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摘星人:沈从文传》读后感锦集

  《摘星人:沈从文传》是一本由凌宇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5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摘星人:沈从文传》读后感(一):“摘星人”——时代中成长的沈从文

  《摘星人——沈从文传》是国内研究沈从文的专家凌宇教授的著作。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于2018年5月。书中,凌教授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以学术性准确与严谨给我们描绘了沈从文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成长历程。

  这种写作手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以人称视角将读者带入沈从文的生命历程,让读者更有身临其境之感,在阅读体验方面,增加了读者探索、投入本书的兴趣与激情。但同时,凌教授在传记中,对于一些相关文献的引用与整理,沈教授又不失严谨与客观,在沈的文学与革命历程中,引用了与他有过交集的人物的资料,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沈从文之为卓越的文学家、研究者的波澜生命,同时,也为读者对近代以来“新文学”的历史与发展有了相对的了解。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即使没有阅读正文, 读者亦会为凌教授为每一章赋予的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标题有所触动。如同沈从文的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导,凌教授以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特征的文笔,重现沈从文浪漫主义作品风格的生命之源,或许是凌教授对沈从文的一种致敬。

  20世纪的上半叶,是中国苦难的历史,中华大地遭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波折与动荡。而沈从文便是从这动荡中成长起来的文学家、研究者,略有遗憾的是,尽管《边城》时至今日,很难有人说没听过其名,我却没有机会阅读过它。但从这本传记的阅读中,或许也能感受到“边城”中的沈从文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但时事造就的不仅是英雄,同时也造就了那些会被历史铭刻的很多任务。而致力于文字、文学的作家们,同样是时代的见证者,沈从文便是时代中的摘星人。

  从此书的参考文献中,似乎都为沈从文生前的刊物,在“引子”中,作者引用沈从文《虚烛》中的文章,并说:“迄今为止,沈从文已经走过80余年的生命历程……”似乎本书的写作是在沈从文生前开始的。而本书出版的年份却在2018年。看来,凌教授对于沈从文的研究从80年代就以开始了。而今书籍付梓,若说凌教授穷尽三十余年之学术功力写成此书,亦不为过。或许这也是这本书值得被阅读的理由吧。

  《摘星人:沈从文传》读后感(二):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如果没有沈从文,或许凤凰古城无法成为文学的圣地。 弃武从文的沈从文,虽然没有学历,但有才华,也正是有才华,才成为张家的乘龙快婿,他从张兆和的身上,获得了很多灵感,比如那句令人荡气回肠的话:一个女人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但我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正因为举案齐眉的恩爱,让两个人从相识的火花燃出了跨时代的爱情之火,照亮了后来男男女女的前程。对于文学,他是误打误撞的,他深知文学只是对当时的美好的记忆,就如同摄影一样,或许时光总解催人老,所以他不得不将美好寄托在诗歌曲赋中,而张兆和的一辈子,因为有了沈从文,从此是“黄山归来不看岳”! 一个战士如果不是战死沙场,便要回到故乡,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让沈从文的骨子里多了山川神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从文活跃了湘西的一山一水,而湘西的一山一水也滋养着他的灵魂,他可以在月下唱歌,在日下劳作,却始终没有忘记“采菊东篱下”的逍遥,须知他所处的时代正是风云变幻的战乱,整个华夏土地上摆不稳一张课桌,而沈从文的超脱与深沉,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 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别人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说得很直白,对牛弹琴不是对牛的嘲笑,而是对琴的反诘,更是对琴手的讽刺,沈从文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很年轻,也很清醒,他就是告诫华夏儿女“一寸山河一寸血”,让有志青年担当起保卫家乡抵抗侵略的重任,英雄从不独行,但英雄从不做无畏的牺牲,也不是所有上战场的战士才能成为英雄,那些为民族大义为华夏文明鼓吹的文人不也是英雄的基因在岁月中的开花发芽吗? 生命总是很脆弱,很单薄,你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个先到来,即使你在年青时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但老来你仍然逃离不了严峻的形势,姑且不论十年浩劫对于集体意识的剥夺,就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个体也是体无完肤,正如他笔下所预言的那般: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摘星人:沈从文传》读后感(三):读懂沈从文,从这里开始

  屈指一算,沈从文先生竟然已经仙逝三十年了。这本书还算是应该非常应景。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有关沈从文的传记。要读懂沈从文,阅读这本书,是一条捷径。

