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的英格兰》是一本由【英】罗伊•阿德金斯 / 【英】 莱斯利•阿德金斯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略有些琐碎,但是很多细节很有趣。比如学徒,童工。比如李子布丁。
●恕我造诣太低,这种记录方式只觉得好无趣。
●"她的书作为小说家的艺术经典流传于世,这使人们永远都会记得她,她的时代以及一个已经逝去的英格兰。"现在的我才明白,历史书能让我们了解一段逝去的时光,锻炼思辨能力。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世界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当2300年的某人反观2019年的历史时,估计会跟我得知奥斯汀时代伦敦臭气熏天的大街小巷,居然还存在穷人法,一样惊愕震撼吧。(翻译很好
●呃……对英格兰某个历史阶段社会现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吧……
●真的题为文名。介绍英格兰社会,平铺直叙,不好看。
●简奥斯汀爱好者喜闻乐见的一本书,如果在三年前出版我可能更乐意读它。包罗万象,借助奥斯汀展开一个已经逝去了的真实的英格兰社会生活景象,有许多有意思的史料,不过整体可读性并不强。p.s.封面还挺好看的
●隔着两三百年的时光回看旧日英伦,那些发生过的日常平添雅致怀旧。本书以历史文献穿插交织,以奥斯汀的六部小说坐标定位,将她的生平与作品完美植入纷繁的历史背景,成为对时代的总括和提炼。本书还引用三位作古之人的日记:詹姆斯伍德福德。伍尔夫在随笔《两个牧师》中以两位18世纪牧师的日记还原了他们的一生,其中一位乐天知命,与岁月、时代共生,另一位深感人性黑暗,在小树林中一枪毙命。本书选择了乐观的那位提供佐证;威廉荷兰也是一位牧师,以平静笔调记述教区生活;内莉维顿。简.爱式的家庭女教师,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思想独立却孤苦飘零。她的日记多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相比内莉,两位牧师的日记不乏狭偏见,他们歧视女性、有色人种。三种日记穿插引用,奥斯汀提纲挈领,此书妙趣横生。本书封面素雅,欧美书的环保纸张,实在爱不释手。
●闲暇时光是那些既拥有空闲时间又拥有金钱的人才可以享受的奢侈品,大多数工薪阶层鲜有机会享受娱乐休闲。 《爱玛》:世界上一半人的乐趣,另外一半人并不会懂。 可你会成为老处女的,那真太可怕了。 别担心,哈丽埃特,我不会成为一个贫穷的老处女的。人穷,过独身生活才被人家看不起。收入很少的单身女人准是个又可笑又讨厌的老处女!是小伙子们和姑娘们恣意嘲笑的对象;可是有钱的单身女人总是受到尊敬的,可以同任何人一样通情达理、受人欢迎! 《曼斯菲尔德庄园》:如果在哪件事情上缺乏温柔体贴的话,那取而代之的便是健全的见识和良好的教养。
●以为读遍简·奥斯丁的作品就了解了她,读完这本书才觉得,一切都刚刚开始!
●回到200年前的英格兰。人们如何生活,如何死去。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读后感(一):不管怎样,因为“她”,我还是很爱那个时代呀!
曾经以为看完了全套奥斯汀,就了解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风貌,其实呐,真连皮毛都算不上,我一直以为那个年代就跟奥斯汀描述的一样是岁月静好歌舞升平,一派田园风貌,喝喝茶,聊聊天,逛逛街,购购物,可以跳舞,可以读书,可以弹琴,可以旅游,可以悠哉悠哉!
