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惯的心灵》是一本由[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美] 乔纳森·海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5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07/30/%e5%a8%87%e6%83%af%e7%9a%84%e5%bf%83%e7%81%b5/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美] 乔纳森·海特 / 田雷、苏心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0-7
子扉我 2020年夏 申城西楼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20年7月28日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二):环球同此凉热
1.“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人对花生过敏?”是我当年在那时的一大困惑。这本书很实在地给出了答案,并将其发展成了贯穿全书的“花生悖论“:越是保护孩子远离花生,就越加剧了花生过敏症状的蔓延。解决之道在让孩子适当接触风险,激发人体自然而强大的免疫系统。(这点教育上的隐喻,似乎不好引申到新冠防控上。)
2.这本书更有意思之处是由此建立起的因果链条,作者认为在安全主义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娇惯一代,对冒犯过于敏感、反抗过于极端,由此滋长了近年来在美国大学内层出不穷、愈发暴力化的抗议表达形式。Me too、黑命贵等运动固有其积极意义,但娇惯的年轻人在参与其间时裹挟着共敌的身份政治元素,令检举揭发文化在校园日益盛行。(由此联想到227大团结,以及不可以联想到的种种,还真是环球同此凉热~)
3.再往下深究,这种教养子女的安全主义文化由何而来、如何演进?这也许涉及现代化进程的自反性,尚有丰富的阐发空间,遗憾的是作者在本书中只是点到为止。(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或可作一解?)
4.三联对此书的营销方式多少有些精分,一边用甘阳、渠敬东等学者作推介,一边又往育儿鸡汤的方向包装搞宣传,也不知道是打算忽悠哪一边读者?(我在买不买这书上犹豫反复了几轮,最后还是被成功忽悠了。)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三):社会变化是如何影响个体的
本书对我最有启发性的地方,一是对于年轻一代特点的概括:易脆弱、选择性接触、过度保护;二是结合大的社会环境阐述新特点的来源(第三篇):互联网接触(社会环境)、缺乏自由玩耍时间(父母)、大学消费主义(学校)、政治上的极端主义(政治环境)。第三篇可以再读一下,最好用上思维导图来分析社会环境对于一代人行为方式的影响。
作者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倡导者,附录一即为认知行为疗法指南,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说,个人认为认知行为疗法是务实、易于实践的方法,但一直以来对于认知行为疗法有这样的疑问:判断想法扭曲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是对个体而言,可以以是否影响正常生活,或者给个体造成一定程度且持续性的困扰来判断。但如果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呢?作者对于年轻一代的描述是准确的,但这些表现是因为群体想法的扭曲,还是年轻一代群体表现出的新样态?比如对于各种解放双手家电的依赖,是让人们变“懒惰”了,还是让“懒惰”成为新的常态?那么对于自我的“过度”保护,是让人们变得“脆弱”了,还是让“脆弱”成为新的一代年轻人的常态?生理上的受伤是应该避免的,情绪上的不适可以逃避吗?我们对于年轻人的批判是否变成了批评我们的上一代人?T T
当然,以上问题是偏激的,只是试想了被“娇惯”的年轻人的视角。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就可能会出现“娇惯的心灵”这一选择。这确实是不断扩大化的一种趋势,这是一种偏差?还是只是有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如何做好价值判断,是个很难的命题。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四):三种力量
在发射卫星的时候,要有一级火箭、二级火箭、三级火箭。第一级火箭完成它的使命以后,就会被甩掉,然后启用第二级火箭、第三级火箭,不断地用新的动力来驱动企业的持续成长。而李宁所有的危机就在于它没有找到新的动力,当这家企业20岁以后,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中年危机”。
由于长期滞留在舒适区,虽然偶有焦虑,偶有学习,但是长时间被一种舒适感所虏获,企业的各种机能逐渐地退化,进取心逐渐地丧失,企业越来越借助于惯性、惰性、习俗来运转。企业也会有一些努力,但这些努力都可以称之为低品质的勤奋,劣质化的努力,或者说这种努力是一种相当常态化的努力。
存货价值最低的是报纸,一旦过期就一张都卖不出去,也就成为了废纸。存货价值最高的是红酒。服装在这个光谱里,是靠近报纸的。如果这一段时间卖不出去,在接下来的时间卖出去的可能是很低的。
当企业从快速成长一下子进入到危机爆发,又很容易进入到乱动,更换品牌,更换CEO,做各种想当然的简单粗暴的调整,等等。最后的结果是越调越乱。可以说李宁在2012年到2014年这一段时间已经完全陷入到一种从动乱到乱动的阶段。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存在着“中年危机”的问题。简单地说,“中年危机”其实是个人和组织出现明显的熵增,同时又没有形成稳定可靠的负熵流来对抗熵增。
