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后感摘抄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是一本由王学泰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7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精选点评:

  ●真正做学术的典范,这一本堪为此学开山,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中国各地,各省,各乡,游方和尚道士,瞎子算命,巫医等等,他们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规律都值得探求,建国初期扫除会道门的事业未竟,如今随着市场变化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刘仲敬史论的理论来源,读过后就知那种没有材料的论说确实就只是一口气就能说出来的东西,只是一种总结和串联,并非是多么难得,仍属通俗讲史的范围。 长久以来的所谓国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思想的研究,仅仅只是对于士大夫文化/上层文化的归纳,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来说仅仅只是冰河上的浮冰而已,甚至还不具有所谓的“大传统”的内涵,冰下暗流涌动,才是真正决定社会文化变迁的底色。上层的文化是对种种外来思想的翻译,同时构成下层文化的原型,上层文化既无根底,又无未来,只一时之用

  ●可以。

  ●游民,实际上是一群脱离主流秩序,在城乡之间游荡,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或者从事不法行业的人,他们居无定所,没什么财产,过着极不安定生活,他们是当时社会最底端的群体。

  ●第一次看到写游民文化的专著,对于中国为何没有诞生资本主义的解释很合理。这片土地从来就没有诞生过资本主义的萌芽,吹捧到天上宋朝的繁荣也不过是畸形的。官办或者官督商办。民间从来没有自主过也没有权利,苟且偷生几千年。一旦小农经济不行了,就会产生大量游民,本来如果有生产率的提升就能接纳大量剩余劳动力。但是我朝是不允许私人大产业的存在。结果导致饥饿、暴乱,最后又是王朝倾倒,如此循环、循环又循环。抹杀了民间社会的一点点进步,导致一朝不如一朝。

  ●零零碎碎地读了一些,惭愧,我以为是社会学著作,结果偏向历史考据了。

  ●学泰老师此书,私以为,可以与吴思先生的《潜规则》《血酬定律》相提并论,一本书,把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社会规则扒了个精光,读来令人唏嘘。

  ●不如做成附简评的史料汇编...

  ●由于内涵段子事件,我导推荐来的。看了个大概。史料非常翔实,对当下社会也仍有警示意义。20年研究一个课题,要坐穿多少冷板凳,可怕。

  ●飞快翻完,暂做标记,留待细读。

  ●中国学术界很难得的研究成果。视角切入独特,考证详实。对于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社会大有裨益。向作者致敬。中国文化,因为这样的研究者存在,方才绵延不绝。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后感(一):几千年的社会规则扒了个精光

  刘、关、张桃园结义前,为何关羽张飞要杀掉对方一家老小?

  绿林好汉手中的朴刀是一种介乎农具和兵器之间的器具?

  杀人放火可以当官?穷人靠着力气和胆量也能吃香喝辣?

  香港影片中,为何警察和地下秘密社团都要拜关二爷?

  学泰老师此书,私以为,可以与吴思先生的《潜规则》《血酬定律》相提并论,一本书,把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社会规则扒了个精光,读来令人唏嘘。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后感(二):读《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读这本书是因为徐童在访谈中提到了此书,说他拍摄的纪录片受到了此书的很大启发。一口气读下来,发现作者在学术著作的写作中也颇费了一番心思,目的就是为了使一般读者的阅读过程不致枯燥。作者的此番美意,应该是有了效果,作为一本颇有内容的书,可以用易读来形容。作者倾多年研究成果集成的此书也给我很多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思考,即使作者在书中一再声称,所研究皆为古代文学文化,与当代社会没有直接关联,但文学文化的一脉传承特性自然使书中很多观点为解读当今社会之现象提供了视角和支撑。另外说句题外话,我在之前写《王小波传》的读后文字里所要表达的某方面正是有感王小波之欠缺的就是如此书作者般的默默专注的精神。当然可能也是由于王小波某种方面的不能适应,才让他能够以标志性的身份成为了被崇拜的图腾式人物。

