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罗素自选文集》读后感锦集

  《罗素自选文集》是一本由伯特兰·罗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素自选文集》精选点评:

  ●罗素

  ●第一篇巨帅无比~

  ●看得我热泪盈眶 罗素先生谢谢你

  ●随意翻翻,好评

  ●影响我最大的书

  ●i believe in russell

  ●读《当前的趋势》一篇文章胜过读一本导论书,不过不是每篇文章都好的

  ●必读。

  ●罗素

  ●罗素的许多价值观影响了王小波同志,在王小波同志的影响下,我也被罗素影响了。

  《罗素自选文集》读后感(一):读罗素,让你的人生,任凭宇宙间的八面来风自由穿过

  罗素的文章是大海,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激情的漩涡。让我既醉心于他出色的文采,也折服于他秋水不染尘,直抵问题本质的论述。理性的深度带来了我所享受的普遍性;近乎英雄主义的感性又包含着我所崇尚的拜伦式激情。每次读罗素的文章,总是惊异于这两者完美的结合。我喜欢罗素,是因为我们人格最深层次的相似性,就像两个纠缠粒子一样,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历久弥新。

  《罗素自选文集》读后感(二):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谈到罗素

  今日的西方文学没有表现甚么学术成就。相反,那些所谓有质素的报章只注重煽情的报导。还有很多书本肯定是由那些从地狱来的撒旦之徒写下来的。人们如何接受这毁灭的东西,甚至去享受它,实难以理解。人类再没有道德感,或道德的判断力,知道甚么对人类是好是坏。很多在毛姆(Somerset Maugham)和康尼(Cronin)之辈的作家写下很多美妙优良的著作。即使在他们之前,我们有萧伯纳(Bernard Shaw),罗素(Russell)和很多其它作家,描写人们尊严的美丽及生命的纯洁。他们开首是痛恨那些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描述那些人如何不道德,但却乔装作好人。但现在的作家却写那些十分坏的英雄,如何成功及受到荣耀。——锡·玛塔吉(Shri Mataji),霎哈嘉瑜伽的创始人

  《罗素自选文集》读后感(三):中国问题

  罗素(1872-1970)在1920年到北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一年后离开,隔年写成《中国问题》这本书。

  书中有一段写到

  “一些年轻人认为,布尔什维克注意也许能够向中国提供他们寻求的东西,但是这个希望肯定是会落空的,也许不用很长时间,中国人就会认识到他们必须按照新的综合疗法,为解救自己配制良方。”

  这些“年轻人”也都已经不在了的今天,而我们仍一直在用布尔什维克的哲学来继续我们的生活。

  来中国之前,他取道苏俄,包括与列宁交谈了一个小时。他说

  “在我看来,布尔什维克的哲学另人深为不快。这倒不是因为它信奉共产主义,而是它具有同西方金融巨头相似的哲学特征。”

  我好像刚刚认识到这个希望会落空,可是对于“中国人”这个群体来讲,“也许不用很长时间”,也许不是...

  《罗素自选文集》读后感(四):世界会变好吗?

  庆幸自己十六岁读了王小波继而读了罗素

  十六岁基本就了解了罗素社会改造的基本观点,奉为神作,激动澎湃。特别想活在罗素构建的理想世界里。那时却根本无暇去想自己究竟要如何讨生活。

  现在我觉得罗素的这本书就是写给20岁以下的人看的,也只适合他们。人是需要扩大点格局,开开天眼,但30岁再读真的就太迟了。

  从县城到上海,出来工作后,面临具体的压力再看罗素的书,只会想这样的书于我有何用呢?或许可以学一学罗素简洁生动的文风,让普通读者也能跟随他思考严肃讨论的话题。好像就仅此而已了吗?

