融既通。脚下之路,始于沿途。此生注定是奔跑的旅程,梦想注定是孤独的相望,充满...(展开)

美文

 皱纹

 祖母年轻时在我们家住,我们曾在一起坐在石阶上谈笑,但今却已到父亲兄弟处居住,忆昔当年祖母带皱纹的笑,常感到一丝透骨之痛。  一天,我回家了,快步冲上短得可怜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