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文集(全八卷)》是一本由(法)萨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8卷,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萨特文集(全八卷)》精选点评:
●萨特是我幼年时的研究对象。我的扭曲人格中有一个是他的。
●2011.11.5 《恶心》 桂裕芳的译本。死人不能为活人创造意义;埋在过去只能让未来更感伤而已。
●一部漫长的闷片 像我们的生活 但是会突然一下惊醒 因为那种感觉如此相似 然后继续闷下去 一直一直等待奇遇。。。
●
●2011-8-26,我花了一个月零三周时间,终于把八本啃完了。我想我找到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之一,萨特透视人生的哲学命题,真让人像身处暴风雨前的低气压中,胸闷喘息不得。
●借阅:第一、五、六卷
●直接跳到第五卷...
●读过第七卷。
●其实我只看完了戏剧卷,爽到了。。小说只看了一卷。
●不要看萨特的书了,有时间多看看曾文正公全集……
《萨特文集(全八卷)》读后感(一):生命之流中上演境遇剧
以前看萨特式存在主义只是看到了世界是荒谬的这样的消极方面,实际它的真正的人学化内涵很动人。
《死无葬身之地》展示出人的自由选择无处不在,即使面对死亡依然可以选择你的态度和方式,人永远处在无限的可能性当中,直至生命终结,因为存在先于本质,我们始终处在生命之流中上演着境遇剧。
另外关涉“贱民能否说话”的问题。
大脑习惯把繁杂的信息分门别类以确定其意义来习惯其存在,热爱划分等级且默默把自己放到金字塔的最顶层,捕捉到他人缺点后就逐次做降级处理,想要最稳固恰好建成正三角形,从他人角度看,翻转一下,自己正好就落在最底层最边缘的一角。
《萨特文集(全八卷)》读后感(二):萨特|史上最“污”的知识分子
萨特|史上最“污”的知识分子
在上世纪80年代,萨特与蛤蟆镜、喇叭裤并称三大精神污染。戏谑地说来,萨特之“污”有三。
其一,他孤傲如查拉图斯特拉,他一生拒绝所有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就连法国总统密特朗也只能以个人名义为他献上花圈,毛泽东、周恩来以国家高规格的礼遇来接待他;
其二,“存在先于本质”之思,打破“阳光灿烂的日子”下顽主们的迷惘,冲破现实的桎梏;
其三,相约与波伏娃柏拉图式的相伴一生,又不禁流连在如萨冈一般智慧、年轻、激情的知识女性的怀抱。
萨特之“污”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是一代思想家的气魄,更是人类思想精神与灵魂极致的归属。
…………
萨特|史上最“污”的知识分子
文/水墨依然
文章选自/俆行(wechat ID:xuxing0315)
《萨特文集(全八卷)》读后感(三):未能卒读第一卷
绻在大袄子里,
绻在老藤椅里,
绻在阳台上的光线里,
绻在光线里不停晃悠的尘埃里,
我就以绻着的姿势读下来,心情也被手心握卷了.上午十点读完第一卷的<墙>,还有<恶心>,站起来深呼吸,伸伸背,抬头看几天后就要直射南回归线的太阳,思维都变得罗岗丹化了,胡思乱想~比如太阳,它难道也无时无刻不想抛下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恨不得消失?它源自偶然?因为没有力量消失掉而一直存在?因此它也是如此的虚妄.
书中,主人公罗岗丹在一个叫布维尔的小城独自生活,他本要写一部历史人物的传记,但因为某种突然的觉醒,发觉了周遭一切的恶心,于是他由兴致勃勃到后来的全无意义感,无处求助,完全孤单地体验在外地的生活的偶然性,痛苦的发现自己不得不承受这偶然的必然性.
读着"他"的日记,很容易进入主人公精神症的状态.其实何必用异类的眼光看他,即使你不是罗岗丹,也可能是安妮,或者可怜的自学者,大家都一样,别再真诚的装做不知道了.每个人都一样,除非你不仅无知而且骄傲.每个人都在期待奇遇或者完美时刻,却寻而未得,都在继续承担这源自偶然的存在,带着恐惧寻找希望.
