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摘抄

  《宝葫芦的秘密》是一本由张天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29图书,本书定价:0.32,页数:19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宝葫芦的秘密》精选点评:

  ●特殊时代的产物,人际关系的隔绝,恃与惊恐,谎言带来的无助,越到最后越恐怖,只是惊鸿一转却已结束。当然,寓言是镜子的反面,你懂的。有如朝露晞,有如夕雾促,一切皆为梦境。在《晴天有时下猪》序中,前川康男甚至说日本人很爱这本书,不二雄有没有看过呢?有没有影响哆啦A梦呢?

  ●题材挺好,但就少了那一股子味,远不如大林与小林

  ●妈妈从图书馆给我借来。

  ●2013.9听爸爸读完;2016.1.22一上年级读完。版本为浙江少儿出版社。

  ●吓唬小孩儿……

  ●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也许正是因为对不劳而获的贪婪人性的表现,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持久的艺术魅力。

  ●宝葫芦是个坏宝宝,我的韩国学生也读过

  ●其实。张天翼这家伙,挺黑的。。比郑渊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通篇的敌我矛盾。原来是他写的包氏父子,难怪难怪

  ●最后是梦

  ●小时候的藏书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一):童年的一道混合光

  张天翼这本小说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个价值观:只有真实的努力获得的成果才让人心安,不劳而获也许很能让人一时满足,但实在让人心虚——倒不是怕被人发现被人没收检举揭发,而是,假使你被剥夺了这些不劳而获所得,你没有那个能力再去赚回来,这种随时可能失去的危机感在我那不能完全明辨是非的童年一次次提醒我,让我避免迈入不属于自己的世界。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二):宝葫芦的秘密

  每天给孩子读几章,终于读完了!孩子还是挺喜欢听的!每天晚上要求读几段!

  宝葫芦给王葆带来了欢乐,同时也给他增添了好多痛苦!因为要保守秘密就需要撒谎,撒一次谎需要百次去圆他,给了他好大的压力!生活变得痛苦!

  所以自己的梦想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o pain no gain!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三):中国式童话

  讲述了王葆在偶然间获得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然后和宝葫芦的一系列兴奋或尴尬的经历。和哆啦A梦、阿拉丁神灯的设定很像。 宝葫芦可以变出王葆心里想的,看穿他的心,满足了许多王葆的心愿,但是唯一的条件就是要保密,所以王葆因此说了一次又一次的谎。但是也弄巧成拙,让王葆考试作弊被识破,变出来的电视机,自行车让爸爸怀疑他不走正道做小偷。慢慢的,王葆变得无所事事,因为他想做的宝葫芦都帮他做了。他就开始厌烦了宝葫芦,要丢掉宝葫芦。最后王葆也像大家坦白了这件事,觉得这只是梦一场。 这本中国式童话从头到尾,人物的设定和价值观都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味道。中国古代就有着守株待兔,坐吃山空这样白日做梦的典型。作者以一个孩童的角色来代表这类人,给予了主人公一个迷途知返的结局。不仅是以童话的笔触教导孩子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同时也在劝诫那些正在白日做梦可以空手套白狼的成年人要迷途知返。 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结局,我觉得他不仅草率,而且透露着一种中国式美满结局的庸俗。童话的结尾,王葆像大家坦白一切,觉得拥有宝葫芦的这段经历就是一场梦。王葆的最后那句话,“往后可再别做这一号梦了!要做,就做一点儿别的梦。”让我觉得他只是厌烦了宝葫芦,而并非懂得了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他所说的“大成就”的道理。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确实只能当做一个童话来给孩子们看。 联系它的创作背景,是在19世纪50年代,也是作者较为年轻的时候。此时,文革的腥风血雨还没有到来,所以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坛中,能有这样一部富有非常想象力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四):《宝葫芦的秘密》

  文/黄大

  我上小学时看过很多张天翼写的书,那时候小,也不知道几个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什么的,就是胡乱的看。

