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恐同》的观后感大全

  《恐同》是一部由Gregor Schmidinger执导,Michael Glantschnig / Josef Mohamed / Günther Stur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同》精选点评:

  ●认同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奥地利德语简直就不是德语。

  ●受人歧视没什么,最可怕的是自己歧视自己.

  ●雪地里总是很浪漫

  ●拿恐同作为噱头

  ●1.比枪洞更可怕的是心洞,比恐惧更可怕的是孤独。2.契诃夫之枪:假如不打算开火,就别让一支上膛的来福枪出现。3.你有真正恋爱过吗?

  ●hard as it is

  ●豁出去了总比憋着好。

  ●假如不打算开火,就别让一支上膛的来福枪出现。

  ●“接受自己终究是门艰深课程,要用一生来修习得证。”-QAF 自制海报要不要做的这么情色啊

  《恐同》观后感(一):电影最后的一段的OST

  从最后男主把枪放下,跪倒在地上开始慢慢想起,一直延续都后面的漫漫的雪地行驶,再到最后的字幕的部分。

  不得不说这一部分的音乐对全篇的基调都有提升

  出自Soap & Skin 的 《turbine womb》

  http://www.xiami.com/song/1769259262

  《恐同》观后感(二):契诃夫之枪, bang bang

  “契诃夫之枪”是种文学手法,简单来说就是开始出现的东西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就压根儿不该出现。短片“恐同”一开始的“吞械”梦魇,枪管塞入男主角的嘴里已经暗含了强烈的自毁意味。在最后我们果然看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

  导演Gregor Schmidinger的叙事技巧比起3年前那部“隔壁的男孩”纯熟了许多。“隔壁”多次借用小男孩之口用“怪兽”暗喻父爱缺失的心理恐慌,又以陪伴男妓折射现代成年人自身的焦灼空虚,创意虽好但流于矫情。这次“恐同”命题本身比较抽象,但Gregor通过层层拓宽“恐同”的界定,最终撑起了整个故事——

  最初由于淋浴恶整和壁柜暴力,我们很容易认定主角的战友就是恐同的指向。但随着剧情展开,我们发现战友中也有本性不坏,对同志也没有太深仇恨的。而藉由误打误撞的暧昧,我们才知道原来恐吓主角的是整个家庭背景。如果说战友的态度代表暂时的现在,乡邻的误解和鄙夷则是他从前和未来的长期生活态:从而让我们对恐同的理解一下从具体的个人放大到社会的范畴。然而电影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用前后照应的“吞械”带出了最深层的恐同:受环境同化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自憎。如果说前两种恐同可以通过时间(慢慢加深了解)和空间(换个地方居住)来化解,最后这种恐同则是凌驾于时空外力的痛苦,它给人带来的伤害才是最难以弥合的。

  契诃夫的原话:“假如不打算开火,就别让一支上膛的来福枪出现。”

  ("One must not put a loaded rifle on the stage if no one is thinking of firing it.")

  “恐同”虽然到最后也没有扣动扳机,但那一枪——无论是否射出子弹——都毫无疑问的在主角心上留下了永久的空洞。

  ang, bang。

  《恐同》观后感(三):最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有关同性恋的问题”一章写到这样一段话“假如这个社会是一片庄稼地的话,这些同志希望这里的苗整齐划一,不但没有杂草,而且每一棵苗都是一幕一样的,这或许就是那位以同性恋为‘丑恶现象’的人心目中的‘美好世界’吧!”

  影片不算是最上乘之作,但至少打动我了。《恐同》当中其实并没有描写到多少恐同的行为,最直接的浴室里的那场戏,与其说是恐同,不如说是“厌同”!那“恐同”两个字由何而来?

  很不幸,恐同来自于片中的同性恋者本身。因为社会的不接纳,因为身边人对同性恋的厌恶,使得男主对自己身为同性恋的这个身份感到无比恐惧。而这样的恐惧才是最深刻的和最无奈的,因为他无法改变这个自身事实,更无法无法他人眼中的看法。

  军营,这是一个雄性荷尔蒙爆炸的环境,这是一个男主最难以掩盖自己同性恋身份的环境,却也是最需要掩盖自己同性恋身份的环境,也因此,那份恐惧在这个环境当中被无限的放大了。

  片头和片尾,两次枪管插入口中的镜头,个人认为是一个很直接的比喻。枪管插入口中,结合片中提到的人们对男主“他喜欢吸老二”的议论,其意义不难理解。天生性取向导致了他对男性的性器官的渴望,而这份渴望,也会成为扣动扳机的那只手。

  除了男主之外,男二也是一个暧昧的存在。他嘲笑男主,欺侮男主,但是却愿意伸手去触碰男主的阴茎,愿意在守夜时与男主做类似于调情的亲密举动。“跟我女友在一起,我甚至不知道爱是什么感觉。”,“或许我们都是同性恋,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两句台词让人对男二的性向也产生了多一层的猜想。

  影片的结尾是很多观众认为的亮点。天色蒙蒙亮起,在军营里的最后一夜,即将结束。可是开着车行驶的这条路,似乎永远也不会有尽头。天亮之后,他们会不会像他们所说,回到家中?即使回到了家里,他们又能否过上平静的生活?男二会不会跟女友结婚?男主会不会被人接纳?

  很多人说,“现在社会已经对同性恋有了更多的包容”,但是既然我们对同性恋还在使用“包容”这个词,那就说明虽然人们已经走在接纳的路上,但他们在人群中依旧被视作异类。只不过,是得到了所谓“正常人”宽恕的异类而已。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不再将“平等”视作一种施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恐同》的观后感大全  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美文

 《俗物与天才》读后感摘抄

 《俗物与天才》是一本由(美)塞德兹著作,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页数:2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展开)

美文

 《青之时代》观后感摘抄

 《青之时代》是一部由松原浩 / 那須田淳 / 片山修执导,堂本刚 / 安藤政信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