  言归正传,读罢此书给我很强烈的感觉是获得了不少对待很多问题新的、或是原来就有但似是而非并不清晰的,而由此确认下来的的视点。作为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汉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很大部分是游民文化,或者说是流氓文化的,(关于此流氓文化之说,系鲁迅之言,本书作者认为只是游民之堕落变质者才可成为流氓,但我更赞同鲁迅观点,因为作者所言游民之性格本质无异于流氓本质,仅只程度差别而已)或者直白来说,这本不能称之为文化,因为这些积习传统仅仅是作为未开化、或者是未充分开化的生物本性的反应,它只是与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的生理智力发展相匹配的。以此类狭义观点出发,文化本应具有某一方面的超越性。公民意识、契约精神、人格实现的需求,这些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甚至放眼全世界,也是某种稀有的存在。而影响中国社会传统几千年的主流思想意识儒家思想,也是作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虚浮形式存在的。古代上至统治阶级,官僚士绅,下至宗法农民,底层百姓,真正信仰儒家思想,并以此为人生主要行事准则的,恐怕不多。正如今日之反腐清政,几荣几耻,上至权钱在手的官贾商,下至朝夕不保的农民工,真正信仰的也是寥寥吧。每每言及中国国民之性格,缺少信仰是个难以绕开的中心点。

  而那些隐约所感,却一直未能确认的,就是关于所谓四大名著之类的古代文学结晶。即使毫无专业可言,只是稍喜读小说的我,也会诧异于所谓五千年华夏文明留下的只是诸如三国水浒之类的作品。通过此书,解了我一直以来的心头疑惑。几千年轮回的历史演进,统治者多位缺少文化的异族或游民,而所谓士大夫的文化阶层,也是在儒家文化消极方面的影响之下的犬儒阶层,至于这些流传久远,至今仍然兴盛不衰的名著经典,只能是隐形游民的谋生之作,甚至多种文艺形式,包括戏曲在内,表演的内容以现代文学标准评判,也多为无意之作。如果非要把别的民族没有而作为意义,这种自卑真是深植难除了。就如陈凯歌张艺谋当年的获世界赞誉的作品,皆为自揭其短的白描。此本无害,但停留于此并以为就此不文明征服了文明世界,无异痴人说梦了。一直以来我对历史多有偏见,如果研究历史只是弄清生在之前的人吃什么,穿什么,如何穷争恶斗的,而丝毫不见其有任何高明闪亮之处,那耗其有限年华,还是感受些更让人由衷折服的东西,更划算一些吧。

  赘言至此,算是读后之感。还有个小小的感受,关于鲁迅,很久之前读了点小说,看来现在也许可以再回去多读读他的杂文了。总之,我的观点多属偏激之言,但如果非让我坐下来看电视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播,我还是要骂人的。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后感(三):被扭曲的盛世

  王学泰先生的这本大部头书,看完之后的感觉真的很复杂。惊喜于他写出了以往中国文人所忽视的一面——游民游民文化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的价值观。震惊于有史以来生活在中国这边土地上的游民活得这么狼狈不堪,不忍直视。

  一、中国的特权社会

  有史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特权社会,中国绝大多数的资源都是被人为或行政的方式垄断在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阶级手里。人民群众几乎都是跪舔着吃他们剩下的,只要一有来自民间社会的力量出现,就会被以莫须有的借口打压。绝对不允许有民间力量的存在。当朝者,最喜欢的状态就是小农经济的存在。死死地要把农民按死在土地上,让他们不能流动。从而达到最好的统治状态。社会上的一切资源掌控自己手上。比如所谓的盐铁专营。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被秦朝大一统以来,中国文人的背脊骨就弯了。几乎没有例外,即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名臣像王安石、司马光、海瑞、曾国藩、李鸿章等等。无一不是。都没有诞生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独立人格。他们的思考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帝王家,想看到有对待百姓好的政策出台或者是对帝王的阿谀奉承,无一例外不是想的是帝王家。造成这个的原因我想可能就是科举制度,你看纵使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科举制也依然挺拔不倒。科举制就是统治中国文人的工具,经历层层的思想筛选和道德强化。最后产出来的所谓文人不过也是所谓的“皇家管家”而已。这一批通过筛选之后的文人不过也是特权阶级。所谓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过是皇奴之言。

  二、盛世之下其实难副

  最典型的莫过于宋朝了,毫无疑问宋朝在人口、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达到了当时所在世界的最高峰,但是又能如何,一切都只不过是被扭曲的假象。一经风雨立马显现出原型,所有的繁荣立马烟消云散。为什么会这样?无怪乎 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器,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以至于他没有让民间累积力量从而形成自己的政治利益代言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都是被牵着走的奴才。宋朝之所以会比中国的其他朝代显得更繁荣,也不过只是官商合办的企业跟多而已,朝廷让出了比较多的利益,但是基本是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一般百姓没有自己的政治力量代言人,甚至连自己的利益都不能得到保护。

