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天才》是一本由罗伯特·卡尼格尔著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50元,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师从天才》精选点评:
●药理学
●这并不是一本医学和生理学的入门书,而是一本属于科学研究的史诗。从二战之前,到80年代,跨越了40年的岁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却传承着不变的精神与信仰。这本书把陌生的科学研究剖析开来展示在大众面前,告诉我们伟大的科学家在工作与生活之中的故事和师徒传承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或许,它能带给我们关于如何培养出色科学家的更多的启示。
●医药学研究的各个药理名家的故事,如何研制新药,导师和学生间的摩擦,诺贝尔大师研究的精神是如何一代又一代延续至今。其实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和其他工作大同小异,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大师级的导师。
●我一直向往着有一个真正的导师,或许源于自我惰性,或许是某种fantacy。于是在哲人石从书里看到这本书。 读完之后,多了些烟火气,对生物科学这几十年的发展多了几瞥。
●只有在实验室真正待过的人才知道里面的故事是怎样惊心动魄。
●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写法原因,总觉得读起来有些生硬。
●实验室中的师徒传承 延续在每一个高校和科研机构
●真实的再现了一个科学家族的繁衍壮大的过程,比国内哪些ps的不成样子的传记强多了
●所有的老板都是push的,只是有急躁的、温和的和有人格魅力提点的push等区别
●开山始祖的师承链,觉得Robert Kanigel写的很吸引人诶,后面部分具体实验研究变少,最喜欢第七章 八章 十二章
《师从天才》读后感(一):激动人心的一本书
通过对药理学科学家的描述,阐明了一个科学领域的真理,要想做最好的科学,先要有最好的导师。导师最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精神,就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让科学成为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原动力。每一个期待成为科学家的人,都要先为自己修一条路,一条师从天才的路。
这些科学家独特的性格特征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不要纠缠于图书馆中的文献,放手大胆去做,才能开辟自己的新天地。
这些科学家中,我最欣赏的还是阿克塞尔罗德,他曲折的经历让人敬佩。而似乎正是他的这种经历让他可以和他的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
我会永远记住他:
Julius Axelrod (1912.5.30-2004.12.29)
最后对这些科学家晚年的描写也非常感人,曾经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付出的人生最美,不论是否获得过诺贝尔奖。
《师从天才》读后感(二):别把它当作成功学教程
这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而我所不希望的,是年轻人将这本书当作成功学教程。
布罗迪和阿克塞尔罗德,斯奈德和珀特的故事都很精彩,尤其是对待后两者的争议上,不同人所抛出的不同看法。
不过本书最精彩的章节,来自第十二章中有关师承链的讨论,即学者之间的小圈子。
我是这种小圈子的受益人,同时可能也是受害人——这取决于你对这个圈子的定义,而我不喜欢这种小圈子。
如同Atiyah所说,科学本来是关于自由探索的,但如果你不加入某些小圈子,你就找不到工作。也如同本书中扎茨所说的:“如你进入不了其中之一,你就永无出头之日。”
没找到好的导师—>得不到好的推荐信—>进不了一流的研究单位—>拿不到足够的资金—>招不到好的博士后+年轻的学生流失……最终的最终,你的科学想法得不到实现,影响力很弱,各种大奖也与你无缘,他人这时也就说:“看吧,他果然是二流角色。”
科学是一群人的工作,但最终是一小撮人决定了它往何处发展,但这是否是最优解呢?
@游识猷 的微博上写道她读过的一篇研究报告:
“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能极大地推动某个领域的进展,而新研究发现,一个杰出科学家的死亡(特别是英年早逝),同样会极大地促进其所在领域的发展……
新研究分析了1975~2006年间的生物医学研究,确定了12935个属于top5%的杰出科学家,选择标准如下,①手头的基金很多,②论文被大量引用,③获得过重要的奖项,④美国科学院或医学院院士。
在这些top5%科学家里,有452人在1975~2003年之间因疾病或意外英年早逝——英年早逝意味着,这个科学家去世前不久依然处于科研活跃期,还在积极地做研究带学生申基金发论文。 这些杰出科学家去世以后发生了什么呢?
