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是一本由[日] 和田春树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8.00元,页数:10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俄战争》精选点评:
●刚读了姜克实写的《日本人如何看待甲午战争》,其着眼点与和田春树一致
●想偷懒的话,可以略去前九百页只读第十章《日俄战争就这样发生了》
●这本书更应该叫东北亚实势分析,。基本上全书都是在讲日俄战争发生前各国的动态及背景,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可能读起来有一点啰嗦。
●日俄战争是世界史上巨大的事件,它不仅给日本和俄罗斯国民,而且给朝鲜和中国国民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从桂内阁和小村开始,朝鲜终于变成了一枚楔子。但和杜鲁门对付中苏不同,日本对俄交涉的目标不是分化同盟,而是在朝满交换的幌子下逼迫俄国强化威胁、又很难付出相应的代价和决心。楔子扎进墙壁后的绵延被拿来证明,日本代英国作战和岛国保卫生存空间这类剧本不完全成立。聪明的幼虎用牛氓钉死护食的大象,颠覆“百年和平”的大国协调,大概才是日本通过这场战争崛起的世界史意义。
●123/1000。本月上旬遗漏打卡。书友赠书,不算是很深刻的去探讨战争的各种细节,而是主要讲述起源和开战。日本当时的进步人士当时也曾反对过这场战斗,但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制止,才有了这场战争。就是为争夺朝鲜半岛和满洲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部进行的战争。俄国当时需要时间修建铁路,加上后勤混乱,但是实力也是不容小看,所以虽然日本赢了,但是是惨胜赢了。但结果就是怎么会影响后来的格局,当时俄国就已有弊端,但战争前尚未明显,战争后渐渐显露,同时沙皇的统治也似乎到了尽头,日本在这场战争后也挤进世界强国之列。
●作者研究了大量充实资料后的作品,内容详实可信。翻译也极佳。整本书阅读性强。 本书是对战争发生前的10年左右的日韩俄清之间的外交和军事斗争做了详尽的分析,也牵涉到了英美法等国在东北亚的利益瓜葛。阅读此书需要一定的耐心。
●这套书叙述繁琐吗?当然,但却能持续吸引读者,因为它的主线始终明晰——就是展现外交的运作本质在于权益考量,包括在其位者的个人利益得失、部门间的权益竞争、更高层次的国家利益兼顾、经济原驱动力的推动、外交领域的人际关系亲疏。。。所有这些微观层面的大大小小利益堆叠交融,共同驱动了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执行。和田春树驾驭史料的能力了得,充分运用了各国关于日俄战争的研究成果,将新旧两大帝国在东北亚的争夺,如何从初始的隐忍、相互试探到逐步剑拔弩张、最终陷入恶斗的全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推荐阅读。
●文笔顺畅,史料详实。
●内容很足,干货很多,图能多配一些就更好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说的太对了。如果俄胜,东北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日俄战争》读后感(一):读《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的几点感想
关于日俄战争,我国历史课本的描述非常简单,仅仅提到这是日本和俄罗斯在我国东北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以日本获胜告终,清朝政府对这场发生在我国领土上的战争采取中立态度,云云。所以这本书很有一读的必要。目前网易读书仅有下卷,但从中也可见全貌。作者没有对战争进程本身投入太多笔墨,而将精力和重心放在导致这场战争的起源之上。可以说,起源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作为日本国内的俄国史研究者,作者更注重收集俄国内史料。在他笔下,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已处于革命边缘,面临欧亚两线作战的困境,在远东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作为专制君主的尼古拉二世反复犹豫,大臣相互倾轧,派系争斗不断,这些问题都跃然纸上。可以说,20世纪初的沙皇俄国已经行将就木,在远东它已到达扩张的极限。日俄战争为这个帝国敲响了丧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对日本方面的着墨则相对较少。作为老一辈历史研究者,对这场世界历史上首次黄种人击败白种人、令日本举国如醉如狂、世界列强刮目相看的战争,作者只以非常平和的语气描述了相关决策进程,从中可看出日在开战前君臣齐心,同仇敌忾,开战后计划周密,行动果决,与俄方形成鲜明对比。毫无疑问,对于日本在尝到甲午、日俄战争的甜头后,最终走上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不归路,作者有清醒的认识,对此持严肃批判态度,没有一丝文过饰非,实在非常难得。
