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用户增长》是一本由黄天文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其实这本书更多的可以称之为工具书,比较全面的描写了现在互联网企业的用户增长策略,从如何定制策略、产品冷启动、用户的AARRR,搭建体系以及用户运营,全方位的描写了作为一个互联网运营,所必须要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
在运营手段上也比较详实,基础入门或者手册类书籍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真实切入到工作中,则更多的是借助这些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突破用户增长的问题
《引爆用户增长》读后感(二):一个护互联网行业用户运营的速查工具书
看目录,本书的内容全面。有概念的澄清:正确理解和认识增长;有方法论:制定增长战略。全书的体系也比较合理,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时间顺序来组织:产品冷启动,用户拉新留存与转化,用户成长体系,用户运营。最后一章对互联网公司的独有的必杀技:疯狂补贴,也有论述。
再来说说对整体的看法,这是一本速查工具书,对业界的方法总结全面,中间插入的小案例也非常多。然后,方法和案例都讲的比较浅显,深挖的内容不多。也许是作者自身的经验所限,业务是因为用户运营本身就是实操性质。
《引爆用户增长》比较贴合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阅读,作者黄天文曾任职360金融运营总监,对互联网金融打法较为熟悉。这本书的精华是第2章“制定增长战略”和第五章“搭建用户成长体系”。第2章的内容高屋建瓴,从中可以窥见360金融的增长策略。大公司根据业务流程拆解核心指标之细腻,是一般创业型公司无法企及的。特别是86页对于销售额的拆解: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购买频次,深层次的拆解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细分的颗粒上优化各项指标。第5章“搭建用户成长体系”值得重点阅读,建模型、搭通道、促成长,3个阶段分析透彻,配备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案例说明,值得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借鉴。
(阅读时间:2018年1月)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震撼不在于本书的内容,而在于作者本身的经历:
作者黄天文,小时侯是一个连肉都吃不起的穷家伙,2010年毕业后在北京打拼
不断的在运营中精进,如这本书写成一样:白天要面对工作,作为一个父亲需要陪伴小孩,于是晚上时间开始写书,常规时间是:22:00—02:30,有时候甚至是一个个的通宵,这样的思考和毅力必然会促成一个运营大牛的产生;
对于他的生活也同样震撼,从月收入3000开始,慢慢的和自己的老婆拥有3套房,特别的能吃苦,心中有目标并无所不能!
说到书的内容,非常的体系化,特别是分析商业模式、运营体系化都非常的系统,可以看书作者做事的态度和思考的深度
书和人都值得学习!!!
是在运营大会上了解到这本书,黄老师的分享非常有逻辑也很具体,看了书的内容真是感觉超级棒,在运营的新项目上按着书的步骤一点点最策划,就像万能公式一样,针对用户和产品找到相应的手段。还有相应的案例可以追寻,对于我这个职场刚入门的学生而言真是太幸运了,有了高人指路,很有方向感,修行也看个人啦,真的是太棒了,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看完三本增长黑客类的书后,我反而陷入沉思。
这些都没给我我想要的,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门跨岗位的综合技能,那一定是需要大量实践的。
《增长黑客》范冰一书算是开山鼻祖,把增长黑客引入到国内,但其实更多的内容都是介绍别人大概是怎么玩的。
《首席增长官》张梦溪,更多是从再高一层的维度去介绍在企业内如何去部署这套思想,其实非常不接地气。
回到本书,本来以为哥们是实践者,会有不少有料的东西,但实际上说的很多还是没有“超纲”,前后案例还有重复,真的是不大好。而且从业经历也短,所做的受限于P2P,团购等,前者太特殊,后者市场增长其实已结束。给我带来的思考不多。
回到本心,我想要一本能带着一个有一定互联网经验的人手把手从0到100逐步实践的一个互动教程,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设置不同的问题来诱发思考,固化思维。里面还会遇到很多问题,用户应该怎么思考,作者如何解决?
