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是一本由(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页数:3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精选点评:
●思想不是隐士的茅草棚,而是待客的会客厅。
●创造阐述了很多个体特性的概念。前一两章和最后一两章写的很露骨,具有歧视色彩。总的来说很多地方看不懂,没有阅历,但是收获也挺多,对人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文中的词汇量是真的大,佩服佩服。
●库利的代表作,但是没看太懂。
●如何将养小孩做成学术
●序论、第一、三、五、六、十二章 “理解传播: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
●全书主题:儿童社会性的现象学还原。个人感觉库利的这本书似乎有受到卢梭独特的人性成长理论的影响。
●mark一下,当初读的一本非常好的书,趁卓越做活动买了,有空再拜读一下。
●读书作业最能毁了一本书吧...
●要专心读、一读再读的书。
●论文参照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读后感(一):目录,以后抽空读
芝加哥学派的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人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湖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库利认为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印刷意味着民主。社会互动论,火车也是一种传播。
导论 遗传和本能
第一 章 社会和个人
第二章 暗示和选择
第三章 社会交往以及对他人的观念
第四章 作为社会行为的同情或理解
第五章 社会自我--"我"的意义
第六章 社会自我--"我"的各种表现
第七章 敌意
第八章 竞争
第九章 领导才能或个人优势
第十章 良心的社会方面
第十一章 个人退化
第十二章 自由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读后感(二):自我的稳固性
能看到这本书是我的幸运。
早就知道库利提出的“镜中我”概念,即自我是由社会建构而成的,人们总是根据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想象而行动。
但是我不知道库利还详细分析了自我的稳固性(这是我的理解)问题。
自我就像细胞中的细胞核,它虽然受社会的各种影响而形成,但它也有比较稳固、不易变迁的部分。二个极端是自大狂与墙头草。大多数人生活在二极之间。但是自我的硬核部分占整个自我的百分比的微妙变化却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人。
我常常为自我与环境的不兼容而烦恼,这本书比较好地解答了我的种种疑问,而成书年代却是190?年,真是相见恨晚。
库利说,自我应该稳固,但也要经常受一些环境的影响。如果环境好的话,那么再好没有。可是环境有时候不那么好,就像许多天才要处于平庸的人群中这样,那么自我常常要受到环境的骚扰,所以天才们就会故意封闭起自我,变成自大狂,或者退缩到书中去,与伟人的心灵进行交流。
另外:有的人很敏感,那么他就得退到大自然中去或故意封闭起自我,以达到宁静。有的人故意消匿掉自我,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也是佛教徒的做法,但人人都这样的话,社会将会后退。有的人尽力避免别人的夸奖与批评,以免受他人的控制,以此求得自我的稳固与心灵的安宁。很强的自我如果用在积极的目的上,便是伟人,如马丁路德金,如果用在消极的目的上,便是自大狂。
要想达到一个好的自我,要经常反省自身,去除杂质,提炼纯净,有意识地选择好的环境,以伟人为榜样,经常与别的好的心灵接触,避免狂妄,不断扩大自己的同情心。
他还探讨了几个与自我有关系的概念:同情、爱。
同情是自我与别的自我进行交流的前提。同情是指能设身处地地设想别人的境遇。自我僵化的人就是不大能同情,因而表现为自私。同情越广越好,最后就表现为超脱。有稳固的自我而且同情心很广的人是能成大事的人,易于为人所喜欢的人,易于实现自己的目标。
爱是二个自我之间突然的融合,是自我的消融。爱与同情不同,它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同情促进爱的范围,而爱也有助于同情的发展。到高级境界是超越的爱,对人类普遍的爱。
他还探讨了情感,这在社会学方面我还是没怎么见过的。
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变化,都伴随着情感的作用。情感是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一定程度的愤恨,促使人发展。他由此探讨了竞争、敌意等一系列概念,我没有往下看了。
当然,这本书还有许多精彩的分析,我只是挑对自己影响最深的部分写写,过几年再回头读它!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读后感(三):我很不喜欢库利的一些观点
库利p.5提到遗传的稳定性,他说,父母上了大学和文盲,对孩子的基因遗传没有影响。那么我们就不能通过教育父母的办法来改变未来儿童的遗传素质,甚至在某个或所有方面改善父母的生活也无济于事。我认为库利这个错误是带有一种危险的错误。假如我的印象没错的话,虽然基因并不能改变,但是基因并不是一个刻板的规定。基因并不规定一个人的身高或在某个学科上的分数,或者智能所能达到的水平。假如环境好,就能提升遗传素质的表现。所以,改善父母的物质条件或教育状况,就能提升孩子的各种发育水平。所以,还是要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不仅是为了这些人本身,还为了下一代的孩子们。
库利p.7提出优生学就是像改良家畜品种那样增加人们希望的遗传特征类型,阻止不希望产生的类型。应该对所有儿童进行科学检验,以查明那些弱智的或智能低于正常的儿童,确定是否遗传所致。如果是,就阻止他们生育。大量缺陷的儿童来到世上,成为不可挽救的次品而威胁社会。库利的这种口气,其实就是在一切社会中,那些既得利益者在谈及威胁他们利益时的一种说法。由于他们跟支配社会的群体站在一起,所以他们讲起话来,也好像代表了“社会”,或者就把社会或国家等同于自己的一部分,来指点江山,探讨国家大事。当然,在社会中,也有这样一群下层人士,由于受到电视或其他媒介的熏陶,也学会了站在国家和社会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一则这是一种学来的视角,因为智商有限,别人一说,他就学会了。二则是一种心理需求,作为一介小民生活在底层,几乎很少有尊严和骄傲。当他们从国家立场考虑问题的时候,就和阿贵一样,跟革命人士一起,陡然神气起来。所以一说美国,一说日本,这些可怜的人在饭桌上就傲慢地代表自己国家蔑视起其他家过起来。在这里可以问库利一个问题:你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来做这种判断?他是站在把人类变得更强的立场上。那么问题是,你把人类变得更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自然是觉得变得更强就是目的本身。那么我可以告诉他,你想变得更强是一种生物本能,醒醒吧。变得更强,是用于在生存竞赛中获得更多资源、更大优势。在这个水准上你做为一个搞学术的好意思?其一,假如你只是搞学问,就不要进行价值判断。其二,假如你要进行价值判断,你就要超越你本身的生物水准,而要寻求真善美。从这里出发,就不是要变得更强,而是要社会变得更文明,要人类变得更幸福或有意义。你让这个生不让那么生,显然就不是出于考虑人们的well-being,那么库利的这个危险想法在本质上和希特勒净化优等民族的理想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库利的这些说法简直就是他自己和学问界的耻辱。