  我记得有专家学者在解读《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里面有看到“送外卖的”。然后怎么样的吹嘘有多厉害!毫无疑问“送外卖的”在宋朝绝对是有存在的。在王学泰先生的这本里面就有写到,在宋朝因为管制的放松允许乡村的土地兼并。诞生了大量的游民,这些人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过不下去,跑到城市混生活。又因为当时宋朝的官员俸禄比较高。诞生了大量的“高级酒店”。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到来又进一步的发展了这些服务也的发展,所有“‘外卖员’的诞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从始至终在中国就没有诞生过资本主义的萌芽?从王学泰先生这边皇皇巨著中就可以看到,在宋朝是最可能诞生资本主义的。因为当时农村允许土地兼并,生产力提升,农村不许要这么多的人了。大部分跑去城市,如果城市中是有自由行业,一般百姓可以自由选择就业,行业能自由发展。那么一切都能水到渠成。但是没有。在中国城市无非就是皇帝的城堡,外围是他的护城河。与西方的城市的自发形成完全不同。而且几乎整个行业都控制在朝廷手里,民众或者商人根本就没有意愿去做生产力的提升,因为都是他们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人之下其他人都不过是寄生虫而已。

  三、游民族群与游民文化

  中国的朝代基本上脱离不来这个三个过程:

  1、 建国初期,地广人稀(主要是改朝换代经历的战争消灭了绝大多数的人口)。开国皇帝这时候基本上主张是休养生息,轻徭薄税,支持广大人民往无人耕种的地方迁徙。并且进一步的指示谁先占领的就归谁。严厉打压城市里的游民,必须赶去耕地。强制性的实施小农经济,把人定死在土地上,绝对不允许游民的存在,还有强制迁移一部分人去固守边疆,充当人肉长城。

  2、 帝国中期,人口进一步的膨胀,人地冲突突显。随着时间的发展,农村里的土地兼并出现。一部分是特权阶级的出现(包括家里有人出仕某得一官半职,敛积财富购买土地)。一部分是个体农民家庭几代人的积攒一点一点的购买土地。这时期随着土地的兼并,生产力提升,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基本上都会脱离农村走向城市。这个群体就是构成游民的绝大多数群体。经济情况好的他们在城市里靠着出卖劳动力能获取一点一点报酬,基本上过的也是吃饱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就开始打歪门邪道的主意,铤而走险的去偷、抢、甚至杀人打劫。内心深处渴望天下大乱以便从中捞取利益以此活命。其中的佼佼者野心更大渴望夺取权力甚至是江山。这部分人中包含了历朝开国开国皇帝尤其以朱元璋、刘邦、刘秀和刘备最为突出。蹭着天下大乱的机会从中谋取个人利益。

  以为这种政治体制本身就抑制了经济的进一步成长空间,这些过剩的劳动力得不到活命空间。只能游走于各个行业、阶级。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揭竿而起。所以在帝国中间各种矛盾突显,体制对社会发展的遏制。慢慢的让这些游民无路可走。等待机会伺机而动。

  3、帝国晚期。体制的顽疾进一步的发展,皇帝没了先辈们的励精图治,大肆享受、骄奢淫逸。整个官僚系统也是贪污腐败、欺上瞒下、以权谋私。社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的收窄。逼迫着游民铤而走险打砸抢,里面的冒险分子。往往顺应时代内揭竿而起。各地风起云涌,朝廷出兵到处扑火。但是基本的生存问题得不到解决。这边镇压成功了那边又有人冒头了。而且双方各自上演的手段都极其残忍,往往都伴随着屠城和屠杀,视人命如草芥。最终在互相的征战中消灭大量的百姓,最后一个杀人魔王从中脱颖而出成就下一个王朝。此时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待新王朝成立。又是轻徭薄赋,分田地。如此轮回又轮回。 在这个体制之下,民间累积的一点点进步都因为战乱纷争打得烟消云散。集权专制越来越强。导致一朝不如一朝。

  姜文的《鬼子来了》里面的村民,为什么明明整个村都被日本军人占领了,他们还和日本人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一点政治觉悟,民族大义都没有。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拥有过这片土地。说他们愚昧,麻木都太肤浅了。他们是这片土地的打工仔,给哪个“老板”打工不是打工呢,他们肯定是这么想的!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后感(四):发现另一种文化