萨特通过心理描写和对白,描述了他所见的无法回避的困境,并试图找到出路.最后,主人公找到了他要的生活的大致方向,选择了赋予他的写作以更闪亮的意义.告诉走投无路的柔顺的人们,去勇敢的选择,主动的选择.在消极的最后,留了一道光亮给读者.因此,谢谢萨特,谢谢这道光,试图指路者才是有责任感的人, 给迷惘着却还未将人生交给定势的人勇气,所有对抗都归结为拯救.
正如他自己也曾说的:"重新开始生活,做些切实有益的事情!"
《萨特文集(全八卷)》读后感(四):恶心
啃萨特的《恶心》。
身无长技的青年安托万·罗冈丹在游历中欧、北非、远东之后,来到法国小城布维尔居住三年,三年中,罗冈丹倾注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查罗尔邦侯爵的资料做历史研究,在咖啡馆消闲并与咖啡馆老板娘厮混。书以日记形式记录罗冈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内心活动,孤独,迷惘,焦虑,天马行空的内心活动是萨特的哲学思辨。罗冈丹在咖啡馆反复听同一首爵士乐,最终决定投身写作。
存在的困难意味着存在的必然,你想不存在也得存在,回避困难的存在徒劳无益。但你的存在又是偶然的,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就让你从母体出来了,你不得不承受这偶然的必然性。存在无处不在,恶心相伴其中,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会引发生理上的恶心;联想、想象会引发心理上的恶心,于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昆德拉的“媚俗”,萨特的“恶心”是生活中不得不承受的存在。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见闻、联想、思考:
长久以来,没有人关心我的时间表。当你独自生活时,你连讲述也不会了。真实性随朋友们一同消失。事件也一样,你听任它流逝。你看见突然出现了一些人,他们说话、走动,于是你沉入延绵不绝的故事之中,你会是一个跛脚的见证人。然而,作为补偿,所有那些在咖啡馆里无人相信的事,所有那些不可置信的事,你却屡屡遇见。
今天早上,我八点一刻从普兰塔尼亚旅馆出来去图书馆,我看到地上有一张纸片,想拾起来,但没能拾起。就是这件事,甚至还算不上一件事。是的,可是,说实话,我受到深深的触动,因为我想我不再是自由的了。在图书馆里,我试图摆脱这个想法,但挥之不去。我逃到马布里咖啡馆,希望它会消失在灯光下,但它仍然呆在我身上,沉重而痛苦。
我没有兴趣工作,什么也干不了,只有等待黑夜。
我希望我生活的瞬间像回忆中的生活瞬间一样前后连贯,井然有序。(回忆中的生活瞬间萨特称之为“奇遇”)
有家的人都在家里,生活在纪念品中间,而我们在这里,两个没有记忆的落魄者。
如果是在荒岛上,您会写吗?写东西不总是为了被人读吗?
加以说明的世界和理性的世界并非存在的世界。
《萨特文集(全八卷)》读后感(五):从存在主义谈《禁闭》
一、存在先于本质
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的存在,即“自我感觉到的存在”。
萨特的《禁闭》,属于情境剧。他习惯用这种方式,给人物提供一定环境,让人物在环境中自由进行自己的选择,通过一系列表现来塑造自己的本质,展示自己的性格,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剧中,首先,有“加尔散、伊内丝、爱丝黛尔”三个人,这三个人在上场时,便已经是死亡后的状态。也就是说,她们生前存在的所作所为已经表现出了她们的本质。加尔散在妻子面前偷情、做逃兵,伊内丝是女同性恋,杀掉了表兄与嫂子在一起,而爱丝黛尔是一个色情狂,还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当她们活着的时候做出这些事情的时候,她们的存在就已经被定义。而死后来到地狱,正是她们的本质决定的。人并不是出生就有罪的,而是后天的行为决定了她们。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刚出生便被定义的性质,如《安提戈涅》中的安提戈涅,因为父亲俄狄浦斯的杀父娶母行为,出生就带有罪孽。