对个人来说,就会陷入到那种中年油腻男的状况。对组织来说,惯性、惰性、行业习俗成为企业运营和成长的主要动力的时候,在此之前积累的大量问题就会在这段时间集中爆发出来。
表现的症候就是,机会越来越少,眼看着一些新的机会,既没有强烈的意愿,也没有相应的能力去抓住,通常的结果是退入到自己早已习惯熟悉的方法当中,用各种熟练的旧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这也是我们以前讲到的熟练的无能,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又习惯性地陷入到自我辩解当中。
这就是企业“中年危机”的基本症候,大量的企业会因为滞留在“中年危机”当中逐渐地萎缩,即使不会马上消失,也会逐渐变得无关紧要,只有少数的企业才能够实现自我刷新。
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两个七年以后,也就是大约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叫生命的苦恼意识,即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此之前,一个孩子是个听话的孩子,父母、老师怎么告诉他,他就怎么相信。
正是由于这种像海绵一样的吸纳知识的能力,使他初步形成了一套认知体系。这个认知体系一旦形成,他就会立即发现长辈、权威告诉他的很多知识见解有很多漏洞和谬误。
在你面前能够同时具备亲和力、魅惑力和高冷感,那么TA就会持续地对你产生影响力、吸引力,就会在你内心占有一个明显的份额,我们称之为mind share,心智份额。有这三种因素的人,我们把TA叫做女神或者男神。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五):当安全变得危险
一个词的危害能有多大?
对于有的听众来说,某个看起来无关痛痒的词能“严重伤害他们的感情”。
对于教师或演讲者来说,倘若不小心说出一个令听众不舒服的词,可能导致他/她被所在高校开除、遭受人身威胁或是被打得脑震荡。
什么言语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向不适应新校园的学生谈起“我们学院的模式”,布置学生阅读古希腊思想家的作品,两个学者在书中探讨不同种族间智商差异与基因的关系,甚至一个最没有意义的词——“那个”。
《娇惯的心灵》中列举的这些发生于高校中的暴力事件,令人读起来胆战心惊。一位在美国读博的同学告诉我,这种现象很常见,今年9月还有个老师因为用词不当被开除了。
今年9月,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格雷格巴顿(Greg Patton)在课堂上用中文说“那个”“那个”,重复了四五遍,学生认为他在故意说“niger”(黑鬼),便举报他冒犯了班级中的黑人同学、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那堂惹了祸的课上,这位语言学教授在讲述不同文化中填充词的区别。
这些“口头事件”动辄被扣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种族歧视”“新纳粹主义”的大帽子。“被冒犯”的学生们则聚集起几十人、上百人,向学校施压。事件的结果,往往以教师被开除、演讲取消收尾。有些犯了众怒的老师,还要面临人身威胁。
那些暴躁年轻人的举动,读起来似曾相识——五六十年前,不也是如此?
为什么学生们如此脆弱,又如此狂暴?
作者打了好几大板。
板子打在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上。
年轻人的脆弱和狂暴,都表现为对于异己的强烈排斥。社交媒体的“小圈子文化”“回音壁”可能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添油加醋,让他们持有的观念越来越极端。互联网诞生后的几十年里,它都被称为“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的观念终于在现实世界产生回响。
板子打在小心翼翼的家长、校方身上。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安全,却让孩子们越来越脆弱。
锅从天上降,我看得心有余悸。作为一个资浅妈妈,我时刻警惕周围的危险,电器、汽车、商场的电梯,现代社会每一样东西都能轻易夺走一个幼儿的性命。
无孔不入的信息流驾驭着焦虑感。在铺天盖地的新闻轰炸下,拐卖、谋杀等小概率事件也变得触手可及。
作者打的板子还有很多:教育军备竞赛。
这场遍布全球和平地区的竞赛,并非如某些家长想象的那样只存在于中国的中产阶级。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拼成绩、刷履历、完成各种计划,在户外待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不知冒险为何物。
作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似乎没能很好地解释它。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也不大切合实际。
但愿读到这本书的人,心灵会变得更粗砺、更抗造,多一点点包容。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六):一些想法
大致走马观花一般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一些内容或许可以解释近年来校园里的一些令人痛心的自杀事件,也可以给家长、老师、以及作为学生的我们一些反思。