杰出科学家大多有一批长期合作者。这些合作者的研究方向受其影响。由于杰出科学家参与,这些合作者也更容易发论文。这个“核心圈”发表的论文,往往左右着这个领域的潮流和方向。
在杰出科学家去世后,他们的合作者发表的论文下降了20%。但是,整个领域的论文数量却增加了5%。不属于旧日“核心圈”的研究人员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新人变得更容易发论文,发的论文也变得更容易被同行引用。
这并不是说,杰出科学家一定会主动压制其他新人和意见。只是说,杰出科学家不可避免地有能力为学术研究“设定议程”,而且会在顶端形成一张学术合作之网,这个网络会让外人以及不同意见更难出头。
当旧神逝去,新的视角和新的解决方案,就更容易被接受。
Azoulay, Pierre, Christian Fons-Rosen, and Joshua S. Graff Zivin. 2019. "Does Science Advance One Funeral at a T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9 (8): 2889-2920.DOI: 10.1257/aer.20161574 ”
理解《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的那句话;对他人的研究工作要客观看待;别把这本书当作成功学教程。
《师从天才》读后感(三):书中描述的几种导师风格
这本书读的时间跨度有够长的,大三刚买来的时候,读起来没甚意思,研一时又拿起来,可惜读了不到一百页又再次读不下去了。还是前天早上去上厕所,随手在书架上选了本书,就这本,结果重新的阅读竟然根本停不下来,两天就看完了。书的内容一直没什么变化,而阅读感受的变化似乎只能用我这个阅读者的变化来解释。
在阅读这本书的两三年里,我从一个根本没什么性子能耐心看完一本书的焦躁少年,发展成了现在从读书中发觉出巨大快乐的读书教徒。从一个对科研抱有纯洁幻想的本科少年,成为了一个了解其中丑恶仍愿意跳入坑中的研究人员。这是我的变化,这些变化让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变得不一样起来。
大部分和科研界不怎么沾边的人来阅读这本书,一定会被书中种种师承关系背后关于名和利的竞争震惊并吸引到。是的,大部分人脑子里的真正伟大的科学家们应该是一群将自己限制于自己小圈子,孤独自傲有点蠢萌的人吧。而且他们应该只关心自己的学术和不在意那些学术成果背后的名和利才对啊。而这本书呈现的却恰恰相反,但这些对于名利似有些偏执的科学家们,会因为这些问题削减他们的伟大么?他们确实在为生物医学特别是神经药理学上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还是那么的伟大。以至于我并不觉得这是这本书我应该关注的重点。
我正在准备托福,出国申请也需要选好导师。这本书首先给我提供了科研界几种常见大牛的工作方式,极其典型的正是布罗迪,阿克塞尔罗德和斯奈德三种。外人眼中看来他们没什么区别,清一色的高质量高数量的顶级期刊论文。但获得实验结果的方式却迥然不同。
1)布罗迪
这是一种典型中国式大牛的工作作风,他极为强势,在手下研究人员的科研方向的选择上,并不给太多机会。他因为拥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便不再亲自做每个实验,而更倾向于将实验有条理的安排给手下的人员,并定期检查该小组的工作进程,并且在听取汇报后明确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这点有点类似于中国式的家长作风。
在论文的撰写方面,他会让学生写第一稿,然后再在此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2)斯奈德
从文中的描述来看,大概能看出斯奈德的早期的工作风格。他充满激情,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同时极为积极得参加各种学术研讨 会议,来宣传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从其他小组的学术工作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但书中似乎提到斯奈德成名之后便不再参与实验。所以文中斯奈德可能是一种年轻大牛的工作方式。
3)阿克塞尔罗德
我们应该能从书中读到这个因为实验事故导致一个眼睛失明的老人的工作方式。一生和实验都扯不开的关系。上手去做,每个实验都要亲力亲为,不追求太多的实验细节(甚至是粗糙),相比于现在常规科研工作中对实验设计的极大关注,这位老爷子好像极为不屑(当然这也和生物实验代价较小有关),三个小时能做的实验为什么要拖个三天(这样的理念也同样传递给了斯奈德)。在沦为撰写上,他的风格也是特别,和学生一起来写,而且是边做实验边写。
上述的三种导师风格,其实能包括了科研界的大批人,并没有分出三种风格的好坏,只是就学生而言,应该慎重的选择导师,因为导师的指导和工作风格一定会深深的影响学生。也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学术的革命似乎正寄托在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中。虽然不可避免的造成学术资源的集中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但不得不说几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全赖于此传承。