清朝当然不是这场战争的主角,也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但我想,对于清朝在这场战争中严守中立,实际上已无需太过苛责。经过甲午战争和辛丑战争的洗礼,大清早已没有一战之力,成为列强的俎上鱼肉。日俄战争无论谁胜,下步都将染指东北。对清朝而言,只能企望两家打的两败俱伤,把鲸吞东北的步伐放慢点而已。读戊戌变法以后的晚清历史,不觉可恨,只剩可悲、可叹而已。
《日俄战争》读后感(二):從外交視角看待這場戰爭的爆發經過
最近看了南韓拍的一部“歷史背景的偶像劇”〈陽光先生〉後,剛好和田春樹先生的《日俄戰爭》也引進了中文版,乾脆把之前因為看〈坂上之云〉後買的一本書翻出來,來個主題閱讀。包括從圖書館借的,原田敬一先生替岩波日本史撰寫的《日清、日俄戰爭》,一本蕭西之水寫的《第0次世界大戰》跟本書。
電視劇〈陽光先生〉是以“甲午戰爭”(日清戰爭)後的朝鮮為背景,描述一位韓裔美國軍人跟兩班出身的大小姐的愛情故事,中間穿插著許多著名的歷史場景,對當時的一些社會階級對立,國仇家恨都有深入的刻劃,算是相當寓教於樂。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當作了解韓國人怎麼看待這段歷史的一個角度。事實上,不論是甲午戰爭,還是日俄戰爭,都是圍繞著韓半島為中心的戰爭,但弔詭的地方在於,朝鮮的聲音卻是往往被人置若罔聞。這點從著名的日本歷史作家司馬遼太郎所撰,描寫日俄戰爭的《坂上之云》中,幾乎絕口不提朝鮮,即可見端倪。這或許就是任人魚肉的弱小國家的悲情。
不過本書作者和田春樹在他這部描述日俄戰爭起源的大作中,就改變了這樣的一個情況。他充分的運用了各主要國的文獻,將整個事件從最早的日、俄接觸開始談論,一直描述到開戰初期為止,完整呈現了這兩國是如何走向戰爭。其中,和田春樹先生對朝鮮國王高宗在清、日、俄三大國之間為了自身的獨立所做的反抗經過,也有詳實的描寫,算是補強了這塊以往常被忽略的部分。
日俄戰爭無疑的,不只是東亞,也是世界史上的一場引人注目的事件。在當時,許多被殖民者都為日本的勝利歡欣鼓舞,無疑的,他們將之視為一種反抗“白種人優勢”的象徵;雖然很快他們就會意識到日本也只是一個新興帝國主義者,但不論如何,就連土耳其民族主義者都替遠方島國歡呼,即可看到其中的意義。另外一點,這場戰爭儘管表面上是日本與俄國之間爭奪地盤的較量,但背後也隱藏著其他列強為了自己利益的盤算,例如英、美就牽涉其中。和田春樹先生對於這方面的分析就比較少了。他主要還是把目光集中在日、俄之間的互動,外交談判過程上,其詳實到近乎有些繁瑣,如果對於這方面沒有非常感興趣或者需要做研究的讀者,可能會感到厭煩。畢竟本書的主題是放在討論戰爭如何爆發,戰爭經過、後續影響等,和田春樹不是略過不提,就是僅在書末稍微討論,對於想要從其他視角看待這場戰爭的,可能要另外找書補強了,例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兩本。
《日俄战争》读后感(三):帝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强盗之间的逻辑论战
战胜了俄罗斯的日本,以强国的身份跻身于世界,并进一步开始了其侵略历程
本书由日本研究者编著,发挥了一贯的严谨扎实作风,虽然资料有些冗繁,但对于还原事件全貌,还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的立场,虽然作为日本国民,但也时不时的评论到:只能说是强盗逻辑了
一、书的内容
对于日俄战争的过程和来龙去脉了解不多,起因、过程、结局等等
历史课本也只是简单的评论为帝国主义之争,虽然也抓住了核心实质,但未免过于简略了
国内专门研究相关历史的书似乎也不多,或者刻意省略了
这部书将战前的历史说的比较清晰
俄罗斯志在领土扩张已久,垂涎于东北及朝鲜地区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要求割让辽东,被俄罗斯联合法德阻止,日本怀恨在心,以为国耻
朝鲜脱离大清,沦为日本的半保护国,但名义上独立,且朝鲜国王也自己提为皇帝
为对抗日本干涉,一度秘密联络并依仗俄罗斯,国王也曾躲在俄罗斯大使馆
列强中,虽然都在朝鲜设有外交机构,但主要还是俄罗斯与日本对抗
另一方面,列强也在趁火打劫清朝,德国侵占了青岛后,俄罗斯强占了旅顺大连
而后,义和团的余波,俄军占领了整个东北,引起了列强的不满,特别是日本
日本国内极欲独占朝鲜,同时忌惮俄罗斯进一步南下,开始了与俄罗斯的磋商
然而,俄罗斯十分托大,虽然也在不断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但仍然不相信日本敢于主动进攻
然而,战争真的就发生了
二、几点讨论
1,俄罗斯的有限战争
俄罗斯的整体军事力量,可能还是超过日本的,但要是将陆海军的力量都投放到远东地区,在海军力量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俄罗斯国内也不稳定,各种革命,暴动等等,其他的边境也不算安全
最终,俄罗斯以不是很惨重的代价结束了战争,但日俄间的仇恨,大概彻底结下了
如果俄罗斯不肯休战,继续打下去哪?