  全书内容框架这本书把脱离中国传统主流社会的群众——游民带到了公众的视野里。游民的存在一方面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国民的劣根性的一个代表,另一方面也是国民劣根性的基因。研究游民及其文化,对当下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网络喷子、杠精的理解或许有促进作用。

  书中的内容十分丰富,例证详细,多为古今文学作品,可见作者的博闻强识。我最初发现这本书是一个网站的介绍,被他独到的观点所吸引。因为是奔着结论去的,所以他的论述过程就不涉及了。

  一、游民是什么

  作者在本书第9页提到:“本书中所说的“游民”,主要指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主要是宗法秩序)的人们,其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游”。也就是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他们缺少稳定的谋生手段,居处也不固定(这是相对其所在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来说的,如游牧民族经常处于更换住地状态,如果研究他们各个阶层的划分,居处问题就不能算是重要问题),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城市乡镇之间游动。迫于生计,他们以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与脑力)为主,也有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财物的。”

  血缘纽带会自发形成的血缘组织,由于自然灾害多发,且统治者为了有效统治,取法血缘组织,往后历代为了节约统治成本而保留宗法制(乡村自治),造成了中国聚族而居,宗法制发达的现象。宗法社会作为主流,推崇孝道,奉行三纲五常,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游民所谓的脱离主流社会,是指他们没有家庭,孤身一人,不存在宗法社会应尽的责任,因而不顾孝道。这种游民的思想通过通俗小说进行广泛传播,桃园三结义中关羽与张飞为了起义互杀家人就是一种体现。

  二、游民的构成与地位

  看完全书,我认为游民群体包括游民、游侠、流氓地痞、游民知识分子。后备军是因天灾人祸流离失所的流民、饱受剥削的中下层人民,如贫农、手工业者、小商人,以及部分军人等。整个社会阶层都存在游民化的倾向。

  以下是作者的一些介绍:

  在96页中作者认为,古代游侠是广泛交友,有一定的追随者。其势力不断膨胀,具有暴力反抗国家的可能性。 “流民是指离开其故土成为‘流’状态的人们,他们有可能没有脱离其所处的社会秩序。因为波及甚大的天灾人祸都会导致大批的农民脱离自己的土地,少则成百上千,多则数万甚至数十万,在有迫领导能力的“渠魁”、“渠帅”的带领下就食于富庶地区。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是整个家族或宗族作大规模的迁移,在这种情况下,家族的宗法秩序没有被破坏,只不过是举族或全家换了一个地方罢了。这样的流民就不会产生本书中经常论及的游民意识,因而也就不会发生游民文化。换了地方居住的流民仍然保持着宗法文化,甚至更加强固,因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面对的是众多的可能对他们加以排斥的异姓,他们更要保持和增强对本宗族的向心力。”

  古代农民流亡有这几个原因:苛捐杂税;官吏贪污,徭役不顾农时;土地规模小,抗灾能力低。最后一个是内在原因。造成土地规模小的原因有多子继承和从征收实物到征收货币的租税制度的变化,使地权分散

  军人游民化:五代时士兵烧杀抢掠,“暴民乱治”。宋代军人整体素质不高,武将聚敛财富,唯利是图。军人受剥削,生活艰难。通过掠夺和剥削,军人的生存危机基本解除,但其没有了生命安全保障以及人格上的自我价值的认同。主帅放纵他们为非作歹,却通过黥面肆意践踏他们的人格。

  游民知识分子:宋代以后,是作者认为的游民阶层真正形成的时间。宋代重文轻武,教育、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民众文化素养的提升,知识分子壮大,但官场对知识分子的容纳有限,元代又中止科举。知识分子过剩,科举无望,纷纷转向通俗文学的创作。

  也有一些通俗艺人是看破官场的险恶而自动放弃的。在88页中提到,“一切为专制体制设计政治的知识分子最终都作法自毙,如商鞅、韩非、李斯,其理论主张社会只需要君王、战士、农民,其他人都是害虫,包括自己所在的阶层知识分子。”

  游民的阶层庞大,且长久未受到关注,是主流社会背后的隐性社会。由于通俗文艺作品对游民文化的传播,即使是主流社会也潜藏着游民。一有动荡,昔日的上层人民就会被颠覆为游民游民的破坏力巨大,中国历代治乱的背后都可见他们的身影。