于我而言,我有过刻意回避社会上一些负面信息的行为,我以为可以不去理会那些丑与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只要我的乌托邦够理想,百毒就侵犯不了我。后来我发现,行不通。我在刻意将自己与社会脱离,与同龄人相比,我在剥夺自己适应社会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对于别人加之于我的伤害变得迟钝,是非善恶难以区分。
书中写道,过去的年头,大学管理者制定校园言论规章,来保护学生以远离学生认为会”触动"他们,或者令他们“感到不安”并因此有损心理健康的材料。人们普遍认为学生是脆弱的,即便有些学生自己不脆弱,也经常相信,其他同学身处危险之境,故此需要保护。几乎无人会反向思考,学生在遭遇那些他们标记为“触发性”的言论或文本之后,他们会成长起来,变得更加坚强。
“人生的竞技场从来不是一片坦途;生活从来不公平。但大学很可能是这世上所能找到的最佳环境,在校园里,可以同那些令我们感到不舒服甚至全然敌意的人事和观念面对面。大学是最终的心理锻炼所,到处都有高级的设备、经验丰富的教练,以备不时之需,还有随时待命的治疗医师。”
“如果大学生不在今天的训练场增长技能,接受善意的邀请,出拳击打,如果他们回避了这些机会,仅仅因为善良的人让他们相信,这样的残酷训练会使他们遍体鳞伤,那这便是所有参与者的一场悲剧。若是认定,面对那些令人不适的观念时,大学生都是脆弱的,那么这种信念将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不仅青年学生开始相信他们没有能力应对,而且,如果他们基于这种信念行事,避免同种种不适相接触,最终他们也会变得无力去应对。如果青年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成功地创造出智识”安全“的保护气囊,那么在毕业后,他们就将面对更严重的焦虑和冲突。进入现实社会,他们必定会遇到更多的人,持有的观点更极端。”
生活本就是理想与现实的集合。桃花源的向往要有,泥淖沟渠不至于一定要涉足,但总要有过片刻的凝视,我想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保持心之安然吧。
我想起余光中在文章中写的: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蔓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能做到孟郊所谓的一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控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牙,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 “高中读余光中,只觉他满足了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的关于文字的所有想象,虽然不了解他说的孟郊和菲利斯坦,但当时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大致是一个人的性格不能过于柔弱也不可过于刚强。现在的理解则转向了理想与现实。理想主义香啊,还是蔷薇味道的,但是不经过与猛虎的较量,再多的蔷薇香气闻着都冲鼻子。
所以,我不排斥将现实的丑恶传播给大众的新闻使者,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但我不认可揭露出来的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情绪代入,夸大其中的善与恶的行为。毕竟,揭露问题的目的是想让世界更加美好,而不是宣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这一点,我也常常没有做到。
当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和培养一个全能优秀的人两个目标冲突时,亲爱的,你选哪个?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亦如是,收获与感触总与个人的经历与思想相关。
第一次给人当妈,困惑多多,焦虑多多。怕自己给她太多,让她不堪其重;又怕给她太少,耽误了孩子成长(妈妈们还总爱自己给自己加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生怕委屈了孩子、善待了自己。这一场恶性竞争,搞得人头疼)。
当看到妈妈们在娃年纪小小的时候就给他安排上各类文化课和兴趣班,娃们一个个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写得手好字背得出唐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英语编程一项不拉,我就生出强烈的内疚感,觉得我娃的好资质(嗯,看着就一普娃儿,但是谁知道呢,兴许哪里很不普通)就要被我这懒妈生生耽误了。于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也给我家娃的时间都认真安排上,好好充实下她的课余生活。
可是可是,我只不过才小试牛刀的给娃整了几个班,时间安排还远远算不上紧凑,她就叫着要玩儿要休息要一个人呆着了。她想,一个人悠哉游哉地翻书,沉浸在故事里;她想,跟小伙伴在院子里跑跳追闹,流一身臭汗留一路欢笑;甚至,她想,就那么呆着,摆弄她的各种小玩意儿。我到底应不应该、可以不可以,把她的每天24小时,都分秒必争地严格安排上呢?她渴求她的小自由,而我,也还想让她有些各种班上可能学习不到的真实的生活体验。比如,跟家人一起买东西、做家务甚至安装家具和刷油漆,跟家人一起聊天、逛街或是做游戏。而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时间。
有限时间内,有限目标的抉择。
是该填满,还是留白呢?是该更多知识的学习,还是更多探索和思考呢?是该更多安排和控制,还是更多自由呢?