当然很难,不会有人把最核心的价值点或者可能涉密的材料公开出来。
总之,本书只能给三颗星。
我觉得看完三本书后,用户增长的前置条件是PMF,然后思考好北极星指标,结合自身优势去寻找各类资源引爆用户增长,并做好留存,这里包含用户运营,分群、分层运营。在产品的不同周期做不同的事。
2021年看的第三本关于增长的书,同样是二刷,说说自己二刷的感受
这是一本增长方法涵盖面比较全的书,从最顶层的市场选择,到增长战略的制定、到用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增长战术的执行,到具体的用户补贴增长工具的使用,再到最底层的增长底层逻辑支撑:1、建模型、搭通道、促成长 2、用户的分级分群运营,作者都有涉及,这是这本书第一个比较好的方面;
第二个比较好的地方是书中举了很多的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每一步操作的方法,让作者的论述不至于那么干巴巴的,读者看起来也更好理解,可读性强
第三个比较好的地方是小部分章节写的很细,如讲补贴的这一章节,对于想要学习入好做好补贴的读者来说,应该是能学到不少东西,能避开做补贴方面的很多坑,实用性很强
以上是我觉得作为一本工具书,本书好的一些方面,接下来说说我觉得本书有瑕疵的方面
1、内容涵盖面广,但是大部分内容都写的不深,如如何指定增长战略及用户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做些什么
2、作者的很多增长方法论内容就是建立在特定行业上的,如外卖或金融,通用性不强
可以作为一本运营参考书,更适合有一定运营基础知识的同学在有特定问题的时候可以翻到特定章节看看找找灵感,新人想学习系统化的增长方法论还是推荐肖恩的《增长黑客》和曲卉老师的《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
《引爆用户增长》读后感(八):先梳理用户路径吧,然后有效驱动
先看了《增长黑客》这本书,对于增长行为和敏捷开发有了基础的理念,但是对于在国内互联网的实操部分还是需要另外汲取案例来验证。
刚好这本书就进入了视野。
这本书是首先在微读上看到了前面2章,觉得的确有收获,于是就去书城购买了实体书研读。
作者过去主要是工作在百度外卖和糯米,有互联网用户增长实操经验。
文中前面五章比较好,后面的补贴和用户运营部分有点水,而且补贴着重说的是作者自己外卖和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相关案例……
做增长做运营,最重要的你首先要认知你自己的产品。
如果你的产品本身是个伪需求,或者就是个垃圾产品、毫无价值,那再多的用户增长动作和执行都是白搭。
有了认知,你必须清晰的知道你运营的增长对象的是如何进行驱动的,获取新用户,留存并刺激持续性行为,有效的增长不仅仅只是数字的增加。你所能支配和运营的驱动因素中哪些是你能够量化、分析和追溯的。
对于当下自己的工作来说,更多的是供给的产品和服务驱动和用户的驱动。
好的产品功能或服务吸引用户增长,用户数量的增长倒逼平台提供更多的产品功能或服务,而你则需要根据自己的对象,梳理清楚用户的行为路径中的节点和其在平台产生价值的基本逻辑。
找出能衡量目标的核心指标,并针对其制定增长战略
你需要找出对之负责的增长核心指标,能有效凸显在用户路径圈里。你所能衡量你运营结果的目标逻辑。类似GMV、SKU之于电商,资金规模、活跃投资用户之于金融,优质内容数和活跃用户数之于平台。这里主要是要梳理清楚你的目标,不管通过OGSM还是STAR的工具模式,对其进行实质拆解。
按照营销漏斗模型拆解(确定核心指标及公式——对核心指标逐——进行拆解——将指标量化),拆解的时候要确定顶层业务流程,往下对核心指标逐步拆解,一直拆解到不能拆解。然后根据指标进行战略确定,确定你的细分目标用户,进而确定产品核心价值——用户增长——提升留存活跃促进用户成长——分级运营分群运营。
不管是流量指标,运营指标,转化指标等,拆解用户路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转化效率。你如果经过第一步已经能够理解你所负责的指标,则能更好的带有目的性的去运营。
启动拉新留存转化,搭建能延长用户生命周期的体系
找到用户成长的关键路径、核心驱动力,搭建用户成长的激励通道和连接用户行为的触达通道,梳理完指标后制定运营方法,形成的一整套驱动用户成长的运营机制。
在已有的用户体系里如何高效的去催化,去试错,去测试。
你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从你正常的业务流程中拿到结果。
优化用户的漏斗模型的过滤效果,在你用户漏斗模型下如何提升每一层的转化过滤:理想情况下,来一个转化一个。当然,理想只是一种奢望,我们的目的是尽量拔高转化率,降低折损,延长用户在平台的生命周期。
转化更是一个很值得挖的流程。
在转化流程中,你依旧是要拆解出来各个关键节点后的量化指标找出其中转化关键节点的驱动元素,优化它。
针对单一项目的各种操作案例其实你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馒头商学院| 起点学院,甚至朋友圈搜索“运营”“增长黑客”2个词都可以找得到很多。但是对于你自己的工作来说,你如何找到适合工作方法和消化后再输出才是最重要的,如何从照搬照套的任务执行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岗位外来观看自己在整体系统中的角色和能动力,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能力和岗位的催化点。
