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美》是一本由[日] 柳宗悦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与美》读后感(一):器物之美
初拿到这本书时,原本以为是写茶的,其实不然,书里更多是写盛放茶用的器物的,作者将器物与美学的观点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别样的器物之美。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国家比得过日本,日本善于去学习别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是奈良的古建筑,日本学习了中国唐朝时的优秀文化,无论是奈良全木结构的古建筑,还是流传至今的茶道都源自于中国。有许多我们中国现在早已忘却的优秀传统,却被日本传承了下来,说起来着实让人唏嘘。当古代的中国不在发达之后,日本又转而去学习西方,明治维新让日本很快从一个小国发展成为一个让人不能忽视的对手。
就拿这本书的器物来说,有许多也是从中国学习过去的,说起茶来,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因为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茶似乎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之一,我就很喜欢喝茶,最爱安徽的六安瓜片,为了喝茶还买了专门的器具,我想在中国,茶是家家户户常备的,我家现有的茶就有好几种:六安瓜片,毛尖,花茶,铁观音等等。我们喝茶,品的不仅仅是茶的味道,更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感觉,配上专门的器具更显出一种悠然自得之态。
这本书所写的器物之美就是从“用之美”到“无为之美”,从实际用途上的美,到器物的内在美,作者将这些器物由实际的用途提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层次的美。就像是书中所说,至纯的、无我的心是美的创造者,而心如果是缺乏韵味的,就不会制作出带有韵味的器。
其实这本书的本质就是写民艺之美,早在我国宋代就有类似的作品问世了,那就是《天工开物》,记载了我过古代的民间手工艺品,说实话光读此书会让人有一种晦涩之感,因为这本书为译本,还有就是与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有一些距离,书中理论性的描述甚多,如果不是对这些器物有着十分的喜爱,读起来确实容易枯燥。我觉得如果这本书能不写的这么专业,或者是能给我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可能对于读者来说更容易读懂。
《茶与美》读后感(二):层层包覆的韵味
器物之美,静中涵动,美中纳韵。茶道文化源远流长,自然于茶之器皿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器皿之美,得于本身,显于茶道。馥郁萦绕,层层包覆,终得韵味。
quot;茶碗是属高丽‘’日本茶人对朝鲜的"井户"十分推崇。其中喜左卫门京户更是日本的国宝之一,被誉为日本茶道之美的最高境界。借用作者内心之言"好一个茶碗,但又是何等平凡至极啊!"但这样就好,因为是这样才好,光这样就够了。自然而然,从人间疾苦中走出来的"国之大器",不造作,不为美而做。
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日常生活中将茶叶冲泡后的茶汤,我们追求的是茶汤在口中的香,韵与融入身心的愉悦。品茶味,在日本正式的抹茶道中是找不到的,日本查人注重的不是茶汤的味道如何,更多的是喝茶的礼仪以及茶器的使用与赏析。作者也开启了有关茶器欣赏的,不同视角的审美情趣。
作者更崇敬内蕴的美,表现在茶器上而不是表面的夸饰;表现在茶叶上的,也不该是单纯的香和韵,更多的应是内显的美,潜藏在隐饮者身心深处并呼应了品茶所处的地利人和。
读完全书全然觉得柳宗悦的思想和体悟十分贴合我们的道家一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讲究的是顺其自然,换一种说法就是顺“道”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够得道,只有这样所得才是高层次的茶器。
《茶与美》读后感(三):来一壶茉莉花
《茶与美》是一本专注于茶器鉴赏的书,闪光的地方是融入了佛教禅宗的直指人心然后见性成佛,对茶器突出自由,对品者重在无心。从赏到用再到无心,这本书成与1940年左右的日本,在对审美的方面,很是拉了日本人一把,故而评价颇高。
我本人也是喜好喝茶的,但多数时候只喝猴王牌的茉莉花,无他,几十年的习惯。这茶上点年纪的都会有些印象,真正的底层人民过年解肉腻所用,茶味涩苦,两口下去什么烦躁都不见,喝完嘴边一抹袖口,真正痛快。