这本书的作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从教养方式的差异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影响的角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全书核心观点可归结为:外界(家长、学校等)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于孩子成长历程的过度控制(很多时候可能是基于学习效率的考虑),剥夺了孩子感受真实世界并进行自我调适的机会,从而培养出看似十项全能然则内心脆弱的孩子。
本书作者,其一就职于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关注校园的言论自由问题;其二为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任职。这可能是书中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有较为切身的体会与深入分析的原因。书中内容,不论是关于家长的部分,还是关于高校的部分,读来都觉得似曾相识,深有同感。
全书分为四个篇章:三种错误观念、错误观念在行动、我们何以至此、该觉醒了,从“问题与现象——不良后果——问题成因——解决思路”四个方面结合主旨层层递进。这本书学术性较强,引入心理学相关概念与理论,以大量图表数据与访谈信息作为支撑论据,引文规范(全书519页,其中130页为注释、参考文献;也因此可能不太有成为畅销书的潜质)。虽然部分章节读来晦涩,但整体而言逻辑顺畅,论据充分,观点鲜明,读过之后应该会有较深的感触。
具体内容,书摘部分可见一斑。总之,值得一读。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八):韭菜不能轻易被人割
阿德勒曾言,“我们的感受是我们对生活的解释。”,并主张端正我们对经验世界的图式。生命历程、时代轨迹与自我合理化倾向建构了我们的视角,并可能凝滞成为我们的偏见,经验世界的真实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色彩。在本书中,作者则多次援引了埃皮克提图的一句与阿德勒所言相通的语句,“真正让我们恐惧并焦虑的,并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我们思考的方式。使得我们心神不得安宁的,不是事情,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解释。”
一边是以极端的恶意揣测对方,在校园内制造事端、威胁民主政体的形象示人,一边却成为了焦虑、抑郁自杀的主角,当代青年的心灵在被种种规则、惯习下“娇惯”地脆弱而敏感,偏激而执拗,而这种趋势正在反噬那铸成今日种种的社会。而本书所关注的,“是我们的年轻人、教育与民主。”,是抱着出于善良与高尚动机的一切的感恩,出于对事与愿违的惋惜,以科学的姿态去剖析、理解导致心灵脆弱的结构化因素,再提出可行性策略。
作者首先绘制了安全主义的新文化图景,再用“安全主义谬论与智慧”理论分析近年来充满戏剧张力的社会危机现象,接着顺藤摸瓜,从现象倒追原因,展示缠绕在一起的社会趋势和解释线索。通篇遵循理论——社会现象——结合案例的相关性分析与链条解释提供——给出建议的逻辑链条。其中不乏雅俗共赏的内容:将学者主张进行鞭辟入里的提炼,对理论的精致到位的概括,以及通过对能够巧妙进行线性推导或相互论证的经验证据进行的采择与深描。
以第二部分为例。从加州克利分校左翼“米洛暴乱”的狂澜与时代报刊余震、夏洛茨维尔的右翼力量侵袭两个事件,到更为激进的学生抗议活动与更为污秽不堪的挑衅,学生将“言辞”曲解为暴力,通过妖魔化“对手”进行“以暴易暴”活动。运用涂尔干对社会团体与社会越轨理论,从社会学的径路研究安全主义,作者分析了因《希帕提娅:女性主义哲学杂志》被过度解读而在学界引发的轩然大波。该论文被申请撤回的原因,不是学术剽窃,而是因为“他对有色人种的女性和跨性别的群体造成的伤害”;该论文被攻击的,不是作者的论点,而是她的措辞,而那些知情者却缄口不言,不为无辜者澄清,甚至推波助澜。群体的众口一词有理有据,完美地契合了作者在涂尔干的群体思维框架下发展出来的“政治猎巫”的特点:突如其来的爆发,涉及危害集体罪行的、无中生有的指控,以及沉默并可能倒戈的知情者,社群内多元化立场的丧失导致的高度同质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猎巫效应。其中作者有一句这样的分析,“”。胆识和气魄、
“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在情感推理上永远相信你的直觉”、“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这三条乍听起来荒谬可笑的命题,却在“安全主义”编织的语境下大行其道。若从人文与社会科学角度,三种重大荒谬的结论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历史学、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真理“标准:它与古人的智慧相悖,与现代心理学关于幸福生活的研究相违,并对那些根据它的社会设置而生活的个人和群体造成伤害。
