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到此为止》是一本由[日]夏目漱石 等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一):悉听智者教诲
前几天英语老师曾对我们讲:读一本好书就如同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从他们的经验过往,人生感悟中有所获益。 是的,读一些著名作家的文章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受益匪浅,短短的一篇文章却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本书汇集了《世界文学》中曾刊录的经典名篇,很多的段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并牢记于心。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二):重要的是作家的美学认识
重要的是作家的美学认识
@ 平方
《世界文学》的编辑们推介好作品的同时,还从小说散文诗歌不同体裁出发,分门别类选取并结集了优秀作品,可以说,他们在做收藏者的事情。我们打开书,就像阅读一部收藏夹,随心认真去体会世界文学的魅力。
这本随笔合集《青年到此为止》自然少不了名家名作。比如毛姆和培根的随笔,早已在文学界被奉为经典。为什么拿毛姆作为开篇呢?作为开篇,毛姆深刻打动了我们每位读者,这篇文章是作者诚恳的经验之谈,将所感所悟化作谆谆教导,确实属于身心交流最切合的那一部分。
夏日漱石的《杂忆录》,文中节选了其中两章,也是诚恳之作。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作者面对死亡的坦然心态,审视亲情,感悟人性,一种豁达一直在文字中蔓延。《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的作者乔治·奥威尔,曾在缅甸参加工作,收录在本集中的散文《射象》,以寓言气质给读者以精神的震撼,因为一头疯掉的大象,破坏了财产伤害了生命,“我”在众人的注视下开枪射死了它,这到底是对是错?如果“我”不射死它,就会像一个傻瓜那样被人看不起,而“我”的暴力到底是拯救还是伤害呢?这也是一个问题,在矛盾中提取发人深思的问题,越发凸显了精神层面。
本辑中名家解读名人也是一个看点,萧伯纳致敬贝多芬,黑塞的《感激歌德》,而薇拉·凯瑟以讨论小说中家具器件为切入点,侧面对大作家们深入探究,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劳伦斯等,一个个都是闪光的名字。法国小说家阿兰在《读书之乐》中谈到巴尔扎克,总有令人惊叹之处,这便是有才华的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意。
专注于环境描写的优美散文,给人以愉悦的赏析,也牵动了共通的情感,比如泰戈尔的作品,华丽的词藻带来美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身心通透。惠特曼因诗歌得名,他的随笔也透着散文诗的特质,对自然一次次梳理,人在其中溶解、然后沉淀,让思想绽放,收获新的体验。
作为集大成者的随笔合集,《青年到此为止》的文章体现了散文和随笔的精华特色,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文字优美,结构奇巧。而这两方面属于表面,更深一步的应该是作者的思想,就像灵魂的碰撞,文字完成了思想火花的呈现,让我们看清作者刻意塑造的美学认识,这才是读书应该拥有的收获吧。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三):文学永不止步
初选中这本书,仅仅是被封面设计与书名所吸引,便自觉自发有了一番理解。认为这是一本由过来人描述“青年时光的稍纵即逝及对珍惜时光的一些警示”的书,而后翻开序言,发现并不是如此。
“青年到此为止”,紧接着引出的是“文学永不止步”——在六十余年,近四百多期《世界文学》期刊里翻译介绍的部分优秀散文之选集。
最早的有原载于《译文》(《世界文学》前身)1957年第9期,出自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布封的《马的素描》(范希衡译),作者通过文字勾勒出其对马的认识与喜爱;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的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随笔三则》(王佐良译),此篇原载于《世界文学》1961年第1期;距离我们最近的则有原载于《世界文学》2013年第5期,来自日本的小说家永井荷风《虫声》(吴鸿春译)等,就不再一一列举。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内容不拘泥于某一个领域或是某一个国家,文风也各有千秋。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我厌恶那种囿于个人见解的人……他们每一群,都有自己的神,都有自己的偶像,放在祭坛上的祭品则是被他们所扼杀的人间伟大的真理——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恨赋》(张秋红译)。
这种恨放到如今又何尝有减少了一分一毫呢。
……依次从每道门的钥匙孔中观望……你看到的只是五彩缤纷的块和片,所有物品都是个谜,没有形状,大小也同平时不一样了——罗马尼亚女作家西蒙娜·波佩斯库《钥匙孔》(高兴译)。
