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广告》是一本由王铮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3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大家都一样!说出了目前我的心声!
●算是对于广告学的另类启蒙
●长点知识……
●此书真乃广告书籍中的一股清流,看完之后从天灵感到尾骨,通透无比。书的作者也很屌,是著名的《阅后即瞎》节目的幕后老板,可惜这本书绝版了,呼吁再版啊。
●五星。
●我庆幸没有在入行之前看太多的广告有关的书,不然恐怕很快就对广告失去兴趣。如果说黄大的书是真实广告公司的剪影,那么王铮这本书就是一个Creative对于广告的妄想,这么说绝不过分,正如刚才才看到作者后来在自己博客补充的一段话【如果人人都追求创意,对多数广告从业者来说是残忍的。】对于大多数他的理论,我都用心理解了,但是往实际执行上应用,发现真的,太残忍了
●实话实说,去伪存真。
●既非理论派也非技术流。
●哗众取宠
●值得翻一翻的书 觉得作者虽然语言胡来 但是很真诚
是在特价书店花9元买的。
如果只是在网上看图片,可能它永远不会起到吸引我的效果。
我是说,这本书缺个角。真的缺个角,所以摆在书店的摊子上非常引人注意。坦白说,我纯粹是因为它的形状购买的,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创意的书。:)
内容很棒,还特别幽默,我每每都是在上下班路上阅读。
并非广告专业书籍
关于中国广告的定式做了一定程度的剖析,我理解的主要观点是,广告不能促进销售,广告只是让人知道,产品才是真理
广告主对广告的了解很重要,但是广告人也应理解广告主的主观想象
创意并不是虚幻的空想,而是人的积累与性格体现
以上是自己一些谬论,大家看看就好
2004年,此书是我真正的广告入门书,在此之前的一切专业教材和专业书都如过眼云烟。
因感情复杂(对此书),无法评价。
力荐阅读,力荐反复阅读。
结果,豆瓣说我评论太短了
那么,只能再凑些字数
讲个笑话,我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翻到这本缺个角角书。
打开便读“品牌仅仅是广告人……”
然后重读“品牌仅仅是广告,人性幻想,的对象”
这句断的,呵呵
去图书馆时无意抽到这本书,当时第一反应是心里一抽——这书坏了,第二反应是我看差鸟,人设计就是这样的,第三反应是这作者有点作,不过想看的欲望很强烈。
读第一章就开始被作者洗脑,这货把你对广告的传统思维一根一根的抽出来,颠覆的你的广告观,让你大呼上当——上了广告的当。然后越读越觉得他说得咋这么有道理捏,而且都是一些常识哇,这二十多年我都干嘛了?
特别奇怪的一点是,读着读着让你觉得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跟传统的中国式思维和写作套路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他没有特别清晰地给你从定义到特征到应用再到案例分章别类,简单的五章——品牌-销售-广告-创意-客户,每次围绕一个话题恣意挥洒,像跟你聊天似的,不时调侃,言语犀利,还爱自个嘲,反正让你觉得特别真诚。对,就是这个词,真诚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点。
还有我比较欣赏的一点是,作者跟我的思路很一致,我俩肯定气场很合。恩,这句话这是作者说话的口气。包括他认为做广告最重要的是勇气和真诚,他讲述自己曾经在辩论队的时候舍那位博学导师的思路不用而斗胆辟了一条简单的异径,他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有几斤几两,他认为胆识和诚意比专业训练更重要,blabla,我都相当之赞成。
总之,这是一本封面设计刚开始看时觉得有点作后来看完书又觉得可以理解与抵消的真诚的广告书,无没用的花花肠子。
品牌不是广告造就的,销售也和广告没有直接关系,精雕细琢的广告不如简单直接的广告不停重复,广告的作用仅仅在于引起兴趣和话题。
重复和创意都能达到那个目的。但是中国的环境,只能是重复多于创意吧。书上是这么说的。
我稍微想多了些,就想到信仰问题去了。广告,总的来说是科学。它是经过实验验证后总结的经验。外国吧,大多数是信科学的。中国人相信科学吗?至少现在大部分付钱的客户,不是通过科学方法成功的吧。让他们相信广告的力量,不太可能。
而广告的确没有那个力量。
认为广告很神奇的,或许只是学习广告的自己,内心的那种虚荣心吧。
如果一直这样认为,那遇到不能理解的客户,自己必然遭遇挫折,客户怎么能这么侮辱广告呢?想想那些伟大的广告,他们怎么对广告这么敷衍?我什么时候才能创造出伟大的广告呢?
广告是企业给媒体交的保护费。
广告是企业给经销商提供的市场支持的肯定,带给经销商信心。
如果广告是创意,是与众不同的话。
销售出了问题,你一定要有责任;公司形象出了问题,你一定要有责任;销量提高到话,你还要负责任。也许有勇气与能力去承担这个责任的人,不多吧。
既然广告和销量关系不大,有什么必要去冒那个风险,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广告,在公司里面,平时要给各部门一个交代,能说得过去就行;重要的时候要给老板一个交代,老板满意就行。但现在的老板,会满意的广告,绝对不是有创意的广告。虽然老板们会老是提与众不同,可他的与众不同,与广告人的与众不同不是一个概念,后者的不同绝对超乎老板们的想象的。
是时代问题吗?
对了,为什么广告人很累呢?
因为缺少沟通吧,不了解客户呢,毕竟行业不同,隔了一座山呢。
另外作者的压力似乎有点大,从字里行间都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