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339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者无疆》精选点评:
●纸质好,图片棒,封皮后来都翻烂了。
●一如既往的余秋雨的风格
●边行走欧洲边探访欧洲的文化和历史遗迹,也会探讨探讨制度、改革等等。余秋雨说不想读者们把这本书当旅行指南,不过多了解些文化背景旅行也会别有趣味吧。
●读完,与千年一叹的每日记不同,这次的写作和思考更有深度,文明虽各不相同,有冲突,也有包容,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美美的旅行。
●漫游欧洲九十六座城市,考察古老而现代的文明~每读一处,我总是会在地图上勾出城市的坐标,心向往之成为阅读秋雨老师文章的动力!如果去欧洲,一定会带上这本优秀的书籍~深深地品味那一行字母、一片墓地、一份图表、一个城堡、一群闲人、一块巨石、一面蓝旗^_^
●人生就是在无法满足欲望的痛苦和满足欲望后的无聊之间来回摇摆,唯一的差别是,穷人大多痛苦,富人大多无聊。——近日最佳
●不知道是不是在读的时候分心 没有喜欢的感觉
●世界不能都踏遍时读书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有阅读 有眼界 有阅历
●余老师带你深度游欧洲。
●读过许多他的书,着实佩服余秋雨先生的勇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着余先生的书仿佛自己也亲身到了那些地方
《行者无疆》读后感(一):读书拾珠 行走串线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先有读书拾珠,后有行路串线。
此书买了很久了,一直没读,去中欧前读了《北欧,冰与火》感觉太糟糕。回来后才看了这本书,对于无论是走过还是没走过的地方感觉都很熟悉又都很陌生……
熟悉在于作者这一路确实贯穿了我整个年少时读的各种文字作者,记忆的大门一下打开。
陌生在于无论是我走过还是没走过的地方,都感觉自己只看到了表面,背后的历史全都没有看到,想重来一次。
也算走过不少地方的人了,但是对人文一向不感兴趣,偏向风光,读罢此书才觉得只是因为没有遇到一本好的书。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古人诚不欺我也!
《行者无疆》读后感(二):几点思考
最近这些天,连续看了《中国文脉》、《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和《行者无疆》,都是新版。除了《文化苦旅》可能看过外,其他原来都没读过,而之前看过的《文化苦旅》也早已没有印象了,所以都算新读的书。读的过程中就有些想法,一直没有整理,读完有些已经忘了,剩下的就记录一下。
关于作者。余秋雨算是很出名的人了,以前只知道他散文写得好,具体怎么好法也不是很清楚,看了介绍以后发现原来他不只散文好,以前和现在还有那么多头衔。中国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气大了,自然有人嫉恨,所以围绕他的传言也挺多,至于真假我是无从判断的。其实,人总是对与自己相差不多、或者比较熟悉的人产生比较的情绪,比如隔壁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小胖子现在居然赚了大钱,我就可能倾向于相信他是干了什么非法勾当赚了黑心钱,以前天天上山抓鸟下水摸鱼,谁还不知道他几斤几两,凭什么他能赚钱?而对于明显高出自己一大截或者一直不熟悉的人,人们总是倾向于崇拜他,这就像《行者无疆》中写到的,很多大师在出生地、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认同,却在其他地方或者后来才闻名于世,就不知道余秋雨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当然,任何人都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把自己标榜得很高的话,也可能刺激到别人,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关于改编。这几本书都是新版,因为旧版基本没读过,所以没法比较。但是对于《文化苦旅》,我虽然对旧版没有多少印象,但还是觉得新版改编的很不好,尤其是作者自我辩解的那些章节,有些自卖自夸的嫌疑,而且还让人感觉言不由衷。我其实不喜欢改编,当然我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改编,大概目前能改的只有朋友圈的一些评论和分享了。对于朋友圈,我的理解是刷存在感,也有记录生活点滴和思想变化的作用,当然有些时候也有炫耀的成分。那么,为什么要删除或者改变朋友圈中的内容呢?也许有些人认为以前的看法太幼稚,有些看法不合适,有些东西不适合给某些人看,但是,既然是记录,保存着原始的记录,让以后的自己看到以前和现在的自己存在的状态和想法不也挺好吗?又何必追求思想的一贯呢?以今日的自己否定昨日的自己,以今后的自己否定今日的自己,其实何尝不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呢?
