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本由(德) 马克思 / (德) 恩格斯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10元,页数:7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意志意识形态》精选点评:
●看的头疼,基本上是无限否定其他人然后肯定自己的学说,因为判断式的观点多,所以除了逻辑论证概念的东西之外没啥特别的,这哪是在探讨,这是在树立新神明。
●这套理论的解释力真的是太强了。写绪论用:“将经济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从这个整体出发来理解历史”。
●仅挑选章节和导读的书,还想再深入读一次。
●第一卷非常精彩,第二卷之后除了批判抄袭而且还抄错了我就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了-_-||马恩在第一章费尔巴哈的批判详细讲述了唯物史观,有社会阶段的分析,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里其实叫交往)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哲学从人间升到天国,而非天国到人间。人创造环境,人又被自己创造的异己力量支配,经由货币具有交易的目的性。嗯,印象最深刻的还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对唐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的重新解读,分析桑丘作为“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本质,借桑丘指出当今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本质,把普遍变成少数人利益的产物,以“合算”代替“好”。共产主义是关于现实革命的哲学,而非提出具体的社会理论,尽管提出了按需分配,但“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高中语文老师常常说的:读书就是做生意。这些书看的累看不下去都是因为没有本钱。因为马原课看完了这本书,可是很多地方都不太理解。希望有了本钱之后再来重读一遍。
●必须看原文,那个精彩绝伦啊!
●焦头烂额的周六之罪魁祸首(一)
●补记
●还是蛮有感触的,个人认为这本才是马克思哲学色彩最重的著作,如果不是作为专业任务来看的话我可能看的会舒服的多。
●不亚于启蒙教育,缺点是理论太多,例子太少,很难读懂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一):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部分
只看了第一卷费尔巴哈的部分,因为是手稿,不太好读。
主要内容:
1、批判了德国哲学发展的现状,他们都局限于黑格尔体系(当时的黑格尔完成了实证唯心主义)且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只要消灭宗教迷信,人们就能获得解放)。
2、批判了代表性哲学家和一些流派(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用词句反对词句),德意志意识形态即纯思想的斗争。
3、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感性”即对象性,感性存在就是对象存在。费尔巴哈认为要从经验中找理念,但费尔巴哈认为理解经验世界靠直观理解。马恩同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二重性,忽视了唯物主义的历史性。
4、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物质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历史发展的三动力:人的基本需要、人的基本需要产生的衍生需要、繁殖生育)。意识:在删掉的手稿中阐述了意识的概念,阐述了意识的发展阶段:从纯粹动物的意识到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5、阐述了社会发展理论。阶段一:农业与工商业分离(城市与农村分离)——居民分为两大阶级、产生的行会、资产与地产分离。阶段二:工业与商业分离(商业和生产的分离)——产生了工场手工业、世界市场和国家的影响、对阶级的影响(异化)。阶段三:用消灭分工来终结历史——无产阶级的现状、观念上意识上要看清根本矛盾、行动目标打破虚幻的共同体。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呢?
我们要透过意识形态的迷雾,看到真正的历史(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真相,还在迷雾中打转,往往只看到了历史中的上层建筑,没有看到真正的实践、阶级)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二):永远的纷争
没有完整读过,从小到大的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灌输曾经让我坚定地确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关系。直到在一次戏剧课上英国老师让我们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观点阐释文本的时候,我这才傻眼,从没想过如今从自己嘴巴里说出来曾经背的滚过烂熟的理论居然这么困难,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再一次怀疑自己知识储备的质量以及数量。今天看了英文著作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还有意识形态的介绍,终于让我有一点明白了自己曾经的困惑到底是来自什么地方。
在我看来其实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核心论调永远都不会过时。在原作中马克思其实并没有充分肯定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相反,马克思解释上层建筑也会受制于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族特性,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样态(infinite variations and gradations)。这一点我们的中学课本似乎很少提及。今天我们可以很容易举出例子来证明某些上层建筑尤其是文化并不单单受制于经济或者物质,但是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我看来,即不管你怎么举例证明,你不得不承认经济基础的在一个社会的整体特征形成过程中的非比寻常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存在争议,还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尤其是意识形态的概念仍然存在争议,在当今越来越复杂的加之全球化的背景的社会形态,单单用经济基础来解释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尽管我们不能忽视这一重要论断。所以我说纷争会永远存在,只要人类文明还在继续。
