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 第1卷》是一本由[加] 德鲁·卡宾森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质量效应 第1卷》精选点评:
●由于不玩游戏,所以觉得只是部一般的科幻,希望后两部能入佳境。
●原来这种感觉叫做“爆米花科幻小说”啊 :/ 还是说我对所有的故事都失去评判能力了? +天启这名字起得太烂了 +好想玩仙女座啊
●①愚蠢的人类;②萨伦不错。
●三点五星,用来安利游戏倒应该不错。动作场面写得很有游戏操作感,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摸鼠标(喂)。背景资料铺陈多一些,情节被压缩得有些紧张,尤其是靠后结尾略有些交代不足,不过基本上也算是事件落下帷幕,作为前传应该足够了。可恶,可是打游戏我还是会晕啊(一口血
●作为游戏前传,把安得森与萨伦的恩怨,安得森的艳遇,以及萨伦与霸王相遇的过程都串了起来,很好地填补了1代之前的背景空白。故事本身也写得引人入胜。
●一般般。格局还好,境界不够。
●补标。Drew给ME写的东西诚意还不如当年的SW小说,单纯当成侦故事看倒还能接受。
●作为一个mass effect的忠实玩家,这本书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糟糕了。
●描绘起来就是质量效应1的任务的伏笔
●没有预期的好,一般,其实找寻失落的远古文明及人类融入异星文明的构思很吸引人。但毕竟是为游戏编写的故事,激烈的战斗场景在游戏中是不可缺少的,但作为阅读,需要的是想象和情节的带动。感觉和光晕的改编小说的读后感差不多,也许这是游戏小说的通病。
《质量效应 第1卷》读后感(一):不错的游戏小说
游戏小说一般坑的比较多。天启这部总体而言不错,虽然整本书写的事情很简单,萨伦怎么得到霸主号,涉及到的人物也不多,但是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质量效应这个游戏并没有玩过,看介绍天启是游戏的前传,交代了主要人物和历史背景。
作为科幻小说并没有特意的花费大量的篇章去介绍高科技的东西,而是专注于人物感情,政治斗争,以及融入神堡之后的种族斗争。贪欲不仅仅存在于人类,在外星系的物种也同样存在,而贪欲总是会带来巨大的毁灭,西顿的工作人员最后只活了卡莉,桀斯族直接将星球的主人赶走,自己当家作主。如果看第二本的话会知道在一二部之间发生了霸主号进攻神堡的事件,死伤惨重,直接降低了三大种族的地位,将人类对的地位提升了一大截。不受待见也不见得都是坏事,又诠释了枪打出头鸟的理论。
该科幻文章中涉及到的感情线路很低调和含蓄,安德森之所以和卡莉没有在一起,因为距离。一个城市,一个省份,一个国家,一个地球的感情都可以维持,但是如果是一个银河系,一个宇宙。这种距离可能需要一辈子的等待,有多少人能够经受?卡莉的父母离婚了,安德森离婚了,安德森和卡莉虽然相爱但是并没有选择在一起。感情终究败给距离~~
《质量效应 第1卷》读后感(二):较好的游戏前奏,一般的科幻小说
辛辛苦苦写了将近一小时的书评,因为浏览器一个错误全部没有了。
好桑心。于是现在就简短说说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好了。
tw,我是一个质量效应游戏的忠实(也许不)的粉丝……
首先,来说说为啥它是个较好的游戏前奏。
玩过游戏的玩家,应该都知道,游戏一代我们的主角斜坡会遇到给他的人生带来转折的第一大反派——萨伦。
没错,这也是这本小说中出现的一个亦正亦邪的幽灵特工,萨伦。
萨伦冷血,无情,永远将自身任务置于第一位,为了完成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手段。而且他长了一张非典型突锐人的脸,一看就不会是正派,就算现在是正派将来也一定不是正派(泥垢!)
本书前80%不惜花大量笔墨来铺垫最后15%的高潮。
交代清楚了安德森和萨伦为何会有仇怨,都是因为一个女人口牙!(并不是!)