签署了英日合约后,日本可能也有恃无恐了,更何况俄罗斯也判断,即使进一步取胜,英国说不定会介入,与大英帝国的海军作战,是无论如何无法取胜的
这样,损失可能就更大了
2,清朝的立场和无奈
日俄战争前,清朝和俄罗斯还在商量东北的后续问题,当时东北已被俄罗斯占领了
所以,清朝的民间和庙堂,倒是支持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反倒显得遥远了
国与国之间的的合纵连横倒是变化的很快啊
3,夹缝中的韩国
朝鲜,或韩国,从清国的宗主国下脱离,凭着以小侍大的智慧,继续在日俄间活动,大清彻底的退出了
但终究是弱小的一方,王后被杀了也无力追究
虽然努力了很久,但在强国间划定了边界之后,朝鲜也就被日本吞并了
今日东亚和朝鲜问题的历史源流,在这里也可见一端,中日俄都为此发生过战争,本质上也都是为了区域的霸权
三、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不息
落后就要挨打,千真万确
弱小了,土地,资源就会被当做是天赐于他人的
看到书中记叙的,日俄双方互相在条约中约定着,“韩国的独立”,“清国的主权”等等,甚是滑稽
《日俄战争》读后感(四):开战时刻
本书并非如大标题所示的讲述日俄战争的进程,而是如小标题“起源和开战”所示的,讲述了作者基于多方史料(日方的,俄方的,第三方的)分析的日俄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本书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看出日本籍的作者努力想用客观的笔调来分析历史(于日本籍作者确实不多见,可能是我读的日本作者的书太少),且对日本军国主义当时的扩张多有反省之词句,例如,“实际上,将要采取行动损害韩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恰恰就是日本“,”此举从本质上来讲是对韩国主权和领土的侵略行为”,“这是明目张胆的强盗逻辑”,“这份宣战诏敕完全矫饰了日本战争的目的”。
作为事后诸葛亮的后世读者,只要读过一些关于当时历史的论著,对当时的情势大抵可以有相当清楚的判断,即日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强盗分赃不均而爆发的战争。
沙皇俄国从十六世纪即远在彼得大帝之前已经在扩张,特别是不停地向东几乎没有碰到如何像样的对手的扩张(除了康熙年间的一点小小阻碍)。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扩张更是肆无忌惮,吞并了中国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欲壑难填地又开始盯上了满洲,甚至朝鲜半岛,借口(一贯的借口)就是寻找不冻港。基辛格说俄国有不停扩张以寻求更安全国界的欲望似乎很有道理。
这头穷凶极恶的北极熊在这个历史时刻碰上了冉冉升起的一头新的饿狼——军国主义的日本。从任何角度来看,沙皇俄国和军国主义日本的碰撞都是难免的,问题只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战争之后某方让步还是以其它方式(如波兰方式)分割地盘。
然而十九世纪几乎难逢敌手的沙俄完全瞧不起“新秀”日本,并未将它看做自己等量齐观的对手,因此,在侵占中国的满洲之后,完全无意接受波兰方式的“满韩互换”——即满洲归俄国,朝鲜半岛归日本,借口之一或者理由之一,依然是帝国海军需要朝鲜半岛上的不冻港。
很难说“满韩互换”之后,日俄就不会起冲突,毕竟帝国主义的胃口一直都会很好,直到碰上硬钉子。正如俄方一人物所言,“这是从俄罗斯在太平洋岸肩负的伟大历史性使命和日本的野心不能并存这种理论推导出来的”。只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接受了“满韩互换”,日俄战争至少是不会在那个时间点爆发的。虽然,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沙俄领头逼迫日本将已经到嘴的肥肉——中国辽东半岛——又重新吐了出来(然后沙俄自己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独自侵占了辽东半岛并将旅顺据为军港),被日本视为奇耻大辱(按照本书的说法,当时很多日本人要“卧薪尝胆”以报此仇),甚至至今,一些日本保守派依然对这个事件念念不忘。
因此,日俄之间爆发战争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唯一的悬念只是导火索到底在何时被引燃。此外的问题是,战争爆发之时,双方对此的准备是否充分。本书的分析基本上就是就此展开的。应该说本书的很多史料还是很扎实的,包括引用了很多俄方的电报,比如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远东总督阿列克赛耶夫之间,俄国外相和各个公使之间,还有尼古拉二世自己的日记等等,甚至提到尼古拉二世还是储君身份的时候访问日本,在大津被日本警察行刺受伤,并断言此段经历也对其日后对日俄战争的判断有负面影响。
通过本书的整理和描述,我们能够看见,日本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几乎就在为和俄国开战做准备,而俄国毫无疑问是过于轻视对手,尽管就在开战前的几年内举行了两次日俄战争的推演,但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完全没有调动起来。此外,日本敢于开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派了很多间谍去往俄罗斯分析调查,得出了“数年内俄国内部必定有革命或者分裂的内乱”的结论。事实也证明了日本人的判断。
只是,本书稍显啰嗦了些,并且给人一种作者明显缺乏逻辑和条理性的感觉。因为事实上,很多文字或者说引用对大事件的描述完全没有作用,比如讲述尼古拉二世在开战前夕还在狩猎,以此说明俄国高层对战争爆发准备不足,但是否有必要将整个狩猎成果几只野鸡几只兔一一列举?又比如尼古拉二世前去封圣,是否有必要将整个过程完全陈述?