孟子曾言,“故天降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然而在美国的现世社会中,人们对孩子在逻辑上顺理成章的关怀备至却导致了过度的保护,却忘记了人是反脆弱的。从“花生保护事件”——为避免花生过敏将孩子与花生隔离,导致孩童的花生过敏率猛增,到位避免言辞和观念对其造成情绪伤害而在授课时对性别代词过度留心,到关于“性侵”话题时,将原可能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但可能触发痛苦经验的线索遮蔽起来。出身于互联网时代的“千禧一代”则表现地更为尤甚。安全成为一种渐变的概念渗透过程,而这无益于饮鸩止渴。
“真正让我们恐惧并焦虑的,并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我们思考的方式。使得我们心神不得安宁的,不是事情,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解释。”这句话具有普适性的心理学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一个人如果形成了以负面观念为内核的认知心理图式,就极为可能作茧自缚,既让自己深陷心理创伤的囹吾,又易成为政治辩论鼓吹泛化思维、贴标签做法的助手。而在实践中,那些凡事诉诸感觉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情感推理:任你的感觉来指引你对现实的解释。“我情绪低落,所以我的婚姻是走不下去了。”
2.小题大作:只盯着可能的结果中最坏的,而且认为十之八九就会发生。“如果我失败了,就会万劫不复。”
3.过度概括:根据某一偶发的独立事件,却感受到了一种普遍的负能量模式。“这种事情通常会发生在沃森上,那看起来我什么事也干不好。”
4.二元对立:即“非黑即白”,全盘肯定与否定。“每个人都把我拒之门外。”“这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
5.“以己度人:假定自己可以读出他人的心中所想,但你明明没有充分的证据。“他认为我是个废物。”
6.乱贴标签:给你自己或他人贴上某些恶性的性格。“我不受欢迎”,“他是个堕落的人。”
7.负面过滤:你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消极的,而极少看到积极的。“看看这里所有的人,没人喜欢我”
8.无视正面:执着地认为你或他人所做的都微不足道,这样才能坚持你自己的负面判断。“这些成功得来全不费工夫根本不值得一提”
9.责怪他人:将他人视为你负面情绪的根源,拒绝担起改变自我的责任。“我的父母造成了我的所有问题。”
为避免学校为以结果与影响的优劣极端恶意地揣测他人意图的“微侵犯”所中伤,面对大学校园内语文研讨课的若干认知错误,作者主张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妄下偏狭的论断以,不轻易为他人贴上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恐同心理立场的标签,更不应以意识形态的“差异”展开拉锯,产生诸如“抗议政见不同者的演讲”的乱象。正如芝加哥校长格雷所言,“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不是让学生感到舒适,而是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教育并不意味着进行观点的采择、战队与划分营地,并将思想僵化为傲慢,而是学会去接纳、善待不同的灵魂与异彩纷呈的文化。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类心灵中残存着部落情绪,即将人划分为“我族”与“他族”,将人定义为“好人与坏人”。然而,人类的心灵史应该是适应部落冲突的进化史,作者认为,现实世界中许多零和博弈的状态并不必如此尖锐。与马丁路德金的“共性身份政治”想要呼唤人性不同,“共敌的身份政治”是违背人性的,联合的基础是树敌,践行者不是极左派,便是极右派。若“共敌的身份政治”有微侵犯理论加持,就会次生出“揭发文化”。这在笔者的理解中,这种“接发文化”带有将阶级内矛盾扩大化的硝烟味道。
在本书的第二篇中,作者聚焦美国大学校园内爆发的一系列富有戏剧张力的冲突事件,引导读者在理解了“三大谬误”后,利用理论描述案件的来龙去脉。
从加州伯克利分校左翼“米洛暴乱”的狂澜与时代报刊余震、夏洛茨维尔的右翼力量侵袭两个事件,到更为激进的学生抗议活动与更为污秽不堪的挑衅,学生将“言辞”曲解为暴力,通过妖魔化“对手”进行“以暴易暴”活动。
