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24,页数: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干校六记》精选点评:
●能熬过十年的知识分子,是不是更自私了?
●用温和平淡的语气述说着自己的大灾难 这种气魄 几人能有
●一直羡慕他们
●善良的文字。不乏人间烟火的乐趣,也有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怀。杨先生的文字,思想和趣味兼顾得相当好。
●何其芳吃鱼的那段简直要笑死了。
●垃圾
●默存過菜園,我指著窩棚說:“給咱們這樣一個棚,咱們就住下,行嗎?”默存認真想了一下說:“沒有書。” 真的,什麼物質享受,全都罷得;沒有書卻不好過日子。
●理性沉静又不乏温情的一本书,不争不闹又谦卑的处世态度,对艰苦的日子虽有无奈但也不言一个苦字,她还给我们诠释了相濡以沫的爱情是什么,默存是她笔下的主角,仿佛已经成为自己的另一个分身。感觉杨绛的风格和程奶奶好像,好爱~~
●不可思议!有这个版本。
●在那样残酷的岁月里杨绛的文字依旧“哀而不伤” 苦日子却娓娓道来仿佛只是平淡日子的杂记 惟其如此才能在那样的日子里熬过来挺过来吧 意志也可以如水一般的无形 才能以柔化解严酷的考验
《干校六记》读后感(一):真正的爱情是这样的
一辈子中总有一些书
当你老去以后
还在回味它的味道。
喜欢干校六记
是因为
它告诉了我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我建议所有正在或即将谈恋爱的人都看一看这本书
它会让你的心变得
宁静
透明
并且勇敢,坚强。
杨绛是一位女作家
但是她却在这淡淡的文字中给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力量。
《干校六记》读后感(二):打动我的往往是那些平直的叙述
“我们‘连’是一九七零年七月十二日动身下干校。上次送默存走,有我和阿圆,还有得一。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
杨绛先生的文字总是这样的平白、简洁,尤其是在描述这类让人悲催的情景时,还记得那几次看《我们仨》中关于阿圆的描述,好像她就是一个旁观者,但是作为读者的我,好几次心头梗塞,眼泪刷刷刷地往下流。
《干校六记》读后感(三):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最喜欢三联书店1981出版的《干校六记》,封面很是简单,近处,几颗光秃秃的大树;远处,树木遮映着灯火。那个年代,文革时期,有多少人承载得不是岁月无情,而是人性折磨。我想,大树就是那些把复杂的阶级斗争看的“简单”的人,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遭受多少苦痛,都不会对生活失去热情。
我推门进去,默存吃了一惊。
“你怎么来了?”
我笑说:“来看看你。”
喜欢这简短的对话,先生的文笔于细腻温暖处蕴含人生乐趣。《干校六记》的杨绛,像情窦初开的少女。时常和默存约会,时怀少女心。对景物细致的描写,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文章充满生活乐趣,穿插着一对老夫老妻之间的孩子般的爱情,简单,温暖。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素不相识,但终归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不管“家”发生了什么,不管“我们”还是不是之前的“我们”,只要你我都在,“家”就在,因为“我们”相信,岁月无情也有情,生活总是不欺你我,毕竟这是我们落叶归根的地方。
人性无情,只要心怀责任、温暖、热情、希望,你都不会孤独。
杨绛先生的名字是在读了《围城》之后才知道的,但杨先生的文采却在《围城》的前言里便领略到了。于是在家乡书店的仓库里突然瞥到角落里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便毫不犹豫的先买下来再说。
现在想来,高中三年的暑假似乎一个比一个过得有意义。
自己的阅读欲应该是从高一的暑假开始膨胀的,但一方面父母不愿给我买太多所谓“闲书”来看,另一方面家里那时的经济条件也不能满足我日益增大的胃口。好在母亲有个同事的老公是我们那儿一家图书馆的馆长(几年之后这家图书馆改名为贾平凹图书馆了),于是就把我引荐给了他。想来中国人都是比较偏爱喜欢书的孩子,所以馆长特批我可以每次从图书馆借五本书,不用办证。可想而知,这样的待遇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已不啻于如今银行的VIP服务了。也就是在高一高二的两个暑假里,我大约从这家图书馆借阅图书六十多册,基本上都是中外一些大师的作品:沈从文、巴金、老舍、大仲马、凡尔纳……那些没日没夜疯狂的阅读日子,也成了自己永远珍藏的温暖瞬间。
高二暑假,除了继续从图书馆里借书之外,我在家乡镇安的新华书店里也收获颇丰。我在那里瞎逛的时候意外发现书店的工作人员正在从仓库里处理积压的旧书,于是就跑去问能不能让我进去挑些。没想到居然很顺利,就这么进去了。里面居然全是80年代出版和印刷的书籍,定价都特便宜;最关键的是还有很多至今仍很难找的版本,比如这本杨绛的小册子。
《干校六记》其实只是杨绛的一篇散文,总共只有3.2万字,却印成了一本小32开的册子。我当年是最喜欢这种薄薄窄窄的小册子即袖珍本的,觉得无论是携带还是阅读都非常舒适和方便,而且更加适合把玩。全书仿沈复《浮生六记》的体例(只不过浮生目前只存四记),共分“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记,主要讲述了钱先生夫妇69年被一起下放到河南罗山干校后的日常生活。杨先生的文笔与乃夫大不相同,平实质朴得让人亲切,极具生活气息。干校生活的苦中作乐,在先生的文字中读来,像电影胶片一般清晰感人。杨先生自言回京八年干校琐事仍历历在目,其实,我读此书至今也已有十年之久,但那种淡茶般清香的悠悠文笔以及它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仍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