好吧,其实在我读来真的就是两人一开始就有摩擦到后面是越看对方越不爽而已。因为萨伦本身因为自身种族和人类的第一次接触战争,导致对人类的痛恨与蔑视。
然后最后可怜的15%交代了为何安德森如此讨厌萨伦的原因,也是本书的高潮。就是萨伦的残酷无情的杀戮。
书的最后5%(我数学不好,其实这根本就2页),交代了一个游戏中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霸主(不是海伯利安里的霸主哦,这个霸主名叫Sovereign)。
这东西出现在了一代,让大家知道了宇宙中有个非常大的威胁,他们叫做Reaper(收割者)。
所以到此,这本书都很好的给游戏一个前奏。
再来说说这本书单纯作为科幻小说吧。
其实感觉这不太公平,因为这本书的目的,也就是为游戏补充。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下。就算作为一个游戏的fans,也不能光是一味的认同和游戏有关的所有东西。
1. 这本书,除了介绍了不同的种族(在我看来也没能很好的介绍),还有介绍了一些即时通信的手法(超网),还有质量效应中继器(这个介绍也没有多详细)。
除去这些,科幻的感觉不是很强,打仗的时候还是突突突(游戏中也是这样的),除了偶尔冒出一个异能使用者,看不出多高超的地方。(这也算是对游戏的吐槽,虽然我是乐在其中)
2. 情节
在我看来,这书真的无法靠情节取胜,如果和质量效应第一部游戏加在一起,那是真的很棒!!
本书情节,没有特别跌宕起伏的地方,还是除了最后那么十几页。人类大使和神堡议会交涉的地方,稍微有些看头。除此之外,可以说没有出彩的地方。
或者说,出彩的地方,也只有玩过游戏的人才会发现。
3. 名词和一些句子的翻译
其实这个怎么说,只能算个人吐槽。
当初玩游戏,用的是三大妈(3DM)的汉化,所有有些先入为主的印象。
书中有个雇佣兵组织,叫做蓝太阳,游戏汉化中叫做青阳,游戏中是Blunsun。个人觉得,青阳翻译更胜一筹。当然如果小说完全照搬3DM的翻译,肯定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问题。所以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但是有个槽不得不吐。
我有次看不下去,是因为满眼的“族”这个字,突锐族,阿莎丽族,塞拉瑞族,沃勒族,巴塔瑞族,克洛根族……而且只要提到,一定会有一个不遗余力的族……
真心觉得省掉看着舒服些。
还有一处翻译,P63的第四段,会有一种看的莫名其妙的感觉,指代不明,然后去翻过英文原文,总觉得和英文原文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但是因为我的英文水平不好,所以也许是自己误解了英文原文的意思吧。这里不多说。
另,译者翻译酒吧的阿莎丽服务生,说的是“阿莎丽族服务小姐”。这点真心不能苟同。熟悉游戏的人,都知道阿莎丽是单性种族,更确切来说,他们是无性种族才对,尽管他们外表看起来像人类的女性。原文里其实是“a single asari server”,所以我觉得,强调是个阿莎丽族小姐,非常不妥。
暂时举这么多。
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看看英文原版。不过那些专业名词真的很头大。
另,我觉得游戏本身,才是真正的精华,可以和我心中的卡拉狄加,海伯利安并列在一起了(当然除了质量效应三部曲的结尾)
《质量效应 第1卷》读后感(三):好莱坞枪战片的太空版本
公正地说,《质量效应》第一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和好看,可能之前的期待值比较高。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果壳阅读在出版了韩松老师的《地铁》和飞氘的《纯真及其所编造的》之后,会出一套以游戏科幻小说。是个人趣味还是市场考量不得而知。当然,对于那些对《质量效应》驾轻就熟的童鞋而言,这部小说可能会联想到那些3D画面而显得颇为生动,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很少玩游戏的童鞋而言,文本就仅仅是文本,先入为主的始终是文本以及文本所带来的存在于想象空间中的视觉效果,而不是游戏中的震撼效果来弥补文本中的少许不精彩。
幻想类的游戏小说有很多种,有的是游戏创作脚本,有的是同人,有的是官方的背景小说,有的是原本和游戏八竿子扯不上关系的最后因为出现了相应的改变的游戏也就成了幻想游戏小说。
坊间游戏小说很多,暴雪公司的游戏小说到目前为止应该是最为成功的,从《星际争霸》到《魔兽世界》。从官方小说到民间的同人,可以说是数量众多,当然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相比而言,《质量效应1》中规中矩,没有太多意外的惊喜,大多数桥段充满了好莱坞枪战片的那种范。好不装逼地说,不是说这部书不好,只是在单纯地从阅读感受上而言,深刻地觉得德鲁.卡宾森和西德尼.谢尔顿、奥森.斯科特.卡德、洛伊斯.比约德在讲故事的能力方面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当然,这部小说正如宣传的说的一样,政治阴谋的、谍战的、枪战的、小清新的儿女情长的各种类型剧情片的特点就充满其中,但是正式因为这种类似集中,使得这部小说特点并不那么鲜明,且不拿西德尼.