我在知乎上曾经提过一个问题问,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族有哪些。现在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有一部分答案我已经找到。当代科学界的家族并不再像几百年前资源紧缺时以血脉或姓氏为传承关系,在大学林立,科研更偏向工业流水线的今天,这些家族正因为这些师从和被师从的以传承。不必对科研抱有神秘又纯洁神圣的看法,但这样师承相比更自由也更公平。
另外文中还描述了一种更加现实和明确的选择的问题。相比于在过去物理,数学这些领域,很多人一辈子在独自在木板最厚的地方钻,现代学术交流的畅通和生物科学本身的特殊性造就了这一种新的方式,即:不选择那些已经完全发展到位的领域,也不选择那些完全还没人开发的处女地。而选择那些有一点发现的领域。这样的选择看起来有点取巧,但仍然是以兴趣为主导的,只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加上容易又有意义,这岂不更好。这种眼光的独到是不是也是一种科研实力呢。
诸多想法,可能还是幼稚的紧,但我庆幸能将一本以前看不下的书看下去,我从未明确发现自己的成长,但今天这样的改变是不是正在说明我的一点点进步呢。
勉励下自己。加油~
《师从天才》读后感(四):刘锐平:读《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有感
从第一次读《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以下简称《师从天才》)这本书至今,已经过去近10年了。2002年在生态中心做实验期间,曾去西单图书大厦闲逛,在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便与此书结为了朋友,至今已经看了4、5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这本书从二战期间一直写到20世纪80年代,描述了在医学领域(生理学、药理学、神经学)一个具有师承关系的团队(从香农→布罗迪→阿克塞尔罗德→斯奈德→珀特)如何一代代地传承研究风格,获得了一个个开创性的重大发现(抗疟新药、微粒体酶、阿片受体与成瘾机制等),并获得了一项项Nobel奖、拉斯克奖等重大奖项。以此师承链为案例,阐述了科学界的一个非常奇怪现象:师承关系在培养科学顶尖人才方面具有强大作用,“一种特别的东西、关键性的东西,在若干代科学家之间,代代相传”。也正因于此,对92名在物理、医学、化学领域的Nobel获奖者进行考察,有一半以上(48人)曾是更年长的Nobel获奖者的学生、博士后或助手;许多世界顶尖科学家有一个惊人的特点,通常都在其他顶尖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工作过,然后依次成为下一代顶尖科学家的导师。
《师从天才》以朴实的语言,试图探讨并回答科学研究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几个问题:1)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2)我们应该怎样做研究?3)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师从天才》中的主人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从本质上说都是做基础研究的。但是,我们却发现,他们所做的工作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终极应用目标。抗疟新药的研制来源于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被疟疾搞得失去战斗力”,“要打败日本人,就必须首先治住按蚊传给人体的寄生物——各种疟原虫(Plasmodium)”,而疟疾被称为“二次大战中的头号医学难题”。同样,斯奈德与珀特对阿片受体的研究也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重要社会现实:“在越南的美军士兵中有1/4吸食海洛因”,“在美国国内,毒品问题导致了街头犯罪率的惊人上升”;而“只有在分子水平上更好地了解了毒品成瘾机理,世界各戒毒中心才能真正地解决毒品问题”。1960年Nobel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任何科学家无论年纪多大,如想做出重要发现,就必须研究重要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在科研选题时我们都应该仔细思考,什么是重要的问题?国家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有什么重大问题需要解决而还没有解决?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只有这样,我们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才不会盲目跟风追踪所谓“国际热点”,才不会无奈地选择某个容易争取到经费的课题,才不会由于自己在某一研究点比较熟路而继续做下去,满足于做些简单的修补性工作。曾有人说,“科研是拿纳税人的钱满足自己的特殊兴趣”,我宁愿相信最初说这句话的人是为了强调“科研必须具备并遵循自由探索精神,不必拘泥于他人的想法或社会的影响”,而不是在突出研究者“闭门造车”、“事不关己”的思想。我本人是做饮用水方面应用研究的,应该围绕我国当前许多水厂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开展工作,为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尽一份微薄力量。