《引爆用户增长》读后感(九):把过往经验打散重组,整理成为一个系统
作为一位做市场的职场新人,我对运营其实所知甚少。这个标题或许有些夸张,因为这不是我的体验,而是根据一些运营前辈读过本书的感想总结出来的。
对一个职场新人来说,遇见《引爆用户增长》应该说是一件幸事。而我认为,市场与运营其实有很多的共通之处,甚至可以说是交集,因此,我一直相信,这本书会对我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虽然它引用的案例都是“用户增长”在互联网的应用——因为作者黄天文一直都在互联网公司上班,但我认为,传统行业也可以运用它其中的方法,因为这本书更多地讲解了运营的本质:如何通过用户增长驱动企业增长(熊林语)。也如黄天文在12.16那天做的深度分享举的他帮一家餐馆用用户增长的思路实现生意火爆的例子。
本书采取从整体到局部分解的方式讲解用户增长,整体部分讲述了驱动用户增长的7大要素、3大误区、4大关键因素,还有用户增长的基本逻辑。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做任何事首先都要有一个整体思路,明白哪些路径可以抵达终点,哪些路径是缘木求鱼。了解了这些路径过后,就要开始制定增长战略。而这份增长战略为我们日后对用户运营的具体工作提供指导。
有句话说的是:“选择不对,努力白费,越努力越错误。”运营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选择的路径就不对,用户只会出现负增长,最后的结果将惨不忍睹。
因此,让我来选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我会将这一票投给它——本书的第1、2章。或许后续章节中有更为实用、更有价值的部分,它仍然会是我关注这本书的重点。因为我认为这属于运营中的“道”,偏离了道,再出色的术也只能创造出一时的奇迹,而无法被总结出来传授于他人。
后面的章节则是关于运营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其中包括产品冷启动、用户成长体系(包含拉新、留存、转化)、分级分群运营以及补贴必杀技。
这其中所讲述的方法我没有意愿去一一讲述,只想对其中一些我比较印象深刻又深觉十分有用的用户增长的逻辑重点发表一下自身看法。
第一个是,作者提出的“2B2C”模式。这一模式对运营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不仅要争取扩大普通用户的群众基础,还要重点关注B端用户和大客户;不仅要做出一套适用于大众用户的成长体系,还要针对一些有个性需求的用户进行个性定制。而根据产品自身属性的不同,选择侧重于“2B”还是“2C”,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应用这一模式,尽管适用这个“2B2C”模式用户增长的效率的确很高。这其中包含了黄天文的用户分级、分群运营思想。
当我看到分级、分群运营的时候,想到了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说他总是致力于让他的用户感觉对方是唯一一家聘请了奥美公司负责广告的幸运儿(大意)。我认为这两种思想其实是相通的。其实当我们在对用户进行分级、分群运营的时候就是让用户感觉到他的特殊性。但这一特殊性不表现在“唯一”上,而是表现在“他们发现企业真正关心他们的需求,会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而当用户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对产品的黏性就会上升。
第二个是,搭建用户成长体系。在一些运营做得不那么好的公司中,通常都不会去做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做完后不会立刻展现出它的作用。对一两个用户使用成长体系时,效果或许没有什么不同,或许还会抱怨白费了许多工夫;对十几、二十个用户使用成长体系时,或许会发现它开始起作用,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但当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运用传统的方式去维系用户成长实在太耗费精力,成长体系才开始被人正视。
成长体系就和在运营工作开始之前就要制定好的增长战略一样,是对引导用户成长的整体性把握,是用户成长这一方面的“道”。
第三个是,建立流失预警机制。这一点与黄天文在线下5小时深度分享会上讲到的用户流失相关,因此这两点我就放在一起说明。黄天文老师在书中和当时分享会都用了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其中的一条曲线表示的是每个阶段用户的增长情况。在本次分享会中,黄天文更正了他先前“用户在成熟期后开始流失”的观点,修正说明用户的流失在新客户期就已经开始了。因此,用户的整个流失曲线应该是呈现反函数趋势的。
