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是一本由[日]青木直己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9-4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果子浸入了季节的流转之感,纤细而敏锐
●有点像是论文,简单把和果子发展捋了一遍,不是那种分门别类介绍和果子的书,内容比较乏味。排版也不好,插图都在中间。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总觉得不如其他同样类型的读物有趣。但信息量尚可,可以用来打发一些更无聊的时间。
●好吃吗 但是很好看~
●整本书逻辑很差。 比如从一开始解释什么是“和果子”,说“和”对应“洋”,所以和果子是指代日本的果子。那“果子”又是什么?是一类食物的代称,还是某一种特定原料的食物? 但从后文看来,“和果子”并非完完全全是日本本土食物;而“果子”也并非一直是一种食物。
●和果子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感胜过其味道。饮食文化史的梳理,帮助理解一个文化符号的形成过程。
●比单身赴任下级武士的江户日记要好一些,我是指对外国读者的门槛少一些。通过本书对和果子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知道了五感艺术,还由这本书知道了个中国成语叫“惩羹吹齑”。对日本的戴饼仪式和望月仪式很感兴趣啊,哈哈。
●坐在飘窗,沐浴阳光,昼食白粥,看了此书。
●主要介绍文化历史跟和果子店分布,做法和种类比较少,彩图也少。
●简单了解下和果子的历史,作者虽然尽量表述得亲民一些,但学术性较强,可读性上要打些折扣
《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读后感(一):“夸张一点说,日本文化就凝聚在这小小的和果子里”
所谓“和果子”,是指一种日式点心,主要以大米、小麦、小豆等为主要原料,一般是将小豆煮沸去皮后制成豆馅,混入甜砂糖,豆馅通常用年糕包住,制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点心。“和果子”原来只叫果子,日本明治维新结束了江户时代的“锁国体制”后,形成了用“和”和“洋”来区别日本固有之物与外来之物的习惯,原有的果子被称为“和果子”。青木直己在《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讲的就是关于和果子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之所以说“3000岁的和果子》,显然,青木直己是把这个开端设置为考古学家在日本新潟县的绳文中期遗迹里所发掘出的20余例所谓“绳文甜饼”上了。绳文时代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始于公元前12000年,于公元前300年正式结束。虽然就连青木直己自己都觉得,把绳文甜饼视为果子的原型,还是“应该慎重考虑”的,但或许,这就是“3000岁”的由来。
绳文时代后期,水稻栽培技术传入日本,弥生时代开始了真正大面积的种植。青木直己显然认为,弥生时代开始的由大米等谷物加工制成的饼和团子,是与果子有关系的事情,可以视为和果子的原型。所谓“果子”,一开始确实是指水果或树木的果实,这是果子名称的来源。奈良时代便已将米、豆、胡麻等作物制品称做和果子了。其后,日本有过一段大规模引进唐、宋文化的时代,唐果子便在这一时期进入日本。唐果子的主要特点是油炸。到了日本的中世,也就是镰仓、室町时代(公元1192~1573年),日本的饮食文化继续深入他国的影响,和果子也不例外来自中国、西班牙、葡萄牙的饮食文化继续对和果子的发展发挥着影响。进入江户时代中期,和果子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到达辉煌的顶点。
和果子从“出生”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变迁、融合过程,更是在如今的日本社会特别是文化层面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家庭中的日常吃的茶点、职场中的茶歇,或者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诸如成人礼、婚礼、葬礼等重要仪式上,都会出现和果子的身影。即便是从城市里、大街上制作和果子的店铺的数量上,也可见一斑。用青木直己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夸张一点说,日本文化就凝聚在这小小的和果子里。”
从日本对“和果子”的坚守、认知可以看出,时代可以变迁,但作为一种文化内涵,和果子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食物的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符号,具有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意义。青木直己认为,处在当今的时代,更需要珍视和果子所承载的日本传统,显然,这是一种“义务”——但他同时强调,守护传统并非墨守成规,在时代所赋予的条件下打开新的思路也是一处很重要的方向。事实上,和果子3000年的发展史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最重要的启示正在于这里。
《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读后感(二):君自东瀛来,赠我和果子
京都城市保护很好,街巷许多老店。有一年,我漫步其间,抬头就见各种糕点铺,招牌装饰着镶嵌美丽螺钿的叠层糕点盒。买了几盒作为旅游礼品,顺口询问店铺有多少年头了,老板笑笑说从嘉永年间就营业了。哦,那是孝明天皇的年号,1848-1854年,这么久了呀!
