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是一本由柴春芽著作,武汉大学出版社·鹿书deerbook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精选点评:
●听过柴春芽的创意课讲座,很有魅力,毕竟现在有灵性的作家不多了。
●一本正经地扯淡
●判断一首诗或一篇小说好坏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神秘感。让你的小说获得神秘感有两种方法,第一,设置一个具有某种不明意味的盒子,但千万别打开。第二,让故事主人公保持沉默,不是一时半会的沉默,是自始至终的沉默,犹如《冬去春又来》中的老和尚
●不太推荐,文字晦涩难懂不说,还有点神神叨叨的感觉,看得出来作者阅读量之丰富,无奈的是书里经常一次性罗列众多作家名和作品名,而且一个作品还没讲几句有扯到其他地方去了,我承认作者有自己的内在逻辑,但我看不出来,也读得非常头疼。
●在书店里翻看,被第二章“清除头脑里的虚伪套话” 一节里的罗兰巴尔特的例子吸引住了,买来通读发现也只有这一章比较有价值。让人联想起致命的自负里“被毒化的语言”的描述。有关汉语言先天不足的抱怨有故弄玄虚之感,没有孱弱的语言,只有孱弱的思想。
●有点夸夸其谈地卖弄。
●和想像中不太一样的故事,但内容还能看,实际就是讲述作家的写作方式,但都是很粗浅的见解,反正可读性也还行。
●预设立场太多,自以为是地觉得有教养才配参与讨论。这也能出版,说明言论还是很自由的嘛。以及写作书还是要看名家的,自己都写不好,没有资格出来教别人
●本以为是技巧书,但其实不是。读着读着就读到了马尔克斯和唯心主义,还因为分享了其中一部分内容给前男友而导致我俩由辩论上升到吵架,最后分手
●难以读下去,行文思路相当凌乱,给人感觉是在卖弄自己的阅读储备。
《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读后感(一):写作需要的是毅力加创意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当读的多了,就能萌发出写作的意愿。由此可见,写作与阅读是分不开的,写出来的东西会被人阅读,阅读过后想要留下感悟就会写作。在常人眼中,写作或许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可是要知道写作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禁耗时耗力,还要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很多作家一生只为一部作品的存在而闪耀。其实,抛开世俗的成见,写作又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就如同我们与人说话、交流、分享一样自然。换而言之,写作就是用笔在说话。
写一篇文字很容易,写出一篇吸引人的文字却并不容易,这就好比有的人说话会令人喜欢,有些则令人讨厌。从这就可以看出,如何写出有创意的文字是写作的关键。无疑,作家柴春芽的《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就是一部献给众多喜欢阅读、喜欢写作的人的七堂充满创意的写作课。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写作是有技巧可言的,但事实上写作是一种精神和哲学的行为,并且使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向读者传递一定的信息。正如作家所形容的那样,不管你相不相信,某些作家就是因为听从内心的召唤而走上写作之路的。当然,这是基于他们喜欢文字,并且想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欲望。
世界上有那么多作家,而受大众喜欢的作家往往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帮助他们成为“会讲故事的人”,从而创作出完美的作品。若是想要写作,除了要明白写作的意义,还要找到并学会利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
写作的存在是为了抵抗生活的平庸,并引导人们在文字中寻求慰藉。我相信,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都曾经在读某本书的时候被深深地震撼过,仿佛穿透迷雾,重新见到阳光一般。在我看来,这就是创意写作存在的价值。在本书中,作者利用大量的作家案例和自身经验对创意写作进行分析论证,让读者重新定义创意写作这个名词,并帮助其找到具体的方式去实施。
当然,写作不仅要靠创意,更要靠持之以恒的坚持。假如你想走写作这条路,就要像军人一样自律,把写作技艺的训练当成每日的功课一样去练习,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人就是这样,不逼一逼自己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读后感(二):经典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是为了完美自己。一个写作者完成一本书,实际上是一个人展开一段隐秘的精神之旅,就像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脱离父母的呵护,走向公共生活。这本书开始被阐释,被误读,被评判,成为大众情人。一本书的命运和一个人的命运一样,而写作者往往爱莫能助,只能遥遥祈福。”
这句话不知道出了多少辛勤的写作者的心声,一本孕育而出的书藉,当它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它的命运也就不能由它自己来主宰了,就像一个孩子脱离了母体,就要靠他自己一点点的观察,体悟着这个世界,一点点的长大,直到它的生命力顽强到经受着岁月不停的累积老到它变成了长辈的长辈的长辈为止。
书中一开始就大量的引用文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西方各大学者的言论,可见作者的博学,先从语言文字逐步讲起,因为语言文字是所以写作的根基。可如果是没有大量阅读习惯的人,初一看此书,真的会被大量的引言所吸引而拐到思索引言本身上,而忘记思索引言之下的对写作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这种道行比较浅薄的普遍读者来说,可能过于隐晦了。凡事有利有弊,书中还是有很多发人深省的文字的。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赞同作者的,书读的越多,对文字,对文化,对智慧就会抱有一种信仰之情,也许这是每个读书人的共情。关于写作也有很多西方作家不也说写故事时,潜意识下的输出就会有如神助,这不仅有赖于大量阅读的输入,也许关乎灵魂深处被知识激活的神性也说不定呢?