谢尔顿和弗雷德里.福赛思这类大咖相比,单纯从“太空历险记”这种纯粹走剧情的技术活儿来看,卡特和比约德更胜一筹。整体而言,《质量效应1:天启》更像是一部套着太空殖民扩张的典型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当然,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说“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并不是装逼装清高说这种电影不好,只是说当审美疲劳的时,连桥段和情节你都能猜得出几分的话,看片乐趣会少很多。SF Signal的评论认为这部小说大量的信息铺陈(Infodump),使得整部小说看上去太过匠气,就像一个全能解说员狂用感叹号。Thunderbolt Games的评价则认为小说的讲述方式使得整部小说无法成为一部伟大的科幻小说(great science-fiction)。
不需要伟大,但是作为一部爆米花科幻小说,感觉确实和《垂暮之战》等还有一段距离。
如果换掉这部小说整个科幻背景,大概剧情就是如下这样:
俄罗斯建在远东的一个秘密基地被恐怖分子神秘袭击了;而这个秘密基地是从事联合国严令禁止的生化武器的研究项目(也可以换成克隆人啊之类)。然后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需要知道这个真相,同时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美国派出了超级特工A咖(对照幽灵特工),俄罗斯自己也需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秘密基地的一个高级科学家神秘失踪了,所以派出了自己的特工B咖。然后真相就是这个高级科学家(痴迷于研究的类似疯狂科学家的那种角色)发现了一个更牛逼的类似水变油的高级玩意儿,然后被中东一个牛逼大亨瞅上了,为了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和高额利润,制造了这起袭击。再后来,A和B同时类似《虎胆龙威》一般的闯入大亨的窝藏地点,顺带把大亨那个怎么打也打不死的小强打手也打死了,救出了女猪脚——女猪脚是好莱坞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将军的女儿,又在那个基地供职,在基地袭击前神经出问题离家出走(因为晓得基地从事的非法项目很紧张也很良心发现)。最后的结尾是A咖在最后大功告成时耍了个心眼,把那个秘密项目的研究资料据为己有,期待自己当大老王,也期待美国能重新确立自己在全球超级无敌巨无霸的地位,打败俄罗斯。
剧情就是这样,只是那些枪火效果,大家可以按照好莱坞的样片自行添加。
因此,作为整个小说系列的第一部《天启》有着好莱坞的火爆桥段和政治阴谋,类似《碟中谍》那种风格和汤姆.克兰西小说的那种悬疑设置。当公正地说,作为一部“太空惊险”的小说,这部小说即没有太空歌剧的华丽和精彩,也没有侦探悬疑小说的那种令人入迷,谜底过早的揭开——而且揭开得相当不拉风,想写写作提纲一样,想当然地,然后那些好人就知道坏人是谁了。没有反转也没有隐藏老王,类似RPG过关,一路打鸡血一样的救好人打老王。另外,“幽灵特工”作为突锐人,最后留一手准备背叛理事会的好莱坞尾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小说当然也顺带穿插了小儿女情长,不过有种感觉是这种感情不自然。中规中矩。
真心希望第二部能更加精彩一点。另外,第四部也快出版了,不知道果壳阅读还会不会继续推出中译本呢。
看完第一部后的阅读感受——在这部小说面前,那爆米花科幻的经典代表《垂暮之战》就是一部大师手笔。
一家之言。
以上。
《质量效应 第1卷》读后感(四):作为质量效应玩家的一些评论
作为质量效应游戏三部曲通关的玩家,我说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质量效应是今年来制作最为精良的一部游戏之一,而其最突出的就是其强烈具有代入感的故事。 韬子@Tower可能是因为您没有了解到所有的剧情所以对这本小说有一些误解。
质量效应小说三部曲与游戏三部曲并非重叠的关系,小说《天启》可以看做整个质量效应故事的序章,之后是游戏质量效应一,此后为《升天》,接着是游戏质量效应二,结合是《天罚》,最后是游戏质量效应三。不幸的是除了三部游戏通关,我只阅读了《天启》这本书,而《升天》与《天罚》都没有来得及去看,并且对于游戏的记忆已经略有模糊,所以如果我说的还有什么不对,请资深玩家见谅。
《天启》与游戏质量效应一的开端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跨度,《天启》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主人公的话,我想应该是安德森上尉。而在游戏质量效应一当中,安德森已经是人到中年,成为星联飞船“诺曼底”号的舰长,而游戏的主人公薛帕德少校正是安德森的船员,而后当薛帕德成为“幽灵”后安德森更是被提拔负责星联第五舰队的上将。在《天启》曾经多次提到安德森对于自己士兵身份的认可,而在游戏中他已经开始接触政治与外交事务,在其中当然有安德森的一些思想上的转变,不过这和本文关系不大,故此掠过不谈。但是剧情却没有很大的割裂感,萨伦仍然是议会的“幽灵”,而薛帕德正肩负着揭穿萨伦真面目的秘密任务,萨伦在质量效应第一部结束的时候开枪自杀,读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明白:对于人类报以歧视态度的萨伦并不是整部小说的“大反派”。
