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读后感100字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是一本由让·勒比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精选点评:

  ●D750.81/L233 新闻报道式的文字。内容范围基本被Tamagne的《欧洲同性恋史》覆盖,深度也远不及

  ●沉痛。心痛

  ●这本在图书馆看到了,接下来要读。ps.关于集中营的段落是难以读下去的。。集权的环境中肮脏的事情几乎是必然发生的。

  ●偏見與遺忘將會使歷史重演。

  ●不妨一读。

  ●很好的历史书

  ●与《欧洲同性恋史: 柏林,伦敦,巴黎,1919-1939》互补,可对上世纪上半叶欧洲男同性恋生活状况有大致了解,书中对法西斯主义的同性恋观点的解析颇有意思。可惜对女同性恋者着墨太少,整本书逻辑混乱。尤其是“萨特”一章详述萨特(和波伏娃)对同性恋运动态度的转变,不具代表性,离题万里。

  ●二战前的德国,法国是txl天堂,二战开始大家相互举报,天堂变地狱。集中营的粉色三角标是最下等的囚犯,少数人依靠自身的魅力在集中营里的待遇优于其他人,但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走向死亡,只有部分人存活。 二战后的欧洲对于txl受害者避而不谈,也有选择沉默不语的,也有少部分人愿意直面历史,寻求公正对待,直到2000年前后依旧有不少zf不允许建立txl纪念碑,社会组织不允许txl组织前往逝去者纪念碑悼念。

  ●写的,或者翻译的一般吧,不过还是力荐!

  ●我知道的唯一中文版此类内容书籍……所以不错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读后感(一):该被怀念的人们

  看完这本书,心情有点沉重。了解了这段历史,愈发觉得人们不应该有对不同种族的差别对待,在二战中遭受这样的恶行,是很令人无奈而心痛的。当时希特勒政府以灭绝种族似的方式来杀绝他们,是那么的无知和愚蠢。不经什么司法程序直接投入监狱;在集中营做最艰苦的工作;做纳粹医生的那些可怕的医学实验;进入毒气室令其死亡;以阉割为条件来取得走出集中营,但最终却是走上战场等等的恶行令人发指。看到这些,感觉特别害怕,为什么他们可以恐怖到这样的程度。

  希望同性恋者可以得到公平的对待,同时,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他们是不该被遗忘的人!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读后感(二):几多心事无人懂

  粉红三角和“175”条款的模糊记忆再一次提醒人们希特勒纳粹政权也是民主选举的产物。同性恋一词在西方富有厚浓的政治色彩,纳粹党曾被嘲笑是同性恋的巢穴,国会纵火案的嫌疑犯是头戴鸭舌帽长着娃娃脸的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年无产者马里努斯·冯·德尔·卢贝,如今同性恋者能够当选巴黎市长和柏林市长与西欧的政治传统不无关系,而旧金山同性恋聚集区形成的背景则是太平洋战争胜利后美军参谋部遣散了数千名同性恋或者疑似同性恋的水兵,他们在旧金山和洛杉基港的码头被逐登陆,身无分文,从零开始,建立家园。

  同性恋过去一直以病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其别名还有“德国恶习”、“法国毛病”以及“阿拉伯风俗”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同性恋”一词是1896年才出现的,过去人们只针对鸡奸行为有专门的措辞,20世纪初为了如何命名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曾打过口水仗,最终“同性恋”这个词被采纳了。后来林迈克又将同性恋发展为“同志”,在外人看来怎么都是换汤不换药,几多心事无人懂?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读后感(三):这些人开始相爱了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米歇尔.福柯说,我想,使同性恋感到困惑的,是生活方式而非性行为本身。想象一个既不符合法律,又不符合自然的性行为,它并未使人们感到不安。但这些人开始相爱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那些集中营残忍的经历,年轻的恋人只能偷偷地在窗户下轻轻地说两句,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给那些监头,以换取继续活下去的资格。粉红色的三角,象征着耻辱和不正常,他们受尽歧视和折磨,最后很快就都死了。

  同性恋又怎么了?什麽是正常什麽是不正常?旧约.利未记中说同性恋是可憎的,世人都认为是可耻的,但圣经还说不能离婚呢,现在谁还觉得离婚就是要人命的?

  他们只不过是相爱了。只不过恰巧是同性而已。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读后感(四):你应该活得更自由

  我很希望,今天我们对“跨性别”的了解、学习、研究在以后变得再无意义,就像是呼吸、睡眠,跨性别这一概念完全融入所有人的生活,成为最日常最普通的一件事情,而不是种种的猎奇、恐惧、歧视以及伤害。

  我不害怕,未来我们的孩子会取笑我们,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父亲母亲,曾经拿身边的朋友作“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结论——需要宽容,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简单、基本的价值观念。

  我不介意,我的孩子是否会选择成为跨性别、同性恋、双性恋,或者是以后出现的更多元的性少数群体,只要你愿意,你应该活得更自由。

  爱一个人,是因为他可爱;同样,不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让人讨厌,但这都不能成为一个粗暴的理由,让人们失去理智、疯狂地因为差异而侵犯他人。包容异己,是因为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这却不包含你说脏话的权利,甚至使用暴力。

  传统的社会在这里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为什么性别始终是二元而非多元的,为什么一个人的性别从出生那一天就要被决定,而不是他作为人本身,拥有他的意志,可以享有他的自由。这里说的自由,是关于一个人的内心,他真正渴望的成为自己,而不是任何约定俗成的规范和限制,使他成为一个受钳制的角色。很不幸,现代人的悲剧性往往即体现在这里,我生存而非生活,我身上被贴满标签,我并不是一个人,只是被操控的一堆符号。

  想想自己的过去,那些哀伤的决绝的记忆,我们都有热爱和想要为之奋斗的东西,却都因为“不现实”“太单纯”“无意义”等不知从哪里来,撕开我们身上的一道裂口而入侵的暗语终止了我们忠于内心的行动。它教会现代人冷漠、畏惧,终究成为一个“浑浑噩噩的死上班族”。

  将这样的痛苦放大十倍,是不是就可以理解性少数人群,他们的苦衷,他们的怕与爱。

  同爱无国界,我们更乐意生活在有爱和宽容的社会,我们都需要活得更自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不该  不该词条  遗忘  遗忘词条  人们  人们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浅聊王右丞及其作品意义

 你认识王维吗?  这位盛唐时期长安最明亮的少年?  如果你不清楚他,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几句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展开)

美文

 国旗下的敬礼

  国旗下的敬礼    张妮  伊斯坦布尔的街景,像一幅静默的画,繁华而不喧闹。红色电车缓缓通过街心,沿途敲着叮当叮当响的铃铛,电车经过尼尚塔什区街道,两旁的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