这是一种别样的观察途经,文字在脑中呈现的观感也和平时全然不同,好像加上了一组摩斯密码,披上了一层伪装者的外衣。
……
每一篇文章的开启,都是未知,因为不晓得这一位作者的风格和主题将是什么。也许你对这位作者笔下的人物很熟悉,但却对这位作者本人不甚了解,那么或许可以通过他的散文来了解一些他的观点与生活。
《青年到此为止》采用的是32开本,初拿到手感觉比平时阅读的书籍稍稍小了一些,排版也是走朴实无华的风格。莫名给我一种熟悉感,很像七八年前看过的一些较有年代感的书籍。还有就是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有附带上译者的名字,这是一种无声的尊重。
青年会老,但文学不老。沉淀下来的文学是经典,不是老朽。
世界多变而恒久文学孤独却自由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四):写者与译者带来的“珍宝”
记得上学时,老师针对散文说过的一句话“形散而神不散”,应该是自己理解能力比较差吧,好像看不懂散文这种文学形式的文章,不知道这类文体的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精神与主旨。最近,阅读了《青年到此为止》一书,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理解能力欠缺的这一问题,唉。言归正传,发表下本人对这本书的看法。
《青年到此为止》一书中的内容来自《世界文学》中甄选出来的29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独具特色,毛姆、夏目漱石、詹姆斯·瑟伯、萧伯纳等等著名作家的散文均在其列。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青年到此为止”、“一个诗人的诞生”、“不带家具的小说”、“静”,每一篇都不长,但都可以引人思考。
编者在每一篇文章前都会标注作者简介,让读者了解每一位作者的生平及著作,并备注上这篇文章出于《世界文学》的哪一期次。印象最深的两篇文章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射象》一文,文中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亲身经历之事,当时是一名在缅甸的印度警署工作的警察,我认为,奥威尔先生在那个时期内心是矛盾的,厌恶压迫,却又不得不为之。因一头发春情的驯象,他不得不拿起了枪,而他却不知道要怎样做,他本不想去射杀那头大象,只是想用这把枪保护自己,文中内容也描述了他的心理想法,“我并没有打算打死那头大象,我派人去把那只抢取来只不过是在必要时进行自卫而已”,但是到了后来,由于人群的不可控性,“我突然明白了,我非得射杀那头大象不可。大家都这么期待我,我非这么做不可;我可以感觉得到他们两千个人的意志在不可抗拒地把我推向前”,“但我又不愿意射杀那头大象”,最后,“我”还是射杀了那头大象,还开了好几枪。围观的人很兴奋,“缅甸人还没有等我走开就提着桶和篮子来了,据说到了下午他们已把它剥得只剩骨骼了。”这件事情虽然议论不断,但除了驯象人有所损失外,对其他人并未带来影响,生活还在继续。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写的《药》这篇文章,虽然文章的性质意义不同,但都是一条生命在被结束时,旁观者对生命的漠视与麻木,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个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另外,最大的感触就是,厉害了,翻译老师们。感谢他们多年来的付出,造就了每一册《世界文学》精彩的内容,让国人通过他们手下的译文了解这个这个世界,了解大师们的杰作。个人最喜欢的是王佐良老师翻译的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的《随笔三则》,这篇文章竟然是通篇文言文形式,要知道,翻译这件事情本来就很难了,而用文言文形式更是难上加难,可见王老师之高深造诣。
这本书,还需要我更细致的研读,才不枉费这本“珍宝”。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五):【转】赵丹霞:编后记
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散文有着比诗歌、小说、戏剧等更为纷杂的定义和称谓。侧重于说理性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统称为“杂文”;叙事和抒情因素并重的散文,就是“小品”或“散文小品”或狭义的散文……实际上,绝大多数散文作品都包含叙事、抒情和说理的因素,只不过侧重不同而已,我们不妨将之统称为“散文”。
《世界文学》自创刊以来,就是本着这样的大散文观,来经营自己的散文栏目的。迄今,在近四百期的《世界文学》上所发表的散文已逾千篇,文字数百万。议论、评说、对话、随想、游记、书信、演说、日记……不一而足。
