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负伤的治疗者》读后感100字

  《负伤的治疗者》是一本由[荷兰]卢云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负伤的治疗者》精选点评:

  ●卢云的笔触,真是如此柔细,不经意间就流抵心间,初饮以为不过是一丝甘甜和感动,回味时却发现自己和世界已赤裸裸面对上帝,无所遁形。此书亦然,在细腻而满有爱的文字下,潜藏的是最具革命性颠覆性的论道。迫使我们不得不翻转我们的价值观,在上帝面前敞开我们的伤口,并学习成为一名负伤的治疗者,因为那位道成肉身者便是如此来到我们当中。

  ●牧者也是普通人,一样会软弱,一样会跌倒。 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诗篇 126:5-6 和合本)

  ●纤细温柔如耶稣。

  ●作为牧者/老师并不是以一个道貌岸然的形象出现在群体里,也并非以稳固自己的权威为目的,而是以真正考虑对方最大益处去帮助对方,不求自己的荣耀,带领对方认识亲近主。

  ●通过这本小书认识了卢云,也认识了自己,让我知道原来爱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此有同理心,关怀,细腻,深邃,负伤,人存在的本质是爱与被爱,愿我们来到基督的面前体会这爱。

  ●切中要害的书

  ●圣经教导我们要爱神爱人,不仅仅是牧者,作为每一个负伤的基督徒,每个人都会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治疗者,唯有来源于上帝且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怜悯、同理心,同负轭,同患难,才会真正起到使他人得安慰和帮助的作用。求神帮助!

  ●牧者,即是那带着意识到生而为人的有限性以及世界之贫瘠与匮乏的清醒,效法基督,为人同担痛苦之轭的等候者。大赞!

  ●无法评价,只想再读几遍。深感上帝的伟大,惟愿我今日跟随他!

  ●算是看英剧Rev.的某种延续吧!

  《负伤的治疗者》读后感(一):医治必在今天成就

  即使我们知道自己蒙召成为负伤的治疗者,却仍很难承认医治必在今天成就。因为我们生活在创伤随处可见的时代,寂寞与隔绝几乎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经验。

  但我们必须要相信医治就在今天完成。

  倘若我们真的听他的声音,并以此为盼望,我们就能明白,也会使别人明白,我们已经拥有了追寻的泉源,也能成为真理的见证,如今的创伤能成为医治的能力。

  《负伤的治疗者》读后感(二):牧者的素质

  未来的牧者应该同过去的牧者一样,成为一个祈祷的人,一个必须祈祷的人,一个必须不住地祈祷的人。提出这一简单事实可能会出人意料。但我希望能从这一经常滥用的名词身上剔除一切冠冕堂皇、假冒为善、宗教狂热的色彩。

  面对内向、无父、仓皇失措的一代,牧者需要敞开自己,带着怜悯的心,默观。卢云确实预见了如今的社会问题,只是牧者在这方面常常表现出无能为力,或许,我们要回到过去,重拾祈祷的属灵传承

  《负伤的治疗者》第二章小结

  《负伤的治疗者》读后感(三):等待明天

  等待明天正是牧者的使命,它要求牧者对他人有真切的关怀,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深邃的信念,而且有足以超越死亡的热切盼望。惟有借着服侍,才能彰显牧者之道。

  只有借着同负重轭、同经患难,才能使他人得着安慰。进入他人的苦难之中,在苦难之中默默等候。

  我们基督徒也会经常受邀请进入邻舍的苦难之中,并借着进入他们的恐惧,来克服他们的恐惧,并在患难与共中寻找通往自由的道路。

  耶稣也是这样做的,进入门徒的恐惧,并带领他们出来,通往自由。我们岂不是也应该如此效法基督吗?