而现在,我在读这部《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3000年!我竟然还是小看了它呢。这本书封面清雅,线条隔出几处书写区域,描画婢女俯首做食,文字轻诉和果子悠久历史。其中有一句,“它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花,舌尖上的俳句”,最是喜欢。
俳句只有十七音,短而有韵。俳圣芭蕉名句,“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浅点辄止,景的幽玄予人之感受却缭绕不散。和果子可爱小巧,春花草青的闲寂,类比倒也恰当。
按照作者青木直己的考察,绳文晚期的甜饼可视为和果子的原型。不过,距今3000年之前的那点微末的考古遗迹只能算是萌芽,和果子从诞生、发展到兴盛,直到17世纪的江户时代,这才真正普及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主流。
正如“和服”对应“洋服”(西服)、“和食”(日餐)对应“洋食”(西餐)等,“和果子”这个名称就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固守。日本一贯擅长吸取异域文化。来自中国的唐果子,比如用小麦、米粉、盐、酱、未酱、醋等材料制作的索饼(或叫麦绳)以及油炸的方式,从爬山虎里提炼甜味调料甘葛煎的方法,都对后世影响很大。作者还搜集了《枕草子》《源氏物语》等古典文学里欢宴聚会有关青差、戴饼等点心的描写,悄然回味日本饮食的唐风遗韵。
中世(指镰仓、室町时代,1192~1573年),日本饮食文化受到外国尤其中国、西班牙、葡萄牙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果子中的“yokan”(羊羹)和馒头,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这两种点心均由日本禅僧从东土引进,消除了原来的一些腥膻之气,而成为素淡清口的精进料理。中华思想从前把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日本与中土交流,“南蛮果子”的名称其实就是表明来自于西、葡统治的东南亚地区。
四面来风,渐成气候。历史终于定义了“和果子”。作者说,包涵两层意思:其一,原则上要使用植物性食材(现在不再拘泥,有其他的替代品);其二,和果子是在日本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嗜好品。据此两条观察,小小的点心,渗透着深厚的美学和历史底蕴。
樱花饼、水无月、若紫、水仙夏之霜……果子是一种五感的艺术,食材散发轻微的香气,嗅觉、视觉、触觉、听觉传达四季流转的自然要素。白白圆圆的糯米团子,包裹着青绿箬叶,淡粉色泽隐约流动花瓣的芬芳,人与万物相宜相亲,和果子怎么能不惹人喜爱呢?这尝一口,那尝一块,有时觉得甜糯难耐,有些儿不满,实则这些甜点是古代人为了许久(甚而好几年)才能品砸一口,故而要在小小的体积里塞入满腔重口的滋味,必要使尝到的人涕泪难忘。
正月里“行食事”,离不开煮年糕;茶道年初第一次茶会上要有花瓣饼;立春前一天的宝船,象征着好兆头;三月三日偶人节,小巧玲珑雏果子;端午节要吃柏饼、粽子;六月十六的“嘉定”仪式,大名、旗本要接受将军御赐的果子;彼岸(春分日、秋分日包含前后各三天)必不可少的果子,便是牡丹饼;果子“着棉”意蕴“九九”,缘起于重阳;农历十月“亥子饼”……和果子为节庆增添了色彩,淳朴悠长的饮食习俗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
我恍惚以为这是中国的味道。有什么可在意的呢,饮食所牵系的文化根源,就算有松动仍然是牢固的。每一口吃食,都是百姓再朴素不过的愿想。
《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读后感(三):和果子的生命力
考古学家在日本新潟县的绳文中期遗迹里,发掘出了绳文甜饼20余例。精致的烹调方式、便携的造型、推测供祭祀、节庆食用,都颇似和果子。日本学者青木直己据此替和果子定了年龄——《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一书,讲述了古往今来和果子的故事。
今天,和果子是去日本旅行的常见伴手礼,人们默认了它是种日本传统食物,并欣然接受它的美味。但反过来想,除了考证古人的食物种类,或是垂涎《红楼梦》里的茄鲞、荷叶莲蓬羹、牛乳蒸羊羔、鸡髓笋,我们似乎不曾将考古发现的食品推广成一道“国民美食”。3000年来拥有旺盛生命力的和果子,反倒是饮食文化的一个特例了。
说和果子是“果子”,它又不拘于水果之“果”。奈良时代便已将米、豆、胡麻等作物制品称做和果子了,此时的和果子原料便很丰富,而异国文化又使它如虎添翼。7-9世纪,日本从中国引入诸多物品,形状多样的唐果子便是其一。唐果子的主要特点是油炸,这突破了“蒸”果子的局限。还有中国传入的馒头,其时有个诗意的别名叫“十字”,因为人们会在蒸好的饼上切一个十字,《晋书》有言:“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发展到后来,变成白色馒头上点一个精致的红点。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人的到来也改变了果子的历史。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南方来,故将他们的果子称作“南蛮果子”。对彼时的日本来说,最不可思议的改变就是果子里大量使用了砂糖和鸡蛋。我们耳熟能详的长崎蛋糕(Kasutera)即是南蛮果子的代表,其词源据说是葡萄牙语“卡斯蒂利亚的果子(Boro de Castella)”。
