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是一部由Andrew Beall / Frank Molieri执导,Trenton Rogers / Shane Baumel / Blesst Bowde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动画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影评(一):或许,毛毯也会是幸福的桎梏
幸福是什么?可以是莱纳斯的蓝毛毯,露西的花痴,史努比的骨头。
或许,幸福就是某种存在感或安全感,让你内心得以依赖,从而有勇气去面对冷酷的现实,或者让漫无目的的生活找到某种坚持的意义。
但是,反过来想,那条毛毯,真的是自己需要的吗?
《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影评(二):安全感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说。
颇受启发阿 兴许每个人一辈子都需要很多安全感之类的 有的人 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一直陪在她身边的人 只要有这个人在 她就会安心的进入梦乡 安心的做事情很安心 而不是 BLAH BLAH(浮夸),我们不能剥夺任何一个人的安全感 这是对她最起码的尊重
很温情的对幸福和安全感做了一个最简单的阐释,每个人对幸福的体验不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安全感底线,幸福、安全感这两种体验直接的影响到一个人对于人生的不同态度,当Linus喊出“I can"t face life unarmed”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极度绝望的、不具有安全的境地中的状态,每个人应对人生的武器不同,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安全感而已,就像Linus一样也许就只是条温暖的毛毯!
《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影评(四):亲爱的,把我握成你的毯子吧
我的钥匙扣是朋友在Schulz Museum买的,上面莱纳斯竖着右手食指一脸严肃的说there"s no heavier burden than a great potential。未来各种不确定,让他左手始终扯着那条浅蓝色的毛毯。
我妈跟我说过,我学步的时候,非得手中抓着什么东西才肯走。爸爸的手、学步车,或者是调羹、路边捡的树枝,甚是自己的衣角这种根本就不存在的安慰。如莱纳斯,我们天生都在不确定的世界寻找安全感。
我在想,如果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意义,犹如莱纳斯的安全毛毯——当你感觉不到它,你会慌张,会不安,每一秒钟都是残忍的经历;当它不在,生活却要继续,你会寻求它的替代品,却还是只依赖它;当你失去它,你会发了疯的大叫“你把它埋哪了?”掘遍整个小镇只为找到它;它不美却配得上各种赞美,是信任,是温暖,是不离不弃,陪伴你的灵魂,抚摸你孤独的身体——我想这大概就是幸福了。
《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影评(五):《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每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毛毯
先看的《蓝精灵》,看完正好十点,赶上是星期五晚上,时间还早,接着把只有46分钟的此片也看了。看完后很有种刚刚吃过地沟油的油脂食品,又来了盘木耳炒瓜片,这个清爽啊。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动画片,那清新爽朗、线条色彩简单的画风,节奏舒缓的钢琴曲,真是沁人心肺温情到家了,有种找回许久以前那样纯情浪漫的时光感。
最重要的是影片还讲了一个大大的道理在里边,那就是每人都应该有自己需要依赖的东西。如果说那个长似三毛的小男孩整天抱着毛毯是种另类病症的话,那迷恋钢琴男的姐姐,痴迷弹钢琴的男孩,着迷于放风筝的男孩,整天玩泥巴的男孩等等他们也都算是正常的病态了。因为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依赖有寄托正是一种幸福的体现。如果真到了什么都无所谓的那一天,才是真正可怕的。
这让我想起6岁儿子一直以来的睡觉习惯,总喜欢手里攥着一块柔软衣物入睡,很长时间让我不理解,原来那也是他的精神寄托,只有这样他才会在自己独睡时找到安全感。而且我们大人谁又没有这种寄托呢,只要和我们的父母、爱人、朋友、孩子在一起就会感到满足,甚至于每晚按时打开电视机看些无聊的节目,每次上网更新自己的博客,打开QQ或手机收到新信息都会成为一种日常的依赖。这种依赖不就是我们温暖的毛毯吗!