故而看本书这位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先生的理论,初看时是有些不适应的,柳宗悦先生把喝茶总结的近乎于道,少了些人情味。再加上本书的重点又落在了茶器上,也就是用何物来喝茶,固然柳先生所说的瓷器之美也有前提,是落在实用之上的审美,倡导用之美和无为之美。这种情节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引领了当时的日本人乃至如今的日本茶道,从实用一步一步提升到精神,诚然开一代先河。
这种从审美入手,走过实用,最后再跳出来的过程看似走了绕路,但对道理来说,走过的路就是路,没有绕路一说,是必须要走的,不然才是空中楼阁。
喝茶,就是喝茶,所以柳先生才逐渐指出一昧的对赏器的扭曲是错误的,是走了歪路,对器物的审美是审美,但不是连茶都不要,反而追求喝茶的器具,舍本逐末,是一种人心的做作,堪称振聋发聩。可惜万事万物的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1940年左右到如今,不止日本,我国如今对于各种茶具茶器的追求不也开始浮于表面了么,可悲又可叹。
朴实无华,制器无心,是柳先生对于茶器匠人的期许,希望匠人不去因为俗世的名利去特意做些什么,应该丢掉所有浮夸的想法,如水善利万物,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灵光一闪,触动内心,是柳先生对品茶人的期许,希望可以在寂静喝茶时感悟美的器物对茶的意境烘托,也是一种自身的修行。
《茶与美》这本书是有些晦涩和隐晦的,我总结的比较直白,从书中能看出柳先生那种淡泊宁静的心,即使是在指出不对之处,依然考虑阅读人的感受,希翼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茶道审美的走向,说是暗夜中的灯塔一点也不为过,光亮指引方向,却不刺眼和突兀,让人内心充满安宁。
《茶与美》读后感(四):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柳宗悦提及茶时如是说,如今的“茶”里,的确缺乏自在。被意图所囚禁、为雅致所捕获、在作为里沉沦、于金钱之中堕落,竟没一处有无碍之境的意味。
《茶与美》是柳宗悦关于茶与美这一主题的散文集。作为日本著名美学大师,柳宗悦在书中对何为美、何为茶道这一主题,进行了独特且深刻的探讨,并从多种角度来论述与阐释美。这本收录了柳宗悦关于茶道,茶器,美学等方面的文章的著作,自陶瓷器之美讲起,认为美,对观赏者也是一种修行;对“喜左卫门井户”鉴赏,是审美精髓中的无我与直观;心念茶道,此为美中的隐与显;提及民艺之魂的茶艺,介绍到高丽茶碗与大和茶碗;而直至光悦论,圣者的硬伤又;从莫里斯、包豪斯到民艺的未来,讲到工艺绘画;论述了织与染的现代环境议题;再到茶人的桃花源之茶器,品位茶器的美与禅、茶器的品性以及茶道遐思;以及“茶”之病中,奇数之美、日本之眼,超越二元对立的美。
般若偈语有言: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而这种般若无知,正是‘井户茶碗’里蕴藏的东西——不知美而拥有美。柳宗悦认为,器物有着自然的加护,器物之美便是自然之美。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柳宗悦遗憾的是,当今很多人已经平凡到只会从非凡中去看非凡了。
柳宗悦认为,要深入地理解茶之心、美之本质,必须近距离的触碰及观察,通过茶道名器来观察其中之美,他认为,只有用一种不被固定观念束缚的自由目光,来看待茶道以及茶器等,茶才能进入一个更为自由的世界。他还在文中提倡日本美的共通准则,对古往今来的茶人做出评价,对现代茶人提出了中肯以及严肃的要求。
古人说真名士自风流。在柳宗悦眼里,在俗世里出淤泥而不染、在人间悠游于悠悠天地的才叫风流之人。风流之人必须是一位完全忘却了自己是风流的人。如果意识到风流而停驻在风流中,这类人并非真的风流之人。执着于风流的人,只不过是换种方式的庸俗罢了。
故而,真正的茶人,就应当以创作家自勉。 就眼力来说,无边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多数茶人所缺乏的,就是这种自由, 茶境,与简素之德的缘分极深,而与骄奢却是无缘的。 茶道也是清贫的教诲。
《茶与美》读后感(五):《茶与美》有感
用美的心灵去观察事物,从中发觉文化美,艺术美,工艺美和自然美,而此书的作者独具慧眼,以批判与思考的眼界去阐述美的内涵,不仅如此,作者更是指引出通往美的道路,又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乱象。原作者认为,“美”的性质与“茶”的精神是一致的,所有的美应当再度从新的观点再三玩味,特别在“茶”这方面更有必要。 《茶与美》这本书特别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作者先从器物着手,一连提出多个问题,美的意义、由来、怎样玩味等。结合个人专业及情感,自问自答,从而上升到精神的境界,并将美分为实用性,个性与精神性三个阶段。 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者通过透析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特性,与陶的内在韵味,焠炼出美的精华。我们在喝茶,学茶的过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器具,不同的茶用不同的器具,也会给茶增添许些滋味,他们是分离不开的。