(我甚至从来没将那段战乱频发的历史与奥斯汀联系在一起过[允悲])
其实呢?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优雅与阳光啊,奥斯汀成年后的大部分时光里,这个国度都处在战乱之中,这段时光可以说是既落后又肮脏:中产阶级看起来光鲜亮丽时尚优雅,却几乎不洗澡,涂抹香水是为了遮盖体臭,涂脂抹粉则是为了遮盖天花疤痕;
当时的卫生状况更是糟糕透顶,污水横流,不小心就会踩到各种宝贝,路上走着也要时刻小心楼上倾倒下来的“黄金雨”;
食品安全毫无保障,黑心面包,恶心牛奶泛滥;
那个年代的医疗水平更是糟糕,各种偏方横行,往往只会加重病情,而外科手术又极少有成功的,放血疗法更是加重了很多病情,让病人更加虚弱,由于不能在食物中摄入足够营养,当时很多人笑起来一嘴烂牙,那时候用真人牙齿做移植,穷人把好牙卖给富人,战场上死尸的牙齿全被拔下来卖了;
而我们觉得无比美好的旅行,他们却觉得是在受罪,道路交通不便,马车没有刹车,特别容易发生惨烈的车祸,烂泥地中跋涉也是异常艰辛,还要时时刻刻面临被打劫的风险;
看完这么多不美好,最后我却觉得我还是喜欢那个时代的,那个真实的,鲜活的奥斯汀的时代,我也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来结束这本书吧: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是和我想象中相符的那一类书。如果非要找个我读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参照系,那当推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写的那本《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都是用异常扎实丰富的史料——或者说是类似地方志和当时的大量各阶层人物的书写记录(日记、书信、回忆录等等)事无巨细的重现了距离我们当今已经很远的历史时期的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其说是历史,更偏向民俗。这部书里按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划分的章节,每部分聚焦于一个或者两个方面集中阐述,即让读者读着拿得起放得下,也方便作者暗暗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来组织行文和引导(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在「光鲜与黯淡」这一章里,别具匠心的把「时尚」和「卫生」两部分揉在一起,前面还在讨论风潮和潮流,后面就在讨论如今看来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的公共卫生状况)。
对于奥斯汀的书迷来说,最为亲切和熟悉的也许是第一章的「婚礼钟声」,私奔、苏格兰、私自结婚这些东西一出来,就不由立马感觉到:「就是这个味儿」——即使当中提到的那些「裸体婚礼」、「强制婚礼」在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可是和后面的章节比起来,依然是离奥斯汀的作品视野不远的范围,到底比较好接受。
可是,往下读着读着,就忽然觉得自己一头扎进了狄更斯的领域了,从我的角度看起来,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特别是中下阶层)的民众,能够顺利长大成人,简直都是无比强壮的天选者:倘若他们可以逃过卫生条件低下且接生技术刚刚起步的出生这道鬼门关,也要祈祷在不甚科学(东西方一致)的坐月子和加强型襁褓的考验中没有因为糟糕的卫生条件和不科学的包裹方式而夭折或者变成畸形,当然,还要扛过当时风行的掺杂了鸦片、吗啡、汞等等奇奇怪怪成分的婴儿用剂以及粗制滥造混有污水的牛奶(或者是石灰的面包)。等到了六到八岁,假如家境贫寒去做了学徒,就要祈求自己遇上和气的东家或者师傅,而如果不幸是到了煤矿去做童工或者是去了伦敦做了扫烟囱的小工,那能不能活下来就全然是一个概率问题了;