从体量论,散文比起小说、戏剧等鸿篇巨制,不过是一株小花。然而,“虽小道,亦有可观者焉”。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常常在它身上体现。自称为“笛卡儿主义者”的法国人,无论是语言还是文章风格,都把“明晰”作为准则:读一读列那尔的《冷冰冰的微笑》或布封的《马的素描》,我们将对这一特点有所会心。西方随笔虽可以说是由法国的蒙田开创,这一形式却是在英国不断壮大。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散文风格流变,佳作频出,很难概括出它的个性。但读罢《青年到此为止》《现代书信》《我与绘画的缘分》,我们是否会感觉到不管是毛姆,还是伍尔夫或丘吉尔,他们的行文中都透露出一种亲切坦诚的态度,一点幽默和机智的口吻。从《踩麦子·春》《奥州小径》《虫声》这些标题,我们就可知道对自然的吟咏是东瀛岛国散文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歌咏自然美景的同时,日本人往往对现世人生抱着关怀、叹惋的情感态度:从夏目漱石的《杂忆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物哀”的精神传统……
若说“文如其人”,比起小说、戏剧等体裁,散文似乎更能担当。散文的作者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传达给读者,文章的信息里包含了作者的个性、人格、气质。小说家、剧作家可以“隐匿”自己,散文作者却不能。在读小说、观戏剧时,我们有可能被情节迷住而忘掉作者。在读散文时,我们时时意识到作者的存在,听到他的心声,感受着他思想的闪光。因此,散文最是要求作家的真诚——没有真诚,就没有真情的流露,也就没有散文。像黑塞的《感激歌德》、阿兰的《读书之乐》、奥威尔的《射象》,都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色彩。就是在那些不直接写一己经验的篇章里,字里行间也都透着作者的个性特点,如苔菲在《懒惰》中表现出的幽默,或是瑟伯在《求爱万象》中的揶揄……
我们本着名家名译的原则,从《世界文学》各个时期的散文佳作中遴选出二十九篇奉献给读者,遗珠之恨在所难免。如若这些篇什能够对诸君的生活起到一点“滋润”的作用,将是对编者最大的勉励。
《青年到此为止》是《世界文学》创刊65周年珍藏书系中国的其中一本,内含毛姆、乔治﹒奥威尔、伍尔夫等作家的29篇散文,是这些大家们创作生涯中的吉光片羽。全书分为四大部分:《青年到此为止》含五篇人生随笔、《一个诗人的诞生》含七个诗人或意识流派作家的散文、《不带家具的小说》内含八篇作家关于文艺创作的随笔、《静》则主要是作家的自然感悟。
看集合册子的一大好处是,这可以是你的一个索引,也许你是冲着喜欢的作家去的,但是其他不熟悉的作家也许可以在册子中发现意外的惊喜。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也会存在不那么对胃的作品,看集合册子就是个开宝箱的过程,是惊喜还是惊吓,既跟册子的整体质量有关,也跟读者的鉴赏力和个人喜好相关。
于我而言,毛姆的名字就足以让我入手这部册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家,他的名字就代表一切,是不由分说的照单全收。看《青年到此为止》之前,我喜欢的作家还有赫尔曼﹒黑塞、聂鲁达、夏目漱石、松尾芭蕉。当然,这本书里的每个作者,都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这个索引也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发现了更多值得探索的作品。我喜欢的读书方式,是树状的度数方式,由一个点去触发,读他的作品,与他相关的其他作品,由点及面。
毛姆在其《读书随笔》和其他作品中写过不少评论性的随笔,评论他所喜爱的作家及其作品。毛姆作品中的冷静客观、异域风情、信仰和神学探究都深抵人性痛处,一个冷静节制客观理性的人,都应该一睹毛姆的作品,历史的长河中,人只是长河一滴水,你的所有悲痛喜乐、想法追求都不稀奇,更有毛姆这样的作家早就看破一切、记录一切,在毛姆的作品中,他把所有用以遮羞的、掩饰的、浮夸的面纱全部揭开,给读者的是赤裸裸的真相。《青年到此为止》是毛姆晚年对自己人生和文学生涯的一个简单回顾,在这篇回顾中,他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敏锐刻薄,将老年人的尴尬痛楚和理应克制自持写的毫不掩饰,这与他一贯的作风一致,是本性使然。使世界变坏的,从来不是作家的直言不讳,《面纱》里凯蒂哪怕历经生死仍敌不过欲望之手,《刀锋》里索菲的自我毁灭,艾略特对全是欲望全无掩饰的追求希冀……上帝让人吃羊,于是我们闻到了膻味,有罪的既不是羊、也不是膻味,毛姆善于写吃羊的丑态,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恶。
人有喜怒好恶,《青年到此为止》里也有我不喜欢的作家。比如夏巴尼。他在《夜空》中写道“要描述天空或夜色之美,需要诗人的天赋……普通的人是不会昂首去尽兴地观赏、描述天空之美妙的。诚然,农民也常常观望天空,但不过是想知道夜色之降临或是否会下雨。”诗人和作家自然能描述出美,但是夏巴尼的眼里,却是把普通人欣赏美的能力也一并抹煞了,如此极端自负的想法,怕是难以苟同。
此外,乔治﹒奥威尔的《射象》重现了帝国统治者们是如何被心理扭曲的过程、詹姆斯﹒瑟伯的《求爱万象》生动了展示了大自然中雄性的曲折求爱过程,动物与人从来就息息相通,人概不能免除其动物本能特性。……
在我看来,这个册子虽是随笔,实则全面展示了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的依据,他们的文学指引人,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敏锐洞察,他们在洞察之上的反思和脑海中文思汹涌的构想流动,他们对语言和绘画等相关艺术的控制力和创造力。感谢这些优秀作家和译者,让我们有幸看到文学中熠熠闪光的星。
