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7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停的问自己:我有她那么糟糕么?我大概比她更糟糕吧。
●这部世界名著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安娜这样的人物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同情的。
●安娜只要理想的生活,生硬地剥离了生活的所有琐碎,最后以悲剧结束,而列文则在生活中升华理想,领悟到生活、人生的意义,即就是平凡的日常。幸好是这个年纪读到的。
●我该怎么评价安娜呢,她正是我所鄙视的那种会为爱情昏头的女人,但是托尔斯泰的伟大笔触却让我对她非鄙视而是同情,在她受无意识驱动赴死的刹那,在伏伦斯基痛苦的悔恨中,托尔斯泰通过列文的觉醒告诉我们,要用善的力量,而非理性,理性会让人失去爱别人的力量,善会引导你步入正途。
●一个女人不爱一个男人的时候,他做什么都是错。他的诚实是古板,他的信任是冷漠,他的宽容是世间最大的罪恶。
●电影和书都囫囵吞枣读过看过了,那个年代离婚找真爱,不守妇道,现在离婚找真爱,别人说玩玩就可以,离婚干嘛。决定爱情的往往不是感情,而是人性。相识非常美好,爱情短暂,还是要拥有。另不爱进入婚姻是不道德的。
●真正的爱情永远都是两败俱伤
●拥有自我毁灭性人格的安娜绝对是天蝎座!看到最喜欢的角色安娜为了报复伏伦斯基而自杀、伏伦斯基的灵魂至此永远退场的桥段,嚎啕大哭不能自已,同时反思了关于精神之柱的事情。她和他一定是互把彼此当作精神支柱,脊梁骨一旦断裂,世界坍塌。不喜欢吉娣,小家子气且无内核,朴实的列文倒不错。翻译赞。
●好长...依然没有打破“名著不好看”的刻板印象。倒是越来越明白宗教为什么一直存在着
●读这种大部头的书真得意识到了读书是很孤独的一件事。
我们很多人,一开始希望成为列文,但是却没有列文的勇气,成了伏伦斯基;没有伏伦斯基那样的青春活力,就去做一个卡列宁;没有卡列宁那样的意志力和才能,就去做一个科兹尼雪夫;没有科兹尼雪夫的学识,就去做一个奥勃朗斯基;没有奥勃朗斯基的令人喜欢的性格,就成了一个尼古拉,最后像尼古拉一样死去。----转
安娜临死之前的内心独白,让我最为难忘,若是时间倒流,那安娜还会嫁给一个只求利益,野心满满的人吗,我想是决绝的吧。自小我就很喜欢能描绘小说心理活动的作品,而这部小说也是其中之一,他总是能让小说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
时间会抹平一切的痕迹,让我们的一生归于尘土,而小说则是将我们人生定制的最好方式。
上册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可能还是太急躁,情节进展太慢了,一目十行的看了几十页,跳过了诸多对话,越看越难以坚持,虽然我知道他是一本名著。但是短短的两三天看了一半,实在让我太痛苦了。可能年轻的图片还是没有耐心去细细的品味细腻的情感。总是想着看情节的跌宕起伏。但是看到现在感觉就是上流社会的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
花了很久才把安娜卡列尼娜的上下册看完,其中曲折不必多言,最主要的还是俄国人名儿,大半时候都糊里糊涂,纠结于人物姓名、性格和事件的联系。书写得很宽阔,并不拘泥于安娜的感情生活,列文的思想占了很大比例。年少的时候,很喜欢书中人物的感情线,再长大一些,渐渐的也能看一些思想性的东西。然后就明白了一本好书就是一个时代。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五):前者是本书的特性,后者是托尔斯泰作品的共性,时代使然嘛
安娜与伏伦斯基和列文与吉蒂两条爱情线索相互交错描述,一悲一喜,一暗一明,相互缠绕又豁然分道扬镳,悲喜相衬,令人怅然。同时夹杂大量对土地与农民关系的叙述、政治评论,对现有社会制度缺陷和随资本主义发展沙皇制度所暴露出的弊端以及上层社会奢侈生活的批判与不满,也抱有对时人提出的解决办法怀有质疑 而自己却无法提供更好的方案而产生的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