  三、游民的形成过程

  作者从战国时代进行分析,介绍了游民的历史渊源及演变。但若想了解书中游民的重点内容,实则只需从五代说起。

  五代以来战乱动荡,促进了游民阶层的壮大,主要表现在:战乱动荡,生产活动遭破坏,下层百姓易破产,成为游民;苟活于乱世,只求生存,传统文化的约束力被削弱,道德败坏,人们缺乏集体意识,只顾自己;乱世出英雄,想要快速进入上层社会、扬名立万的人会趁此时组织人员并带领他们作乱,在权力场分一杯羹,此时的领导者多为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游民

  宋代人口激增,加上不抑兼并,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城市繁荣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城市有限的就业机会使得一些人在城市没有固定的工作,变成游民

  明代以后,由于儒学衰落,成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群众的是非观日益单薄,再加上小说、戏曲的流行,社会进一步游民化。明代时游民在通俗文艺作品的影响下开始社会化,即开始组织起来,成立帮会,如天地会、安清帮。

  三、通俗文学反映游民文化

  1.通俗文化的产生

  通俗文艺的产生首先具有历史因素。五代时期的战乱扫荡尽唐朝的贵族精神,使宋文化世俗化。其次是必然性。一方面是创作主体的现实倚靠和内心渴望,一方面是民众的需求。

  1.1创作主体的渴望

  创作主体多为仕途无望、生活艰难的落魄的知识分子。藉由通俗文艺,他们得以谋生,并抒发自己不得志的郁闷和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1.2民众的需求

  宗法农民接受的儒家思想大多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面,如爱有差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至于达则兼济天下,大同等非功利执着思想则无法理解。另外,主流思想具有欺骗性,在非常时期,隐性的实用主义、无固定是非观、缺乏社会关怀等劣等文化就会抬头。这都表明下层群众对适合本阶层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下层人民的精神需求虽然不及上层社会,但是潜在的市场以其低门槛还是会吸引通俗艺人进行创作。

  在260页中作者提到,“文艺的功能之一是使观赏者心中的愿望能虚拟的实现。”

  “以历史为题材的通俗小说,由于听众需求以及自身理性的表达需要,大多有一个十分接近史书,到以写英雄传奇为主的发展过程。”宋代文学作品中的游民心态是发迹变态。缺乏发财致富的眼光,等到明代才有这种想法。这源于现实、自身思想局限以及大动乱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垂直流动,富有戏剧性,符合听众喜好

  2.主流文化与游民文化的区别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小农生产为经济基础,以地域、宗法为联系纽带,具有愚昧、野蛮、拉帮结派(宗族排外性)、目光短浅的特点。

  不过游民阶层则不同,在政治与社会斗争中富于主动进击精神,以“替天行道”为旗帜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替天行道”具有临界性,进可反抗政府,退可受招安。

  游民阶层富有帮派意识,模仿宗法制、“结拜”组建帮派。其帮派具有倾向性,因其以自身帮派立身行事为标准,影响成员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308页中作者认为,通俗文艺反映了传统文化的阴暗面:①残暴野蛮,如《水浒传》对杀人手段的详细描写,源于游民缺乏社会角色的约束和文化教养对理解力的提升,②恐惧、敌视妇女的变态心理。游民具有性需要,却又不了解女性,另外游民的生存状况使得其只能压抑欲望,由于自己得不到就想要毁掉,由此产生变态的心理。在《水浒传》和元剧中表现为女性多为负面形象,或者丑化其仪容。③目光短浅。追求眼前利益。交往靠金银、酒肉。偷、抢金钱不以为耻。

  3.人格楷模的不同

  文人士大夫的人格楷模是圣君贤相,游民的人格楷模则是侠客。因为侠客具有侠气,且侠客对人际关系的注重体现了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理想。

  4.义气的不同解读

  儒家的义是一种义务与原则,游民的有义气指的是帮助自己同命运或将来有可能与自己结成同伙的江湖好汉。在游民眼里,义气是与回报紧密相连的。

  义气本质是游民求生存的道德,但在长期被崇拜中会产生超越性的一面。

  然而义终究与主流不容。在发展过程中,义吸取了被主流认可的忠,以调和两者的矛盾。游民的"忠"是一种调侃,且也与义相当,他们尽忠目的也是有利可图。在《水浒传》中梁山的英雄好汉被招安也是出于利益考虑。

  5.通俗文艺的作用

  在447页中,作者认为通俗文艺的作用是:①传播反主流的思想、价值观,以及斗争所需要的政治和军事知识。

  由于传统文化中理性思维不发达,通俗文艺通过迎合欣赏主体的情感心理需求,带动读者移情,长期、广泛地影响读者。

  ②塑造英雄崇拜。

  费尔巴哈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中说:"宗教的根源在于人性的软弱与与生俱来的依赖感。"