无论是写散文、诗歌或是小说,只要关乎于文学类的,都要向经典中不断的汲取养份,那是写作的源泉与内因,不管中的,还是西的,都会有我们需要承继的文化之魂在里面,我们不可一味太过理智的批判说这个不好,那个差,而是更理性的去理解整个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写作初衷,没有中国古典小说的对比,我们怎么会了解那一时那一地的社会形态与意识形态?只是当我们的思想成长时,看到了它的鄙陋时,不该摒弃它曾经也是为我们的精神增添过一抹色彩的。
看到后记中的访谈,对于王一梅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还是很感触的,感觉作者真实的有点极端。也许就是这种独特性,也就是作者的写作魅力的一种体现吧?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三观也不同,处理事情的手法就不同,包括写小说。所以人也好,书也好,文化也好,世界也好,都不该是非黑即白的,有的时候真的就是有一种黑白之间的过度色——灰色,这样才不会把人或事看的太尖锐吧?
那些不老经典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也许理性中更多也掺杂了人性。
这就是我自相矛盾的真实感受。
《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读后感(三):讲故事方式千千万,而我只选这一种
福楼拜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谁把这个美好而耗费精力的才能掌握到手,谁就不是为生活写作,而是为写作生活。
《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这本书,就介绍了写作、及创意写作的课。本书作者柴春芽,摄影记者、支教老师、导演、职业写作者,他多栖的身份,对于他完成这样一部作品,是很有帮助的。2015至2017年,柴春芽在山东威海一所海边民居度过了两年,在这里完成非虚构写作项目“边境线”系列。
他多栖身份的集合构成了柴春芽充满诗性色彩的生活样貌。无论是用文字刻画,还是用影像追寻,这一切只为遵循内心的驱动。一个作家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很重要,实际上这是最丰富的文学财富,独属于自己。
这是一种多么鲜明的态度,把写作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那讲述一个故事,有500万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可能是合理的,只要他能为作品提供一个中心。
所以有人选择虚构写作,那有人就愿意写非虚构写作。当然他们的写作技巧几乎是一样的。
有人善于运用第一人称,放弃第三人称。比如宫贝托艾柯,在其历史小说《玫瑰的名字》里虚构的人物。又比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讲到小说的轻逸,速度,精确,等等。而在讲速度的开头,他叙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很神秘,但却因为一个东西,戒指,把人物和事件连缀在一起。又比如有人喜欢创造神秘感,主人公不是一时半会的沉默,而是自始至终的沉默。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
这样一本讲写作的书籍,在国内并不多见。书中没有太技巧的东西,有的是作者用他丰富的读书阅历,穿插讲解了很多著作的写作方法。更是跟我们探讨“人活着是为什么”这样的哲学问题,帮助我们理解文学是什么,理解写作的意义。
同时作者认为作家是被召唤的,有些人天生下来,他的天赋就比较高,就很适合写小说,这类人是被上帝选中的人。比如神兽艺人,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前,他们总是会讲很多奇奇怪怪的话。相对于纠结到底是不是被召唤的,我觉得更应该尝试一下作者介绍的方式。
讲述一个故事,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只有一种方式最适合你,不要贪多,一种方式就足够。
《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读后感(四):严歌苓曾说过中国作家缺乏职业化训练,那么中国作家如何训练自己
最近公映的《芳华》编剧严歌苓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作家缺乏职业化训练”。
其实,如果看看严歌苓对职业化训练的介绍,会发现她采用的手段,正是大多数中国作家所使用的。
可以说,并不存在一个什么“职业化训练”的流程,所谓的职业化训练,正是中国作家自觉去实行的一种写作历练。
不过,严歌苓如此之说,却有深层背景。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文学的指向目标发生了位移。中国文学,在八十年代之前,是向苏联学习的,苏联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入门老师。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学长驱直入,取代了苏联文学的宗师地位,而严歌苓恰恰是在那个时代,走出了国门,到了美国,接受了美国比较流行的“职业化写作”训练。
但是,严歌苓并没有在美国闭门造车,她为了写作她的中国题材,还要跑到中国来,了解历史,调查当事人,最典型的是跑到青海去体验犯人的生活,到澳门去感受赌徒的心理,到日本去了解日本人的内心所思,到河南去亲历农民的吃喝拉撒。她有在美国职业化训练获得的一系列技巧,但是,这种技巧,必须用在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提供的基础之上。
所以,严歌苓很智慧,她加入了美国籍,但心系中国,仍用中国的元素,中国的思维,中国的情节,写出关于中国的书,这一点,可能是旅外作家里做得最好的。
由此可以看出,严歌苓的职业化写作训练还是挺成功的。
不过,严歌苓的话也值得我们深思,就是中国作家如何补上“职业化”训练这一堂课。