小班新生入园家访问卷中有一项——你的孩子是否有依恋物
大部分孩子都有依恋物
中标最高的是毛毯或毛巾
“轻症患者”表现为伤心难过时需要毛毯
“重症患者“表现为时刻需要抚摸毛毯以获得平静
基本上孩子入园一个月内 都能够完全戒掉依赖物
个别在午睡时需要偶尔借助毛毯
其实 戒掉毛毯 对于孩子来说挺残忍的
但所有的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都戒掉了
我在想这是否是长大成人后的我们 总是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曾几何时 我总是希望有那么一个人
我们彼此需要只需要对方
在我看来这是最最安心的幸福
不用说也知道 失败告终
直到今天 我都没有放弃寻求这样一个人
当然 现在这份执着更多地落在精神上
安全感是相互的
.看你看过的东西 多明白一些
我知道毛毯飞走你伤心
依偎在一起取暖的史努比也是不错的角色
于Linus而言,他的幸福就是那条毛毯,因为它温柔,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片子不是一下子看完的,至少分了两次。因为中间实在是有点无聊的地方,太平静了,还反复,让人疲劳而厌倦。但是,因是喜欢其中小孩子地道、柔软而清晰的美语,又继续看了下去。故事不能说是跌宕起伏的,它只是在反复讲述着Linus依恋毛毯、失去毛毯、寻找毛毯的故事,中间穿插着其他几个小朋友的故事:Lucy对弹钢琴男孩的迷恋,弹钢琴男孩对钢琴的迷恋,玩土男孩对土的迷恋,还有,Snoopy对躺在红色小木屋上睡觉的迷恋...故事说到这里其实根本平淡无奇,你甚至觉得那个小男孩对毛毯的痴迷是有点不可理喻的。直到最后,Linus吼着对其他的朋友们说:难道你们就没有你们的迷恋吗?你喜欢弹钢琴的男孩,他喜欢钢琴,他喜欢玩土。你们能离开这些你们迷恋的东西吗?你们失去了这些,就好比我失去了毛毯一样惊魂不安,只不过,我的迷恋是一条毛毯而已!是啊,这有错吗?每个人其实都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需要其他外在的东西让我们依靠、依恋,给我们心里不时有空缺的心灵带来及时的填补。而那条能给你带来安全感的毛毯,就是你的幸福。
所以,就像很多只能看到最后才能看到其带来的一点意义的其他片子一样,我在坚持看到了最后的时候,才知道了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还好,还算美好。
“你就没有绝望和痛苦的时候吗?”,linus问的时候Charlie想起自己被嘲笑和欺负,当他明白Linus对毯子的依赖,开始为自己参与对pig pen的嘲笑而感到愧疚时,对pig pen说“我应该向你道歉”,而一直玩泥巴的pig pen却没有当回事,拍拍灰,开心地吃着linus打飞的糖果,pig pen从来不在乎自己有多脏,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当linus问道你们谁没有不需要安全感的时候,画面给了pig pen,“岁月的尘土,谁能打破历史的痕迹?”(笑)
对我们也是一样,Linus需要毯子,Lucy需要Schroeder ,自己有多不了解linus就有多不了解Schroeder ,Schroeder 需要贝多芬,Snoopy需要晚餐,Sally需要linus,而最后pig pen满大街跑,只有linus承认了对安全感的需要,要承认自己对安全感的需要是多么地难啊!“我想要丢掉随时都可以。”手里却牵着系在毯子上的绳子。恋人也是一样的,恋人们需要对方,就需要去爱和表白,而不是情感胜利和逞强,Lucy极力想要linus摆脱毯子,不知道毯子对linus的重要性,其实自己就跟linus一样需要Schroeder,但就像linus对snoopy装成的奶奶说的一样“自己的毯子跟奶奶的12杯咖啡八竿子打不到边”。
Charlie最后学会了尊重,也是画面想向观众表达的主题,pig pen始终是最幸福的,他不需要幸福的毯子就能幸福,Charlie说“你总是这么自在,而我总是啰哩八嗦。”
幸福不一定就是有很多金钱,不一定就是长得多好看,不一定就是多高的成就……
幸福本来就是由人来定义的,取决于内心的一种感受。
对莱纳斯而言,幸福就是一条温暖的毛毯;对史努比而言,幸福就是每天都能吃得饱饱的;对查理布朗而言,幸福大概就是这一天不被露西踹吧!(可怜的男主
影片的最后莱纳斯咆哮道:“我要我的毯子!我认了!看看你们,你们之中谁能没有安全感?你们之中谁不需要去依靠着谁或者是东西去度过一天的?你们之中谁又可以先发制人?”