当然,在茶空间布置中也会运用书法,绘画,雕刻等元素进行装饰,使整个茶空间赋予美的视觉体验,也能使每位喝茶的人感受到茶的魅力。早在我国宋代时期,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就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焚香重“香”之美,品茗重在“味”之美,插花重在“色”之美,挂画重在“境”之美,此四艺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作者以茶器为媒介来说明“茶”之心,并深度谈论美的性质,刨根挖底,从陶器的加工工艺,发展历程,艺术性等多个方面加以描绘。引出其它美的面向,在反复的品赏中感受美的器物对内心的触动。作者借助书法,绘画,雕刻,协助大家对民意的思考与时代意义,可谓用意深远。其书中的“从‘用’之美到‘无为’之美”的思想,是与我国宋代的“生活四艺”是相通的。 《茶与美》这本书中有颇多亮点。首先就是译作者的章后导读说明,将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观念和名词,重新以现代的语言进行阐述,有交叉以历史和当代的角度,作出必要的呼应与补充,帮助了一些非专业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领读原作者的思想内涵;其次是配以插图,再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节省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再次查找图片文献的时间,也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配以图片,使读者理解更加准确深刻;再者就是本书的排版,清新简约,版块分明,井井有条,让人感觉是一本“花了心思”的良作,无形中增加了本书的信服力;诸如此类,不再一一赘述。 在拜读完《茶与美》这本书后,笔者受益颇多,不仅明白了美的内涵,更是对作者的思想内涵有所思考,让我有一种传承“茶与美”的使命感,在当今利益驱使,人心紊乱的环境下,这本书无疑是一剂使人清醒的良药。
《茶与美》读后感(六):茶中自有桃花源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里,一个在茶味之中。自神农时代茶进入人们的生活以来,从未离开,且广为流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茶不断的演变,进入各个民族的文化,并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机结合,融合成各自独特的饮茶文化。
在中国,只要喜欢茶,便饮茶,并没有明显的流派之分。在日本,茶的流派则不计其数。非常有名的“三千家”,即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等等。中日的烹茶步骤不一样,我们国家就想对比较简单一些,而日本就比较复杂一些。中国烹茶,主要是根据茶叶的种类来看的,一份茶叶可以泡四五壶茶水。日本的茶道包括了更衣、观赏喝茶的地方、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中国的茶具非常的多,包括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日本的茶具主要是厂风炉、柄杓、盖置、水质、建水、薄茶用的茶罐、浓茶用的茶罐、仕覆、茶杓、乐茶碗、茶筅等。
在中国,主要饮茶的群体是人民群众。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那就是世袭制。茶刚开始传到日本的时候,只是在上流社会流行,而且茶道在日本的初期,只有那些天皇或者是一些贵族以及僧侣才能够接触到茶。
说道喝茶,必然要谈论到茶的容器。瓷器源于中国,众所周知,英语里的China也有瓷器的意思,这是西方文化对于中国瓷器的认同。宋代时期的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元代时期的釉里红;明代时期的青花瓷;清代时期的粉彩、珐琅彩、紫砂等等,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学习了中国的制瓷技术,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制法,著名的有越前烧(福井县)、濑户烧(爱知县)、常滑烧(爱知县)、信乐烧(滋贺县)、备前烧(冈山县)、丹波立杭烧(兵库县)。欧洲目前知名的骨瓷品牌也吸引了不少追捧,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德国的麦森(Meissen)、英国的皇家伍斯特(Royal Worcester)安兹丽(Aynsley)皇家道尔顿(ROYAL DOULTON)威奇伍德(WEDGWOOD)。