关于知识。我不知道这些写书的人都是怎么读书的,都读了多少书。我自认为这些年也读了些书,而且基本是有时间就会去阅读,涉及的范围不能说很广,却也不算窄了,但是读了很多人,包括余秋雨的书后,总是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似乎跟文盲也没多大区别。就像这本《行者无疆》中提及的各个大师,各个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似乎都没有多深的了解,而余秋雨为什么就能理解那么深呢?在书中,余秋雨倒是有提到到每个城市,都读一些相关的作品,可能他有些文字是临时读到,及时记录下来了,就像我们有时候读书过程中,发现某些文字或者思想比较打动自己,就记录下来,不同的是他记录在自己写的书里,我们记录在笔记本里。也有人说,那些写作的人其实都不读书,只是把书作为参考,为自己的书作工具。不知道这种说法到底准不准确,但如果读新书的时候能看到一些内容而想起以前的作品,然后会心一笑,其实还是个挺不错的体验的。
关于生活。《行者无疆》中余秋雨反复提到欧洲人闲适的生活,与目前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人真是勤劳的一群人,又真是能吃苦。一代一代的人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下一代辛苦奋斗,然后他的下一代又重复相同的历程,在重复又重复的过程中,忘记了辛苦的目的。当然,这么说也有点绝对了。很多人其实是享受吃苦的过程,或者说奋斗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可能我们觉得生活舒适、家庭美满就是美好的人生,辛苦打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过程,但可能另一些人本身就觉得有挑战的、激情的人生才是像样的人生,生活的舒适会消磨意志,又或者片刻的安逸是为了更好投入下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
其实想法还挺多,只是读的过程中没有记录,一时之间也想不起多少,就凌乱的记录一下,免得过些时日连这些也忘记了。
《行者无疆》读后感(三):文艺欧洲行
新图书馆偶遇的,因为之前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觉不错,所以借阅。
余老师的一贯优美文笔,真的很正。
在春节的家里感受,虽然身仍在家居里,但是心灵已经飞越至欧洲大陆,身不游心游。
书中也包括许多文史知识,古世纪中世纪的各种大文豪的荣辱成败,以及最重要的美景——图片。
南欧 庞贝城:"人形模壳"在十几个世纪后终于重现世间,老普林里与小普林里的幸运故事。
罗马 有资本气势磅礴的大城,居民准时全员休假。统治阶层上,尼禄的全城杀戮但迷醉希腊文化,凯撒大帝的完美统治,安东尼将军取西塞罗颅为欣赏,罗慕洛斯奥古斯都顺从历史态势放弃抵抗。
亚平宁半岛
威尼斯 水道与小巷组成城市的经络,但是失去进取之心,怠然待客。马可波罗。
意大利 佛罗伦萨 长明灯照亮但丁,美第奇"MEDICI"大家族在政治上包揽所有,但对文艺复兴有巨额资金,行政权力以及鉴别能力的大力支持。米开朗其罗受文化小人阿雷提诺的诽谤攻击。在米去世后三天出生的伽利略,最后则"因为自己有理,而不得不请求宽恕"(伏尔泰)。
西班牙 巴塞罗那 流浪大街中有许多艺人。哥伦布高塔——不问脚下,只问前方。建筑大师,打破常规的高迪。动感的弗拉门戈舞。阿汗拉布拉宫,阿布迪拉的放弃。
塞维利亚 文学作品:法国博马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 拜伦《唐璜》塞万提斯的青年时代 。
萨拉曼卡大学,富含海洋色彩。
葡萄牙 里斯本 葡萄牙古代诗人卡蒙斯"大地在此结束 沧海由此开始"。当年侵略的背后,后院也起火。古本江先生,大家的基金会。