库利p.7注意到富有阶层的少孩子倾向。他以为民主政体减少出生率。No。
库利p.20认为人在群体中特别是亲密关系群体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人类本性的第二个部分,并认为这个部分比较容易变化。这个看法我认为是错误的。一则人类的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妒忌、排外等本性,同样也是他提及的第一种本性,即遗传特性。只不过,是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其二,这部分特性的不变性在于,这些遗传特性是中存在;其变化在于,随时可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爱可以变成恨。第三种就更不能说是本性。正确的说法是,遗传作为一些operators,协同作为一个场景适应和判断系统起作用。
库利p.22提出,社会是个体的社会,没有个体没有社会;而个体是社会的个体,从社会获得自身的一些属性。这里涉及的其实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能力,即智能成果的积累,现在人们探讨的话题往往是这种文化产物作为一种所谓meme的自我保存和延续的问题。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读后感(四):想象中的人
结课作业顺便就发了,不要被导师误认为抄袭就好(捂脸),字数限制只能写这么多,其实书里其他部分还是十分有趣的,忍痛删掉的部分有不少精华。
被想象但没有肉体存在是社会真实存在,还是有肉体存在但不被他人想象的人是社会真实存在?或许大部分的回答会认为后者是社会真实存在,但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给出的答案却是前者。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作为库利的第一部著作,最著名的就是其中的“镜中我”理论。但是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只总结为“镜中我”却是不正确的。“镜中我”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于书中的概念,更确切来说本书中每个概念都是在前后进行铺垫引申中提出的,而在提出“镜中我”之前,库利在第三章《社会交往以及对他人的观念》中先引入了“想象”这个概念。
从儿童想象玩伴谈起,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在脑海中不停地进行“想象”的对话。“假想的对话者是个富于变化的人,容易以我们最近接触的印象最深的人的面目出现。”在想象的交谈中,在想象的“我”依然可以听到被想象的“他”的声音,意见观点也都通过想象进行再现,因此库利认为在社会意义上,真实的和想象的人没有区别,被想象了的实际上就成为真实的了。因此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存在于“我”的意识,那么我们的关系就没有社会存在,而人的关系才是真正的社会存在是。这也就回答了本文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对于那些没有肉体却被想象的人,如小说人物,死者,神等,库利认为,因为他们被想象,所以他们拥有社会性的真实。
拥有了想象,我们就能想象他人眼中的自我,也是就“镜中我”。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第一个更像是直观的“镜子”,第二个是镜子比喻所难以显示的部分,是想象中别人对“我”的形象的判断,第三个是在前两者结合下产生的情感刺激。在社会形象外露而本人无法判断形象怎样的情况下,就会开始警戒和紧张,例如面试。
想象还带来另一种能力,即同情,或者将它理解为“同理心”更为确切。社会经验诉诸想象而非物质的联系,使我们不用必须经过与他人相同的可感觉的经验后才能同情他人。同情的能力能够使人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内心容量,所以库利把人性中的恶归结于同情心的缺失。“一个人干错事要不就是同情没有对他所干的事产生影响,要不就是缺乏坚定的个性以在行动中表现他的同情。”例如不能感到欺骗给他人带来伤害的人,自然也不会把欺骗他人当做一件可耻的事情。
除了提到的这些,库利还在本书中提到了暗示、选择、自私等人类的几种行为。并提出了敌意、竞争、领导才能、良心、个人退化、自由几种人类情感的发展。这些情感发展模式都是在上述几种行为之上提出的,比如敌意的原因是想象或同情。对那些完全不同的人,我们也不会产生敌意,因为我们对那些人是无法想象的。而拥有领导才能的人就是通过他巨大的同情能力让他迅速掌握那些与之打交道的人的精神状态,从而了解应怎样进行暗示以支配他人。
十分遗憾的一点是本书在翻译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兼容”的问题,导致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例如上文提到的同情和同理心,在后半部分提到的“良心”一词,也并非我们理解的良心,而更应理解为个人道德准则。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他学术思想的精髓所在,直接启发了米德对“主我”与“客我”各自特征和互动情状的精细辨析,推动了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的研究。本书还是他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查尔斯·霍顿·库利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密歇根州。他父亲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一路从农民家庭奋斗成为密歇根最高法院的法官,同时还是一名法学教授。
而库利与他父亲的性情十分不同,天生害羞口吃加上少时健康状况不佳,使他成为了一个内向不爱交际的人。因此本书中理论的主要实证基础来自他本人的内省,以及对他的两个孩子成长过程的细微观察。因此,库利研究的也是“想象中的人”,相对来说缺少定量研究和广泛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