回忆起古代烧制瓷器的过程,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陶器的制作是为了点缀人们的环境,慰藉眼球,舒缓心情。我们必须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都透过这些不为人知的美而感到温馨。陶器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但是这些安慰而沉默的器物里,却蕴含着吻合拥有者的内心世界。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不懈的追求着美,陶瓷的美,在于它的回归自然,它柔和的曲线向我们展现了一种闲寂之美,这种美的突显是不可思议的,细细欣赏,轻轻触摸,心微妙的作用会让你觉得时间,只有你和壶二人而已。
更新中。。。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茶与美》读后感(七):大美之物 由心而发
关于写茶的书,不说浩若繁星,至少也是汗牛充栋了;
关于美学的书,古今中外,也是不胜枚举。
而将茶和美结合起来,不是太多,虽然很多茶书的图片看上去宛如仙境,看上去美得不能再美。
因为这涉及到两个专业,一个是茶,一个是美学。不是说喝茶的人不懂美,你看那一个茶室、茶席、茶海,不说茶具,一旁点缀的枯枝、小石,都看上去禅味十足、意境悠远。
但美不是美学,美是一种品位,一种状态,一种基于教育、阅历、甚至金钱基础上的内心向往的外放,有些看得见,有些可意会;而美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简单的形而上,它严肃而认真,甚至枯燥得一点也不美。
柳宗悦先生恰巧是日本的一位美学家,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又将研究用于实际,对日本工艺特别是民间工艺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并将理论和实物做了深度融合;而又一个恰巧是,受中国影响,日本的茶文化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应的茶具也被匠人们做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于是柳宗悦先生就以茶具为立足点,展开了专业美学阐述。
这本书的译者是李启彰先生,李先生是茶文化的资深研究者,不仅有相关的关于茶叶的实业事业,也有足够的理论研究,出版过数部有关茶叶的著作。
有理论,有实操,一位专业人士出于对另一位专业人士的欣赏或崇拜和尊重,一本从美学角度研究茶——茶具及相应延伸品的中文著作就诞生了。
《茶与美》其实并不是一本新书,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有了,译者李先生之所以现在推出它,肯定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类似于对已经得到证明的数学公式的尊敬——真正的严谨理论没有过时和落后之说,美学亦是如此。
但这也同时提醒我们,将近八十年前的著作,其精神核心也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精神核心不过时,但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肯定会有很大变化。我们真正了解柳宗悦老先生的理论还是有相当大困难的,除了语言文字方面的原因外,我们本身美学基础知识的缺乏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幸亏译者也是专家,并能站在普通读者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每一章节之后,常常推出自己的“导读”,用现在的相对比较通俗的语言,结合现今的案例,对柳宗悦老先生的理论,做了一个翻译之外的翻译——先翻译的文字,再翻译了理论,短短三五页内容,就将柳老先生数十页的理论研究做了提炼和转化——提炼出要点,转化成现俗。
说实话,这是本“坚硬”的书,柳老先生的很多表述非常生冷,而许多观点又多是批评和反省的,读上去不由让人心生“寒意”,三五页翻下去,或者不懂,或者放弃。李先生的导读这时和风细雨地出现在你面前,轻轻地告诉你柳先生前面重点讲了什么,或者我们怎么去理解柳先生的话,这时温暖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不懂不代表柳先生说得不好,反而柳先生的高度,告诉我们美是严肃的,甚至是有缺陷的,但大美之物,不管你认不认可,其实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的。我们反对,我们苛责,也正是源于我们对于美无止境的追求。
《茶与美》读后感(八):战略层面上的“茶与美”
饮茶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说超过了4000年的历史。日本自从隋唐开始大规模引进中国文化,茶也在其中。茶进入日本,进而发展为“茶道”,很具有仪式感。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里,精神层面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讲究不仅仅成为了喝茶达人、爱好者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同时也为更多的普通人所熟悉、所热衷。但讲究的背后,到底是跟风使然,还真的就是想要用心去品味与茶相关的那些更具广度与深度的内容,却不得而知。