而对于成年的普通英国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生活条件与环境,如果对比今天的社会状况和技术进步来看,实在也不会是大部分今天的城市居民们乐意去穿越的对象;而实际上作者颇有「猎奇」的通过援引资料所说明的当时的生活场景(作者全书给过的所有的判断和说明,都非常严谨的给出当时的原始资料、论述来佐证;或者是当事人书信、日记,或者是相关事件的新闻报道、报纸的商业广告、甚至是法庭文书),在当时其实是具备普遍性和先进性的,毕竟,当时的英格兰,在经济文化科学各个方面都是蓬勃向上的时期,以至于那些泥泞可怕的街道,噩梦般的公共卫生状况,依然风行的放血、水蛭、拔火罐的主流医疗等等等等,也只能说是时代的痕迹无法绕过罢了。
抛开这些算是增广见闻的内容,读完书,其实我还是被感动到了。
如同丝线经纬交织绘出这本精彩扎实的时代志的作品的根基,其实是全书不断引用的包括奥斯汀本人在内的,当时各个阶层的人士的私人书写(甚至奥斯汀的部分只是少数),当中有些是出版物,有些甚至只是地方图书馆藏有的未出版的资料;在正史和官方史之外,那些普通人对自己日常的书写,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却成为了复原他们那个时代(以及他们个人生活)重要的素材,其意义同那些成名的巨作相比,当然有着程度上的天壤之别,可是,在我看来,本质上却是一样的(是的,那些不知为何却无法放弃写作或者哪怕只是简单书写记录的同好们,且共勉);
而引用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材料的作者,同样有着他的温度。尤其是「童年与少年」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几乎令人不忍猝读,那些几百年前的苦难,在作者克制的笔下,依然让人一阵阵战栗;而靠着旁征博引和丰富采证的基础上拥有了上帝视角的作者,也多次不动声色的为本来无波澜的细节处轻轻补上一刀,顿时让人感到了命运的无情:前文引用着牧师就辞去未婚先孕的女仆以防流言并且担心男方不负责任的日记记录,后面转折标注最终女仆顺利嫁给了孩子的父亲——然后最后再淡淡补上一笔,遗憾的是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在1810年圣诞节病逝了,享年16岁。我读到这短短的四五句话,仿佛读完了一部三卷本的哈代,受击不轻;
而且就连简·奥斯汀本人恐怕也全然没有我这个两百多年后的读者清楚,她哥哥被她称赞结构颇佳的在伦敦租住的房屋,就在入住前几年发生了几乎让扫烟囱的童工丧命的事故;这就不能不佩服作者收集资料的功夫之深,涉猎之广了。也就是靠着作者的深挖和努力,他补足了奥斯汀的作品之外,更为广阔深刻的英格兰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些是奥斯汀靠着她的小说做不到的。
可是,假如不是奥斯汀,类似我这样的读者,恐怕也无从对十八十九世纪的英格兰发生这样的兴趣。作者巧妙而并不意外的用最后一个章节来介绍了当时英格兰的死亡与葬礼相关,最后的致意终于落回到了前文中一直没有真正占据中心的简奥斯汀身上,关于她的遗嘱、她的身后事安排、下葬、墓志铭以及事后为她树立的纪念碑,而且,作者说的很对:
然而现实中,简·奥斯汀根本无需这些纪念碑。她的书作为小说家的艺术经典流传于世,这使人们永远都会记得她,她的时代以及一个已经逝去的英格兰。
哪怕这些关于真实的历史、社会状况、生活细节的记录终有一天湮灭或者被大多数人遗忘,可是简·奥斯汀笔下的那个英格兰也会依然永远如此生机盎然。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读后感(三):简·奥斯汀的时代以及一个已经逝去的英格兰
本书可以称之为“简·奥斯汀时期英格兰生活指南”,无论是计划借用这个历史背景写故事,还是试图穿越回那个时代体验一番,本书都可以给予您非常实用的说明。
全书内容质朴,表述精确,没有使用任何夸张的、戏剧性的语言,或者用耸人听闻的题目吸引注意力。
值得赞扬的是翻译得十分恰当,文句优雅,遣词用语符合书面语特征。虽然这一点其实是对所有翻译过来的文本的基本要求,但就目前看来,达到这一点的也不是多数。
同时,全篇没有出现奇怪的名词翻译,较为符合通识,可能引起争议的名词(人名、地名、物名等)都附上英文原文,成语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作者与译者的态度都是严谨、诚恳、谦虚的,没有褒贬,只有真实。
先说缺点:
封面是十分柔软的纸张,容易磨损,因此不适合放入包中在长途旅行时阅读。