那么“大反派”究竟是谁呢?第一部小说中反复提到一个人工智能种族:桀斯。桀斯是由外星智慧种族奎利族在几百年前创造的一种人工智能种族,在桀斯表现出自我意识的时候奎利人尝试去毁灭桀斯族,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几近灭族后被赶出自己的母星,成为星际流浪种族。注意奎利即使是流浪种族,但是不等同于星际海盗,他们仍然具有银河系强大的舰队,而他们的族人年轻时都需要离开舰队独立外出在银河系中历练,成年后带着“战功”即成就回归战队,这是奎利保持自己种族不灭的重要手段,也养成了奎利人独立坚忍的性格。
而上文提到的星际海盗指的是活跃在“界神星系”——不受议会管辖的迎合系区域的以欧米伽空间站为核心黑帮及雇佣兵组织,即在《天启》中出现的“蓝太阳”等雇佣兵团。这些兵团主要由巴塔瑞人,克罗根人等组成。巴塔瑞人与人类几乎同时崛起,争夺天连边界,最终在种族竞争失败后退出议会,许多族人加入了雇佣兵团;而克罗根人即小说中描述的像爬行动物的一种非常粗壮的外星人种,一个克罗根群体只有群体的头才能拥有多名雌性克罗根人并繁殖后代,而其他雄性克罗根人则是群体的战士,没有拥有配偶并繁殖后代的权利。克罗根人好斗且野蛮,但他们在古代也曾拥有灿烂的文明,他们通过卵生繁殖后代,由于好斗和生育率过高威胁到了银河系塞拉瑞人,于是塞拉瑞人研制了“基因噬体”以使克罗根人生育率接近为零,两族从而结下了不解之仇。
塞拉瑞人,突锐人与阿莎丽人同为银河系的主宰种族。阿莎丽人是相貌与人类最接近的种族,且均为雌性,具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且最先发现神堡,而突锐则拥有银河系最强大的武力,三族明里扶持暗中打压银河系的新贵,比如人类。而银河系中所有有能力跨出自己星系的种族都无一例外地借助了一种五万年前灭绝的神秘种族——普洛仙族留下的科技。这就引出了银河系中最大的谜团,就像人类想知道恐龙灭绝的秘密一样,所有种族都想知道为何普洛仙在如此强大的科技实力下离奇灭绝。
铺垫了这么多只是为了使读者了解质量效应中种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明白明白了这些您可能能够猜到,质量效应 绝对 不是一部外星人打压,人类强势崛起的小说,也不是好莱坞枪战片的太空版本。
在游戏质量效应一当中,薛帕德最终打败了萨伦控制的桀斯族,而在质量效应二当中,桀斯族则作为前半部分的重要敌人出现,直到薛帕德最终删除桀斯族代码将桀斯灭族或者将其收编到自己队伍当中。不知您是否有这样的疑问,萨伦赖以控制桀斯族的法宝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控制桀斯族。而这就是故事的关键,您一定记得钱博士在某种“辐射”的影响下变得精神不正常,而萨伦小心翼翼去避免这种效应,我们称之为“教化”。而最终其实萨伦也被“教化”了,成为这种力量的奴隶,不仅如此,(此处会有关键剧情透露,请慎重阅读),此后的幻影人也被“教化”,而他们往往以为自己能够控制这种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收割者”的力量,也是五万年一度毁灭有机生命的元凶。收割者是一种高度进化的人工智能种族,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桀斯会听命于收割者,也可以解释对接触他们的有机生命的“教化”。至于为何他们会五万年一度毁灭有机生命,是因为他们自认为神,要维持一种“有机生命与人工智能”的平衡,他们相信有机生命创造出的人工智能种族会毁灭整个银河系,所以每五万年对于高度发达的有机生命的毁灭是必要的,而这些有机生命则也会融入收割者当中以另一种生命形式存在从而达到一个新的五万年的“平衡”。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整部小说其实讨论的就是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要不要制造人工智能,当人工智能出现人格特征时是赋予他们情感还是予以毁灭。而小说令人震惊的一点则是质量效应在更高层面讲有机生命与人工智能的地位倒转,收割者毁灭有机生命却恰恰是为了保证有机生命的延续,我们到底要不要接受这样的“保护”,还是选择自己的路?如果有机生命有权选择自己的路,那么我们制造的人工智能呢?
总之,这部小说体现了人工智能发展时代的一些思考,正巧我正好是一个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目前机器绝对没有能力自己思考的,请大家放心,不过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呢?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有异议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