17世纪,唐果子在日本已经像昙花一现的网红店一样偃旗息鼓了,人们形容它是“无味之物”。同时期,炼羊羹的出现是和果子“走向成熟的划时代大事件”,奥妙在于寒天的加入。传说中,寒天是将冬日剩菜置于室外,反复冻结、融化后,偶然发现的。这种水晶般剔透、胶状黏稠的物质给予和果子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文化层面,和果子的传承亦是趁势而起。譬如,果子屋的推波助澜。幕府时期有上果子屋,出售的是高端果子。在京都,有上果子屋行会,它们垄断了砂糖的使用权,禁止行会以外的果子屋售卖上果子。相应的,“杂牌”果子屋也组织了他们的行会,专业化程度渐长。明治维新后,一些失去幕府庇护的名店歇业,却有一些潦倒幕臣做起了果子屋生意。而因其成本小、规模多变、灵活多样,又无需仰赖城市,果子屋成为许多人的经商首选,即便在偏远的农村,经营果子屋也非难事。
根植于传统和果子亦为节庆增色。三月三的桃花饼、五月五的五色粽、七月七的索面、重阳节的菊果子、七五三的千岁糖,人们甚至将六月十六日定为了“和果子日”。和果子既是传统的象征,又饱含了个人的体验。想象中,芬芳美丽的牡丹饼被称为“苦饼”,因为人们在八月朔日吃了它之后,商家就开始取消午睡,且有夜班了。对学徒来说,前路艰辛,口中的果子自然变得苦涩了。
不同地区的和果子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驰名品牌森永、格力高都是来自佐贺县,那里出产小城羊羹,在青木看来,这个人口不足2万的小镇能够成功,跟“执着追求事物本质的‘县民性格’”分不开。在受朝鲜文化影响的九州,则出产鸡卵果子,跟果子结合的特色活动远近驰名。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工艺的冲击,非但没让和果子被取而代之,倒使其不断给人惊喜和新鲜感,焕发蓬勃的生命力。故而青木也不担心欧美果子(洋果子)的入驻,谁说这不是和果子发展的另一契机?“守护传统并非只是墨守成规”,“长寿”的和果子确乎体现了一种不卑不亢、兼容并蓄、令人安心的力量。
——己亥年读青木直己《3000岁的和果子》
《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读后感(四):与果子同舞
夏天的季节特别适合沉浸在果子的世界里,各种水果缤纷色彩,满足了所有人的味蕾。对于习惯性追求精致生活的我而言,看过很多有关生活方式的书,印象中这类书籍属日本的最为精致考究。都说亚洲有四大邪术,日本的化妆美容术是非常值得人探索效仿的,于我而言精致的生活的确能够让人过得更加有活力朝气蓬勃。《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就是这样一本书,在这里面我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种与果子共舞,实在美哉美哉。
其实我对“和果子”这个名称着实很好奇,兴许是接触的较少,不如“和服”来的贴切自然。这是一本用3000岁的和果子来让读者体会日本的风味人间的书,日本舌尖上的美味不是炒作起来,而是千年累积下来的。在这本书里面我们能够探测到日本的历史,以小看大。作者青木直己,多年从事和果子的调差研究工作,还曾是日本著名的《和果子》杂志的编辑,所以说这本书是从古至今能够一览日本的和果子历史,当之无愧。 究竟何为和果子呢?原来就是指日本本土的果子,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和服”指的是日本本土的服装而已,那么和果子究竟我们有多熟悉呢,其实各种果子我们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接触过了很多。譬如干果,水果……而和果子在很多场合都出现了,譬如家庭中的茶点,点心,饼干,等只要有果子的地方,都能见到日本和果子的身影。在中国古代,只有大户人家亦或是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吃到果子,普通人吃的都是野果子,所以很久之前果子就有一种奢侈品的感觉,即使如今水果干果各种甜品数不胜数。但是其实人们心目中都对果子怀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就是这么一颗颗小小的和果子却凝聚了日本千年的文化,我已经迫不及待得看完这本《3000岁得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了。
中国历来都是整个亚洲的中心,所以在果子的历史上中国的唐果子对日本的果子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其实我们也深知两国曾经的交好。尤其是看到中国传到日本的唐果子,不仅不限制在贵族阶层享用,在庶民之间也相当普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在讲菜谱,而是通过和果子的发展历史来充分表现整个日本历史的发展进程,居然发现了很多我曾经闻所未闻的历史。譬如日本的馒头的由来,要说的是日本的馒头相当于咱们中国的包子,看到这,我居然想起小时候馒头包子傻傻分不清楚的情况,不用怀疑如今还是有很多人分不清楚,再正常不过了。馒头由中国传到日本,涉及到唐朝佛教的宣传,先有圣一国师的传教派影响,后有外郎的渲染。 书中有很多的彩页,也有很多复制过来的黑白页图片,这一点上让我看到和果子的很多与众不同精致的一点,因为吃过的和果子不知道是不是一点都没有,都没太注意,希望有朝一日,经常吃吃和果子,再拿起这本书,我想我的感受能够更加深刻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