柳宗悦是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说实话,真的很容易在下意识中将柳宗悦与中唐那个柳宗元联系到一起,太相近了——就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部哲学科时,开始察觉生活中民艺品的实用美学,提倡“用之美”,并开始收集、研究日本及朝鲜的民艺。当然,在《茶与美》这本书里,的确是谈到了茶道、茶具以及茶艺;但是很显然,作者志不在此,他更是想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帮助更多的人认识茶、感受茶。就像喝茶,有时候并不只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品味,品味那种在茶与喝茶之中所寄托的种种更多的东西。或者说,喝茶本身是战术行为,但却不应该仅仅喝茶就行了,而是不妨多想一想,由此及彼,让自己站在战略的层面来个“回头看”,或许多半就会不一样一些。
中国人喝茶的历悠久,不过直到唐朝陆羽的《茶经》之后,喝茶这件事才逐渐开始上升了至少一个层次;其后宋徵宗赵佶的《大观茶论》等与茶有关的著作,更迅速地加速了茶成为了一种艺术享受的发展趋势。事实上,中国人饮茶饮了几千年,开始是将茶作为药物,然后作为食物,后来成为饮料,大体上经过了吃、喝、饮、品四个阶段。过去有所谓“吃茶”之说,约摸在元以前也确实是这样;元以后才发展为如今的泡茶、喝茶以及煮茶。不论什么样的喝茶方式,其实都不过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深层次的一些东西,应该来说,始终都是、相似的。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喝茶更多地可能是在解渴;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年代,喝茶更多地开始与美取得联系。而在《茶与美》这本书里,柳宗悦就是想要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他凭借佛教独特的直观,试图开启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能否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结果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启一种可能,唤醒更多的人开始思考茶,从满足口腹之欲过渡到满足精神需求,更准确地说,是艺术追求。美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很多时候并不天然就存在。
柳宗悦认为,茶道就是看见器物之道,也是使用之道——他大概是在讲禅。其实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早就说过类似这样的问题。比如孔子就曾经说过“君子不器”。所谓“君子不器”,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其实也不需要这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格局不要太小,而是越大越好。人生苦短,但总有一些东西还是要求更有耐心一些、多思考一些——如此,肯定会更有用处的。
《茶与美》读后感(九):茶道悠然
折一只纸鹤,与茶色相映;捻一片落叶,与茶光做笔;捧一杯清水,与茶味共鸣。在悠然的茶道中,悄悄顿悟着《茶与美》的睿言笺语。
茶是诗,一首花茶诗。茶言志,与志趣相融一体,泡赏冲闷,敬闻品谢,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一日之晨,一生之计,珠联璧合,志心不已。茶求韵,茶入万物无不成韵。茶平仄,茶花茶心茶道如平声,茶气茶味茶语如仄声,节奏井然,铿锵怡然如茶律。
茶是词,一首绿茶词。绿茶晶莹剔透,如茶心彻然静悟。一方碧玉,悬于心畔,芳心芳尘,一目了然,是可谓词明心。绿茶求繁,冲泡过程亦需不厌其烦,极尽繁盛之能事,新叶除妄,冰心去尘,慧心顿悟,平淡是真,清风迎桥,甘露润莲,嫩草盎然,茶起于平地,观音托瓶,茶波荡漾,茶明心净。
茶是散文,一首功夫茶散文。功夫茶功夫在茶外,在文外,在心外。茶之功占尽阴阳,起于四合,散尽八荒而集于身心。散文与功夫茶交相辉映,在神、在心、在契,亦如茶由境、由人、由品。淇水汤汤,春雨潇潇,画魂入境,由人及品。茶神凝天灵、汇地灵、育万物、锻魂魄、扫六方、扬八威、兴万代,朝显乾坤之气,灭百尘,撰述鸿蒙之理。
茶是戏剧,一部红茶戏剧。红茶机关迭变,灵化万端如茶花恣意怒发,转瞬烂漫千里。时色艳,如樱桃之汁;时润红,如少女之唇;时青黄,如徐娘之貌。百代荣辱沧桑尽在茶花之勃发,千年尘缘仙化尽在茶光之抑扬,茶啸不绝,问天地谁能掩映她之生机?
