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经典读后感有感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是一本由[英]伊恩•塞耶 / [英]杰里米·德龙菲尔德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一):不似小说更似历史题材纪实文学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这本封面颇为夺人眼球的书讲的是在二战结束前夕,纳粹德国的领导人希特勒秘密转移一些特殊囚犯的故事,这些特殊囚犯是同盟国的一些国家政要、皇室成员、社会名流、盟军军官甚至还有德国反纳粹各界人士,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法国前总理莱昂·布鲁姆、奥地利前总理库尔特·冯·舒斯尼格。这些人虽然身处集中营,看似囚徒,但更像是纳粹手中的人质,他们有个专属称呼——“名囚”,共有139人,涉及22个国家。

与印象中的集中营不同的是,表面上看这些“名囚”的待遇相对要好些,有些人甚至配有独栋别墅和警卫,但这虚假的安全感的背后实际环境也相当险恶,这些“名囚”当然也都深知这一点,在不断的转移过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在伺机逃脱,如有战斗经验的英国皇家空军中校哈里·翼·戴、英国陆军上尉西格蒙德·佩恩·贝斯特、英国空军上尉伯特伦·吉米·詹姆斯等。

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再到弗罗森堡集中营和达豪集中营,这些不断转移的过程背后正是纳粹的节节败退,然而在看似形势大好的局面下,对于这些特殊囚犯的前途并非一片光明,而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看守这些“名囚”的党卫军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意大利的投降,墨索里尼被处决,纳粹也已到了强弩之末,特别是收到希特勒自杀的消息后,他们的内部逐渐开始分化:有坚持执行来自高层的命令,要把这群“名囚”统统变成尸体;也有人见大势已去、想拿这群“名囚”换取洗白自己的筹码。“名囚”们在努力生存下去,从最初的慌张盲目,到后来随着局势不断向有利方面发展,凭借自身的胆量和智慧最终与美军接头,使全部人员得到解救。

我认为与其把这本书当做小说来读,不如当做类似于历史题材的纪实文学来更为确切,首先写作手法过于直白,没有小说的那种惊心动魄和机缘巧合的写作技巧渲染,特别是希特勒甚至都没有正面出场过,而且不到书的一半他就已自杀;其次历史背景研究颇为扎实深入,整本书把一个月左右时间发生的事,能精确到天的详细记述颇为难得,甚至在书的最后为这些“名囚”被救后的人生都一一作了记述。这么一本比较纪实的书,起了这么一个夺人眼球的名字,感觉有点标题党的意思,但作为历史纪实来看还是不错的,如同日记般的详细记述展示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题材写作功底。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二):解密希特勒最后的阴谋

  

有哲人曾经指出,忘记历史就意味背叛,所以说历史对当下、未来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想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必须多读一些这段历史方面的专业书籍。或许我们上学期间学过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还给了老师,或者我们脑海里剩下那些粗线条的大事件、主线索。

而对于早已离开学校多年的上班族而言,想补充、丰富自己的二战历史知识,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完成。可是书海颇大,真是有点儿老虎咬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其实,也别害怕,有一本书好书就可以解决好多困难,如,《希特勒最后的阴谋》一书。这本书的主情景图为,1945年4月,由于德国面临失败,希特勒把第三帝国最有价值的囚犯集结起来,并命令如果军事局势恶化,将处决全部139名囚犯。于是一场紧张而致命的行动开始了。本书首次披露了许多未经发表和曾被忽视的信息,综合许多碎片信息,逐渐拼出了这个"二战"中令世人震惊和着迷的故事。这里的好多故事,都是笔者第一次听说,以前也是毫不知晓。