除此之外大约就是,本书的故事性不强,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有些乏味。
至于优点:
1. 纸质轻软,阅读时毫不费力。
2. 封面与内容的排版舒适。
3. 脚注详实而严谨,内容也十分有意义。
4. 分类清晰,资料详实。每章前面有引用简·奥斯汀的某篇小说中的句子,作为对本章内容的概述。例如在“闲暇时光”这个章节,便将《爱玛》中的“世界上一半人的乐趣,另一半人并不会懂”这句话放在前面。
5. 附录好。附录一为度量单位的介绍,可据此熟悉当时语言,“蒲式耳”之类的单位对于经济学学生也并不陌生。附录二为简·奥斯汀及她的出版物时期的年代大事表,简明列出1760年至1925年的事件——1925年,她的未完成的部分手稿《桑迪顿》出版。
本书适合对该历史时期的英格兰社会生活好奇,或者对简奥斯汀感兴趣的人阅读,年龄建议是15岁以上。
下面是一些原文摘录:
闲暇时光
报纸需要征收印花税,价格相对昂贵,因此人们常常选择去咖啡屋读报而非购买报纸。报纸是唯一向人们提供日常新的信息源…。…,且报纸首页一般都用于印刷广告专栏,而非头版头条或是重要新闻。
出门在外
路况不好的部分,政府采取私有化政策。…收费管卡信托基金通常通过发布招股书并且招募投资者借贷一笔资金筹集第一桶金,他们会给投资者收入的4%至5%作为分成。…,此后,“高速公路收费员”称为对牧师的蔑称,因为牧师要收取洗礼以及葬礼的费用,就好像是收取生者和死者来到这个世界与离开这个世界的过路费。…直到19世纪下半叶,报纸上才开始刊登具有科学性的天气预报,虽然大部分的报纸和杂志刊登的都是前几周或者前几个月的天气状况。
悬壶济世
许多外科医生都获得了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或是莱顿大学的医科学位…(让我想到了《万物伟大又渺小》中,那个男孩子就是获得了格拉斯哥大学的兽医学位?)如果要成为皇家内科医生学会的一员,必须皈依英国国教,且毕业于剑桥或者牛津大学。(在这里职业训练恐怕就无足轻重了)流行的疾病:肺痨(肺结核)、淋病、梅毒、疟疾、霍乱、斑疹伤寒症、猩红热、麻疹、被狗咬伤引发的狂犬病、癌症、百日咳以及流感。有钱人中很流行泡温泉浴来保持健康或是治愈疾病,…。温泉浴场一般坐落于可以开采优质矿泉水的位置,例如巴斯、利明顿、巴克斯顿以及哈罗盖特。
临终遗言
在英格兰教堂举行葬礼时,祈祷书中有这样一句“在生活的迷雾中,我们也同样正置身于死亡”。使用黑色蜂蜡代替红色蜂蜡以通知葬礼。(蜡封颜色不同,因此在收到信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封怎样的信)贵格会教徒及浸信会教徒等不信奉英国国教的教徒可能会选择死后埋葬在异教徒的墓地中。在英格兰北方的部分地区,“一个装满了黄杨木树枝的大底盘放在安置棺材的房子门口,前来参加葬礼的每个人从大底盘中取出一根数值,将其抛在死者的墓地上”。
总而言之,本书是一个简·奥斯汀时代的全景式的展现,如纪录片一样,几乎没有任何的浪漫的艺术加工,直到结尾处,才微微流露出作者对于逝去的时代的、秋日下午的暖阳中,冲泡过三四遍的茶包那样淡淡的惆怅
本书的结尾也是凝练的:“然而现实中,简·奥斯汀根本无需这些纪念碑。她的书作为小说家的艺术经典流传于世,这使人们永远都会记得她,她的时代以及一个已经逝去的英格兰”。
我们的名字依靠作品流传于世,依靠作品维系生者对于我们的记忆,依靠作品实现永生。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主题,类似于米兰·昆德拉的《不朽》。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读后感(四):奥斯汀展现了时代,或时代照亮了奥斯汀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是简·奥斯汀(1775-1817)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开篇语。《傲慢与偏见》创作于1796年,起初命名为《第一印象》,那时奥斯汀只有21岁。这部小说后经大幅修改,于1813年出版。
当时正是英法矛盾尖锐化的时期,拿破仑兵戈所向,整个欧洲都在呻吟,但奥斯汀的小说仿佛另外一个世界,战争、政治、暴力、疯狂、资本主义,奥斯汀似乎看不见这些,她的主角只需要操心怎样娶位太太,或者嫁个好老公。批评家诟病奥斯汀总是不关心时事,不关心她那个时代正在发生的历史。事实果真如此吗?
