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高校乱象
■物竞天择,因为市场的利益至上而越发加剧了生存、生活的残酷。把高校想象成一片净土,不是我们单纯,而是幼稚。凡是人性的东西,不论你是谁,大家都一样。即使知识分子,也扛不住。在生存和更好的生活的压力下,很多人没有事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有的只是把工作当成了不得不做的谋生工具。于是,我们看到了,有的人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有的人累得要死,却不知自己究竟都干了些啥;有的人躲进小楼自怨自艾、自命清高;有的人挖空心思、不遗余力;乱象之复杂、曲折、深奥、精彩,绝不亚于所谓世俗社会。
■李克强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既得利益阶层,不但牟取了巨额利益,更主要在掌控着规则的制定和资源的分配。权力本位,不但可以把不合法变成合法,而且可以在潜规则中悄悄实现灰色利益。改革,就是动规则(不但显规则更有潜规则),动规则,就是动既得利益。毛泽东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不急眼、不强力推动、不流血牺牲,恐怕是扳不过来的。至于想一蹴而就,那就更天真了。
■社会主导部门在强调政绩工程,高校也一定不会幸免,因为它也指着主导部门吃饭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大学格外看重什么高校排名、什么985、211,什么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什么获得了省部级几等奖,发了多少篇SCI ,获得了多少项国家及省级课题等等,不一而足。所谓其中自有颜如玉、其中自有黄金屋,千真万确,像苍蝇逐臭、像饿虎扑食、像狗要吃屎,大家熙熙攘攘、一门心思、想千方、设百计,皆为利来。至于高校的真正责任和存在的价值,离其本意真的渐行渐远。以文章为例,有,就是好家伙,至于怎么来的,不管;发了SCI,不管有没有用,一律奉为圭皋;文章是生产了思想还是成了粪堆垃圾,一概不看,只要是文章;教师评职称,不以教学好坏和工作量多少为主,好像文章多就一定是好老师;
玩笑可以开,但是这种玩笑,真的开的有点大和肆无忌惮了。
■讲高校去行政化,因为权力本位——恣意横行、无坚不摧,叫大学原本的主角奴化和苦不堪言。大学,绝不该是屈服于权力,而是该唯真理马首是瞻。为达此目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成为底线、必须。有组织的地方,一定需要权力;有权力的地方,一定需要监督、制约。即使有一天专家、教授治校,也一样,必须把权力交给真理、正义,交给师生民众。民主,未必一定正确,但是充分的民主,一定会给权力足够震慑。要不然的话,腐败、不公、任性,照旧。
■关键时刻,靠面子、靠关系、靠感情、靠资历、靠年龄、靠长相,都靠不住,要清醒并坚信一点:靠本事。当下大学氛围:权力和科研至上,当然,二者相较,权力又是绝对大哥大。反正,你不管经过怎样努力和采取什么手段,要么掌控足够的权力,要么科研做到顶尖,要么权力强暴科研,要么科研攀附、与权力交欢。这竟然成了成材发展的捷径。尽管,这和大学的本意发生了大的悖离,尽管这确是有些世俗和龌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