逼真的战场还原着实让人震撼。书中第一章死亡之廊中第五页的环境烘托写得非常好,如,苏联红军模糊而持续的隆隆炮声,从距此不到50英里的东部传来,越来越清晰。盟军的战斗机群接连不断地飞来,在德国全国燃烧的废墟上再倾炮火。这个逼真的震撼感十分强大,如果距离我们自己身边50英里炮火连天,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情又会如何是好。这说明,这本书作者,对战争的现场感把握地游刃有余、栩栩如生。不大量做调查、不认真研究战场,会对战争有如此精准的把握,本书的战斗场景写法非常好,值得学习,值得慢慢地细致解读。

比较离奇的结尾方式。全书共计23章,在最后一章,文中写道,1947年2月,贝德成功摆脱一切罪名,从美国监狱释放。但是同年7月,他又被要求重新写一份调查问卷。这次,前后矛盾的地方非常有趣。他记不住自己的党号,也漏掉了自己曾效力与一般党卫队的经历......1972年,72岁的贝德去世。对于贝德的事,笔者觉得意犹未尽,对于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结尾,着实如电影、近300集的肥皂剧一般,果真可以刨根问底拦不住,继续挖掘下去,好期待这本书的姊妹篇、续集。感觉有些意犹未尽,情非得已、恋恋不舍,此景此情着实让我们非常激动、感动,并且想知道故事之外的弦外之音,还有跟贝德有关的其他具有传奇色彩的额人物背景、人物生平等一系列内容。笔者认为,一本好书就就应该是开放性的,具有延展性、前瞻性。让人读罢,有大体的粗线条、细思维量表。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三):抉择

时代造就人才。关于那段历史至今很多人都会谈论。希特勒为什么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呢?为什么会对犹太人赶尽杀绝呢?

希特勒生于一个公务员家庭,小时候他们家经常搬家。希特勒有很强的绘画天赋,他自己想成为一名画家,但他的爸爸却想让他成为一名公务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参加了军队,由于英勇善战得到了“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二级铁十字勋章”。作战勇猛让他自己多次受伤,甚至双目暂时失明。有时候命运会给我们开玩笑,如果希特勒一直在部队这样表现英勇,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将军。

希特勒从政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本来是去调查德国工人党,但是当他了解清楚情况后毅然选择加入这个党派。事情开始慢慢地变化了,他的思想也开始有了偏激。1934年兴登堡去世了,希特勒成为了这个政党的领袖。

希特勒试图在亚欧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主张占领欧洲、北非、东亚大部分地区及诸多太平洋岛屿。这个计划在他的脑海里已经酝酿了很久,全国处于一种紧张的戒备中。一位党卫队士兵骑着摩托车,从布伦纳山口蜿蜒的山路顺势而下。摩托车不断地提高引擎转速,加速勘察前路的情况。周遭的景色能给予些慰藉,清晨的日光洒向大地,照耀着幽绿、深邃的狭长山谷和凹凸不平的岩石地表,一条条、一块块松林和清幽的阿尔卑斯农场好似针线补丁一般,将山谷与岩石缝了起来,像一件松垮的旧衣。

童年的不幸需要用一生来弥补。小时候不停搬家,他爸爸希望希特勒能够按照他安排好的人生规划来走,可偏偏从小就表现出了放荡不羁的性格,为了反抗他的父亲,他故意不好好学习,以自己成绩烂找借口。他曾经对他的历史老师很赞赏,那是因为那个时候他的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内容,后来他的老师也是地下纳粹党冲队的队员。那种极端的思想在希特勒心里种下了根。面对父母两人的相继离世,对他来说是打击非常大。只能一个人孤身去维也纳,去寻找他当画家的梦想。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他没有如愿以偿。加上小时候有一次自己走在大街上被犹太人踹了一脚屁股,一直留在脑海里。这个时候的希特勒变得异常敏感,他对犹太人变得更加憎恨。战争结束后,丘吉尔对自己逃出的事实守口如瓶。

希特勒有这个极端思想主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应当在小孩子很小的时候树立爱国爱人民的思想,不做不利于党的和谐的事。教育的根本是要让我们教会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民族骄傲感。历史的车轮在往前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任务。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四):一段历史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