最近有一本书,比较接近于职业化训练的课程要求。
这就是柴春芽所著的《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创意写作的七堂课》一书。这本书应该属于一种讲述写作技巧的书,虽然与严歌苓接受的那种训练,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多少能够帮助我们拓开写作的视野,掌握必备的写作技巧。
当然,《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创意写作的七堂课》这本书里,并没有讲述多少创意写作的具体秘诀,也没有对这种写作方式进行专门的训练,而是将更大的篇幅,放在写作为什么能够触动人心又能如此吸引人加入的秘密上。
书中还有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他自小生活在农村,是文学开启了他的眼界与胸襟,通过现身说法,介绍了写作对于改变他命运的意义。书中共有七堂课,就是七个章回,其中最后一个章节,还是重点介绍了一个诗人和他的诗,与书中标题里的“讲述一个故事”的主旨并不相合。
一本书,就是一个立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关于写作的公理,不同的作家对于写作的认知,都鲜明地烙印着这个作家对写作的理解。从《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创意写作的七堂课》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现实主义,而比较褒扬想象力写作,所以在他看来,巴尔扎克的那种严谨的现实主义,是很令人讨厌的,而卡夫卡的幻想式写作方式,才是文学的正宗。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文学的现实主义。巴尔扎克描写的,也是一种幻想而已,只不过它是放置在一种看似真实的情境中而已。分别文学特质的,不是什么主义,而是作者在文学中绽放出的判断力与认知力。巴尔扎克与卡夫卡两个人看似作品的形式不同,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想象的,但是巴尔扎克在貌似真实的情境中认知人性中的隐秘,与卡夫卡用变形的方式认知人性中的隐秘,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因此,现实主义作家分成好中差,幻想式作家也有如此的分类,我们需要的只是好作家,而不是什么贴着“主义标签”的作家。
《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创意写作的七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为什么写作能像勾魂鬼一样,吸引着无数人为它竞折腰?虽绞尽脑汁,而无怨无悔。
我想作家在书中陈述了三个理由:
一是写作源自于内心召唤。作者引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创作者心里存在着一种‘异己’的力量。”“这种力量仿佛一种自然力,它以自然本身固有的狂暴和机敏利用诗人去实现它的目的。”(P14)也就是说写作者,在冥冥之中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召唤,必须把内心里的那种近似于上帝发出的召唤写出来。所以,写作者在进入这种状态时,会出现一种如有神助的感觉,就像巫术师一样,会控制不住自己地把心里的表达倾泻出来。
作者在这里顺便延伸了一下,正是很多作家痴迷这种被神谕操纵的迷醉感,“于是,不在少数的作家和艺术家开始借助酒精、鸦片、致幻剂甚至海洛因,让自己的意识迷醉,从而刺激个人无意识,以便释放潜藏在集体无意识里的无限能量。”(P20)
这倒是明星吸毒的一个很好的脱罪理由。
二是写作源自于繁衍欲望。作者的这个表述颇为新鲜,他从生物学而言,认为人有一种本能的永生欲望,这就是繁殖,即DNA的延续。而“人之为人的尊贵,还有另一种延续生命的方式:思想的繁殖。”(P93)。
这样,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们痴迷于写作,正如人对生育的乐此不疲一样,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只不过写作的目的是延续人的思想的基因。
书中特意提到卡夫卡,他作为一个未婚人士,且是极端的厌世者,但他临死前,也没有勇气“斩断生命/思想繁衍的自然本能”(P95),他没有亲自焚烧自己未出版的作品,而是留下遗嘱,让自己的好友为之处理。其实就是为自己的思想基因留下一线生机。
三是写作源自于权力欲望。作者认为,人类的文明史诞生之后,人类自一降生便“跌落到语言—文字的世界。”也就是说,“当你开始思维,其实并不是你在思维,而是你在语法规则的纠结之网中思维。”(P41)。可以看出,语言是一个巨大的权力场,从人的一出生,就被这种权力场操纵,如果一辈子都从属于这种权力场,那么,真正的自我何在?所以,写作带来的魅力,就在于,你可以反过来操纵这种力场,获得一种权力的话语。
在《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创意写作的七堂课》书中,我唯一看到的一个创意写作的案例,就是作者认为在一个松散的故事中,如果加进一个神秘的并不需要你解释的盒子,就能够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故事突然之间栩栩如生起来。不去考究这一方法,是否真的有那么一种神效,就拿刚刚看完的徐克监制的电影《奇门遁甲》来说吧,这个电影的确松散无比,但里面恰恰用了一个盒子串起了故事,看来,作者在《讲述一个故事有五百万种方式:创意写作的七堂课》这本书中透露出的一个写作秘密还真的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如果一个小说缺乏一个核心的情节线索,那么,就为小说加进一个盒子,而且作者特别强调:“别打开盒子”(P77)。
这本书也许离严歌苓所说的职业训练的写作教材还有一点距离,但足以开启我们的思维,去正确对待职业化写作背后的规律与隐秘。
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