中欧 奥地利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萨尔茨堡,迪特利希因与情人拥有十五个子女而被囚!。沃尔夫冈莫扎特。
匈牙利 埃盖尔小城:抗击土耳其人的古城堡以及长约三点多公里的大酒窖。
捷克 布拉格 胡斯(宗教改革先驱者,布拉格大学校长)主持的伯利恒教堂 哈维尔——总统作家——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我们的恶习。
斯洛伐克 首都布拉迪斯拉发 街头雕塑。
德国 黑格尔 费希特的坟墓处于杂草中,努力鼓吹国家概念。但老师康德则提倡"普遍立法的公民社会"。洪堡大学的兄弟校长。海涅"烧书,可能是人类自我毁灭的前兆。"慕尼克啤酒节的尽情放纵。歌德,席勒,颅骨辨认。海德堡,最大的酒桶——卡尔·路德维希酒桶。海德堡大学以前的学生监狱,学生反而享受。
瑞士 钟表 公立国 雇佣兵。首都伯尔尼,穿越的阿勒河。1905的爱因斯坦。"一切发现都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尽管那些结果看起来很接近逻辑规律"——为了肯定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希隆古堡。
西欧 法国 巴黎:圣母院 罗浮宫(高浓度聚集一般弊多利少) 协和广场 埃菲尔铁塔 拿破仑"我愿躺在塞纳河边,躺在我如此爱过的法兰西人民中间。。"
德弗罗朗咖啡馆:萨特 波娃。馆里各自有各自的"墙"。
咸死人的马赛鱼汤(习惯把剩下的杂碎熬成一锅给丈夫)
英国 温莎堡 伊顿公学 威灵顿"滑铁卢战场的胜利,是伊顿公学操场的胜利。" 真实的贵族。足球流氓"自滑铁卢之后,英国人体内的野性已憋得太久。"
布伦海姆庄园,丘吉尔的出生地,被迫附和的马伯勒公爵。牛津 剑桥 (两家"市袍town and Gown")哈佛。
莎士比亚被无知质疑只有上过大学才能创作。"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的创作里分别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无茶不欢。思维自由而生态不自由。
爱尔兰 都柏林 乔伊斯《尤利西斯》。
卢森堡 人文素质极高。
比利时 布鲁塞尔 欧盟总部门口的孩子雕塑。
海牙 国际法院。
荷兰 阿姆斯特丹。凡·高 伦勃朗《夜巡》"黑暗王子"。荷兰水~~~
摩纳哥 赌博旅游赛车邮票大国。山上豪宅。
圣马力诺 全民政治。
列支敦士登。囚犯不愿走。
安道尔 法德之间。
北欧 丹麦 下午三点半已经天黑。克尔凯郭尔 三个阶段:感性 道德 宗教。
瑞典 卡尔十二世的兵败终结了穷兵黩武。首都斯德哥尔摩。贝纳多特,发配到瑞典做总统,坚持中立。作家斯特林堡。"终极关怀"。
挪威 石油 水产 奥斯陆——海盗,文明的默化。
冰岛 《萨迦选集》。首都雷克雅未克。辛格韦德利火山"议会旧址",阿尔庭旧址,"法律石"。《尼雅尔萨迦》:两个家族为法律基石的奠基贡献出不可磨灭的牺牲。
距离阿尔庭不远的石缝,据说是欧洲与南美洲曾经的姻线。
北极 等待三个半钟的火车,全村只有六十人的热闹。
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欧洲 嚯嚯嚯
《行者无疆》读后感(四):游记+:出古入今两文明——读余秋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一)关于这两本书
这个篇名有点复杂。“游记+”指两本书的写作形式,是游记,但超出游记本身,固有“+”(plus)的注记,意为“升级版”;“出古入今两文明”指两本书的内容。余先生的《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它们分别是作者因着制作凤凰卫视电视节目,寻访人类古文明和今日欧洲,有感而发的一些文字作品。在寻访人类古、今文明大旗之下的这一系列文章,作者在《千年一叹》中多次称为“日记”,因为必须每天记录、发布。但它们确实还是游记——也就是我所说的“游某地、观某物,有所思、发所感”——不过是有相当深度和高度的游记,作者有深厚的学养,还做了扎实的功课,并有团队的协作作为支持,故能在游历之地看出景观之外的道道来,能深有所感悟并顺畅地书写出来。