运用涂尔干对社会团体与社会越轨理论,从社会学的径路研究安全主义,作者分析了因《希帕提娅:女性主义哲学杂志》被过度解读而在学界引发的轩然大波。该论文被申请撤回的原因,不是学术剽窃,而是因为“他对有色人种的女性和跨性别的群体造成的伤害”;该论文被攻击的,不是作者的论点,而是她的措辞,而那些知情者却缄口不言,不为无辜者澄清,甚至推波助澜。群体的众口一词有理有据,完美地契合了作者在涂尔干的群体思维框架下发展出来的“政治猎巫”的特点:突如其来的爆发,涉及危害集体罪行的、无中生有的指控,以及沉默并可能倒戈的知情者,社群内多元化立场的丧失导致的高度同质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猎巫效应。
政治极化和当派件敌意冲突的加剧,青少年抑郁的蔓延,父母教育方式的变化,自由玩耍的小时,校园官僚机构的生长,正义观的变化,是作者进行现象的原因阐释的六条线索。
大抵有个坏毛病,更青睐于二次阅读其中分析的桥段。其中的建议虽不像文献阅读里“对策”栏一样多少有些味同嚼蜡之感,但还是懒,想摊个够。关于对策性建议那里,希望有空再填坑。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是一名清教徒,他认同1640年的清教革命,当旧制度斯特亚特王朝复辟后,他放弃了家族地产继承权,离家出海。在一个无人荒岛上,鲁滨逊双手劳动,慰籍心灵,重建文明。鲁滨逊的出现是现代性的标志,从此,“自己做主、自己选择、自己负责”的人成为现代个人的模范。《娇惯的心灵》关注的是,在安全主义的名义下,在“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永远相信你的感觉”“生活是好人与坏人之间的战斗”这三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过度保护,是如何将独立自主的鲁滨逊养成心灵娇惯的绵羊。
文胜质则史。在这种关注背后,作者隐隐担忧的是,由城市中产价值观所主导的过度教养和保护,会引起自由、好奇和冒险这种美国精神的衰落。而在过去,随着身强力壮的鲁滨逊们在东海岸殖民、西部边疆拓荒,这种个人主义精神逐渐成为美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娇惯的心灵》中隐含的城市与荒野之间的紧张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观众总能在各种甜甜腻腻的城市中产剧之外,看到《老无所依》《绝命毒师》《无依之地》这类荒野意象十足的作品。正是来自荒野的鲁滨逊们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不同于城市资产阶级的精神气质,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为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的血液。
说到底,《娇惯的心灵》的写作意图是,期望学校、家长和社会放松对孩子的管制,“帮助父母和老师培养出更聪明、更坚强、更独立的孩子”。因为以爱和安全名义下的管制,看似温情脉脉,其实令人窒息,它无助于孩子们成长为自足自洽的鲁滨逊,反而让他们更脆弱、敏感,缺乏韧性。作为一名中国家长,看到《娇惯的心灵》一书作者对孩子的关心,对个人主义精神的社会关怀,心情非常复杂,既羡慕又沉重。羡慕的是,人家有识之士费心写书,关心孩子成长,并且带着爱意满满地建议:家长要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而不是溺爱;同时,这两位作者还关心美国社会里个人主义精神的衰落这种公共问题。沉重的是,部分中国城市中产,不仅以“考试” 这根指挥棒的的名义,开展各种铁石心肠的鸡娃,也以安全主义的名义,不遗余力地精耕细作、过度教养。以至于作为旁观者,我总是很困惑:这些家长到底是根本就不爱孩子,还是过度溺爱孩子?
老实说,与中国家长以“考试”名义展开的各种“鸡娃”相比,《娇惯的心灵》中所批评的“斥责”“微冒犯”“不准爬树”“不准使用剪刀”等娇惯,对孩子天性的束缚,真的算不上什么,它顶多是一种儿童友好型的驯服。如果打开一位北京海淀区孩子的每周课后日程表,你将会看到如下密布的日程:
就这样,孩子的时间被分割了,他们被分配给了各种课程,奔走于各栋大楼。这不是驯服,是规训。驯服让我想到的是,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像园丁一样悉心呵护他的玫瑰花,但又总被这株娇气的玫瑰花气到不行。对小王子和玫瑰花来说,这段关系固然是羁绊,但还是有爱,很多很多爱。而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像罗马军营、中世纪修道院、衡水中学……课后日程表是规训,规训里没有爱,只有服从、纪律和秩序,规训永远不知道如何让阳光晒着脸,只知道如何让工作更有效。因为没有爱,规训者当然不会反思。于是就有了高知、全职、高投入教育的妈妈在知乎匿名分享“我觉得我儿子废掉了”,并将之归因于手机。“在我眼皮底下,孩子一点点成长,四年级钢琴十级,击剑羽毛球游泳航模编程……”“妈妈高需求,孩子就没需求”,在这种“眼皮底下”的网格化管理下,孩子废为沉迷游戏、无欲无求的草食男,不是很合情合理吗?