  开始还房贷,上了车也就上了贼船,这辈子都骑虎难下了。还想着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谋出路讨生活才是正事。

  书中的观点极难和普通人具体的生活情境打通,尤其当下的中国。

  这个世界会变好吗?无力去关注,本身也没有这个讨论的空间。

  降低点要求,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能够在生活中享受欢愉,有免于贫穷,恐惧与奴役的自由,也许就是幸福。

  所以在活在理想世界之前,对于我这一介平民来说,首先要做的是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获得自我的肯定。

  人要活在舒适区还是非舒适区?非舒适区就是充满了恐惧与奴役吗?还是心态决定了一切?

  这本书也许真的只是正确的废话,但那的确是美妙的理想。我无比的希望我的后代能生活在那样的世界,享受纯粹的创造的快乐,做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人。

  也许这本书就是播下一颗种子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感谢罗素大爷,庆幸自己心里还是有这么一颗种子。

  《罗素自选文集》读后感(五):情感与才华

  大学四年中,最美好的阅读记忆之一是在二十年来北京最多雪的一个冬天在图书馆的音乐阅览室读有何兆武先生亲笔签名的《西方哲学史》,从文笔到内容除了击节赞叹没有别的好做。能把哲学史写的如此精彩而又不散漫的确需要极深功力。

  对伯特兰勋爵的敬意驱使我买了这本书,在旅游的路上和几次醉酒后开始翻看,然后花了两天时间读完。

  以一个数学家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的文笔恣睢即使通过译文也不难窥见。在他的另一本自传的序言里,有一句被很多人引用的话“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或许仅次于康德著名的头顶星空和心中道德法则。

  单从这本文集来看,或许三种感情对他一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但勋爵在这三方面的才华却不尽一致。知识上的才华从作为一个数学家二十多岁就能写出数学原理即可见一斑。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如果从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来看,至少从我个人看来,既没有马克思的严谨大厦也没有哈耶克波普们的一针见血,却很符合一个温和但沉溺于幻想中的英国贵族绅士的想法。对爱情的问题从文章中是很难发现啦~~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是大量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作为中国人当然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阅读之后却觉得略有遗憾,即使不能说偏颇(这点对比黄仁宇对军队兵士或者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就更明显了)从出发点来说作者如同200年前的重农主义者一样在这个遥远的东方民族身上寄托了太多自身的理想或者幻想,如同近二百年来中国人在西方看到的那样~~人真的只能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么~~

  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以及对一战前后社会的批判,罗素总是强调4小时工作制和给大家提供基本工资为主以自由发展兴趣爱好,可惜从哈耶克,熊彼特到弗里德曼他们早就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必然导致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罗素想象的制度很难禁得住哈耶克他们的推敲,带着太多的一厢情愿,与他在数学方面展示的严谨殊不相称。

  名言摘录:

  目前的情形是:刚刚步入成年的绝大多数男人们就被近忧远虑压弯了腰,再也不能享受无忧无虑的快乐,他们只能在适当的时间里斟上一盏浅酌,闷闷地从酒中寻乐。——《应该创造什么样的世界》,125页。

  事实上,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好是坏,在今后的两百年中都将被证明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疑问与问题》,159页

  在中国,那里的政府是懒散、腐败、愚蠢的,于是个人反倒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在世界其他国家中已经被剥夺了。……在外国的压力下,有时,宣传布尔什维克的人会被处以监禁,就像在英国或美国的情况一样,但这是极其个别的现象。在实践中,通常对于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干涉是很少的。——《中国人的性格》,185页

  由于事实上从来没有任何两个哲学家能够相互理解,所以哲学中的公开争论几乎总是毫无结果。——《当前的趋势》,264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罗素自选文集》读后感锦集  罗素  罗素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自选  自选词条  文集  文集词条  
美文

 我眼中的“孝”

古今往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试图探寻“孝”的真正含义,而我,比较赞同孔子的某些孝道观。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除此之外,孔子认为“孝...(展开)

美文

 聚书的乐趣读后感精选

 《聚书的乐趣》是一本由爱德华·纽顿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展开)

美文

 她怕…

 她怕虫,是非常怕非常怕的那种。  她不敢踩蚂蚁,觉得蚂蚁是一个小生命,就像蝴蝶、蜻蜓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每一个在这世间存在的动植物,都是前世另一种生命的延续。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