英国皇家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一书,由英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罗伊•阿德金斯与莱斯利•阿德金斯夫妇合著,这本书从奥斯汀的文学创作入手,结合奥斯汀的信件日记等,梳理小说隐藏的线索,牵丝引蔓,逐渐展现乔治王摄政时代的英国社会风貌。
婚恋是奥斯汀小说的核心主题。奥斯汀的女主人公在考虑结婚对象之时总要经历理性的审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对于她们来说,结婚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可以使得她们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获得自由的前提是必须嫁对人,因此她们必须谨慎。正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财富是婚姻中的重要因素,而幸福感则次之。”
我们的当下时代仍然看重门第,但更强调年轻人自食其力,爱情更主张情投意合的吸引。现在读《劝导》,我们可能会对安妮放弃婚约感到讶异。一位老妇人的劝说竟然这么重要吗?可是,我们要知道,在当时,结婚对象的财富、前途和社会地位是考虑的首要要素,这是女人未来可以拥有或失去的一切,唯一的机会。对于待嫁闺中的女孩子来说,她们所能得到的指导,大部分只能来自她们的女性长辈。奥斯汀的伟大,就在于她赋予伊丽莎白、范妮等女孩的品性,尽管她们向往富裕的生活,但她们决不放弃自我,她们把婚姻视为让生活更美好并且承担责任的契机,奥斯汀的道德观不可能超越她的时代,而她的洞彻思考在我们的现代生活里依然适用,这是奥斯汀的永恒魅力。
简·奥斯汀(1775-1817)
奥斯汀是一位“婚恋专家”,可她终生不嫁,有人认为这代表了奥斯汀思想超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奥斯汀并非不想结婚,在她27岁那年她曾经答应了一位小他6岁的男人的求婚却随即反悔。为什么悔婚?可能他不是奥斯汀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更可能出于奥斯汀对婚育的恐惧感。女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养育下一代,这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那时候不提倡避孕也没有好的节育措施,这意味着已婚女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生孩子。本书呈现了许多让人悚然惶恐的生育场景。接生技术极其粗暴,带给产妇巨大痛苦,无数婴儿夭折,孩子很难养活,据 1770年的一项统计,儿童死亡率高达六成。班廷太太生下了第32个孩子,奥斯汀的嫂子伊丽莎白生了11个孩子,最终死于难产,终年35岁。奥斯汀写下了她的感受。
奥斯汀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很喜欢孩子。从奥斯汀的家信中可以看出,对于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和缺点毛病,她不仅观察入微,而且深感有趣,她以他们为荣,偶尔她也谈及适当的管束和惩戒,侄儿侄女都喜欢这位说话风趣的姑妈。奥斯汀经常描写手足之情,还有一些被惯坏的、不守规矩的小捣蛋,孩子的任性行为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但奥斯汀并不强调教育问题。因为“儿童”在欧洲是一项晚近的发现。在从前,人们都认为儿童是“小大人”,欧洲人的观念里并没有儿童需要教育这种想法。本书作者也告诉我们,上层阶级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类似成人的教养,下层阶级的孩子则从小就要和大人一样担负起养家的职责。