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是一本由廖静文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4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精选点评:
●古有徐悲鸿,今有陈冠希,这两人是中国艺术史上永远不可抹去的两个闪光点。
●看了一点 感觉那个年代的腔调挺重 就放弃了 因《退步集》提到徐悲鸿 又翻出来看 结果深受感动 “独持偏见 一意孤行”
●对蒋碧微的描写带个人情绪浓重
●可与蒋碧薇回忆录对照阅读。
●1984.10喜欢美术的原因
●曾经觉得很感人,现在想,这或许只是廖的罗生门.说到底,蒋碧微才最了解徐悲鸿吧,当年她放着安逸的生活不过,为了爱情与之结合,生儿育女,并把最好的年月都给他了,其后他移情别恋在先,又因生活困苦分离了,就......被后来人黑成那样,生活果然好残酷哇.
● 爸爸的书被我偷来看的。
●写的还挺细腻的
●徐悲鸿美术馆购
●不好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读后感(一):笔下千骑 徐悲鸿----张竟无
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徐悲鸿的,千姿百态的马,他的画实在是太震撼了,不愧是一位艺术大师。
没读此书之前,只知道他擅长画马。通过读此书,初步了解了他的一生。
徐家世代画师,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父亲去世后为了生活,他以卖画为生,在他的短暂的艺术生活中,他艰难的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不断的学习,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不放弃,而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有自己的傲骨,正义,非常率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在坎坷的情感路程中,与原配周氏、蒋碧薇、孙多慈、廖静文的四段感情,很难说哪一个更适合他,可能人生就是不完美的,他对艺术的执着,难免在生活中给予对方的就会欠缺。
其次,他对朋友、老师的尊重,无论自己有多困难,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他都不忘初心,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识人才,对人才的培养,毫无保留。在绘画的教育方面,他是一个教育家,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
所以,总结他为是一个文化英雄。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读后感(二):一生 一个永恒
近年来,喜欢在有限的时间里(上下班路上)啃杂七杂八的书,一本接一本,极其快哉。虽然总自称是个文盲,看过书后,一般都讲不出个所以然,但还是装回斯文吧。
今天在路上啃完了《徐悲鸿一生》,泪珠子一滴滴的往下落,幸好没遇上什么熟人,不然免不了要解释。我是越来越不喜欢解释了,因为解释不了,连自己都不懂得,就是顺着自己的心了吧。
这本书实是让人感动的,字里行间满是廖静文女士对丈夫的怀念与挚诚。我似乎可以看见,在昏暗的灯光下,她是如何写写又停下,陷入沉思或伏案而泣;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她心底一遍遍地重复那坚定的承诺“我已一步一步跨越了年龄距离的障碍,勇敢地走到您面前,愿意为您和您的工作奉献我的一生”;我似乎可以听见,她扑在徐悲鸿的遗体上,疯狂地叫喊着“悲鸿!你跟我回家吧!让我们一同回去吧!”。这是怎样一个女人呵!1953年至今,已是53年了!一段具有28岁年龄差距的爱情,一段为期7年的婚姻,竟可以让一个女人在丈夫故去后,继续为他工作了53年!
一个女人,便是可以这样,为了心爱的人,奉献自己的一生。一生,一个永恒。只要,他是值得的。
在书的后记里,作者写到“我对悲鸿的爱是深沉的,永生难忘。谨以此书作为一束洁白的、素净的鲜花,敬献在悲鸿的墓前。”在这不到四十个文字里,是什么,是什么,让我再次的,心揪着,揪着。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读后感(三):一些真正的感情真正的文化 都是痛的
第一次真正写书评,是我觉得不得不写的。就好像他永远不得不画,宛如悲鸿之鸣。
一些痛楚之感贯穿整本书,自以为不会被什么感动,更不会想为任何逝去的人,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写点什么。尤其最爱为自己考虑的我,从不赞赏这一类男人,不顾妻子的心情,不论是娇气高贵的蒋碧薇,还是善良贤淑的廖静文。一个为了自己买画而不顾家庭财政的缺乏“经济眼光”的人,从来就不是我欣赏的。一个让自己怀孕六个月的妻子跟着自己东奔西跑甚至睡船甲板的人,更是我觉得很不像话的。
尽管是这样,看到书的结尾,还是给了我最悲伤的一天。一个与他相处不到十年的女子,小他28岁的女子,一个看起来很单纯,然而深爱他比天地更辽阔的人,从他1953年离开人世,到1982年最终把这一段成书。
我怀念过去,然而我从小害怕历史,觉得那些年份、人名、地名,总是混乱地在脑中,无法构成一个确切的印象,也不知历史书有几分是人民恳切的感受,是真实的故事。然而读他的故事,那些画面,配合着插图都一一清晰显现在眼前。一个爱人的文字,是那样纯真和可亲。
我在香港岭南大学借到的一本书。虽然是92年印刷的,但是在我之前,没有任何人借过,或者说把它看完过,因为有些书页由于印刷问题,是连在一起的。
看过这本书之后,心中会有很多本真的感受。而现在我们去书店,尤其是内地的书店,我很难找到一本真正的书,一本真情的书,一本有文化的精神在里面的书。多少年了,我们一直在打文化的擦边球,一直反讽文化和非文化,我们在经济的实质进步和空虚泡沫里打转,躲过一场又一场的文化浩劫,最终在文化的沙漠里迷失。
我多么希望这本书可以重印,因为虽然它讲的主要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事情,可是它里面有太多今天社会的影子。
书已经看完,那种痛却不可消失。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读后感(四):永远的感情
上学的时候艺术理论老师常留读书作业给我们,多是传记类的。其中必读的有一本叫做《徐悲鸿的一生》,是廖静文为纪念丈夫写的。那时侯零花钱不多,买一本几十块钱的书对我来讲很奢侈。于是就在闲暇坐公车到书店去看。厚厚的《毕沙罗传》、《梵高传》《佛洛伊德传》一本接一本地啃。所以后来读《徐悲鸿的一生》时照例当作是任务来完成的。这些生活坎坷的艺术巨匠并没有真正走进我的心里。直到2000年2月的一天,偶然看“东方时空”节目,采访已是花白头发的廖静文。 她的讲述不禁让我深深感动。她说:
“我要上重庆女校前,悲鸿对我说:‘静,这四年我等你。如果你不爱我了或是又爱上别人,我也毫无怨言。’
我说:‘不,我毕业后你已五十多岁了,你不能总孤单一个人。如果你遇到比我更适合你的人,就让她取代我的位置。’
悲鸿说:‘不,爱是不可替代的。你的笑没有人能取代;你的声音没有人能取代;你的温柔没有人能取代……’
很多年以后,我们结婚了生了孩子以后,有一天我俩谈话说到写文章。他说:‘我这儿有一篇最好的文章,在我的箱子里。’我问是什么,他说:‘是你考试的作文啊!’他还一直保留着(廖静文曾是徐悲鸿的学生)。
有时候我看到他就会觉得我应该坚强,虽然那只是一幅他的肖像画。看了我就会感到温暖。”
回过头来再读这本书,不禁看到每页纸都浸满深沉的爱。
我常想,在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值得倾心去爱的人已是难得,如果他也同样爱你更是可贵,若再求相守就未免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