此外,就是对整个战争爆发前中国清政府对日俄的观察和反应着墨少了些(对韩国方面倒是陈述不少)。
殊为可悲的是,中韩两国都只有束手待毙,看着两大流氓在自己的国土上以“国际法”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开战。
强权即公理。
《日俄战争》读后感(五):日俄战争蹂躏了东北,也让日俄两国陷入百年沉思
在我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非常特殊,从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就一路充满着屈辱前行,其后接踵而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都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列强的肆虐凌辱,于今更是让人击节愤慨。
不过,在这么多的“国耻事件”中,发生在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日俄战争,虽然参战双方是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清廷严守局外中立,没有参与其中,却因战争本是为了争夺我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战场又在我国东北地区,悦史君认为,实际上更增加了一层屈辱。
而且,日俄战争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很多平民百姓冤死在炮火下,更导致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可谓损失惨重。
俄罗斯帝国彻底输掉了这场战争,日本帝国虽然取得了胜利,却也耗尽了人力物力,这一结果改变了日俄之后各自的走向,也影响了当时的世界局势。
在《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一书中,作者和田春树通过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三国史料、回忆录、研究性著作等的基础上,从“幕府末期维新前夕的日本与俄罗斯”开始,按时间维度分别展开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历史演进,直到“战争之后”,通过上下两卷、922页篇幅的厚重,全方位地解读了日俄战争的前世与现实。
悦史君了解到,作者和田春树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俄罗斯近现代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就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这部《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也就带有非常重的学术性了,这从每页文字的底部都有注释,就能够充分说明了。
在该书的上卷“第一章 日俄战争为什么发生”里,和田春树先生用44页的篇幅,介绍了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坂上之云》、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的《小村外交史》、日俄战争期间俄罗斯财政大臣维特的《回忆录》、参战官兵手记、俄日不同时期研究、欧美和韩国的研究、作者自己的研究等,总体说明了日俄两国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日俄战争起源的不同看法,并把自己的基调提了出来,虽然很有层次感和比较,但在悦史君看来,各自观点的过度交锋,让人读来有些吃力。
接下来,和田春树先生用上卷“第二章 近代初期的日本与俄罗斯”到“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与俄清战争”和下卷“第六章 新路线登场”到“第八章 前夜”,共776页的篇幅,详细讲述了日本与俄罗斯从接触到敌视的各个阶段、库页岛问题、对朝鲜的争夺、甲午战争及随后的三国干涉还辽、旅顺焦点、义和团运动及俄清战争、日俄战备及多次谈判等诸多历史细节,交代了日本想通过控制朝鲜,继续深入我国东北地区,而俄罗斯是想逐步控制东北地区,然后图谋朝鲜,这就让它们根本对立,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一部分,和田春树先生引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文献,尽可能接近历史真实地反应了每一个历史片段,但悦史君发现一个问题:学术性太强,从而导致可读性下降,也是非常明显。
具体到日俄战争的过程,则到了该书“第九章 开战”和“第十章 日俄战争就这样发生了”最后两章,和田春树先生用了100页的篇幅,其中“第九章 开战”是逐天递进来叙述的,“第十章 日俄战争就这样发生了”剩了21页篇幅来大略介绍。
应该说,这一部分是严重缺失的,毕竟日俄战争持续了近两年,这么久的战争和背后的活动,不是这么一点内容就能说得清楚的。
另外,让悦史君哭笑不得的是,在这部书的“人物介绍”部分,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纰漏: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逝世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书中却写成了1997年,真是恍如隔世。
而对于我国的普通读者来说,《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在书中没有或者说极少引用我国史料的缺憾,将极大地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毕竟,这是一场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战争。
当然,悦史君觉得,这部书翔实的日俄等国资料,还是值得历史研究者及深度爱好者阅读,和田春树先生得出的结论,更是值得我们来警示:“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