关于二战纳粹的书很多,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切入点独特的书。

本书虽以希特勒冠名,但希特勒并没有在书中出场,然而即便如此,读者也丝毫不必担心故事的紧张刺激和精彩程度。

本书两位作者,分别是伊恩.塞耶,英国军事历史学家、企业家、侦探,杰里米.德隆菲尔德,剑桥考古学博士、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小说家。两位作家以其专业的研究精神和严谨的调查态度,从浩如烟海的二战史料中查找到信息碎片,再将这些信息碎片凝聚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最后形成这本书。由此可见,这本书不同于凭空创作的二战小说,它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研究价值。同时,它也并非简单的史料拼凑,而是经过大量的融会贯通最终形成的完整故事,因此,具有极高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本书主要讲述1945年4月纳粹即将面临全面失败的历史时刻,希特勒将第三帝国最有价值的囚犯集结起来,他们当中有欧洲国家的总统、总理、将军、特工,以及德国反纳粹名流,及他们的家属。希特勒意图将这些囚犯作为人质,以展开对盟军的最后一战,并命令如果军事局势恶化,将处决全部139名囚犯。

党卫军、国防军、盖世太保、游击队、盟军……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激烈博弈,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胸怀谋略都非比寻常的囚犯们,也在谋划着逃亡或反抗计划。他们能否成功逃脱保住性命,还是会成为希特勒垂死挣扎的牺牲品,这一切足够惊心动魄的故事,请读者到书中寻找答案。

其中,除了紧张的生死博弈,还有几件逸闻趣事。比如被误认为英国首相丘吉尔儿子的彼得.丘吉尔,比如假装自己是名流而混进名囚中得以幸存到战后的德国美女诈骗犯,再比如假装自己是斯大林情妇的儿子而死里逃生的苏联贫农,他们各怀心思,各显神通,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逃生记。

在翻天覆地的历史洪流面前,个人常常显得异常渺小,个人的力量也显得微乎其微。然而,就在我们回顾历史变迁,重新审视某些重大历史时刻的时候,我们也会注意到许许多多的个人。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人,他们为了生存,为了正义的胜利,为了保护他们所要保护的人和他们所要捍卫的价值,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向死而生,才使得历史的巨大车轮最终转向充满希望和充满生机的方向。

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社会实践的总和,蕴含着人类全部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二战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一段血泪史,我们只有不断回顾和审视历史,才能更好的认识我们的今天。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五):第三帝国灭亡前

  

1945年,在纳粹德国走向灭亡之前,德国本土遭受到盟军空军的狂轰滥炸,此时,德国元首正躲藏在柏林总统府的地下暗堡中,“忠诚海因里希”希姆莱在谋划一场取代希特勒成为元首的计谋,他的背叛将彻底摧毁第三德意志帝国,摧毁希特勒最后的信念,带来一场充满复仇、背叛和残暴的“死亡闹剧”。

在背叛发生的26天前,希姆莱和其他高级官员制定了最后一项计划,那就是将第三帝国关押的最重要的囚犯当作和盟军谈判的筹码,如果谈判不奏效,他们将成为纳粹复仇的最佳人选。这些囚犯包括被占国的首脑、反纳粹的阴谋家、间谍、常从战俘营企图越狱的敌方军官,他们被称作“名囚”。这本书就记述了这些“名囚”经历复仇计划的始末。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封面

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特殊仓、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达豪集中营到弗罗森堡集中营,139位名囚期待着胜利的曙光,同时对随时有可能到来的死亡怀有深深的恐惧,事实上,当曙光越近,他们离死亡也更近一步。

139个人中,有真正的精英政要、盟军军官和反纳粹人员,也有他们的亲属,甚至有为了亲人自愿成为囚犯的人,以及被误捕的犯人。他们拥有不同的国籍和政治追求,其中不乏很多反纳粹的德国人,还有曾经参与刺杀希特勒行动的德国人,这是书中与别处不同的细节所在。他们同样刚毅果敢,比如反纳粹的陆军大将的遗孀玛丽亚,她的“意志力和士气与他已故的丈夫不相上下”。