毛姆睿智,但他还是有一点说错了,这一代以后,毛姆的作品和其他更好地作品依然被人们喜爱并推崇着。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七):到一个阶段,为自己结一笔账
阿兰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就像我想了解这些世界上优秀的文人,我手里得有一本这样的书。
《世界文学》主编的这本外国文学作品集,以它独特的视角,以及无法撼动的,唯一且一流的译作者队伍,将加西亚·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赫尔塔·米勒、门罗、赫拉巴尔、克里玛等一大批世界影响力的外国作家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让我如此感谢,能够遇见这样一本闪烁着艺术之光、思想之光和心灵之光的文学刊物。它像一位领路人,提醒我,为这一阶段的自己,结一笔账。
如果说遇见威廉·毛姆是从《月亮与六便士》开始,那遇见薇拉·凯瑟、佛兰西斯·培根、夏目漱石、阿兰、瓦尔特·惠特曼、萧伯纳等,是从手里这本《青年到此为止》开始。
威廉·毛姆,在《七十述怀》中,让我看到一位暮年的老人,在回望自己一生时,没有难过,而是那么明智开朗。
人到七十岁,不再是在老年的门口。他就是老人。我觉得在我一生和一生的活动所致力构成的图案上面,再也写不出什么来添加上去。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我愿意就这样收场了。
懂得知足,懂得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反观现在的自己,被当下流行的各种焦虑奴役着前行。人生就像一趟只能前进无法掉头的火车,每个阶段的经历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选择停车,因为时间是推动这列火车前行的动力。当人问毛姆是否愿意重新活一次时,他的回答:
总的来说,我这一生是过得很好的,也许比大多数人过得都好,可我觉得重活一次没有意思。这会像是重看一遍一本已经看过的侦探小说一样无聊......我已经活够了。我既不信生命不朽,也不企求生命不朽。我只想死得快,死得没有痛苦。我乐于深信我的灵魂以及它的愿望和弱点都将随着我最后的一口气一起化为乌有。
在看完毛姆的《七十述怀》《七五述怀》,夏目漱石的《杂忆录》,我内心有些恐惧,人在面对死亡时,何以这样坦然。虽然我还在他笔下的“不再是孩子,已经成人,必须好好做一个人”的阶段。这一阶段应收起那些无聊的焦虑,做一个能够承担起生活责任的人。但是面对已经走完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的人生,我依然还是感到了害怕,一种对过去无能的,无法后悔的懊恼,一种对未知未来的,如何把握的焦虑。
但是这三篇文字又有另一种魔力,你应该庆幸,你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对过去的,你只能一笔勾销,对未来的,你可以充满希望,如果你也想像毛姆在生命最后告诉自己,不后悔这一生,那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在每个阶段为自己结一次帐。整理好,再出发。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本沉重的书,那你就错了,因为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我喜欢薇拉·凯瑟的《不带家具的小说》这篇文章。
长期以来,小说中充斥着太多的家什器具。小说家像道具管理员那样在作品页面上忙忙碌碌。他们是那样的重视具体物件及对它们的生动描述,以至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凡有观察能力能用英语作文的人,就一定能够写小说。而且,其中后一条件还常常被认为是不必要的。
尤其那句小说家像道具管理员那样在页面上忙忙碌碌,让我觉得这真是个有意思的人,这么直白的把一大片小说家给归类到一起。因为他们忙着管理这些家什器具。
好的小说作者,的确应该把精力放在人物刻画上,但是少了这些背景,也会让小说显得单薄而无味。我虽不完全赞同薇拉的说法的,但是仍旧给了我一点启发。
弗兰西斯·培根,在《随笔三则》中第一则便谈到了读书。这是我目前读到的,关于读书最完美的描述。恨不能如小学生一般,将全文背下来,悬于书桌之上,日日谨记。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最近,即便工作繁忙,我也依然渴望读书,渴望在书中与作者沟通 ,那是一种连接。我不求读书可以改变我的生活境况,但我不允许我的思想因为不读书而枯竭。
阿兰的《读书之乐》中提到:
你熟悉翻动书页时发出的窸窣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我自认为达到这个标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为遇见一本好书真的很不容易,这个时代被广告绑架的读者太多了,他们附和那些其实读来索然无味的小说,因为担心自己没有理解书中的含义而显得自己无知。其实有的书就像无味的面包,只能充饥,不会让人记得那片面包的味道。
《青年到此为止》,虽然书名取自毛姆在四十岁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但是却折射出我们是否真的就应该在四十岁跟青年挥手告别?我们对于读书,对于生活,是否止步于此?