所以,黄天文在线下分享会中提出流失预警应当在用户从渠道进入商品页的时候就开始启动。用户一旦多长时间没有进行下一步动作就采取相应措施。黄天文引用“360金融”的例子,分析新用户流失的最高峰在哪里,最终得出是没有采取下一步行动的1-2小时后,那么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给用户发送提醒或推送。
这是本篇书评想要带给大家的,因为我认为它比较重要。
而这一流失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与用户成长体系相辅相成的,用户增长的两个思路就由它们来完成。其中之一是新用户数量的增加,另一个是用户自身的成长。
如许多人所言,运营是一个低门槛的工作。但低门槛只是它的迷惑性,其实要做好运营需要运营人方方面面的努力。正如同我所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用性上认为是一个鸡肋专业,学生多为调剂,但是,它本身却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认为这是汉语言文学的独特之处。而运营也具有类似的特性:似乎简单,实则需要运用到许多方面的知识。正如黄天文所说:运营,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
对一个运营新人来说,本书可作为入门指导书来读;对一个运营老手来说,本书则让其运营工作更具条理性。我认为,是运营人错过的一本书。
用户是企业增长的命脉。用户驱动增长是指企业不断获取新用户,新用户留存并产生持续性消费的行为。 用户驱动增长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新用户增长带动的整体用户规模的增长,另外一个是新用户不断成长。用户增长绝对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增长,而是有效的用户增长、用户成长、用户变现、用户传播、防止用户流失,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增长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单纯用户数量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只有质量高的用户增长了才能给企业带来收入和利润上的增长。因此,企业增长的驱动力来源于有质量的用户,通过运营手段提升存量用户的购买频次和客单价,带动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用户驱动增长的核心在于: ·有质量的新用户增长:就等于不断向蓄水池注水。 ·用户成长:提高用户留存,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提升用户的消费频次、消费品类和消费金额。 ·用户变现:增加每个用户的商业化收入。 ·用户传播:产品足够好,就能形成口碑,就会引发用户自传播,推荐给身边的好友,实现产品自增长。从自传播到再次获取新用户,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轨道。优秀的产品会很好地利用了这个轨道,不断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 ·降低老用户流失:有效召回流失用户,减少蓄水池的水往外流。 用户驱动增长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在后面的章节会从各个维度详细展开论述。 用户驱动增长的核心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开源节流促成长。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产品是连接的工具,工具决定用户获取和转化的效率。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P2P、点对点、端对端、连接一切,因连接而成网,互联互通。百度连接人与信息,阿里巴巴连接人与商品,腾讯连接人与人,互联网金融连接人与资金,智能硬件连接人与万物。互联网连接一切,又把所连接的一切变成新的连接节点,从而有了连接无限的可能。正是这种连接构成了互联网的数据、关系、平台、市场四个基本特征。节点与节点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形成数据,节点与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连接形成关系网,诸多关系又连接形成平台,平台的交易功能演化形成市场。这一切都体现出互联网4大基本要素:信息(数据)流、资金流、物流、商流。 小黑裙的每个消费者在购买后都能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只要有人通过扫描你的二维码进来购买小黑裙,你就能获得相应比例的返现,而且二维码主人的二度人脉、三度人脉扫描这个二维码也都能给二维码主人带来收益,如图2-5所示。 了行业精英的社群,用户在里面的主要目的是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希望能建立合作关系。正和岛于2011年创办,是中国企业家阳光互助成长平台,注重人脉帮扶与价值分享,主要为企业家人群建立专属的Facebook、微信与微博。