是啊,为什么你们都要这么逼莱纳斯呢?好歹自己也得有样子吧。
南茜,不要总是围着你的“小甜甜”
斯格勒(发音是这样),不要总是“贝多芬 贝多芬”啦
露西,不要总是粘着肖尔若(削肉?)试试
知道不可能,为什么又要强迫莱纳斯戒掉总是拿着毯子的习惯呢?
“你们想看到我不开心吗?你们想看到我没有安全感吗?你们想看到我落到查理布朗的下场吗?”(查理布朗:膝盖好痛。)
“甚至是你的疯狗,查理布朗!晚饭时间,晚饭时间,晚饭时间!除了晚饭就没有别的了!一天24小时!”
在这里不免得为查理抱不平,查理其实也没有做错什么。就是养了一条不太寻常的狗罢了(。
嘛,莱纳斯要的幸福就是一条能带给他安全感的毯子。能从内心感受到温暖、快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事情呢?
幸福的定义很简单,你做这件事情能得到满足感并且问心无愧的话,我想,幸福就离你不远了。
诶,扯了这么多,流水账一样的东西真的大丈夫吗?语言文字能力本身就不太好……
希望看到这篇日志的大家都能幸福吧!
总是一些温情的东西,例如这部动画片《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查理布朗》。这部片子属于史努比系列,讲述的是一群小孩子试图帮助莱纳斯“戒掉”毛毯的故事。喜欢摸毯子,几乎是所有小孩的嗜好。我家小子从小就喜欢摸被角,一边摸一边喝奶似乎是最惬意的事。上幼儿园或者在外留宿,没有家里的被子,就会找其它被角,或者衣角。一旦找到手感相近的,就笑逐颜开。
我们一出生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嗜好,患上这样那样的依赖症,有些习惯一生都难去除,一旦受到阻扰,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影片从安全感这个角度诠释这些所谓的坏习惯。影片的最后,莱纳斯有一段心理学家般的陈词,很有味道:“我需要我的毯子,我承认这一点!看看你们所有的人,你们中间谁没有缺乏安全感?你们中间有谁不依赖某人或某个东西?你们中间谁可以当‘丢掉第一块石头’的人?你怎么样,莎莉?你和你那无尽的可爱的巴布们。或者你,施罗德?你和你的贝多芬,贝多芬,贝多芬。而你,露西,从来没有离开过施罗德。沉迷某人且不在乎他是否关注你。还有你那条疯狂的狗,查理布朗。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你们是否真的有安全感?”“奶奶,还记得上次你喝了12杯咖啡?也许你喝12杯咖啡,并不是象我需要一条安全毯子……”“我知道你不让孩子们带着毯子,我知道我不能永远欺骗你,但是我想说一点,那就是我需要这条毯子,它使我唯一有真正的安全感。”
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个人习惯应该得到尊重。因此,某些行为可以给出解释,但不宜刻意去改变他人。我们则认为,小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不纠正,会影响一生。问题在于,每个人的一生是无法设计的,改掉所谓的坏习惯,不过是将自己的理念强加他人。我们都是人,都是脆弱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人,我们有权力做自己,而不是被模型化、被不断完善的自己。
儿子看完这部影片后问他,你的“毛毯”是什么?小家伙坐到我的腿上说,就是你!那一刻,觉得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