这些作者,都来自上个世纪,他们的文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丢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相反,他们笔下的文字,因为时间的涤荡,反而更加清丽隽永。时间只是带走了他们的躯体,留下了他们经典的文字,他们永恒的思想,属于那个时代,也属于这个时代。
每一篇都精心挑选,每一行字都在等待一位懂它的读者,它会让你明白什么样的文字,才是让人百读不厌的,就像琼浆,你总盼望着能够多喝一口。
我想,这本书就是这样。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八):悉听智者的教诲
前几天老师在群里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听一位智者讲话,与他交谈,从而受益匪浅。 是的,读一些著名的作家的文章就像在听他谈论他的过往经历,他的心得体会,他得出的人生道理。
在毛姆的《青年到此为止》中,他将老年人的最好心态和素养写得淋漓尽致,是的,人到老年,应当坦然接受衰老已至,应当活得超脱自然,那也是一种幸福与明智。
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哥哥对我说:“现在你不再是孩子,你已经成人,必须好好做一个人了。”四十岁时,我对自己说:“青年到此为止。”五十岁生日时,我说:“自己骗自己没有用,我到中年了,我得同意。”六十岁时,我说:“现在我必须把我的各种事情整理一下,因为我已到老年的门口,必须自己结一笔账。”
人已到古稀之年,这一向被认为是人生派定的年限[3],多余的岁月只是在时间老人执着镰刀转身向别处刈割时偷活到的属于不定之数的余生。
有一个征象使我注意到我这样做是明智的,那就是我一向总是生活在未来多于生活在现在,而近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沉浸在过去。大概当未来无可避免地必然如此短促,而过去是如此长久时,这也是很自然的。
愚蠢之人并不因老而变得少些愚蠢,而老年的愚蠢比年轻的愚蠢更为讨厌。
显然一个人若想度个愉快的晚年,非有相当健康的身体,同时还非有适当的收入不可。
信仰,对于抱有信仰的人来说,是能解决理智所无法解决的难题的。
还有很多我觉得可以反复读并牢记的段落,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勉!牢记它们,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我们会从中获益的。
第4章 苦尽甘来
gt;> 若想撒谎,你就一定不要健忘。而永恒的记忆不过是理想中的事,实际上绝不可能。因此,为人说谎,行之不远。
gt;> 苦难常常能唤起干事业的力量——这种力量尽管是潜伏着的。一般来说,星星唯有在黑暗中闪现,正如磨难方显出英雄本色。
gt;> 在某些情况下,智慧需要突然的撞击、艰苦的磨砺,才能拨迷雾而见天日。困境催人奋发,激起自强自立的力量。成功之道在于努力。许多责任感强烈的名人,其业绩就是在折磨、考验和疑难中开创的。
gt;> 力量、教养、情操来源自苦难。舒适、悠闲远不如坎坷与磨难更锻炼人,更能发挥人的长处。苦难造就人的禀赋,苦难磨炼人的秉性。苦难引导并造就个性,教人以耐心和韧劲,有助于激发许多新鲜的思想。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有如赤金。
gt;> 考验朋友的真诚,再没有比患难更为合适。一帆风顺能带来朋友,而苦难却考验朋友。友谊的绿叶,在繁荣之时随风轻拂,垂下浓荫;而在危难之际却往往经不起风吹,零落飘散。
