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中国》是一本由席越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们的中国》精选点评:
●读了关于狄雨霏的部分。
●你所认为的一切困难,别人也在承受,因为这就是人生
●用另一个视角看中国,也更近距离的看看这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实如果我们生活在国外,境遇也会差不多。
●不深不浅。我想起罗振宇所讲“大国崛起得先有大国思维”,中国依然需要继续改变,但结合今天的某些新闻,我仍旧感到遗憾。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书尺寸没有遵循常用尺寸,奇葩,此书纸张厚实但是粗糙。此书内容则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似乎选择的采访对象也很随意,作者与被采访者缺乏沟通,在一些采访对象当中,甚至体现出双方相互的鄙夷与不尊重,显得作者肤浅、孤傲。
●短短不到20人的访谈录就已经把各类国家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老外”给看了个遍。他们各自鲜明的际遇、赤裸的言论与观点,浓缩了整个国家时代背景,由这个中国社会的边缘群体里出发,仿佛从西洋镜中窥视到了中国不一样的光彩和阴影。
●故事一般般吧 看了没什么感觉
●看黄章晋推荐才买的,三星半。总体较糙,有七八篇没用,没用的原因是没有评价中国,只讲了在中国的经历。虽然总体质感较糙,但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可以从对中国有臧否的那些外国人的言谈中看出中国人的最大特点:排外,以及相配套的种族歧视。冲这点这本书也值得一看,不算完全白买。种族歧视是针对有色人种的,排外是针对白人的。事实上,中国是不欢迎外国人的,比日韩的开放程度差很多。文章大多是两三年前采访得来的,情况应该会越来越好,从废墟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开放程度上应该会越来越好。但前提是中国不自己关闭开放之门,比如06年9月1号开始各电视台不准播国外动画片这种。但就开放依然是基本国策以及15年全面开放国内电影市场来看,我表示谨慎乐观。代序的小科和末篇的乔说得最好,乔给儿子办护照的经过很有意思,槽点颇多。
●偶遇+缓解空虚躁娇浮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展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和更为真实的外国人。
中国是残酷了,中国人也是残酷的,这真是一种残酷.......
但是都是场景都在北京,书或者叫“他们的北京”更是适合。
如果叫中国,场子应该铺开一些,涉及更多的对象。
无可置否,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和切入主题,作者和这本书都应该走得更远。
《他们的中国》读后感(二):刘瑜:每个人都生活在异国他乡
读《他们的中国》,让我想起毛姆的小说,里面充满了流落东方的西方人,他们鲜有宏大历史叙事中西方征服者来到落后世界的轻狂和自得,更多的是孤舟漂流于大海之上的惊惧与茫然。身后的故乡已模糊,神秘的新世界却始终神秘。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老外”这个边缘群体的书,但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是一本关于每个人的书:就我们偶然坠入的这个世界之不可适应不可深入不可征服而言,每个人都生活在异国他乡。
——刘瑜
《他们的中国》读后感(三):这只是一小撮鬼佬,一大波鬼佬正在接近。。。
书的质量很一般,P179页第七行有错别字,“那【为】和我一起在地铁里碰到James的朋友说”,校对不严谨以及书籍排版,让我有种匆忙赶工的感觉。
采访对方主要是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很多是作者的朋友的朋友,可能选取的对象足够典型,但个人感觉可以更广泛一点。但从10年开始,短短两三年期间采访这么多位外国人,量已经足矣。
现在能获取老外对中国的看法和评价很多。如果你想了解一些在中国的老外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和心态,不妨一读。
第一次写评价,作为第二个评价的人,一下子把平均分拉低了。我很抱歉,但这种感觉也很奇妙。不过平均完后4分,现在作为打分来看不是更好吗?