《娇惯的心灵》中“焦躁不安的父母”一章,作者历数在安全主义文化笼罩下的“直升飞机型家长”“歇斯底里型家长”“风险控制型家长”“无微不至型家长”。为此,他们采访了三位育儿专家,她们都是妈妈。她们的一致结论是,所有这些类型家长的教育方式都让孩子们处处被设限,“他们被剥夺了无人监管的游戏和探险时光。也因此,这一代人就错失了许多挑战、逆境考验以及轻微的危险,但正是经过它们的锻炼,孩子们才会成长,被炼成坚强且独立的人。”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孩子在成长中不遇到问题,就无法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艰苦卓绝的自我教育中,人才能更聪明、更富有表现力,对周围的世界也更关心。
不过,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在精细程度上,美国中产家长是远远比不上中国中产家长的。即使是对互联网世代,我观察到的美国家长的育儿风格普遍都很放松、粗糙。比如喝凉水、穿得少、不吃就算了绝对不喂、满地打滚、脏就脏、爬树、玩水、不垫汗巾、不干预使用纸尿裤……真是百无禁忌,快高长大。我初次看到这种情景,顿时想起自己在八十年代的童年,好像时空交错,在异国公园的拐角处回到了自己童年时的那个小镇。在育儿这块,中国城市中产家长更追求精细、完美,心态也普遍紧张。比如本人就经历了,妹妹少喝15ml的奶,如同天打雷劈;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妈妈研究了市场上十几种防晒霜的成分,以确定哪一种对孩子的皮肤伤害最小。不过,在精细教养里,留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多,相反,它侵入了孩子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空间。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精细育儿养出来的孩子太文,太乖,不够野,少了点进城打工者的二代比如五条人身上的那种随时随地就能抄起家伙,活下去的劲儿。《娇惯的心灵》中也讲到了,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工人阶级家庭只能自然放养,中产家庭精细教养。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这种差异和差距也不是好事。
其实和课后日程表一样,打着“我也是为了你好”旗号的精细教养,本质上也是一种规训,一种“洞幽入微的青蝇之眼”般的密不透风的规训。虽然这么说有点冒犯,但是,我还是想说,热爱使用这种规训的人往往心智并不成熟,心态不够放松,他无法接受不可控的世界,害怕风险,不能忍受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于是,为了消灭无处不在的风险,他总是极度用力,随时准备灭火。但是,孩子也是个小人儿,他们有自己的主意——即使不对。因此,养孩子这件事本身就是事件层出不穷,并且这些事件根本无法控制和根除,比如突然胡闹一场,不摆好鞋子不进门,绝不吃青椒,只要穿放进洗衣机里那件衣服……要是致力于控制这些事件,能耗太高,产出往往不成比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新手妈妈常常在竭尽全力、内疚自责与精神崩溃之间反反复复。在这个意义上,接受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适度的自然放养不仅是给孩子留白,也解放了自己。可见,在包括教育在内的任何一段关系中,给彼此留白与空闲对保护自己和对方的元气多么重要。做家长的,如果没想明白世界是什么样的,没想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对方能做什么,就很难拥抱自己,拥抱孩子,拥抱不确定性,就很容易被盲目的主流一会儿卷到东边,一会儿卷到西边,疲于奔命,焦虑不安。
作为中国家长,我在读《娇惯的心灵》的时候,总是联系自己的处境。当我带着这个目的去读书,难免心情沉重,少了很多乐趣。不过,我还是想讲讲这本书里我最亲近、最喜欢的一部分——第九章对游戏和玩耍的讨论。游戏和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们说,游戏和玩耍不是为下次更好的学习积攒力量,游戏和玩耍就是游戏和玩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智人本来就是在树上晃来晃去的猴子,就算他们下到草原,学会使用火,走出非洲,去到月亮和火星了,他们的基因还是会向往童年时代的游戏和玩耍。就像五条人在《世界的理想》中唱的,请你不要再唱那些无聊的歌谣,人类从来没有厌倦了像猴子那样咿咿呀呀乱喊乱叫。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十):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终于搞垮了下一代
前两天网上有则新闻很火,说是杭州有位家长开跑车送孩子上学,被其他孩子的家长看到并告诉了老师,老师便在家长群里建议不要这样做,怕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其他人纷纷附和。
这位家长耐不住回怼了一句,然后被踢出群了。
这事一经媒体曝光,有人说:“怕小孩子攀比不过是个借口而已,明明是家长自己心态失衡嘛。”也有人说:“炫富怎么了,人家凭本事挣到的钱,为什么不能炫,嫉妒才是原罪好吗?”还有人说:“这个家长的态度也有问题,直接激化了矛盾,被踢也是活该。”
说的都有几分道理,然而最吸引我注意的,却是老师的那个理由。
“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这样不利于教育。”
在我看来,这理由可不大站得住脚。
01:
首先,大环境摆在这里,攀比无处不在,在学校里的时间毕竟有限,就算得到控制,也没法完全阻止在学校之外的地方碰到类似的事情。
社会如空气,无孔不入,再加上孩子们天生具备好奇心和洞察力,堵是堵不住的。
好比看动画片,就算不让自家孩子看,你会惊奇地发现Ta依然认识汪汪队和小猪佩奇。
其次,攀比固然不是件好事, 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开展教育的机会。与其选择一个自以为合适的时段通过尬聊强行洗脑,不如自然而然地抓住这个时机,去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毕竟凭自己本事光明正大挣到钱的人,理应被尊重。
再者,也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整个社会陷入了过度保护孩子的误区。
为了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买国外的奶粉,打国外的疫苗;为了能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往一线城市挤,放下身段求爷爷告奶奶,抢各种学区房,报各种兴趣班,只为自家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
凡事牵扯到孩子,我们的神经会立马紧绷起来,还顺带把这种紧绷传染给了学校。
仿佛学校就应该是块超脱俗世的净土,理应保障孩子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绝对安全。重压之下,学校和老师们愈发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于是有些幼儿园全面禁止花生等坚果零食,以防孩子过敏;有些大学制定了在校演讲的有关规定,禁止有争议乃至偏激的思想,以免影响学生三观。
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殚精竭虑、无微不至,一切都为了四个字:健康成长。
然而他们早晚要成为社会人,早晚要接触到一些糟粕,早晚要认识一些人渣,早晚要明白这个世界远比想象的还要复杂,早晚要知道父母没自己想的那么神通广大。
到那时才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真实和残酷,意识到自己很多方面还完全没有准备好,是不是就有点晚了?