gt;> 苦难是大大的吉祥。人们与其在苦难时压抑、呻吟,倒不如视苦难为上帝的赐福,应当默默地、耐心地忍受。倘若人的生活没有艰难,幸福没有灾祸,舒适没有烦恼,那么,生活就不成其为生活。完整的生活应当是既有幸福又有灾难。我们应当欢迎苦难,唯此才能享受欢乐。
gt;> 孩子的忧患对成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本身却是了不起的大事呀。
◆ 第5章 随笔三则
gt;>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gt;>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gt;>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gt;> 行动之目的在建功立业;休息之慰藉在自知功业有成。
gt;> 施政须力求正规,俾众知所遵循,然不可过严过死;本人如有越轨,必须善为解释。本位之职权不可让,管辖之界限则不必问,应在不动声色中操实权,忌在大庭广众间争名分。下级之权,亦应维护,与其事事干预,不如遥控总领,更见尊荣。凡有就分内之事进言献策者,应予欢迎,并加鼓励;报告实况之人,不得视为坏事,加以驱逐,而应善为接待。
掌权之弊有四,曰:拖,贪,暴,圆。
◆ 第7章 一个诗人的诞生
gt;> 一个人幸福有时并不需要很多东西!而一生中幸福的时刻毕竟很少。
◆ 第9章 钥匙孔
gt;> 只要摘下眼镜,你便同世界拉开了距离,便可以好好休息,便可以拒绝一切。
◆ 第14章 马可·奥勒利乌斯的凉鞋
gt;> 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明白青春期意味着你极易为自我以外的某种东西所改变。过了更长时间我才意识到普通事物及其普通性,自然及自然性,还有真实景象,不管多么强烈,多么神奇,单凭它们那并不夸张、缺乏思想的存在,丝毫也引发不了任何意识的变化,顶多只能增加一些记忆罢了。
◆ 第16章 笔记(选)
gt;> 自由如同健康:唯有当你失去它时,它才有价值,你也才会意识到它。对于那些拥有它的人,它既不能成为一种理想,也不会构成一种魅力。所谓的“自由世界”对于它本身而言,只是一个空荡荡的世界。
gt;> “生活”与我格格不入。我适合于一种原始的生存,适合于绝对的孤独,在时间之外,在隐隐约约的伊甸园中。
gt;> 一个满怀激情说出的谬误比一个用平淡无味的语言表达的真理更讨人喜欢。
gt;> 忧郁,一旦达到极点,会消除思想,变成一种空洞的呓语。
不要写任何在极度孤独的时刻会让你感到羞耻的东西。与其作弊或说谎,还不如死亡。
◆ 第21章 我与绘画的缘分
gt;> 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嗜好。它们必须都很实在,其中最好、最简易的莫过于写生画画了。
gt;> 不管面临何等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它们退隐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
◆ 第22章 静
gt;> 人活在世上,呼吸着空气,看到天空、水、太阳,这是多么巨大的幸福!可我们仍然感到不幸福!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生命短暂,因为我们孤独,因为我们的生活谬误百出?就拿这日内瓦湖来说吧,当年雪莱来过这儿,拜伦来过这儿……后来,莫泊桑也来过。他孑然一身,可他的心却渴望整个世界都幸福。当年所有的理想主义者,所有的恋人,所有的年轻人,所有来这里寻求幸福的人都已弃世而去,永远消逝了。我和你有朝一日,同样也将弃世而去……你想喝点儿酒吗?”
