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园谈戏录》读后感100字

  《清园谈戏录》是一本由王元化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园谈戏录》精选点评:

  ●没有另外几位大先生的书好看,有些理论和描写太虚。

  ●特别有意思,关于京剧的浅薄了解,都从这本书开始。

  ●有底蕴有识见有纵横有归纳,谓之牛

  ●有不少可引用的传统文艺理论,是很好的写作工具书

  ●浅显易懂读京剧

  ●王元化先生谈京剧的随笔,多数是以前发表在报刊上的小文章集成的集子。文章短小精悍,很容易读,我是冲着书中关于汉剧《宇宙锋》的内容才看的这本书,这篇文章亦算得这本书中的精华,给我很大启发。

  ●无趣

  ●07.6

  ●和傅谨先生的书参照着读,会有更多收获。

  ●非爱之者无以谈改革。

  《清园谈戏录》读后感(一):性情老人

  小孩子们一直读王小波,,激动得不得了,认为看到了说真话的天神。我也很喜欢他,但是把王小波的光芒看得过大盖住了其他人,实在幼稚了。

  王元化现在的文字,见解独到,崇尚理性思维。对儒家思想、“五四”均有自己独到的分析,不盲目从众。老人家与一个电影厂厂长争论的一段最为有趣,可见老先生为人的耿直。

  老先生的前言中自谦自己不是京剧内行,实际上老先生所讲的京剧之事非常深入。

  《清园谈戏录》读后感(二):绝对的好书!

  王元化先生很高明地引用文论将京剧存在的种种问题表述得非常清楚,均是我过去一年来所思所想却难以表达的。半个世纪以来,京剧的死亡味道越来越浓,其症结在哪里?根本就是背离了“大写意”这个基本特征,转而投向写实主义,尹丕杰先生曾在另一篇小文中阐述的“京剧再塑造人物就完了”,实际上也是说的这个意思。由这个根本才并发出唱腔胡乱改造、经典任意肢解、创造力匮乏等种种毛病,才有现在大家不满的最直接体现:演员水平低下。文中不止一次引用裘盛戎先生针对舞台上人造雪花所发出的质疑:“那还要我干嘛?!”——一句话就把这个问题说透了。

  《清园谈戏录》读后感(三):为学不作媚时语

  我是在古籍书店发现它的,静置一隅,850宽幅的大小可称其为小书了。当时有些匆忙,翻看序言的时候读到最后一句写着:

  “我说以上这些话并不想得罪什么人,但迎面相逢的事是无法回避的。我只好直言了。”落款是:王元化

  我的脑里浮现的是那个讲述上海往事的温婉笔触下面,关于他年轻时候非常传神描绘:

  “一九三八年,王元化说他喜欢张可,可当时张可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质问王元化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

  一九四七年,张可的一个追求者问张可她到底喜欢谁,张可此时坦然回答:“王元化。”那篇文章的名字叫[张可女士],我可以这样来形容它,假如这本书里只有这一篇文章,我也会把它买回家来细读珍藏。

  那时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张可女士的身上,而以后渐渐地读到了王元化先生,尤其是读到了这本,名为“谈戏录”,实际上更加是一本探讨中国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发展的书籍的时候,我便仿佛能够深深地看到在上世纪的四七年,张可坦然地回答喜欢王元化的时候,那个立在她身旁的究竟是怎样一个总有着火热的正直与奔突才情的年轻人了。

  之前我从来不知道王元化先生除了做过许多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写过小说,还很喜欢京剧,而且这种欣赏习惯的培养更早地来自于他的祖母,经历了从不更事时被抱到剧场里昏昏欲睡,到在台下坐立不安,再到逐渐了解,情结难解,成为自己内心文化上的一部分的阶段。文章里提出的种种见解,论如何欣赏京剧,论戏改的途径,论看戏的体会都深且精。恐怕没有这样一种对中国戏剧的观赏经验,单纯地听过几出戏,看过几次表演是无法做到的。

  也许其中许多是某个时刻王先生接受现场访问时的即兴回答,文字就仿佛有了属于它的声音,但又不似口语那般随意繁复,仿佛是经过思考了很久得出的结论又用很易理解的语气表达出来。特别是读到某些自己也曾经迷惑的问题,这样被王先生豁喇喇讲了一通,顿时欣喜万分,情难自禁地想要拍手叫好……可惜没有人在跟前,只得一个人捧着书心潮澎湃地乐。

  而这些也都在其次,真正要推崇的是王元化先生在说这些观点背后的力量。在谈样板戏及其他一文的附记中,他写道:

  “我当时引用了歌德的几句话:引其公众所意愿的感情,而不是使他们感到应有的感情,这是一种对公众的虚伪的服从。广大的观众应当受到尊敬,不能象小贩从小孩子那里骗取钱财一样去对付他们。我至今不明白这番话怎么惹恼了当时在场的文化部电影局长。他回到北京就发文驳斥,说我反对拍娱乐片。这几年有种风气,谁要是不一窝蜂跟着叫,而且调门越叫越高,谁就是持不同“艺”见的人。我实在害怕并反感这种一窝蜂的风气,我希望我们都能保持独立见解“为学不作媚时语”,不媚权势,不媚平庸的多数,也不趋附自己并不赞成的一时的潮流。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有健康的文化,真正的文化。”