我们应该怎样做研究?诚然,每个人从事的研究课题不同,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与学习经历不同,每个人的做事风格不同。例如,由于微粒体酶的重大发现而获得Nobel奖的阿克塞尔罗德做所有实验“仅用一支移液管”。事实上,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外也不存在某些统一的标准、规范可循。但即便如此,可能仍存在一些普适性的法则可供我们借鉴参考。布罗迪说“开始干吧,大胆地试一下”,珀特“总是愿意尝试不容易成功的科研项目”;布罗迪传下来的“基因”是“有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要研究,干嘛浪费时间去研究没意思的问题?”阿克塞尔罗德在谈到自己的科研方式时说“去做一个明显简单但会给你一点重要信息的试验……,在合适的时候提出重要的问题。晚些提,问题就显而易见了”,珀特“如果你聪明,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干嘛非要花很多天做实验去得出它呢?”,斯奈德说“我喜欢3小时完成一个实验,而不是3天或3个月”;阿克塞尔罗德说“光设想做什么学不到东西,还要靠进实验室搞实验”,斯奈德的态度是“去做实验,找出答案”,珀特谈到斯奈德的风格时说“别去想它,你就疯起来,动手去实验”。事实上,他们强调的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做重要的而不是平淡无味问题、做简单的可直接获得重要信息的实验并快速找到结果、疯狂地做令人激动的实验而不是仅仅冥思苦想,如此等等。顶尖科学家中几乎无人主张要“过于关注研究的精确度”,要“永远关注重要的事物,而不要去研究无尽的细节”。我们生态中心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人员仍属于书中所述的“一般科学家”,而不是所谓的“顶尖科学家”。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培养自己对科研问题的直觉,尽可能积极发现并提出“重要的问题”,并设计简单而本质的实验去获得在我们层次领域内的重要发现。同样,我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科研中的简单修修补补的工作,“不要去碰那些常见的科学课题”,“让别人去解决它们”。
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当一名硕士或博士入学的学生跟着我们从事科研工作时,我们应该思考,这接下来的几年中应该让学生学习到什么?诚然,在目前大背景下,老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科研项目,学生学会了实验与研究技能,取得一定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并能因其丰富的科研成果而顺利地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是最现实也是最基本的。但是除此之外,学生是否还会有更多的期待?我们是否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师从天才》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东西在代代相传呢?”或者说,什么东西可以代代相传呢?当然,科研上的新发现、新知识、新技术是可以传承的,但是“具体的知识和技术,确实,这可能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徒弟从师傅那里获得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思维风格’而不是知识或技能”。事实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一样重要,也就是说,学生受到训练之后获得了对“重大、重要或适当的问题有了鉴别力”,知道什么工作是重要的、值得做的,这些素质对于学生在毕业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具备重要问题鉴别力之后,应该培养学生的直觉力,即判断应该从哪条路往下走;在往下走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凭借直觉判断该如何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在遇到困难失败过程中,应该具备积极面对失败乐观心态与坚韧的性格;在科研过程中,还应该学会善于与他人交流协作,尤其对于从事应用型课题的学生,应该具培养其与他人沟通协调能力。此外,阅读《师从天才》过程中还让我体会到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科研是一件充满乐趣的探索,这可能也是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体会到的,而不能让学生感觉到科研是应付项目、论文、专利的索然无味的体力劳动。
《师从天才》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群热爱科学并执着于此的著名科学家的科研生活,描述了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与科学风格传承的过程,探讨了科学与科学家的本质以及科学精神的核心。我从此书中受益良多,也希望能学习并领悟到更多的科研精髓。
(作者:刘锐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