将139位名囚错综复杂的史料串联起来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全书很出彩的部分是以名囚们从德国北部被转移到南部为线索。转移前,名囚们不知道自己前路如何,士兵们对接下来的行动也知之甚少。转移途中,在大巴车缓慢前行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不提心吊胆,车里的气氛愈发凝重,名囚与党卫队之间矛盾激化,但恐惧使得名囚们比以往更加谨慎,因为“党卫队士兵一个个都脾气暴躁、凶猛成性,一旦逼他们太紧,就会为了泄愤而开始虐杀”。

正是即将迎来胜利的喜悦与复仇计划逐步实施的压抑感交织起来,才赋予读者极其紧张的阅读体验。但由于全书人物众多,读者不得不在阅读过程中多次厘清人物关系,几个集中营交织的线索也令人在阅读中颇感吃力。不过,这本书披露出的二战中被忽视的信息和故事,绝对值得研究。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六):名囚的明天

  

很少系统的看完一本关于纳粹的书,仔细想想的话,好像中学之后,就很少认真的看过关于二战类的题材了,尤其是那些地理知识肯定是还给老师了。记得当时我对欧洲的那些国家还是非常着迷的,一个个国土面积只有我们某个省份大小的国家,却有如此大的国力和野心不断的征服着周边国家。德意志其实加起来,国土面积也不是很大,但是在欧洲却算是大国了,足以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

这本书的故事内容与其他的纳粹题材书籍的区别是切入点的不同。本书的切入点是从“名囚”就是一些有名的囚犯,有身份有地位(即便是入狱被囚禁)的囚犯,比如,法国的前总统、某国的王孙贵族等,还有的就是刺杀活动的连带家属犯、英国的间谍等等。各国人士被关押在一起,虽然会互相取暖,但是像是有着历史性国仇家恨的囚犯也不会互相说话。英勇的战士们,在非人的待遇下,也一心想着要逃跑,寻找机会。

正如书名,希特勒最后的阴谋其实就是这帮“名囚”的生死,希特勒将这当成是他反攻的筹码。所以在盟军日益逼近的时候,躲在地堡里希特勒秘密下令将分布在各地集中营的重要犯人,关押转移。书中的内容也由此展开。其实在本书中,希特勒出现的时候比较少,更多的时候是对每个名囚的生活状态和背景做描写,这一点不得不说下作者的细节描写水平和文字驾驭能力都非常的高,很多小细节和小描述,都很恰到好处的烘托了人物性格,也给读者交代了这个国家和二战的混乱场景。

比如在描述德国首都的状况时,作者让纳粹标志的老鹰飞翔起来,借助老鹰的眼睛,俯瞰了整个德国首都。比如,爱干净的英国间谍,在狱中竟然受到德国官方同意的与患难与共的妻子结婚的犹太人法国前总理等等。他们的苦难似乎缺少了一些皮肉之苦,更多的是被囚禁被监禁的黑暗和潮湿,以及失去自由,对死亡的恐惧。他们高级别的一些,甚至可以听广播,还有勤务兵。但是,毕竟是囚徒,家国天下,纵使知道盟军已经很近了,他们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这里边有很多的地名,国家组织机构,以及当时的特殊政策等等,我有的地方读得也是一知半解,相信对于专业人士或者历史爱好者来说,应该是一本直呼过瘾的好书。本书的装帧风格我也很喜欢,虽然看起来很厚实很吓人的样子,但实际上非常的轻便,这全都是轻型纸的功劳,每一页的内容也不多。可以很快实现阅读。