茶是经文,一部禅茶经文,茶能洁人心灵,领悟天地之芳华,兴叹佛经之禅理。物我玄会,神玄于茶水;天人合一,灵合于茶尘。面壁向佛,我口我心,禅茶空灵,茶文妙语,空净自然,道法悠然,生机无限,参观痛感,我心如茶,九九归一。
携茶之吉光片羽,窥生之禅机哲理。其实,茶似虚无非虚无,有神魄无神魄,似散花非散花,有茶理无茶理,似聚气非聚气,有茶道无茶道,寄乎沧海,存乎一心。
茶道与侘寂贯通,从虚无中蕴生万物,而万物最后又归于虚无,极尽物哀之美,朴素、安静、谦逊又自然,便让世界观也顺其自然得以构建。
《茶与美》将茶与美描写的淋漓尽致,若有兴趣,不妨来看看柳宗悦贯穿全书的两点审美精髓“直观”和“无心”吧!
《茶与美》读后感(十):器物精神与人性美学
很早的时候读到陆羽的《茶经》,这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在踏上游历考察之路后,经义样、襄阳、过南漳,踏遍三十几个洲,潜心研究茶情茶事,寻觅上千条茶闻轶事,经过十余年对于茶的搜集和研究,著成了这部经典。从茶的起源、用具、采制、茶器、茶俗、以及饮茶技艺、茶道等内容衍生成一种文化艺能和生活艺术。和他类似的先人在脑海里迅速想起的就是小时候听老人讲尝遍百草的神农了,他们都在各种钻研的领域里开创先河,对后人的生活和思想都有着极大的指导和影响。
柳宗悦的《茶与美》和《茶经》有些不同,这位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和美术家则更多的是从茶的器皿引申出文化来传达物器之灵来自于人性之灵,茶道在日本更像是一种清穆的修行,步骤与中国的茶道相比较多了些“道的拘谨”,也许这和社会文化的以及历史发展的影响有着不小的联系。尤其是其中佛教独特的直观性例如,赏器的三个阶段实用性、个性、精神性、精神性包括有为和无为而先生坚持的选择了无为。这种放下我执心性谦卑的向艺术和灵性自然的靠近,也表达着先生渴望通过一种茶与美的文化唤醒那个时代里人心的空洞和昏沉。
这本书成书于1940年,距今已经79年,这是一本连日本人都读起来并不顺畅的书但至今还是有人在不断印刷出版,这也足以说明,书中的文化和思想依旧被现在的人看作是有意义且具有价值的。那些在这本书身后推动和倡导的人正是读懂了书中的艺术思想才会想把这份美识投递到更多人手里,不想太多人错过他。
什么是器物精神?有些人把器物精神等同于工匠精神,我第一次听到的解释是做人的器物精神,简意就是把自我看作一个容器,不为突出自己而是让和自己相处的任何人都觉得舒服,这样听起来有些上善若水的气质。不拘泥于自我即没有我执,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脾性既有大我又有特点和柳宗悦的美学思想总有些挂钩之处。
古人所说的君子不器大致也是这个意思,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去定型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的释放自我。一种更广的胸怀和大道,这和柳宗悦对于茶道的理解也有不谋而合之处。
先生说:“茶道的美就是法则的美,”茶“是属于所有人的”茶“,“茶”并非个人之道。而是人间之道。这种广而深远的思索对于我来说也是难得的心灵洗涤和加持。“茶”并非茶本身,而是更加深刻的精神世界,一种空而非空,实则存在于虚无环境后的一种精神实体。一种不同于简单欣赏的清明和圆满。
整本书带着独到的禅意和“道”的思想讲述着陶瓷器的审美、不同茶碗和茶器、有关于茶道和茶的搜藏。其中不乏对于茶的“道”认真的纠正和探讨。每一个主题先生都倾入了美的思想和人性的思考,不由让人读起总是想到自己的一些拙相。即使是在介绍工艺绘画和织与染的话题先生也在时刻表达着“道”中需要理解的心得和思索。每一件细微的工序和步骤都是人生里不可多得的日巴(佛心)。
那些对于完美的理解,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器物的尊敬,都值得当今的一代人去好好思考学习。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器物精神也被称之为匠人精神,在很多年前读祝小兔的《万物自由欢喜处》就知道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手艺人穷尽一生追求的和刻在骨子里无穷打磨的血液都是对于自我与这个世界最大的坚持和敬意。他们精神时刻提醒这个所在的社会那一种朴实的道,那一种高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