奥斯汀注意不到学徒工或者扫烟囱的孩子的悲惨境遇,或者把悲剧性的描绘放逐在她的书写之外,这是与她的固有生活息息相关的。她的写作不是《悲惨世界》,也不是《战争与和平》,她以讽刺笔调轻松地瓦解她那个阶层的虚幻的幸福。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经历启蒙运动,教育观念终究发生了一些变化。奥斯汀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身为牧师的父亲过去是牛津高材生,母亲喜欢编写朗朗上口的韵文,所有孩子不分男女,都有待在书房里的自由,他们不仅阅读还经常说长道短快意批评,嘲笑哥特小说的荒唐和浪漫小说的荒诞。小说作为文学形式之时刚刚初萌,而奥斯汀的家人们都喜欢读小说。奥斯汀的创作最初也是写给家人阅读,一起分享快乐,后来才出版。作为主要读者群的中产阶级女性从阅读小说里获得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面对自身的困境,表达自己的渴望,关于家庭、婚姻、爱情、生死、理性与激情、道德与规则,平淡与幸福……那是她们能够触及或者想要触及的一切。
英国皇家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爱玛》《诺桑觉寺》《劝导》。
在奥斯汀的时代,人们认为只有男人才能关心政治,女性如果高谈阔论时事话题,会被认为粗鲁、没有教养。奥斯汀的小说没有放置于历史大背景,并不等于就说明她没有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比如,《劝导》的情节,男主角温特沃斯作为拿破仑战争获胜一方的英雄衣锦还乡,一举一动都透出绅士风度,完全不复往昔的穷酸样,这种个人命运地位变迁的前后悬殊对比,就是当时社会状况、阶层变动的真实写照之一例。
所有作家都受到时代限制,不管如何超越,必须植根其中。奥斯汀的素材从哪里来呢?比如,她与姐姐卡桑德拉,就是《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与简的深厚友谊的灵感来源。奥斯汀小说经常出现一个主题——房产所有权和缺乏保障的经济,这也是奥斯汀的亲身经历。法律规定,一旦丈夫去世,妻子和没有继承权的孩子就得马上搬离。不能忽视奥斯汀小说隐藏的生活细节,她的作品属于宽泛意义的“风尚喜剧”。奥斯汀描写了很多舞会场景、节庆圣诞或教堂礼拜,而本书作者在这些简短描写基础上的史料铺陈,尽显19世纪初期风味盎然的英国世俗生活,并不尽然优雅,不乏落后与脏乱。男男女女涂脂抹粉、追逐时髦,却很少洗澡,香水是为了掩饰体臭,脂粉是为了遮盖天花疤痕。卫生状况实在糟糕,街上污水横流,行人要时刻小心当头淋下的“黄金雨”(屎尿)。医疗水平也很糟,外科手术极少有成功的,大多数人笑起来会露出一口烂牙。拿破仑战争的一大好处,竟然是战场上的尸体为假牙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人类真牙,成为当时的一大时尚。旅行是不得已的受罪,道路交通非常不便,人们要在烂泥中异常艰辛地跋涉,还时刻面临大盗迪克特平的劫径风险。
“让别的文人墨客去描写罪恶与不幸吧。”奥斯汀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说道。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这正是她的明智之举。与其讲述没有深入的、并不十分了解的生活,还不如把眼光聚焦在自己的身周,奥斯汀写了六部长篇小说,每一部都用细致的观察、幽默的手法、非凡的叙述技巧,描绘目力所及的社会生活的图像。奥斯汀的世界的确不大,可是,这个不大的世界为什么能够借助文字得到无尽延展,巧妙化解时代给予个体的烦恼和束缚,体现丰富的智性和深刻的智慧呢?奥斯汀,她与她的时代相得益彰,也启发我们思考与我们的时代的积极的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