  沈从文的一生是浪漫的,在这本书中有充分的描述。也许在很多读者的记忆中,对他的这段写在《湘行散记》中浪漫的情话还会有些印象: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段话不知道多少年轻人曾经为之倾倒。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吧。沈从文追求张家姑娘的情事,几乎是文坛中一段佳话,其中新文化的旗手胡适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据一些史料记载,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第一次见面就发生在胡适的办公室,时年1930年7月。当时,胡适是中国公学的校长,而沈是一名教员。胡校长夸沈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和前途的,但张兆和当时却不以为然。沈从文对张是一件倾心,一发而不可收。给张的的情书是一封接着一封。用他信中的话来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的奴隶。最终沈用书信和行动打动了张,抱得美人归,三年多后,两人在北京中央公园举办了婚礼。

  当然这本传记的最可贵之处是从沈从文的一生的创作历程为重点来阐述和审视沈从文的一生的,而不是简单地描述他一生的生活经历。这本传记较好地把学术性和文学性结合了起来。沈从文创作以小说为主,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他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主要是通过描写湘西人的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来赞美人性美;后者主要是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来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这是小说题材的选取,都是跟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当然这些创作不是简单的生活的描述,而是一种以生活为底子的文学创作。他的创作风格趋向于浪漫主义,他的小说有一种诗意的效果,具有比较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凸现了乡村人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解放以后,沈从文开始将自己的事业中心转移至文物研究的。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很大的一个损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如此,毕竟转行时他才46岁,正当盛年。但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文学功底,才造就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出世。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的一个巨大的空白,其居功至伟。

  读懂沈从文,一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摘星人:沈从文传》读后感(四):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

  如果有人问我,现当代文学作家你最喜欢谁?我可能会思考一番,短则数秒,多则几分钟,现当代绽放光彩的作家很多很多,他们坚守着理想阵地,将胸中种种意念付诸于笔上,不感时伤怀,也不愤懑激进。尤其是专注于写作小说,将根回落到梦中的故乡,让读者跟着家族的起伏变化而牵肠挂肚,为个性鲜明的人物们摇旗呐喊,为时代地变迁长吁短叹。也有人,因为他,我们认识了一个地方——凤凰。他,就是“摘星人”沈从文。 或许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只是对沈从文久仰大名,读过一些他的作品,熟悉小说里的人物,崇尚他的一些文学思想。可有一人,多年来从事沈从文研究,对他的作品如数家珍,对他的故事信手拈来,每个时期的他在哪里做些什么,凌宇都知道。他专门对沈从文深入浅出地进行过研究,号称沈从文研究专家。那么在读凌宇所作的《摘星人:沈从文传》的我们一定不会失望,他还原了一位真实的文人,伟大的作家。 对沈从文的印象还是小说《边城》的影子,当时听老师说,每个作家在创作小说时都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也代入进去,你会发现某些角色所做的事情恰恰是在作者的思想控制下的。《边城》里,我看到的是湘西小儿女的爱恨情仇,是苗族姑娘的果敢与乐观,是苗族小伙子的大方、开朗,让人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那个叫做湘西的地方。 少年时代的他,在先生面前斯斯文文。老式私塾里他跟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四书五经,然而枯燥乏味的日子实在没几分乐趣,淘气包学会了逃学,编着小谎,背着家人过了一阵逍遥日子。换了先生后,他因先生处事不公,总让他背黑锅而毅然抵抗。在那时就显示出这个孩子的不凡,他对旧思想、旧做派的深恶痛绝为之后欣然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浪潮打下了基础。 中年的他,学富五车却从不炫耀,一手好字,一派通达,一身正气,一本好书。他不仅精通文学,对我国的历史风貌尤其是古物鉴定当面的成就尤其显著。当时的各大博物馆需要古董的采购,都是委托这位能人沈从文,买来的东西珍贵不凡不说,还价格美丽。敦煌一行,专家沈从文初出茅庐,外来宾客震惊于此人脱稿张口即来典故、由来,同好专家们佩服与沈从文功底深厚,自愧不如。 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在凌宇的介绍下。他不再是书本里呆板地坐在椅子上的男人,而是一位有故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人,他的魅力非同一般。感谢凌宇,在《摘星人:沈从文传》里还原了一位真实的作家,给了我们机会重新认识他。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凤凰”因沈从文这颗星而永远散发着光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沈从文  沈从文词条  摘星  摘星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美文

 从“吃亏是福”中明白人生

现在的人们不仅对自己严格,有时对别人也是相当严格,大家和睦相处,就应该和睦相处,这才是生活之道。人的一生短促而又挫折,我们不可能一直站在山顶看风景,最好也能在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