我是由《中国文化课》而进入阅读余先生的作品的,先是《文化苦旅》、《山河之书》,再看《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感觉起点高了,眼光刁了,甚至还有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孤独感和挑剔。这两本书中很有些内容似曾相识,在其它书中多有提及,不过这反倒让人有种踏实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二)关于《千年一叹》
作者历尽艰辛,寻访“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第270页)——当然是遗迹——他的感慨,我想引用他在埃及的两段文字就可以很好地概括了。
一段是他在埃及卢克索太阳神庙所发感慨:“今天文明的最高原则是方便,使天下的一切变得易于把握和理解。这种方便原则与伟大原则处处相背,人类不可能为了伟大而舍弃方便。因此,这些古迹的魅力,永远不会被新的东西所替代。但是正因为如此,人类和古迹就会遇到双向的悲怆:人类因无所敬仰而浅薄,古迹则因身后空虚而孤单。”(第55页)
另一段是他在埃及红海之滨的沙漠,面对同样无垠的大海和沙漠直接对峙时所发的感慨:“万丈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纵天游弋紧贴着千古冷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是的,以沙漠和大海的眼光,几千年来人类能有多少发展?尽管我们自以为热火朝天。”(第62页)
这里也罗列几条个人关于人类古文明的一些疑问,作为今后相关阅读待解的疑团:
1.几大古文明为何都在大河流域出现?是“水”的缘故吗?
2.从现在的了解来看,这些曾经的古文明的勃兴与消亡呈脉冲式,似乎一出生就达到了其发展高峰,但短时间后遽然而逝,那么,它们的文明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吗?
3.除中华文明外,其它古文明都中断、消亡了,有何必然性?是盛极必衰吗?是“透支”了吗?我觉得,这很可能是“出头的椽子先烂”的缘故,相对高的文明和发展水平引来“野蛮人”的觊觎而招致灭亡。如作者就巴格达的衰败而提出的,“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来了最密集的征战刀兵,这儿反复拉锯而成了一个永久性的战场,直到今天”。
4.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这在《中国文化课》中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5.这些曾经文明发达的地方,在近期基本都是动乱、贫穷所在,又有何必然性?
6.人类的文明其实是很脆弱的。天外的飞来横祸就不说了,如果哪天人类自身不克制,我们创造的文明完全可以把这些文明,包括人类自己,毁于一旦。
7.人类文明的传续问题。文字、书籍在人类文明的传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文字的无法解读,我们对某些文明无法解读;不难推断,因书籍的损毁,我们也遗失了许多曾经结成的文明硕果。由此,对于之前不甚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顿觉迫切。在不知不觉中,不知有多少文化遗产因后继无人而失传、湮灭。
8.人类的文明,最终的归宿是什么?