  因此,崇拜英雄反映了游民的软弱和向往。

  英雄崇拜的案例是关羽。作者对其被一步步神话到稳居高位有详细的解读。

  6.通俗文艺的不足

  在513页作者认为,因为江湖艺人说话有固定的套路,以英雄传奇为题材的通俗小说,人物类型化、脸谱化倾向严重。还有一个原因是程序化的作品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而且程式化的通俗文艺作品养成了只能认同固定模式的读者,这进一步导致了通俗文艺的畸形发展。

  四、研究意义

  1.疑问

  在24页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古代小说及武侠小说中,农民揭竿而起是受钦佩的,而今人却对歧视农民,是作者美化,古今道德有多重标准,还是书中人物不可与现实相提并论?”

  纯粹从理论角度回答,我个人认为这既有作者的美化,也有现实评价标准的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宣称“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序列,农民地位仅次于士之下。然而现实中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士与农地位的悬殊是不可跨越的,就连农民群体里也存在富农和贫农的分野。这说明古代农民的地位会比当今高一点,然而也还是受歧视的。道德标准差异应该不是主要原因。

  古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赞颂农民揭竿起义,其背景多为古代,以免触犯当权者,惹来杀身之祸。对农民起义的赞颂,最明显的就是表现了作者的愿望。即古代皇朝到了后期都会衰落,社会矛盾尖锐,歌颂农民意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另外还有如下原因:

  粮食生产是最根本的生产活动。古代是剥削社会,当农民不事生产,转而造反,这个社会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农民造反,为了生存,其他阶层的人也必须响应,以稳定农民,回复生产。

  农民群体保守,委曲求全,其揭竿起义表明皇帝昏庸至极,连最麻木保守的农民都起来造反了,赞扬他们可为其他群体的造反辩护。

  农民群体人数重多,潜力很大,对他们造反的赞颂意在提醒有意造反者拉拢农民群体,以壮大自己。

  归根究底,赞扬农民起义,并不是因为认同农民阶级的身份,而是基于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放在现代,如果农民起来造反,那么其成功率不会高的,因为正如许多人所知的,农民阶层的文化素养不高,目光短浅,即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

  如今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很壮观的现象。农民工的地位也普遍不高,歧视现象虽然有在好转,却也十分普遍。农民工群体与其他务工群体的处境与历史惊人的相似。他们是否是潜在的炸弹?

  若有朝一日公共安全缺失,是否会出现失控行为?这点不得而知。

  2.历史

  游民阶层孕育着暴民意识。书中提到文革时期红卫兵运动就是暴民意识的表现。并担忧未来是否有复苏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暴民意识在国民内心深处还是蠢蠢欲动的。这种"谁强谁有理"的想法在军事报道的评论里总不会缺席。而且在现今,我们的文化也出现了新的东西,即"我弱我有理"。不给老人让座遭其大打出手也是屡见不鲜。这种弱者思维其实也是暴民意识的一种异化吧,以退为进,反弱为强。区别只在于一个直接、毫不掩饰,一个间接、套上道德的绑架。

  在288页作者提到“文明是特定意义、特定环境下对人动物性、蛮性的掩饰与克制。”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相信作者认为的游民文化的影响已经得到很好的消除,但是文明的提升是否会是一种掩饰,一种对直接粗鲁施暴的舍弃,变成了道德绑架、舆论暴力等软暴力呢?

  作者声称这本书不涉及现实问题。然而我觉得这本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最大程度消去游民文化这种劣根性,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应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五、给四星的原因

  给四星的原因是书里观点强调过多,有点累赘。另外,作者详细介绍背景、形成过程之类,虽说能使读者全面了解与游民相联系的中国社会及文化,更好地把握这个群体,但是篇幅过多多长,影响到了主线的展开。如果不做笔记和随时看目录,很容易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是游民文化,而不是中国古代社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读后感摘抄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游民  游民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  
美文

 《书,乃黄金屋》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书,乃黄金屋  书中有山水  书中有美味  书中有情仇  书中有幻影  书中有智慧  书中有胆怯  书中有暧昧  书中有百科  书...(展开)

美文

 人生就应该目标明确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一往无前,有的人能够坚持不懈,有的人能够锲而不舍,他们都有自己需要前进的原因。人生不是一场游戏,一次不过关,我们还能多次重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