还是在2001年,重操旧业的我作为一名客串的法语翻译,随着一个中国援外工程指挥部,来到遥远的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身兼翻译、秘书两职的我,很快就感到一种莫名的不适感:当地人说的话,写的字,我似乎都懂,又似乎都不懂,我仿佛来到了他们的世界,又仿佛与这个陌生的新世界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直到从某一天开始,我不顾同事们好心的劝阻(当地恐怖袭击很猖獗),每晚收工后,都去附近镇上当地人聚集的小咖啡馆,买份报,喝杯蒸汽咖啡,和镇上的老少爷们(普通的咖啡馆,晚间照例是几乎没有女性的)聊聊足球,谈谈国际政治,说说那些由我们承建、将来由他们入住的新住宅楼,这种彼此间“相熟却陌生”的感觉,才一点一点慢慢消融,等我们按当地斋月传统,为社区修补道路、出席邻居小儿子割礼时,曾是一名旅居意大利赛车手、见多识广的当地聘用司机悄悄对我说:“陶,欢迎你进入我们的世界”。
现实就是如此:一方面,网络时代,全球化时代,让人与人间距离拉近,外语的普及和各种辅助工具的完善,更让来去匆匆的过客即便在海角天涯,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听不懂别人,或别人听不懂自己;但另一方面,网络也好,语言也罢,却未必能帮助一个陌生人去深入了解另一个陌生的世界,或帮助一个陌生的世界去真正接纳一个陌生人。甚至,网络化、快节奏、工具化,和信息的轻易可以获得,反倒令陌生与陌生间产生一种“浅了解”的惰性——我们认识,聊过,接触和交际过,但这就够了。
正如许多生活在异国他乡、甚至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终其一生也未能真正融入“另一个世界”一样,不少在中国的外国人尽管语言、衣着、饮食起居习惯都变得很“中国”,却仍然是一个“老外”,在中国人眼里是,在他们自己内心也是。但也有那么一些外国人,他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来到中国,在中国人的世界里静静地“坐下”,一点一滴中,“他们的中国”仿佛变成“我们的中国”,他们对中国开始产生一种莫名的寄托感和归属感——或是爱,或是恨,或是悲欣交集,甘苦莫名。而对他们耳熟能详、见怪不怪的“周围的中国人”,也渐渐将他们当作自己生活范围内,一个或远或近的“常见体”,而不再是需要特别客气、或特别提防的“老外”。
《他们的中国》所写的,正是这样一群老外:他们久居中国,有些和中国人通婚,有些则融入一个遍布中国人的社交网,对中国的熟悉,不仅限于“看西洋景”,身上的中国气息,也绝不仅仅是闭上眼分不出是“老外”说话的京片儿或“上海闲话”,他们有的喜欢中国,有的不喜欢,有的本想离开却留下,有的本想留下却离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国人自己审视自己和“我的中国”,往往对身边的美或丑,善或恶,反倒因习见平常而看不真切,而真正的旁观者又会因对“别人的中国”缺乏感性的、细节的了解而难得要领。正因如此,书中这些传主的所观、所闻、所言、所想、所感,才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对中国而言,他们既在山外,又在山中。
作者兰格格是中国人,却久居国外,努力地在异国他乡,一点点熟悉她曾经陌生的世界,相反,对于“她的中国”,正如某位传主所言,“接地感”反倒未必有这些传主们更细腻,更“新鲜”。用一个“外面的中国人”的笔触,去纪录一群“中国的外国人”,去勾勒“他们的中国”,是一个很别致的角度,也是一项非常有趣、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同为久居国外的中国人,且去过的国家更多、范围更广,接触到的异国文化也更“异国”,去的地方越多,呆的时间越久,就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对所处、所熟的“外面的世界”,经历了一个自以为熟悉-自以为陌生-又自以为熟悉-又自以为陌生的过程:当你操一口当地人能听懂的语言,穿一身和当地人差不多的衣服,和人家握手、吃饭、寒暄,你会觉得于他们的世界很熟悉,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和“他们的世界”之交集,其实不过如此,那个世界的绝大部分于你无关,甚至你根本感受不到其存在;当你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和那个世界相互适应、相互习惯,甚至产生一种聚则心安理得、离则怅然若失的复杂心情,自以为对其了解得很深、很细、很透,能对新来的“老外”、甚至某些好奇的当地人侃侃而谈这个世界的好与坏、善与恶,谈谈人性,谈谈爱情和人生,你会觉得,自己其实已是这个“新世界”的一份子;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或不幸者,看你怎么去理解),才会在某一天忽然恍然大悟——其实你之于这个“新世界”,依然是点在水面上的一只蜻蜓,你所了解的物情、人心、世态炎凉,也不过是你眼皮底下的这一小圈。
《他们的中国》书中大多数传主,似乎也仍处在第二阶段——开始产生一种对“他们的中国”特殊的情感寄托,甚至有些人觉得,自己比中国人更“中国”、更了解中国,但说到底,“他们的中国”并不是中国,一如白马并不是马,一如作者和我这样久居国外、自认为每天都在接触“外面世界”的华人,口中、笔下那个“我们的世界”,离世界的本来面目,无论宏观、微观,都差得很远一般。
陶短房
2013年7月19日加拿大素里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