最后我想对十年前的我说,你当初是多么热爱政治书里的这些抽象概念,曾经是它们陪伴你度过那么多青葱岁月,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可惜的是你只是把它当做一门学科,你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尽管心底的问号越来越多,你思考的问题并不是愚蠢的,真的,因为至今这些疑问还没有被解决。但是你选择放弃思考,选择练习答题技巧,选择暂时忘却提问,换来的是十年后再一次重新面对。其实你可以选择暂时放下,拿起另一本书继续寻求答案,可惜。。。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三):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思想进行的“清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星。
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以及:
“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总令人想到维特根斯坦所讲的“历史的河床”。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精彩!!!!!!!!!!!!为这句话,吹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德意志意识形态》:5星。
1、对于
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
而那些抽象出来的概括
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面,但是他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
之后提出了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相关论调(现阶段Marx还未提炼出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重要结论):
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
2、而且,Marx还是个反本质主义者,他并不相信有一种普遍的东西,但他对“普遍”这一说法又有所妥协:
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
而共产主义革命,要
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
,因为
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及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
而Marx理想的社会目标是:
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
这一观点和罗蒂如此相似。罗蒂认为,团结的基础不再是一个本质性的,普遍的“共同利益”,而是每个个体的私人利益。
3、之后Marx再次强调,
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是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个人的力量。
不然
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则表现为手段
,而非目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四):思想与“利益”——兼论功与利
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给了两段话。那两段话看上去就隔得远,一中一外,而且时代上也相去远得很。一段话是孔子的名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段是马克思的话:思想离开了“利益”,那就准保出丑。这里面,只有这个“利”的字面,算是相同的。
想了半天,在这两段话的“远距离”中兜了老大的圈子,总觉得合不大拢。还好,在孔子之后,想到了孟子的一段话,那是在梁惠王篇里,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里的“利”,也就是孔子的小人之“利”,这没有问题。但孟子在这之后发挥了一大篇,专说仁义,却是那样的“实际”: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云云。这与后来董仲舒的话“正其谊不谋其利、名其道不计其功”,却是相反,完全是道义的事功化。这一下子,却与千里之外、世代之远的马克思“接续”上了,马克思那句话里的“利益”两字,却正是中国儒家“仁义”的事功吧。
小人之心,永远在自私自利之中,你给他“打小算盘、算小账目”,而且还要不忘记告诉他:这对你多么有利,他才能明白。如果给他说大道大义,他要么听不懂、要么不愿听,反正与他无干。小人受感化,当然是好,但有时候小人一辈子是小人,那也没办法,就暂且不去管他。我们反过来说“君子喻于义”,大道大义怎么样能够“喻”呢,无非还是要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行得了”,那才行。否则,道义老是“悬空”在那里,那就有点“悬”。孟子撇开了“小人之利”,却把仁义说得那样子“一五一十”的具体,简直可以说是“细大无遗”。换一句有点“利益”意味的话来说,那就是对于大仁大义,也还是要“打一打大算盘、算一算大账目”,把道义事功化,使它能够落地,接地气。马克思是历史的唯物论者,他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就是把黑格尔那里“手足倒置”的“绝对精神”再“手足倒置”过来,让精神和思想真正用脚“踏踏实实地走在实实在在的土地”上,这就是马克思所谓思想离不了“利益”的意思,存在决定意识和思想,而存在就是一切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面就是“大利大益”。否则,思想再美好,总像一只炫目的“氢气球”,飞升到高空,最后总是一记声响,散得无影无踪了。