整本书中的事件时间是在德国战败前夕,所以此时各色人物登场,在纳粹内部,高层之间也是各怀鬼胎。中央保安总局接纳了盖世太保、刑事警察和情报安全处,组成了纳粹德国绝对极权统治网络。希特勒的身边人,有人想通过向英美示好,获得支持,推翻希特勒自己上台,也有人开始暗中为自己苟活保命做准备。这一切的动荡也是德国战败前的绝对不稳定因素。我们通过作者的笔触开始一一了解各色人物的行动和变化。就像本书出版人说的那样,在作者的描写下,一切像是电影画面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各地集中营的政要和英雄,被“装”进一个个大巴,由南向北的穿越德国,而他们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

愿世界和平。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七):《希特勒最后的阴谋》:139条人命,与希特勒的奋斗之殇

  故事背景:1945年4月,德国即将失败,希特勒把最有价值的囚犯集结起来作为人质,展开对敌军的最后一战;还称如果战况恶化,那么将会处死全部的139名囚犯。这些囚犯包括了欧洲总统、总理、将军、特工及社会名流。 于是,一场紧张又血腥的秘密行动开始了。囚犯们为了逃脱希特勒的囚禁,利用党卫军和国防军之间的对峙,美军的营救开启了一场明里暗里腥风血雨的博弈。

  其实,很早以前有人说如果希特勒在1938年4月10日那个清晨被暗杀,那么他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在政界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之一,足以超过德意志历史上千古一帝腓特烈大帝和铁血宰相俾斯麦。

  但在7年后,可谁又能想到希特勒用139条人命缔造了他的奋斗之殇。 那么这139名囚犯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这本书告诉我们了最现实的答案。 书中是这么描述的:”希特勒更为狂热的追随者也处于密闭空间,因而同样妄想多疑;但他那些不太忠诚的军官也正悄悄的进行自我营救计划。党内卫队编制内无所不能的禁卫军是元首身边叛徒最多的一支军队,他们担忧自己的未来,开始设计计划,有时自相残杀,会对夹在中间的名囚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一个个以人命作为法码的游戏开始了,而幕后食者的最大野心则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这本书通过类似众多的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拼凑出了一个上世纪惨忍且无人道的真实世界。

  这本伊恩·塞耶笔下的《希特勒最后的阴谋》,正是用这种细腻且碎片化的视角去审视二战时期的希特勒,试图从这样一群”囚犯“刻画出一个落魄领导和失败之国的兴旺起落。当然,每个人的决定都会影响这个世界的选择,每场命运背后甚至最终的结局趋近于必然规律。 俗话说的好,古今中外,任何一场关于人性诞生或毁灭的背后都有着可以为今人所警,为后人所鉴的兴亡更替必然规律,毕竟”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139位囚犯的结局各自不一,在这本书中均可找到答案。其实战争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题它是永恒的,也是残酷的。它留下的鲜血渗透进大地,最终以落寞与无法弥补的伤痛而蒸发。 看完这本书,我想说的是:追求和平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对人性的唤醒。 希特勒恐怖吗?恐怖!但从某种角度来看,他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造就了他在后人世界的丰碑。 我想,如果当年没有希特勒,那么就不会有世界格局的变化,如果没有希特勒,我们就不会感知世界硝烟四起的阴影。 那么,他值得被歌颂吗?那么,他值得被唾弃吗?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八):名囚之路,二战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波及范围最广,影响人口最多,死亡人数最高的战争,当今国际社会秩序就是由二战的结果塑造的。作为二战主要策源地之一的德国,在对战争反思上,是令人尊重的。德国在一战后,成为了战败国,英法美对于德国的制裁目的,就是不让德国拥有再次崛起的机会,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拥有了短暂的和平,可是无法解决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各国对海外资源的占有程度不一。

德国无法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阶级矛盾,产生于意大利的纳粹式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也就成为了德国社会的一种选择,实现这一选择的就是一战时期的德军下士,后来的战争狂人希特勒。从啤酒馆政变失败开始,到希特勒上台,不能不说当时的德国民众,不是主动的。由此,在二战后,全世界学者认为,将德国的战争责任归咎于希特勒一人是不理性和不负责任的,应该反思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侵略战争、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何以发生在德国。