◆ 第26章 典型的日子(摘译)
gt;> 与自然悠闲地相处,
接受一切,自由自在,
净化提纯着眼前的时辰,
无论它是什么,无论你在哪里,
而过去,仅仅是遗忘。
《青年到此为止》读后感(九):名家短篇集读起来最有意思
这《与青年到此为止》是我成套购买“灯塔书系”中最喜欢的一本,记录了世界名家29个瞬间。
比起虚构类,这本书切实地记录了世界作家们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散文居多。但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快速透过他们这类文笔快速了解作家本身。
借此除夕,将这本书的几篇精华分享给大家。
用毛姆的《青年到此为止》开篇不是没有理由的,短短几页纸,毛姆的【不服老——服老——自在】的心理历程被潇洒地坦白出来,与其说是老年毛姆的时光自白,不如说是对青年人的时间劝诫和老年自身的清醒认知。
何有此解?老年的毛姆在40岁才勉强承认自己“已不再是青年”,50岁认为自己“已步入中年”,再往后才觉得自己“进入老年”,字里行间很清晰地感受到毛姆的积极心态,对时光和精力的憧憬。又在后半部分提醒老年人,特别是颇有成就、功成身退的老人,面对青年人的拜访和关注,切勿自满,勿要自觉价值更胜从前,他指出“青年人向老人请教,只是这些老人是高山上的顶峰,他们采访完你,就返回山脚下和同龄人炫耀 ‘我认识高峰的那一位’。” (非原话)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会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有一拼,七年级那会儿,我也是再这个除夕复习背诵全文,梁启超通篇用【老年人】和【少年人】做象征对比,刚刚学习时只是了解劝中国少年之崛起,现在想来,“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不是一种悲观,僧人智慧不外露,侠客路见不平,其实是一种精力收敛和释放的两个空间。
2. 《恨赋》 ——[法国]埃米尔·左拉
左拉
刚看到此文的开头,就懊悔自己没练好一支笔,我不知道 “恨” 这种私人感情在左拉笔下其实是如此坦荡,如此冷静:
我的恨,是神圣的。这种恨,乃是坚强而有力的心灵的义愤,乃是面对愚蠢与庸俗时怒不可遏的人们富于战斗性的轻蔑。这种恨,意味着爱,意味着感受到自己灵魂的热情洋溢与宽容大度,意味着在愚昧而可耻的世俗的鄙视下依然达观地生活。这种恨,给人以慰藉;这种恨,给人以公正;这种恨,给人以与日俱增的尊严。
一时间,既为左拉的态度感到震撼,更为译者的水平暗暗叫好。这一段话,将恨化成利箭、变成烟火、幻化成水,“ 恨 ” 的层次被无情剥开,对生命和生活的刚硬和豁达仅仅用一段话,连消带打。
左拉恨什么?
我厌恶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无能之辈。我厌恶那种囿于个人见解的人,他们成群结队互相挤来挤去地蜂拥而来,低着头盯着地面,惟恐看见一缕阳光。他们每一群,都有自己的神,都有自己的偶像,放在祭坛上的祭品则是被他们所扼杀的人间伟大的真理。我厌恶那些病态的嘲笑狂,那些因不能效法他们父辈端庄的严肃而一味冷笑的卑劣的青年。比起灵活巧妙的沉默来,世上居然还有更空虚而无意义的哈哈大笑。在这个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时代,我们居然目睹一种神经过敏而又充满焦虑的戏谑,这种戏谑,就像一把锉刀在锯齿间磨来磨去的声音那样,让我生气,叫我难受。啊!你们住口吧,你们全都挖空了心思变着法儿要逗大众取乐子,但你们压根儿就不懂得笑。我厌恶那些神气活现、不可一世的笨伯,那些叫嚷我们的文学艺术已寿终正寝的无能之辈。我厌恶那些钳制着我们的自大狂,那些不肯直面人生、不肯正视生活的老学究与讨厌鬼。我呼唤人文精神的自由流露。令我心驰神往的,乃是永不间断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系列讲坛,乃是展示生动逼真的艺术精品的一条永无止境的陈列廊;而令我深感遗憾的,却是艺海无边,人生有涯,不能一直出席观看世间这纷至沓来而永不收场、千姿百态而瞬息万变的无数幕喜剧。
左拉恨社会之不公平现象,恨世风日下小人的惺惺作态,恨思想禁锢坐井观天之人,通篇出现很多嘲讽,却未察觉出酸味,堂堂正正地用文字与现实做了一次抗争,也是这篇文章让我开始关注左拉。
3. 我与绘画的缘分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从政
政客很难和艺术联系,艺术从来又不能脱节与社会,这点搬出奥威尔就一目了然,拿出里根总统也能说得过去。
令我动容的,还是作为一名迟暮老人对于新事物的学习热忱。