《莎乐美》中的莎乐美,因为母亲的罪行而被先知定义为罪孽之身。《简爱》因父母的身世而被姑妈诟病而看不起她,等等。在这其中,我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具有先进的本质认识。 二、自由选择与责任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无意义的。同样,选择也具有荒谬性。在萨特看来,人是被抛入的,存在也是偶然的,世界是虚无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人的选择纯属偶然,不需要过多的主客观依据和价值原则。就像剧本中的三个人,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自利,一切从自己的感觉出发。逃兵、杀死表兄,杀死婴儿,这都是她们的选择。这种选择具有偶然性,但在选择后人应该担起自由选择的责任,自由是相对的,责任是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当你选择了,就要承担自由选择的后果。剧本中加尔散作为胆小鬼,实现了自己作为逃兵的自由,最后被抓住,十二颗子弹穿进了皮肉。伊内丝杀死了表兄,为了自由和嫂子在一起,实现自己爱的自由,但她最后因嫂子爱得太深,开煤气罐两人一起中毒而死。而爱丝黛尔与情夫发生婚外恋,剩下私生女,却因她的反感亲手杀死了她的孩子,引得情夫吞枪自杀,她也自己得了肺炎去世。她们的自由没有担起应有的责任,最终也因为选择的自由放纵了自己,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自由与选择,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这两者本来就是冲突的。这一点在萨特的另一部戏剧《苍蝇》中得到了阐述,俄瑞斯特斯是阿伽门农之子,她的母亲与他的情夫一起杀死了阿伽门农,俄瑞斯特斯被赶出家乡,他的姐姐在母亲身旁沦为女仆。当俄瑞斯特斯回乡后,他的自由与选择间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一是人与神之间的冲突,对于俄瑞斯特斯来说,复仇是他的自由,但作为神的宙斯却百般阻挠,他害怕人类获得自由。另一个是自由与道德伦理的冲突,作为复仇的自由,他可以杀死他的母亲,但在道德伦理上,母亲是他的长辈,是尊者。他在两难选择间徘徊不定,最后实现了自己选择的自由,不顾一切杀死了他的母亲与情夫。在这中间,萨特从个体自由出发,经由自由选择、道德选择和承担道义责任的阶段,使他倡导的存在主义自由思想达到了新的境界,即人的选择和责任是相对的,有选择就要有责任。
▲艾丝黛尔 肺炎。(跟刚才的表情相同,似乎又看见了阳间)好了,这会儿丧事办完了,他们纷纷散去。您好!您好!人们频频地在握手。我丈夫悲痛欲绝,他守在家里。(对伊内丝)您呢? 伊内丝 煤气中毒死的。 艾丝黛尔 您呢,先生? 加尔散 十二颗子弹穿进了皮肉。(艾丝黛尔愕然)对不起,我可不是一个十分体面的死人。 三.他人即地狱
萨特通过《禁闭》,阐述了他存在主义中存在于他人的思想。我认为在这部戏剧中是通过注视与爱体现出了他人即地狱的思想。
首先,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说到:通过注视,在自我意识中,他人变成了主体,我变成了客体,我被异化了,成为了他人注视下的奴隶。
正是注视造成了主客体分离,我被注视也就是我被客体化的过程,是我被别人剥夺自由的过程。而我注视他人的时候,他人变成了客体,我变成了主体。这样一来,我和他人彼此限制了自由,是限制与反限制的关系,得出我和他人的本质是冲突的。而这正是“他人即地狱”思想的体现,我通过自由选择来确立我的本质,这就需要去压制他人的自由。而另一方面,他人也为了相同的理由压制我。