可是要知道,德国是出产音乐家、哲学家的文明之地,何以成为人间炼狱动员之地。

阅读《希特勒最后的阴谋》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该书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报告文学的笔调,将盟军攻入德国本土之际,希特勒在狼堡底下自焚之时,一批所谓名囚被秘密押往意大利的真实历史展现出来。

有139位名囚,他们中不乏参与谋杀希特勒的德国革命者,也有反对希特的民主人士,同时也有惹他不高兴,而软禁的德军高级军官,其中竟然有为了和丈夫团圆,主动进入投入监狱的妻子,最为可笑的是冒充高官后代的人,两位英国特工因为都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同姓,成为盖世太保眼中的宝贝,成为名囚,一位苏联战俘谎称自己是高官之后也得以幸存。苏联战俘曾经和斯大林被俘虏的儿子共处一室。还有意大利解放者加里波第的后代,也曾是为游击队领导人。

名囚中不乏大胆勇毅,品德高尚,拥有自己理念的人,其实他们之所以被囚禁,不正说明了纳粹上台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德国社会在高度的走向,思想僵化,群众运动的狂热。名囚们也在策划着逃跑,同时他们也有一些外部营救,其中有位的妻子是德国女飞行员,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辗转各集中营解救自己的丈夫,可是被盟军飞机盯上,击落下来,真正为爱牺牲了。

通过作者之笔,我们可以看到臭名昭著的达豪集中营里面的惨状。名囚作为纳粹与盟军谈判的砝码,一路转移到意大利,一路上他们心惊胆战的害怕党卫军突然将他们杀害,幸运的是可是整个德军指挥体系已经相当混乱。

当他们到达意大利时,美军和当地游击队开始驱逐当地的德军,英国军官戴前往美军驻地,请求营救名囚,最终美军一个连前往解救了名囚。

本书记述详尽,又不失细节描写,可以作为二战亲历者所记述的文献来阅读,对于了解二战的历史发展脉络有着很大的价值。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九):139名名囚的逃亡计划,战争的另一面

  

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我们假设因为暗杀、疾病甚至是意外让阿道夫·希特勒死于1938年4月10日的那个早晨,也许他会成为世界政治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之一,足以超越德意志历史上千古一帝的腓特烈大帝和铁血宰相俾斯麦。

但是,假设的事件并没有发生,而之后的一年,也就是1939年,希特勒指挥德军入侵波兰,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期间犯下种种罪行,并迫害和屠杀六百万的犹太人,而这之后说起希特勒好像就是说“恶魔”一般,因为他实施的“集中营”实实切切的让很多人丧失了了姓名,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某国的总统或者将军。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这本书揭露希特勒帝国在土崩瓦解之际而还在负隅顽抗,他把第三帝国最有价值的囚犯集结起来,将他们作为自己手中最后的筹码,以此希望能在与盟军的对抗中能取得胜利,这些被希特勒扔进集中营的囚犯都是身份了得的,欧洲的总统、总理、将军、英国特工以及德国的反纳粹的神职人员、社会名流,但是在党卫军被同盟军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这些名囚成为了希特勒的烫手山芋,他想全部处决这139名囚犯,但是又要顾及国际舆论,所以让这些囚犯死在盟军的空袭中,成了他暗戳戳的阴谋,因此,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再到弗罗森堡集中营以及最臭名昭著的达豪集中营,这些名囚们被像搬家一样的运来运去,不就是希望那些空袭的战机能集中运送的车厢。

而这些名囚犯们他们也时刻观察着党卫军以及战争的走向,但他们深知自己命运的时候,开始为逃亡进行谋划,于是一张明暗之间的博弈开始了。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的作者是军事历史学家伊恩·塞耶和剑桥考古学博士、传记作家杰里米·德隆菲尔德,两位除了扎实的学术背景知识之外,也是营造气氛的高手,这在读《希特勒最后的阴谋》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得到,因为你在读的过程中你的心情是阴郁的,同时也是愤慨的。