年至四十而从未握过画笔,老把绘画视为神秘莫测之事,然后突然发现自己投身到了一个颜料、调色板和画布的新奇兴趣中去了,并且成绩还不怎么叫人丧气——这可真是个奇异而又大开眼界的体验。我以为,这种对自然景色观察能力的提高,便是我从学画中得来的最大乐趣之一。假如你观察得极其精细入微,并把你所见的情景相当如实地描绘下来,结果画布上的景色就会惊人的逼真。
比起其他纯粹的画家,老爷子对于绘画站在理性制高点,虽说自己也解释 “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嗜好。” 但通篇看下来,丘吉尔对于绘画中所需要的观察和动笔都还是融入自己的以往思维,有点约翰·罗斯金的著作《透视法》的味道。写意与释然,字里行间充满时光智慧,文笔流畅自然不矫作。
4. 静 ——[俄罗斯]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
蒲宁
在我不了解俄国文学的 “黄金时代” 和 “白银时代” 时,对蒲宁孤陋寡闻,再次感谢译者的精心翻译让我没错过这位文豪,原来也是一位诺奖获得者:
我们是在夜里到达日内瓦的,正下着雨。拂晓前,雨停了。雨后初霁,空气变得分外清新。我们推开阳台门,秋晨的凉意扑面而来,使人陶然欲醉。由湖上升起的乳白色的雾霭,弥漫在大街小巷上。旭日虽然还是朦朦胧胧的,却已经朝气勃勃地在雾中放着光。湿润的晨风轻轻地拂弄着盘绕在阳台柱子上的野葡萄血红的叶子。我们盥漱过后,匆匆穿好衣服,走出了旅社,由于昨晚沉沉的睡了一觉,精神抖擞,准备去作尽情的畅游,而且怀着一种年轻人的预感,认为今天必有什么美好的事在等着我们。
但看这段如果把日内瓦换成杭州或阿坝我也会相信,绘声绘色、简练生动。蒲宁借此次旅行,谈到与友人间的惺惺相惜,又怀古论今,还对爱情持向往和尊重的态度,向所有志同道合的萍飘天涯的朋友致敬。
5. 射象 ——[英国]乔治·奥威尔
奥威尔
到了奥威尔这里,一切需要挺胸打字,一切需要脱帽致敬。
了解他的人都在知道他在亚洲生活的经历,这篇短篇《射象》以一个警察的自身身份,为了阻止发情的大象继续横闯市集造成损失,奥威尔还是向大象开了枪,在将近2000名围观的缅甸群众,已经在田里平静吃草的象躲不过民意被射杀,但奥威尔全篇带着 “不理解、不相信、不情愿” 的口吻做了一系列反讽。
...... 在东方的英国人都承受着这种沉默。我但是甚至不知道大英帝国已濒临于死亡,更不知道它比将要代替它的一些新帝国要好得多。我只知道我被夹在中间,我一边憎恨我所为之服务的帝国,但我又生那些存心不良的小鬼头的气,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使我无法工作。我一方面认为英国统治是无法打破的暴政,一种长期压在被制服的人民身上的东西,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把刺刀捅入一个和尚的肚子。这样的感情是帝国主义正常的副产品;随便哪个英属印度的官员都会这么回答你,要是你能在他下班的时候问他。 ....... 后来,关于射杀那头象的事,当然议论不断。象主人很生气,但他是个印度人,一点也没有办法。何况,从法律的观点来说,我做的并不错,因为如果主人无法控制的话,发狂的象是必须打死的,就像疯狗一样。至于在欧洲人中间,意见就不一样了。年纪大的人说我做的对,年纪轻的人说为了踩死一个苦力而开枪打死一头象太不像话了,因为象比科林吉苦力值钱。我事后心中暗喜,那个苦力死得好,使我可以明正言顺地射死那头象,在法律上处于正确地位。我常常在想,别人知不知道我射死那头象只是为了不想在大家面前显得像个傻瓜而已。
围观群众的叫好使得他不得不遵从民意,殖民与被殖民的地位悬殊映射在人和象之间。
关于民意,日剧【Legal High 2】 中我们跟随古美门律师彻底领教了一次民意的可怕性——
民意使得所有目击者一致认为爱慕虚荣的 “魔女” 安藤贵和次次和富豪结婚,“杀死”历任丈夫后换高额保险金,一切看似有证有据,安腾这种坏女人就应该在民意的力量下处以绞刑;民意也使得所有真相在人心中变得不值一提,既然大家都相信安藤贵和有罪,她尝到了一般人无法体会的优越生活,她美,她还聪慧,这种人怎么能让她一直幸运下去?让她死,每个人都是那些缅甸群众如同刽子手,她死了人们舒心一会儿又去关注其他事情。如果不是古美门在结尾的法庭中一次次抛出苛刻的质疑,如果古美门屈服了民意,安藤贵和就是凶手,古美门就是为恶魔辩护的帮凶。
所以,只要提到奥威尔,内心总能保持着作为一个普罗大众对政治从外观察的冷静,不需要刻意分析时事,知理便是清醒,清醒便能洁身自好。这也是这两年为什么如此留意他的作品。
“灯塔书系”的其他体裁也正在阅读中,关于小说、关于诗歌我们也需要换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