  那怎么就一下读了好些张天翼的书呢?回忆起来好像是当时的儿童图书馆有一部张天翼的作品集,那时候对“大部头”的书都好奇也敢啃,作者具体是谁根本无所谓。

  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忘了,印象中只记得《大林和小林》的故事比较好看。当时爸爸看完了居然没明白还说这都写的什么啊,于是我就给他解释大林代表谁小林代表谁结尾象征什么,爸爸说有道理――我那个时候的理解力和想像力还真是超强。

  当时在张天翼小说的字里行间经常会读到国骂之类的字句,这个让我很开眼界,既兴奋又一时无法接受。那个年代别说写出来,就是随便说两句脏话都会被老师、家长狠批的。

  《宝葫芦的秘密》我是先看到的电影,那时候还在上小学,觉得那个宝葫芦还真挺有本事的,于是大部分情节都记住了。当时电影里的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远远超出现实,搞的我们那位动不动就训我们甚至打我们的班主任直和我们解释说,那是电影里的老师现实中的怎么可能……

  如今的年轻人好像没有谁记得张天翼是谁了更别说读他的书了,我曾在书市淘他的作品,找到了再版的《大林和小林》,后来又翻到了当年我读过的那个版本的张天翼小说选集,如获至宝般的开心。去年的五一书市无意淘到了《宝葫芦的秘密》,虽然是八几年重印的,不过也甚为欢喜。

  后来又在书市闲逛时遇到了《宝葫芦的秘密》的DVD,于是买回来让我再一次重温了儿时曾看过的这部影片。现在看来,影片制做水准真是太粗糙了,可是当年的那种感觉却是如今这种大片所无法取代的。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五):小时候没读过的书之一

  《宝葫芦的秘密》,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的另一部作品。张天翼先生于1985年去世,那时最早出生的80后不过5岁。《宝葫芦的秘密》是他1958年创作的儿童作品,距今已有65年。这部作品曾被改变为电影,但电影的口碑没有书那么受欢迎。

  昨天读完了作者另一部作品,《小林与大林》,正好今天可以把两本书做一个比较。

  1、立意

  两本书对不劳而获、宠溺娇惯都有讽刺。

  《宝葫芦的秘密》是借由宝葫芦毫无原则满足小主人公的需要来讽刺,小主人公王葆难以承受,最终放弃了宝葫芦。但总得来说比较收敛,故事讲到结尾只是蜻蜓点水般说了几句。

  《小林和大林》中把大林刻画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小孩儿,给他的结局是生活在只有财富和富翁的岛屿,讽刺好吃懒做的青年、讽刺财富和富翁。

  2、背景

  《宝葫芦的秘密》故事发生在学生身上,多数人物是学生、老师和主人公王葆的家长。

  《小林和大林》故事发生在孤儿身上,一个家庭走出的两个孤儿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3、架构

  《宝葫芦的秘密》一个主人公,一条故事线,一气呵成。读起来欲罢不能,作者的节奏控制得很好,事情一环一环、一件一件,紧密相连又不失趣味。

  《小林和大林》两条故事线,小林的故事讲了一大半,又开始讲大林的故事。读着读着,都快把大林忘记了。故事的结尾也很仓促。

  总体来说,宝葫芦的阅读体验要好于《小林和大林》,虽然同样因为时代局限,有些用词可能孩子们不大习惯,但瑕不掩瑜。这是一本有趣的童书,适合三年级以上或者文字阅读能力稍强的孩子们阅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摘抄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葫芦  葫芦词条  秘密  秘密词条  
美文经典

 把我埋在山城里

 我曾说,年轻的灵魂,不在春城停留就该在山城邂逅!  我爱你,就如我千里迢迢而来,不愿离开;我爱你,就如我恨你却依旧陪伴一般;我爱你,就如此刻我把你留在《静夜,...(展开)

美文

 如果大爷能在10元的纸币上跳舞

  如果大爷能在10元钱的钞票上跳舞  一个老爷子,瘸着腿,撑着伞,衣衫褴褛,蹒跚慢行。一个小伙子,驾着车,带着笑,着装整洁,轻松前行。他们之间会发生怎么样的故...(展开)

美文

 珍惜粮食,重拾孝心

“宝——馒头!”秋风飒飒传来一声急促的叫喊声,桥头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手里捂着热气腾腾的馒头,侧着头,皱着眉,焦灼的目光在人群中摸索着自己的孙子。“不想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