截至目前,拥有超过5000位企业家会员,500位专家学者、媒体领袖和82个部落组织。 没有供给或内容,由自己的员工扮演用户的角色,参与到平台的互动中,建立有效连接。 来体验产品和反馈问题,以达到改进产品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让种子用户爱上产品后,可激发他们成为产品的第一波布道者,成为用户增长的原生内核,通过他们使传播产生裂变的效果。 激发种子用户自主传播的动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本身解决了用户某方面的痛点,带给用户超预期的产品体验;另一方面是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着手,设置激励机制,让机制驱动用户传播。 精神层面,通过设定等级或象征特殊身份的标识等方式,刻意强调种子用户的特殊贡献,让种子用户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尊荣感和专属感,这可以极大地激发用户炫耀的心理,从而产生分享传播的动力;物质层面,通过特权身份可以享受某种特权福利,比如新品优先购买权、专享特权价、专属特权服务、加息、分享好友购买返利(不仅仅对好友有利,对自己也有利)等方式,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物质上的特权,让这种动力变成一种长效机制。 知乎和糗事百科最早都是使用邀请码机制来完成初始用户积累的,小米也用了类似邀请码来做种子用户的激励和粉丝用户运营。邀请码机制在内容型和社区型产品中被广泛应用。邀请码不仅能起到定向邀请、控制用户质量和用户增长速度的作用,还能作为一种工具,起到促进用户活跃,提升内容质量及促进用户病毒式扩散的作用。邀请码最初是由平台定向发放,然后逐步开放申请,符合一定条件的用户都可获得邀请码。通过邀请码的稀缺性激发用户活跃,只要用户活跃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自动获得平台赠送的邀请码。以前邀请码的发放只有平台一个节点,建立用户连接的点是有限的,用户增长的瓶颈是非常明显的。将邀请码赠送给活跃的用户后,就可由活跃的用户建立第二层用户连接点,他们成为成新的传播节点,以此类推,就会产生裂变的效果。同时,还是由于邀请码的稀缺性,发放者会有选择性地赠送邀请码,这样保证了再次被邀请进来的是自己熟悉和认可的人,这样既建立了社交属性,又保证了新加入的用户的质量不被稀释。正因为如此,用户一旦获得邀请码,就会非常珍惜,积极参与社区互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活跃度。 第二阶段:通过用户邀请用户,带来病毒式有序增长。 通过第一阶段严格控制人数的方式保证了内容的质量,知乎开始逐步给活跃的用户赠送邀请码,赋予他们邀请别人加入的机会。如果用户想要得到邀请码就必须更加活跃,这样邀请码就起到了刺激用户活跃和用户裂变式增长的双重效果。 知乎会根据每个用户的活跃度、贡献力度来分配邀请码,因此每个人在知乎得到的邀请码个数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得到的邀请码个数受如下因素影响: ·提问题的数量(知乎需要更多好问题); ·回答问题的数量(知乎也需要更多好答案); ·被关注数(这是个人影响力的一种体现); ·编辑数量(知乎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比如给问题加上合适的话题); ·回答的答案,被顶的次数总和(知乎希望合适的人来回答问题,其他知友给予的投票是最好的认可); ·其他因素,比如问题被删除、答案被大家认为“没有帮助”、邀请过来的朋友如果提问和回答质量很低等。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目标用户重叠度高的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冷启动方法(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方法组合,在实战中不用刻意追求是哪种方式),把每个细节执行到位,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冷启动的核心还是产品,方法和渠道都是辅助和放大效果,用户获取仅是一方面,留存率才是冷启动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指标。留存率越高,未来开放渠道获取更多用户时才能实现健康的增长。否则,再多的用户也于事无补。 有效的用户增长来自于新用户的留存和成长,只有源源不断的新用户成长起来,用户增长才有意义,才能持续不断地在平台产生价值,进而降低用户获取的边际成本。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用户成长就是用户与产品建立深度连接的过程。从建立轻度连接到开始,逐步增加连接的维度和深度,连接程度越深,用户的留存率越高,留存时长越长。因此,用户连接的密度,即用户多长时间内达到多少连接度,就是衡量用户成长的关键路径和成长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