(2020.3.31)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三)关于《行者无疆》
与《千年一叹》总体压抑、伤感的氛围相比较——那些毕竟是逝去的文明、文明的遗迹——《行者无疆》所描述的氛围轻快了许多。这应该得益于作者与欧洲当下的文明接触更为真实、直接与具体,且写作环境大为改善,作者也更谈得开。
作者以“一行字母,一片墓地,一份图表,一个城堡,一群闲人,一块巨石,一面蓝旗”(第328页)总结了他欧洲之行的所感所得。而通过我自己经由书本、图片、影视剧以及亲历者之口——当然最近是余先生这本《行者无疆》——而获得的感官认识,最为感慨的是欧洲国家对古迹的保存(用保护显得太刻意了!),特别是那些上了年岁,但至今仍在发挥正常/日常功能的老建筑。因此,我对欧洲的理解就四个字——沉淀、凝练。这种沉淀和凝练,又集中体现在其建筑与雕塑作品上。
也许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生活,为其所浸染——柏杨先生的“酱缸”理论,在欧罗巴同样适用——欧洲很有些人,通常还就是一般的市井之人,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就很有哲理。比如,书中提到,两位对作者给有百年历史的巴黎地铁拍照这一行为颇不以为然的巴黎市民说:“中国应该知道一百年是一个小数字,巴黎也知道。”(第186页);而一位到过上海的罗马长者则向作为中国人的作者告诫到:“上海这些年的变化之大,举世少有的,但是,……不要太美国。”(第21页)
可能正如作者在书末《总结》中所说,踏入欧洲,他“迷醉”了,逐渐忘记了“想进一步为中华文明寻找对比坐标”的“初心”。其实又何必执着于“对比”呢,对比通常就意味着要有划一的标准、要有高下的判断,但是不同的文明、文化各有各的轨迹与道路,各有各的精彩与特色不是很好吗?正所谓“文明因不同而精彩”。
也许是要对遗忘了“对比”这一初心进行“补偿”,余先生从欧洲“搬”了不少“它山之石”来让我们“攻玉”,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琢磨:
——本来,现代和古典,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但是,欧洲很多城市却把两者协调得非常妥帖,甚至在两方面都逼近了极致,为人类的聚居方式建立了典范。
然而,聪明的欧洲设计者们知道,真正要让一座城市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处理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这比现代和古典的关系更加难办。(第158页)
——(由遵守交通规则谈起)这些事情让人不能不深深感念启蒙运动。康德说,欧洲启蒙运动的巨大功效,是让理性渗透到一切日常生活中。
可惜,中国文化人接受西方文明,总是停留在一些又大又远的概念上,很少与日常生活连接起来。结果,他们所传播的理性往往空洞干涩,无益于具体生活,也无法受到生活的检验。(第248页)
——中国的一次次进步和转型,都容易流于急功近利,忽略了新的精神文化基础的建立,还误以为暂时牺牲文化是必要的代价。其实,社会转型的成功关键,恰恰在于必须集中权力资源、财富资源和文化资源,一起开创一种新文化。(第330页)
——正是这份图表提醒我们,中国人再也不要躺在遥远的“四大发明”上沾沾自喜了。
中国由于长期封闭,不仅基本上没有参与人类近代文明的创造,而且对西方世界日新月异的创造态势也知之甚少。结果,直到今天,组成现代生活各个侧面的主要部件,几乎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更刺心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并不能感受此间疼痛,仍在一些“国粹”中深深沉醉。这种情形,使文化保守主义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创新的步伐。
西方有一些学者对中国早期发明的高度评价,常常会被我们误读。(第331页)
——中华文明本是信奉中庸之道的,但在中国近代救亡的危机之中,受法国激进主义景响较深。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激情如火的慷慨陈词和铁血拼杀,感染了很多中国的改革者。相比之下,对英国的温和、渐进的改良道路,反而隔膜。
后来,他们甚至不知道法国社会最终安定在什么样的体制下,关起门来激进得无以复加。甚至在和平年月里仍然崇拜暴力,包括语言暴力。
很容易把这种激进主义当做理想主义加以歌颂。(第332页)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学习欧洲文明的时候,不能继续像文化前辈那样一味抱歆羡和追慕的态度,而应该作一些更深入的总体思考。
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差别很大,但既然都称为“文明”,就必须应对所有文明的共同敌人,那就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例如恐怖主义、核竞赛、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第339页)
此外,作者在书中引述作为捷克总统的作家哈维尔的一些话(第115页),让我获得了许多超出这本书之外的思考与收获。难怪余先生在《中国文化课》中多次提到哈维尔。
(2020.4.5)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