  《负伤的治疗者》第三章小结

  《负伤的治疗者》读后感(四):舍己的服侍

  这本书看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隔了很长时间,前半段我觉得甚为枯燥,直到中间位置哈里森的故事才开始吸引了我,作者以细腻的心思剖析痛苦绝望之人所需要的牧养是怎样的,即是牧者要敞开自己的生命容让被牧养者进入,参与并陪伴对方所经历的痛苦,并给他带来新的盼望,从而扭危为安,这意味着牧者要面临因对方闯入所带给自己不可知的灵性创伤的风险,而这便是舍己的服侍,是效法基督降世为人与我们共担痛苦的作法,否则就成为一个居高临下的道德训诫者,一番教导之后还是把对方撇弃在寂寞的自我挣扎中,无法治疗对方。而牧者自身的软弱所伴随的自我痛苦也可以转化为医治别人的泉源,因为可以把自己放在与对方同等的地位一同仰望神的救赎。其实在牧养事工中,我们听到或者自己心里还会有另一种恰恰相反的声音,就是牧者不能让自己流露个人主观感受,以免感情用事,我觉得可能的后果一是自己可能受到难以承担的伤害,二是用自己代替了圣灵的工作。因此卢云的献身精神实为可嘉,使我们看到那种流行的高大上式的僵化仪式性的牧养是何等的肤浅和少有果效,但是这种全情投入的牧养所注定要给牧者带来的负伤你又是否做好了承担的准备呢,况且,你还得寻求一种智慧就是不让自己的全情投入取代圣灵的工作,在这样的舍己精神和顺服圣灵带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想必会使牧者成为大有果效的负伤的治疗者。

  《负伤的治疗者》读后感(五):我们都可以成为"负伤的治疗者"

  这可能是写给牧者的一本书,但我读完也很感动。作者写这本书,也是因为看到现代社会中人的困境和所带来的牧养困境。 所要面对的境况就是,后现代社会中,历史感的缺乏导致的游离感和失序感让人感到冷漠和厌倦;接受到的各种对立的信息和冲击,真理也被碎片化的意识形态所取代;丧失意义感同时也丧失了永生意识。然而,也能看到在每个人的努力中,在异议人士的抗议中,在学生刻苦学习的身影中,很多人都在突围,有自己的革命之路,可以从此处出发。 在讲面对个人处境时,讲到一个例子,一个神学生去医院探访一个48岁的工人。他没有亲人朋友,只有一份下苦力的工作,因为脚受伤要做一场风险挺大的手术。学生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表达出自己不想因为做手术而死去,但继续活下去也没有更多盼望,只有一份累人的工作等着他。学生因为他粗犷的表达和没有很友好的态度,认为这个人不会听自己讲话,而限制了自己的表达欲,就没有和他讲什么。工人在手术麻醉中就没有再醒过来。其实牧者或者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这种,面对另一个人的绝望处境时,要能真正进入别人的问题当中,将自己的爱信念和盼望传递给别人,只有进入沙漠才能将他人从沙漠中领出来。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有一次和父亲沟通的时候,面对他曾面临的处境,其实我可以做的更多一些,更多设身处地地考虑,将自己对他的爱和感谢传递出来。) 作者还提到通过隐匿自身才能成全他人。"当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中找到抛锚稳妥之处时,就能让他人进入我们为他们而设的空间,允许他们从容地跳舞,自由地歌唱,无拘无束地分享。那么,我们的存在既不是威胁,也不是定罪,而是让人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时候,我们会从困境中出来,去面对伤口,向深处跋涉。所以"牧者是加深人的痛苦,好共同担当这更深邃也更本质的痛苦。"这点我挺有感触。[/cp]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负伤  负伤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治疗  治疗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动机》读后感锦集

 《动机》是一本由横山秀夫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42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展开)

美文

 劝世良歌

 ·诗五首·  劝世良歌  作者:张安民  ● 人鬼之间  人无私心是正人,心生贪欲便成鬼。  是人是鬼一念间,人生阴晴在自己。  ● 忍字歌  心字头上一把刀...(展开)