书中写到1943年,因为保护纳粹政权反对者的行为惹恼了纳粹党人,于是这位颇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律师约瑟夫·穆勒博士被捕,被捕后遭到非人的折磨:“ 用尖刀扎到他的指甲中……面朝下地被捆在刑具上……头上裹着毯子,光着的腿套上了满是钉子的筒,筒子被拉紧以后钉子就扎满了整条腿……被弯着身子捆了起来,经受棍棒鞭打,面朝下摔在地上……”而这些并不是小说情节,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真实实的发生过。

两位作者为了更好的还原这一段历史,他们大量的翻阅资料,访问相关人员,走访“二战”期间德国集中营的所在地等等,而这些详实的事件都记录在了《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这本书中。

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清醒剂,历史在向前流动,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那段暗黑的历史到底是有多么的黑暗,但是我想也正是这样,阅读史书便显得更具有意义,并不是让我们去铭记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读后感(十):139人,二战最后逃出魔爪的幸运儿

  人类是健忘的,二战已经过去75年了,事件的经历者差不多都已经不在人世,关于那段历史,慢慢的也就只会是留在教科书上的几句话。但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亲身经历者更是痛苦而绝望的,战争对于每一个个人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战争中逝去的人值得我们记忆,而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也值得我们去讲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传奇,才是还原战争最珍贵的资料。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虽然是用希特勒来给这本书命名的,但却是在讲在希特勒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139名囚犯的故事;他们在战争中受苦受难,在战争最后的时刻又差点被作为战争牺牲品而死掉,最终他们逃了出来。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些“名囚”的具体身份吧,法国前总理莱昂·布鲁姆;英国皇家空军中校哈里·“翼”·戴,上尉伯特伦·吉米·詹姆斯;希腊陆军参谋长亚历山大·帕帕戈斯;英国中尉约翰·丘吉尔,被认为是英国首相的儿子;苏联间谍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柯科林,又被认为是苏联外交官的侄子。看这些囚犯的身份就知道他们真的是名囚了。在希特勒最后的岁月里,他想靠这些名囚来提升和盟军谈判的筹码的,当然,如果谈判不成,等待着这些名囚的就是死亡的命运。而这次行动的策划者海因里希·希姆莱将永久的订下历史的耻辱柱上。

  139个囚犯分别被从几个纳粹集中营带出,得到的命令是一路向南。而正是这一无头无尾的命令,囚犯就走上了一个月的转移之路,没有目的地,没有前途,可以说这是最为煎熬的路程。这些囚犯曾经是可以收到优待的名囚,在这一个月倍受煎熬,路途的艰辛,生死未卜的命运,让这139人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态度。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段艰辛的路程,才让他们有了逃亡的机会。第三帝国最后的时光,希特勒已经无法完成指挥,命令无法有效的传递到这只逃亡的队伍,他们最终在美军的帮助下得以逃出升天。 这本书是关于整个逃亡过程的记述,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的向前推进着,作者只是以时间顺序叙述着他们的行程和状态。他们的前途不明,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我们和作者是在同样轨道上,我们为他们的前途揪心,为他们的苦难难过,为他们勇敢感动,到为他们逃脱庆幸。在生与死之间,更能体现人性的光辉,人性的极限在哪?人性的弱点突出,人性的光辉也灿烂,都在本书中有所体现。脱开历史事件,这也是一部不错的纪实作品。

  139名囚犯最终活了下来,他们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轨迹,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本书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就是历史的见证,他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告诉我们,当时发生了些什么?他们的回忆构成了这本书的主题。 战争已经过去,但战争的阴霾永久的留在了历史的天空,我们要铭记那段不堪的过去,那是让无数人失去生命的过去,不要再让历史重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希特勒  希特勒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阴谋  阴谋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美文

 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的世界,是孤独的,但是,身边的风景,让我变得不再孤独。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