大道大义,我们说不好,那就从其中挑选一点小事来作一个例子,尝试着说说看。比如说“敬老”吧,孔子“君子喻于义”的“义”里面总也是有的吧,远而至于西方的马克思的思想中,总也是同样的认同。那么,怎样让它落地,见出事功,得以实行,却也并不容易。单单就说一件,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平常想想“有什么难的呢”,立起身来就成了。而实际上,有时候老人站得远,你起身让座他看不见,你要大喊,他又听不见,再喊你又有点儿脸皮薄,不好意思起来;有时候老人又要与你谦让,客气话一来一往,实在有点儿收不了场;有时候你让了老人,老人到站了,你还没到站,他又会客气地硬要你从远处过来再坐下,这些都是好意,而你又觉得难以为情。怎么办呢?那还是只有一个办法,即使有这么些“不容易”,却还是要“见了老人让个座”,只有这样,“敬老”的道义才能在事功上表现出来,见出大利大益。否则,因为不容易,有麻烦,虽然内里一片“诚心”,却是干脆就“懒屁股坐着不动”了,那才是“思想如果离开了利益就会出丑”。
中国古代有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说法,对于“功”向来是不排斥的,因为小人的小利与道义事功上的“大利大益”,毕竟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崇实的儒家与唯物的马克思,还是能够说话投机,心灵相通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五):马克思与第一滴雨
读完以后,想到之前和朋友聊过的一些话题
(一)关于何者为历史进步的动力
——“假设历史真的是不断进步的,是什么推动这种进步?不同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譬如启蒙时代部分史学家认为是理性与道德,或者是某种伦理精神。马克思则认为无论是理性道德亦或是伦理精神都是观念意识,都产生于社会实践中。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却是这样的:
{历史的主体是人,而人总是具有一种趋利性,也就是人会自主倾向于对自己发展更为有利的选择。(但起初历史给与人的选择比较多,譬如战争与和平,民主与专制一类的,而人不知道哪一种更适合自己)——人通过不断地选择实践,证实 —— 得到一种经验与知识积累 —— 选择对人类自己而言更好的方向(当然其中不乏错误与曲折,在历史长河当中会选择更恰当的) ——实现进步}”
——“所以你是说人的趋利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吗”
——“也可以这样理解吧,因为人的趋利性,在实践中当中不断地作出选择而导致的这种进步。”
——“那我们来设想一下,古希腊时期的人口当中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奴隶们,他们是不是趋向于得到自由和财富?”
——“对的,所以他们这样一种趋向于得到自由会让他们去实践,提高生产力,创造出这样的条件,从而促使进步发生。”
——“但你要想到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依靠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意志就轻易可以改变的。譬如一堆今天奴隶想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明天这件事情就能够发生。”
——“确实是这样,但是历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不断地有这种意识,包括劳动技能与知识是可以通过代际遗传不断积累的,长期以往,进步就产生了。”
——“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在这些历史主体身上。现在你是以一个自由人以及现代人的身份去看待古希腊奴隶,你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生来就拥有追求自由,追求财富的意识,并且你将其称之为趋利性。”
——“但你不能否认人总是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方向。”
——“不说处在那种压抑蒙昧的社会状态下面,古希腊奴隶有没有这样一种意识,就算是他们有。为什么他们在那个时代就没有能够实现人身自由,没有得到所谓平等民主的权利。就是因为他们这种主观的意识局限于落后的生产力,局限于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当中。你可以说,这种倾向性,或者是主观愿望自古以来就存在,但问题是他这些倾向性与主观愿望能不能得到实现。难道我们不是以实现与否来衡量是否取得了社会的进步?”
(说到这里,我就意识到对方在这一点上是有理的。但事后想了想,我的表达逻辑以及顺序使得对方曲解了我所说的“趋利性”,将其几近等同于主观意识或者是主观能动性。我本意是人们总是在实践当中趋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如果当下作出的抉择是错误的,那么就纠正;倘若是正确的,则坚持下去。譬如希腊奴隶在生产活动当中,通过使用更恰当的农用工具提高了生产率,那么他们自然会选择继续使用。又譬如毛泽东谈到当年为什么会走上革命的道路,是源于儿时遭遇父亲家暴时,他通过实践得知,反抗是最有效用的方式。也许这样一种想法也十分马克思,我不过是更加强调了人的“趋利性”选择在历史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二)有关偶然史观以及唯物主义史观
——“我有时候觉得其实偶然史观比唯物主义史观看起来更为科学?因为历史是如此地复杂,在某些历史场景下,确实是生产力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样的经济原因占主导地位;但不能够忽视的是在某些时候,也是英雄人物或者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思想作用站了主导。譬如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等等,又或者我们可以说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源于人民的极度不满。”
——“我问你,天阴下来了,即将要下雨。那么此刻,天气状态会不会因为下的第一滴雨而发生改变?”
——“嗯,不会。”
——“塞尔维亚青年没有刺杀费迪南夫妇,一战会爆发吗”
——“我很难说,不过当时欧洲局势确实很紧张。”
——“什么导致了十月革命前人民的不满情绪?”
——“阶级矛盾吧,更为确切的是,人民在那种生产关系下受压迫”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