▲伊内丝 你们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吧,反正你们比我强。可是你们得记住,我就在这儿,我在看着你们哩。加尔散,我一眼不眨地看着您哩。您得在我的目光下拥抱她。我恨死你们两个人啦!你们相爱吧,相爱吧!我们是在地狱里,我也会来一手的。 [在下面的戏中,伊内丝一声不响地注视她俩。] 加尔散 (回到艾丝黛尔身边,搂住她的肩膀)把你的嘴巴给我。 [停顿。他向她俯过身去。突然,又挺起身来。] 艾丝黛尔 (做怨恨的手势)唉!……(稍停)我跟你讲不要去管她。 加尔散 可就是她在作怪呀。 在这段中,从注视角度体现了“他人即地狱”,从冲突角度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冲突的。加尔散与艾丝黛尔在伊内丝的注视下被客体化,被限制了自由,此时,伊内丝对于他俩而言,就是限制他俩自由毁灭性的存在。
其次是爱,爱是一种冲突,爱的本质是自由的,包括自由地爱与自由地不爱。无论是爱与被爱,都存在着对他人客体化的意图。恋爱中的人都希望限制彼此的自由,因此,爱与憎恨一样,是一种谋划、事业,表现为冲突。
在剧本中,她们三人之间的三件关系更是对彼此自由的限制与折磨。伊内丝作为女同性恋,爱艾丝黛尔。艾丝黛尔作为色情狂,却喜欢着加尔散。而作为胆小鬼的加尔散一边与艾丝黛尔亲昵,却有感于伊内丝可以深刻地懂她。
▲伊内丝 (挣扎)艾丝黛尔!艾丝黛尔!我求求你,把我留下来吧,不要把我扔到走廊里!不要把我扔到走廊里! 加尔散 放开她。 艾丝黛尔 你疯了,她恨你呢! 加尔散 我是为了她才留下来的。 [艾丝黛尔放开伊内丝,惊愕地看着加尔散。] 伊内丝 为了我?(稍停)好,那么,把门关上吧,门打开后,这儿热了十倍。(加尔散走去关门)为了我? 加尔散 是的,你,你知道什么叫胆小鬼。 伊内丝 是的,我知道。 加尔散 你知道什么是痛苦、羞耻、恐惧?有些时候,你把自己看得很透,这使你十分泄气。而第二天,你又不知怎么想了,你再也搞不清楚头一夜得到什么启示了。是的,你知道痛苦的代价,你说我是胆小鬼,那一定有正当理由的,恩? 伊内丝 是的。 ▲伊内丝 那儿!那儿!我是面百灵鸟镜。我的小百灵鸟,我逮住你了!没有口红了,一点儿都没有了。恩?要是镜子也骗人呢?或者,要是我闭上眼睛,要是我不肯看你,你长得这样美又有什么用呢?不要顾虑,我一定会看你的,我的眼睛将睁得大大的。我会对你很和气,非常非常和气。但你要用“你”称呼我。(稍停) 艾丝黛尔 你喜欢我吗? 伊内丝 喜欢极了。(稍停) ▲艾丝黛尔 (用头指指加尔散)我希望他也能看看我。 伊内丝 哈!就因为他是个男人呗。(对加尔散)您赢了。(加尔散不理睬)您倒是看看她呀!(加尔散仍不理睬)别装模作样了;其实我们说的每句话,您都听见了。 正是三人之间爱的监视,形成了对彼此之间的监视与折磨。从爱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正确的选择爱的方式,对别人的爱也是他人的地狱。
这样的地狱,没有《但丁》神曲中狰狞的面目与惩罚,却是永生的折磨。这种精神的折磨,比但丁笔下身体的折磨更为凄惨,循环往复,永远不停。
▲加尔散 青铜像……(抚摩它)好吧,这正是时候。青铜像在这儿,我注视着它,我明白自己是在地狱里。我跟您将,一切都是预先安排好了的。他们早就预料到我会站在这壁炉前,用手抚摩着青铜像,所有这些眼光都落到我身上,所有这些眼光全都在吞噬我……(突然转身)哈,你们只有两个人?我还以为你们人很多呢?(笑)那么,地狱原来就是这个样。我从来都没有想到……提起地狱,你们便会想到硫磺、火刑、烤架……啊,真是莫大的玩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艾丝黛尔 哈!那好,她再也别想看见我们了。(从桌上拿起裁纸刀,奔向伊内丝,把她砍了几下) 伊内丝 (挣扎,笑)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你疯了吗?你很清楚,我是个死人。 艾丝黛尔 死人? [她的刀子落地。稍停,伊内丝拾起刀子,疯狂地用刀子戳自己。] 伊内丝 死人!死人!死人!刀子,毒药,绳子,都不中用了。这是安排好了的,你明白吗?我们这几个人永远在一起。(笑) 艾丝黛尔 (大笑)永远在一起,我的上帝,这多么滑稽!永远在一起! 加尔散 (看着她们俩笑)永远在一起! [她们倒在各自的躺椅里,坐着。长时间静场。他们止住笑,面面相觑。加尔散站起来。] 加尔散 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