我们正处于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 学校究竟应该依旧是与世隔绝的温室,还是该成为披挂上阵前的训练场?
所谓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总认为后辈们不像自己这么皮厚耐草,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经不住一点风浪。
但是别忘了,他们的颜值是咱们给的,教育也是咱们定的,观念是咱们教的,环境也是咱们创造的, 如果真的一代不如一代,那这锅是不是见者有份?
02:
一直以为过度保护应该属咱们中国人做的最到位了,毕竟有句老话很形象: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直到我前两天看完一本书,才发现老美不比咱们好到哪里去。
书的名字叫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中文名译为:娇惯的心灵),2018年在美国出版,一面市便广受好评。
书中提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2008年,有一位美国妈妈被舆论拱到了风头浪尖,说她是美国最糟糕的母亲,那她到底做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呢?
她只是做了个试验,把自己九岁的儿子带到市里另外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让他自己坐地铁回家。
仅此而已。
哦对了,她事先给儿子准备了地铁路线图、公交卡、二十美元纸币,甚至还贴心的准备了一些硬币,专门用来给家里打电话。
结果儿子四十五分钟后顺利到家,一脸的骄傲和狂喜,他的父亲在门口等他。
她略带自豪地为这个小试验写了一篇专栏文章,结果只得到了少数人的认同,公众和媒体纷纷口诛笔伐,“美国最差妈妈”的称号由此而来。
当时看到这里我就震惊了。
不知道你们的情况怎么样,反正我在这个年纪,人身已经不受严格限制,除了回家太晚遭遇过几次男女混合双打,其他时间还算自由。
其他比如什么幼儿园禁止吃花生啊,大学限制演讲啊,书里也有提及。
看来在过度保护这件事情上,中美两国倒是步伐一致。
03: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没办法,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过去更加复杂和危险,时常听说哪哪的孩子意外身亡了,哪哪的孩子失踪了,甚至有传言说中国每年多达20万儿童失踪。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根据2015年官方权威数据,每10万名儿童只有15名意外身亡。
再以大家最激愤的儿童拐卖为例,目前中国0-14岁的儿童大约有2.2亿,根据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2017年的数据,全年只有1317名儿童失踪,年失踪率大约千万分之二,其中一半以上是自行离家出走,最后真正没找回来的,只有区区43人。
就算这43名失踪儿童都是被拐卖的,算上解救成功的40名,总数83人,算下来,被拐率也只有约千万分之四。
做个对比好了,国内民航飞机失事的概率大约是千万分之五。
负面信息容易造成更大的心理震撼,但真实的数据很多时候违背我们的直觉。
儿童被拐卖的问题,目前多是“亲子亲卖”,抢别人孩子真的很少很少了。
如果感觉天天在网上看到这些新闻,你可能需要调整下自己的浏览偏好,毕竟如今的搜索引擎都越来越聪明了。
当然,我列这么多数据,不是说平日里我们可以疏于松懈,只是说发生该类意外的可能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
相对那千万分之几的概率,两三代人外加整个社会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
04:
著名作家塔勒布在其《反脆弱》一书中强调,孩子们就像他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一样,需要给予不断的压力和挑战,来学习、适应周遭环境并实现成长。
现实却是正好相反,我们尽全力把自己的手伸得尽可能的长,试图清除孩子前进道路上所有可见的障碍。
那些本该用来给孩子们涨经验的尝试,都让过度保护的我们给代劳了。
这样一来,他们碰不到很多应该碰到的困难,也自然体验不到原本很多的失败,于是心态少有变得强大的机会,进而在离开保护伞之后,并不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是导致如今很多青少年抑郁、焦虑甚至因此厌世自杀的直接原因。
塔勒布打了个比方,孩子不应被视为一根蜡烛,而应被训练成一团火,大风刮过,虽有摇曳,却不会熄灭,反而燃烧的更旺。
有句类似的谚语是这么说的:Prepare the child for the road, not the road for the child.
为孩子做好独自上路的准备,而不是去给他准备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