  于是便有了开头序言里的那句话。

  《清园谈戏录》读后感(四):从“戏改”说起

  少年鲁莽,对于破旧立新、改弦易辙之事总是大有兴趣,又容易热血上头,为改而改。历史上利用此种不成熟心理的翻云覆雨手、或是形式大于内容的遵旨型表面工程,都比比皆是。而当跨过上个世纪的种种时代热潮,可以撇开文艺为政治所用时,王老先生也可以更简单清晰的语言来指出“戏改”的利与弊。比如梅兰芳想把桌子、椅子等物什搬上舞台,改造传统的简单布景,使之更具视觉冲击,但是效果并不好,也受到老演员的反对。马连良也曾在一出戏中想按照历史事实,把三角靠旗改成四方靠旗,这一改也使得现场演员大受牵绊。

  即使是这一行中最顶尖的人,也会因热爱而力图尽善尽美的改造创新中犯些许糊涂,更何况是为了其他目的呢?梅兰芳固然一错立即知道悔改,若是为了其他目的的,就悬了罢。

  既称之为“改”,也应该先溯其源,什么是一个类别的艺术之所以美的本质,什么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什么是细枝末节,什么是不再适应时代变迁的,而改变又是为了什么目的……

  王元化的分析是京剧是写意的,区别于西方歌剧话剧的写实,如果过于尊重现实生活,反而就失去了京剧本身的韵味。简朴的布景、简洁而程式化的肢体表达,事实上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意不重象”一脉相承,少许落墨,空出了大片的留白,保存了也想象空间,也更衬出落墨本身的凝练。

  上面说的是京剧舞台表现形式的修改,京剧作为传统艺术,当然也集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中具有文化表征的内容,更不是轻易能说删减的了。

  本书中提到,有一出剧目在演出中被删减了与主线剧情并无关联的一幕,大致是主角在作某一决定前曾与其妻商量。王元化认为,这一细节虽然本身并非主干剧情,对情节也无明显作用,却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家庭结构中,并非如大多数人们原以为的那样男尊女卑,真询问也好,走过场也罢,总之“妻子”是享有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

  另外,老先生还对“忠君”和“爱国”两者作了区分。传统文化中,“忠君爱国”常常连在一起,犹如比翼鸟、连理枝,而实则应是不同的概念。比如伍子胥本应是楚国的叛徒,他投奔吴王阖闾,之后带兵攻入楚都掘墓鞭尸,但历来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可见人们的价值观里君主是有开明还是昏庸的分辨的,并非赞赏愚忠。他又说,人们被岳飞感动,也不是因为他的忠君,而是他的爱家国的精神。王老先生还引用了孟子的话“君是臣为草芥,臣是君为寇仇”,以此说明“忠君”并非真正的儒家思想,即使是董仲舒搭建的“三纲”框架,其实是来自法家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忠孝》篇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可见,很多时候人们接受到的所谓“传统文化”,儒、释、道、墨、法、杨朱,并不是清楚的,正如余英时所言的“憎恨传统文化而又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

  到现在,传统文化的真面目终于有时间和空间去一点一点揭示,“为学不作媚时语”,过去的争论与沉默,在如今都可以收获更强力的反思。

  说个题外话,前两天刚好看了《赵氏孤儿》,就想到了戏改的问题。陈凯歌很喜欢在京剧里面找素材,比如《霸王别姬》、《梅兰芳》,最近的一部《赵氏孤儿》也是。电影里尽管保留了晋灵公丑角的形象,但是却对原戏中赵盾与屠岸贾的正邪立场作了模糊处理。一般来讲,人物的亦正亦邪是现代戏剧相对传统戏剧的一个进步,但在这一出中,赵氏父子的暧昧神情也好,屠岸贾的“舔犊情深”也好,非但没有构成人性探索的深度,反而使得故事主题四分五裂,既削弱了“复仇”的主线,也削弱了前后为救忠良遗孤而赴死的人物之义,失去了《赵氏孤儿》这一剧目的神髓。这样的修改,只能让人想到是内有利益交换。

  最后,老先生的文字谦虚朴实,静水流深,比之固然颇具感官刺激然而总也放不下架子的公知文体,远远来得亲切喜人,非常值得学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清园谈戏录》读后感100字  清园  清园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不要想多了

 不要想多了  文/赵元波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孩子回家写。  回到家后,孩子坐在凳子上,冥思苦想,草稿纸上还是空空如也,一个字也没有,作文难,开头更难,孩子...(展开)

美文

 断情、痛了谁的心

 朋友对女孩说,追了你很久的那个男孩结婚了;你想怎样啊?喜欢了你五年你都无动于衷。她说她去参加了婚礼,新娘很漂亮,新郎也很帅;突然觉得他很有魅力,怎么当初没有发...(展开)

美文

 聚焦乡村振兴,电商助力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电商助力发展  为发展农村电商,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理工大学“求真知,助振兴”乡村振兴青年团于7月21日抵达察右中旗乌兰察布市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